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聲律啟蒙?下卷》六麻(3)

《聲律啟蒙?下卷》六麻(3)

:春秋戰國時期,前12世紀―前473年,位於長江下遊地區的姬姓諸侯國。另東漢末期,孫權在今江蘇南京稱吳王,是為三國時期的吳國,亦稱“孫吳”。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位於湖北湖南地區,戰國時期曾為“七雄”之壹。

:西周中期以後,居在四川的氏族首領蠶叢自稱“蜀王”。公元前316年被秦滅,置為“蜀郡”。另,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漢帝,是為三國時期的蜀國,亦稱“蜀漢”。

:相傳商朝末年,以廩君為首領的氏族,在湖北、四川交界地帶不斷發展。周武王克商後,被封為子國,稱“巴子國”。公元前316年被秦所滅,置為“巴郡”。

詩債 :別人索詩或要求和詩,尚未酬答,有如負債,故稱“詩債”。唐白居易《晚春攜酒尋沈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顧我酒狂久,負君詩債多。

柏葉 :指柏葉酒。柏葉後雕而耐久,古代人取其葉泡酒,元旦***飲,以祝長壽。南朝梁庾肩吾《歲盡》: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盛有蔥、蒜等五種辛味的盤子)。

松花 :指松花酒,用松花浸的酒。唐岑參《題井陘雙溪李道士所居》:五粒松花酒,雙溪道士家。

馳驛騎 :舊時官吏急召人進京或奉差外出,由沿途驛站供應差夫、馬匹和糧草,兼程而行,不按站止息,叫“馳驛”。明何景明《鰣魚》: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

泛仙槎 :古代神話中能往來於海上與天河之間的木筏。

設橋偏送筍 :《南史·範元琰傳》載,南朝齊國範元琰,家貧,以種菜為生。壹天夜間,他發現有人進其菜園偷筍,他怕小偷過溝跌傷,就砍樹架木橋,以方便偷者出入。為此,小偷感到慚愧,把偷來的筍又送了回去。

開道竟還瓜 : 《晉書·桑虞傳》載,晉朝的桑虞為人仁厚,其宅北有瓜園,有人越籬笆偷瓜,他怕籬笆有刺傷人,就開出籬道,便於出入。偷瓜人抱瓜出來時,發現開道,感悟,竟送回瓜,叩頭請罪。桑虞仍盡送其瓜。

楚國大夫 沈汨 水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戰國末期,楚國貴族、大詩人屈原,學識淵博,官至三閭[lǘ]大夫。他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後遭佞臣讒害而去職。楚都郢城被秦國攻破後,他自感自己無力挽救楚國危亡,又感自己的政治主張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

洛陽才子謫長沙 :《漢書·賈誼傳》:西漢政治家、文學家賈誼,少年即博學才深。漢文帝召為博士,不久遷為太中大夫。他好議論國家大事,遭重臣周勃、灌嬰排擠,被貶任長沙王的太傅。

書篋 琴囊,乃士流活計 :書篋:書箱。知識分子以讀書撫琴為生活樂趣。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斷絕與世俗的往來交遊,歡喜於與親友說知心話,以讀書撫琴解悶愁。

藥爐茶鼎,實閑客生涯 :清閑雅士以藥膳茶道為生活追求。宋蘇軾《朝雲詩》: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因緣。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宋趙師秀《龜峰寺》:野蔬僧飯潔,山葛道衣輕。掃葉燒茶鼎,標題記藥瓶。

讀了《三字經》《千字文》《笠翁對韻》三本國學啟蒙讀物,感覺《三字經》說教太多,《千字文》受“壹千個不同的字”的限制,淺白順達差強人意,還是《笠翁對韻》好,不但自帶美感還真正寓教於樂,是我這個不小的朋友的最愛。

與《笠翁對韻》類似的還有壹本《聲律啟蒙》,是清朝康熙年間進士 車萬育 所編。進士,那是通過縣考、省考、國考層層選拔,是可以參加殿試沖狀元的,無疑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可巧,《笠翁對韻》的作者李漁也是康熙年間人,只是他沒有功名,是位民間戲劇家。

壹位居廟堂高高在上,壹位處江湖深浸地氣,同樣編纂兒童啟蒙讀物,他們會有什麽不壹樣呢?越想越期待了,我們趕緊來體察壹番吧!

對音韻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讀著悅耳順暢,是遵循古人演練定的格式,這次也不妨跟著學習壹下。

相較於《笠翁對韻》每韻2-4段不等,《聲律啟蒙》每韻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為:

- 平對仄,仄對平。仄仄對平平。

平平對仄仄,仄仄對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對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暈了……同以前壹樣。把這格式丟壹邊,先學啥是“平”啥是“仄”。壹番查證,原來……還是蠻簡單的嘛!

平仄 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切韻》《廣韻》等韻書, 中古漢語 按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歸納出平、上、去、入( 不同於我們現代的漢語拼音四聲 )四種聲調, 二元化 分類,除了平聲,其余三種聲調統稱為仄聲。

現代普通話漢語拼音的四聲“āáǎà”,我們小時候學習稱第壹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其實它們有專業的稱謂。第壹聲叫 陰平或平調 ;第二聲叫 陽平或升調 ;第三聲叫 上聲或上音 ;第四聲叫 去聲或去音 。這樣壹對照,我們 普通話的壹聲、二聲即為“平”,三聲、四聲即為“仄” 。是不是很簡單!(中古漢語中的“入”聲,已並入其它聲調。)

我國幅員遼闊,多民族交融,方言無數,口音更是千差萬別,平仄的判別並不是那麽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學詩:

我們初學者切記切記,不要被音韻平仄這些東東縛住了。

《聲律啟蒙?上卷》壹東(1)

《聲律啟蒙?上卷》壹東(2)

《聲律啟蒙?上卷》壹東(3)

《聲律啟蒙?上卷》二冬(1)

《聲律啟蒙?上卷》二冬(2)

《聲律啟蒙?上卷》二冬(3)

《聲律啟蒙?上卷》三江(1)

《聲律啟蒙?上卷》三江(2)

《聲律啟蒙?上卷》三江(3)

《聲律啟蒙?上卷》四支(1)

《聲律啟蒙?上卷》四支(2)

《聲律啟蒙?上卷》四支(3)

《聲律啟蒙?上卷》五微(1)

《聲律啟蒙?上卷》五微(2)

《聲律啟蒙?上卷》五微(3)

《聲律啟蒙?上卷》六魚(1)

《聲律啟蒙?上卷》六魚(2)

《聲律啟蒙?上卷》六魚(3)

《聲律啟蒙?上卷》七虞(1)

《聲律啟蒙?上卷》七虞(2)

《聲律啟蒙?上卷》七虞(3)

《聲律啟蒙?上卷》八齊(1)

《聲律啟蒙?上卷》八齊(2)

《聲律啟蒙?上卷》八齊(3)

《聲律啟蒙?上卷》九佳(1)

《聲律啟蒙?上卷》九佳(2)

《聲律啟蒙?上卷》九佳(3)

《聲律啟蒙?上卷》十灰(1)

《聲律啟蒙?上卷》十灰(2)

《聲律啟蒙?上卷》十灰(3)

《聲律啟蒙?上卷》十壹真(1)

《聲律啟蒙?上卷》十壹真(2)

《聲律啟蒙?上卷》十壹真(3)

《聲律啟蒙?上卷》十二文(1)

《聲律啟蒙?上卷》十二文(2)

《聲律啟蒙?上卷》十二文(3)

《聲律啟蒙?上卷》十三元(1)

《聲律啟蒙?上卷》十三元(2)

《聲律啟蒙?上卷》十三元(3)

《聲律啟蒙?上卷》十四寒(1)

《聲律啟蒙?上卷》十四寒(2)

《聲律啟蒙?上卷》十四寒(3)

《聲律啟蒙?上卷》十五刪(1)

《聲律啟蒙?上卷》十五刪(2)

《聲律啟蒙?上卷》十五刪(3)

《聲律啟蒙?下卷》壹先(1)

《聲律啟蒙?下卷》壹先(2)

《聲律啟蒙?下卷》壹先(3)

《聲律啟蒙?下卷》二蕭(1)

《聲律啟蒙?下卷》二蕭(2)

《聲律啟蒙?下卷》二蕭(3)

《聲律啟蒙?下卷》三肴(1)

《聲律啟蒙?下卷》三肴(2)

《聲律啟蒙?下卷》三肴(3)

《聲律啟蒙?下卷》四豪(1)

《聲律啟蒙?下卷》四豪(2)

《聲律啟蒙?下卷》四豪(3)

《聲律啟蒙?下卷》五歌(1)

《聲律啟蒙?下卷》五歌(2)

《聲律啟蒙?下卷》五歌(3)

《聲律啟蒙?下卷》六麻(1)

《聲律啟蒙?下卷》六麻(2)

  • 上一篇:編程書籍
  • 下一篇:AE工程師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