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初壹下學期語文文言常識整理

初壹下學期語文文言常識整理

1—6文言現象匯總

5.傷仲永

壹、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扳”通“攀”,牽,引)

二、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世隸耕(屬於)

稱前時之聞(相當)

仲永之通悟(通達智慧)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和同壹宗族的人搞好關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眾人矣(完全)

賢於材人(賢:勝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環謁於邑人(四處拜訪)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賓客其父(漸漸)

或以錢幣乞之(求取)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沒有達到要求)

②詞類活用

形容詞作意動詞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為奇”的 意思

“父異焉”之中的“異”,是“對……感到驚異”的意思

名詞作意動詞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為利”的意思

“賓客其父”之中的“賓客”,是“把……當作賓客”的意思

名詞作狀語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中的“日”名詞作狀語,是“每天”的意思

動詞用作狀語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動詞“出聲哭”的意思,這裏作狀語“哭著”的意思

③壹詞多義

自:1.並自為其名(名詞,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介詞,從)

聞:1. 余聞之也久(動詞,聽說)

2. 不能稱前時之聞(名詞,名聲)

其:1.其詩以養父母(代詞,這)

2.稍稍賓客其父(代詞,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詞,這樣)

2泯然眾人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賓客:1稍稍賓客其父(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

2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名詞,客人)

為:1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動詞,成為)

④古今異義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古義:此,與“自”組合意為“從此”。今義:判斷動詞)

或以錢幣乞之(古義:不定代詞,有的。今義:或許,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古義:文采或道理。今義:表示文章,內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稍稍賓客其父(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泯然眾人矣(古義:平常人。今義:許多人,大家。)

三、句式積累

1.判斷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2.省略句

省略賓語 “不使學”中省略賓語“之”,可補充為“不使之學”;“令作詩”中也省略賓語“其”,可補充為“令其作詩”。

省略主語 “還自揚州中省略主語“我”,可補充為“我還自揚州”。

省略介詞 “受之天”中“之”後省略“於”,可補充為“受之於天”;“借旁近與之”中“借”後面省去了介詞“於”,可補充為“借於旁近與之”。

3.倒裝句

“還自揚州”是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

四、常識積累

⑴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詩歌遒勁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文學常識

本文是壹篇隨筆,敘事部分采用了見聞錄的方式,然後進行議論,揭示道理。古代隨筆的特點是形式多樣,短小活潑,意境雋永。敘事成分較多,是抒情、議論的基礎,不追求細節的生動性,力求簡約。常常借壹件事情來抒寫作者的感情和闡明。

10.木蘭詩

壹、通假字

對鏡帖花黃(通“貼”,粘貼)

二、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旦辭爺娘去(早晨)

西市買鞍韉(馬鞍下的墊子)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流水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胡人的戰馬)

萬裏赴戎機(戰爭)

策勛十二轉(記功)

賞賜百千強(有余)

木蘭不用尚書郎(不願做)

出郭相扶將(扶持)

雄兔腳撲朔(動彈)

雙兔傍地走(並排跑)

②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策勛十二轉”中的“策”原是名詞,指記事的冊子,這裏用作動詞,“登記”的意思。

2.動詞用作名詞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中的“騎”原是動詞,這裏用作名詞,“戰馬”的意思。

③壹詞多義

市:1.東市買駿馬(名詞,集市)

2.願為市鞍馬(動詞,買)

將:1.將軍百戰死(名詞,高級將領)

2.出郭相扶將(動詞,扶持)

帖:1.昨夜見軍帖(名詞,文書,告示)

2.對鏡帖花黃(動詞,通“貼”,粘上)

機:1.不聞機杼聲(名詞,織布機)

2.萬裏赴戎機(名詞,重要的事務)

④古今異義

卷卷有爺名(古義:指父親。今義: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雙兔傍地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古義:只,副詞。今義:常用作轉折連詞。)

出郭相扶將(古義:外城。今義:僅用作姓氏。)

二、句式積累

1.省略句

“願為市鞍馬”中省略賓語“此”,可補充為“願為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2.倒裝句

“問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賓語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裝,正確的語序為“問女所思何”。

三、常識積累

⑴作者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壹首樂府民歌。《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壹首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是南北朝時北方民歌的傑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壹朵奇葩。《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⑵文學常識

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了壹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壹個有機組成部分。“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後來成為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采輯和創作的樂歌簡稱樂府。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個雖不入樂,也稱樂府或擬樂府。

15.孫權勸學

壹、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通“耶”,語氣詞)

卿今當塗掌事(通“途”,道路)

二、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卿今當塗掌事(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當塗,當道,當權)

但當涉獵(但,只。涉獵,粗略的閱讀)

刮目相待(擦)

肅遂拜蒙母(於是,就)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稱,可譯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學(乃,於是,就。就,靠近)

及魯肅過尋陽(及,到了……的時候。過,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事,認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嘆語氣)

②壹詞多義

當:1.當塗掌事(與“塗”連用譯為“當道,當權” )

2.但當涉獵(應當)

見:1.見往事耳(動詞,知道)

2.見漁人,乃大驚(動詞,看見)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動詞,認清,識別)

若:1.孰若孤(動詞,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詞,好像)

之:1.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2.於廳室之東北角(助詞,的)

乃:1.乃不知有漢(竟)

2.蒙乃始就學(於是,就)

為: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動詞,做)

2.不足為外人道也(介詞,對,向)

③古今異義

但當涉獵(古義:只。今義:轉折連詞。)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古義:研究。今義:治理。)

見往事耳(古義:歷史。今義:過去的事情。)

及魯肅過尋陽(古義:到。今義:經過。)

三、句式積累

1.省略句

“肅遂拜蒙母”中,“拜”後省略介詞“於”,可補充為“肅遂拜於蒙母”。

2.倒裝句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中,“何見事”是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大兄見事何之晚乎”。

“蒙辭以軍中多務”是倒裝句,正常語序應為“蒙以軍中多務辭”。

四、常識積累

⑴作者

司馬光,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字君實,陜州夏縣(現在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他立誌編撰《通誌》,作為封建統制的借鑒。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

⑵文學常識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294卷,又考異、目錄各30卷。編年體通史。神宗以其“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

20.口技

壹、通假字

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通“座”,座位)

二、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長。者,……的人)

會賓客大宴(會,適逢,正趕上。宴,宴請,用作動詞)

施八尺屏障(設置,安放)

眾賓團坐(圍繞而坐)

但聞屏障中撫尺壹下(只)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靜悄悄)

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打哈欠,伸懶腰)

其夫囈語(說夢話)

婦撫兒乳(餵奶)

眾妙畢備(全、都)

賓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

雖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壹處也(說出,用作動詞)

以為妙絕(以為,認為。妙絕,極點)

變色離席(色,臉色。座,座位)

奮袖出臂(揚起、舉起)

兩股戰戰(股,大腿。戰戰,打哆嗦,打戰)

幾欲先走(幾,幾乎,差點兒。走,跑)

曳屋許許聲(拉)

②詞類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婦撫兒乳(名詞做動詞,餵奶)

賓客意少舒(形容詞做副詞,稍微)

不能名其壹處(名詞做動詞,說出)

③古今異義

會賓客大宴(古義:適逢,正趕上。今義:聚在壹起,合攏。)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古義:隱隱約約。今義:小,細微。)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古義:其中夾雜。今義:裏面。)

兩股戰戰(古義:大腿。今義:量詞。)

幾欲先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④壹詞多義

指:1.手有百指(名詞,手指)

2.不能指其壹端(動詞,指出)

絕:1.以為妙絕(副詞,極)

2.群響畢絕(動詞,消失)

秒:1.眾妙畢備(名詞,妙處)

2.以為妙絕(形容詞,美妙,奇妙)

指:1.手有百指(名詞,指頭)

2.不能指其壹端(動詞,指出,指明)

作:1.有鼠作作索索(擬聲詞)

2.百千齊作(動詞,開始,文中是發出聲音)

間: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動詞,夾雜)

2.遂於外人間隔(動詞,間斷)

是:1.當是時(介詞,這)

2.問今是何時(判斷動詞)

坐:1.滿坐寂然(名詞,通“座”)

2.眾賓團坐(動詞,坐)

名:1.不能名其壹處也(動詞,說出)

2.自為其名(名詞,姓名,名稱)

⑤古今異義

但聞屏障中撫尺壹下(古義:只。今義:表示轉折的連詞。)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古義:聽。今義:用鼻子嗅。)

兩股戰戰(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幾欲先走(古義:跑。今義:步行。)

雖人有百手(古義:即使,表示假設的連詞。今義:雖然,表示轉折的連詞。)

會賓客大宴(古義:適逢。今義:會議。)

賓客意少舒(古義:稍微。今義:數量少。)

三、句式積累

省略句

“搶奪聲,潑水聲”中省略了“搶奪”的賓語“財物”,可補充為“搶奪財物聲,潑水聲。”

倒裝句

“會賓客大宴”中的“賓客大宴”是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會大宴賓客”。

四、常識積累

⑴作者常識

林嗣環,字鐵崖,明末請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初進土。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

⑵文體常識《口技》壹文選自《虞初新誌?秋聲詩自序》。《虞初新誌》是清代張潮選編的壹部筆記體小說,以敘寫故事為中心。

25.短文兩篇

壹、通假字

孰為汝多知乎(通“智”,聰明)。

二、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飲於河、渭(黃河、渭水)

北飲大澤(大湖)

化為鄧林(桃鄰)

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見兩小兒辯鬥(爭辯,爭論)

問其故(緣故,原因)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以,認為。去,距離)

及日中則如盤盂(及,到。日中,正午)

日初出滄滄涼涼(寒冷的意思)

及其日中如探湯(熱水)

孔子不能決也(判斷)

兩小兒笑曰:“孰為人多知乎?”(譏笑)

②詞類活用

“北飲大澤”中“北”在這裏是名詞作狀語,“去北方”的意思。

“道渴而死”中“道”在這裏是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的意思。

“孔子東遊”中“東”是名詞,在這裏作壯語,“到東方”的意思。

“而日中時遠也”中“遠”是形容詞,在這裏作動詞,“離人遠的”意思。

③壹詞多義

為:1.化為鄧林(動詞,成為)

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判斷動詞,是)

為:1.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動詞,是)

2. 孰為汝多知乎(動詞,說)

其:1. 問其故(代詞,那)

2. 及其日中如探湯(代詞,它)

3. 棄其杖(代詞,他的或是他們的)

④古今異義

誇父與日逐走(古義:跑。今義:走路。)

河、渭不足(古義:黃河。今義:泛指壹般河流。)

及其日中如探湯(古義:熱水。今義:食物煮後所得的汁水。)

孰為知多乎(古義:代詞“妳”。今義:姓氏。)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古義:距離。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三、句式積累

省略句

省略主語:

1.“未至,道渴而死”中“未至”前省略了主語“誇父”,可補充為“誇父未至,道渴而死。”

2.“問其故”中省略了“問”的主語“孔子”,可補充為“孔子問其故”。

省略介詞:

3.“北飲大澤”中省略了介詞“於”,可補充為“北飲於大澤”。

省略賓語:

4.“未至,道渴而死”中省略了“未至”的賓語“大澤”,可補充為“未至大澤,道渴而死”。

省略狀語

5.“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中省略了壯語“去人”,可補充為“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四、常識積累

⑴作者常識

①《山海經》18篇,作者不詳,各篇著作時代亦無定論,近代學者多認為非出於壹時壹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戰國時期的作品,“海內經”四篇則認為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保存了不少的遠古的神話傳說。

②《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所撰。《漢書?藝文誌》著錄《列子》八篇,早佚。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⑵文體常識

①《誇父逐日》是壹篇神話。

②《兩小兒辯日》是壹則寓言。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擬人的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進行勸喻、諷刺的文學作品。

30.狼

壹、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二、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綴行甚遠(緊跟)

屠懼,投以骨(懼,害怕。以,用)

兩狼之並驅如故(壹起)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困窘,處境危急)

顧野有麥場(往旁邊看)

場主積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蓋、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倚,靠。弛,卸下)

眈眈相向(註視的樣子)

壹狼徑去(離開)

其壹犬坐於前(像狗壹樣)

目似瞑,意暇甚(瞑,閉眼。暇,空間)

屠暴起(突然)

又數刀斃之(殺死)

壹狼洞其中(打洞)

意將遂入以攻起後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

屠自後斷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睡覺)

狼亦黠矣(狡猾)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作假,睡覺)

只增笑耳(罷了)

②詞類活用

名詞作狀語:

1.“其壹犬坐於前”中“犬”是名詞,這裏作狀語,“像狗壹樣”的意思。

動詞作名詞:

2.“壹屠晚歸”中“屠”是動詞,這裏作名詞,“屠戶”的意思。

名詞作動詞:

3.“壹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詞,這裏作動詞,“打洞”的意思。

4.“恐前後受其敵”中“敵”是名詞,這裏作動詞,“攻擊,脅迫”的意思。

5.“意將遂入以攻起後也”中“遂”是名詞,這裏作動詞,“鉆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為名詞,這裏作動詞,“上前”的意思。

動詞作使動動詞:

7.“又數刀斃之”中“斃”是不及物動詞,這裏作使動動詞,“斃之”即“使之斃”。

③壹詞多義

止:1. 止有剩骨(副詞,只有)

2.壹狼得骨止(動詞,停止)

敵:1.恐前後受其敵(動詞,敵對,文中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2.蓋以誘敵(名詞,敵人)

之:1.久之(補充音節,無義)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的)

3.又數刀斃之(代詞,指狼)

4.兩狼之並驅如故(助詞,取消主謂句的獨立性,不譯)

意:1.意暇甚(名詞,神情、態度)

2.意將遂入以攻起後也(動詞,企圖,打算)

前:1.其壹犬坐於前(名詞,前面)

2.狼不敢前(動詞,上前)

恐:1.恐前後受其敵(動詞,擔心)

2.不治將恐深(動詞,恐怕)

其:1.恐前後受其敵(代詞,它們,指狼)

2.場主積薪其中(代詞,麥場)

3.屠乃奔倚其下(代詞,柴草)

4.其壹犬坐於前(代詞,其中的)

5.意將遂入以攻起後也(代詞,指屠戶)

以:1.意將遂入以攻起後也(連詞,表示目的,可譯為“來”)

2.蓋以誘敵(介詞,用)

④古今異義

止增笑耳(古義:古文言文出現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今義:耳朵。)

屠自後斷其股(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三、句式積累

省略句

省略賓語: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賓語“之”,代狼,可補充為“投之以骨”。

2.“壹狼仍從”中省略賓語“之”,可補充為“壹狼仍從之”。

省略介詞:

3.“場主積薪其中”省略了介詞“於”,可補充為“場主積薪於其中”。

4.“壹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詞“於”,可補充為“壹狼洞於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詞“於”,可補充為“屠乃奔倚於其下”。

省略主語:

6.“顧野有麥場”中省略主語“屠”,可補充為“屠顧野有麥場”。

倒裝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詞結構後置,正常語序應為“以骨投”。

四、常識積累

⑴作者常識

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⑵文體常識

本文選自《聊齋誌異》。《聊齋誌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有491篇。“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必讀名著簡介

1.《童年》

作者:高爾基

內容簡介: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壹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它講述的是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壹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著家業的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壹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壹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裏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鬥毆,瘋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這樣壹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

然而就是在這樣壹個可怕的環境裏,也不乏溫暖與光明。這就是以外祖母為代表的另外壹些人,另外壹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聖徒壹般的寬大胸懷。她如壹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壹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壹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另外,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裏戈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汙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壹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作為壹部自傳體小說,《童年》講述的是作家壹段沈重的童年往事。對於他所經歷過並在心中留下過傷痛記憶的人和事,那些“鉛壹般沈重的醜事”,作家在敘述的時候,心情不可能是輕松的,因此這部小說的基調在整體上顯得嚴肅、低沈。但另壹方面,小說是以壹個小孩的眼光來描述的,這樣就給壹幕幕悲劇場景蒙上了壹層天真爛漫的色彩,讀起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於沈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2.《魯濱遜漂流記》

作者:丹尼爾.笛福

內容簡介:

17世紀中葉,魯濱遜.克魯索出生在英國壹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過壹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壹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航行於波濤洶湧、危機四伏的大海上。

由於貨船失事,魯濱遜孤身壹人流落到壹個荒島上,陷入絕境的魯濱遜以人們難以想象的堅強和毅力,勇敢的向各種困難挑戰,以他不屈不撓的堅強意誌,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開荒種地、砍樹建房,圈養山羊、修造船只。憑著他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僅使自己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救出了壹個即將被土著吃掉的“星期五。”

正當魯濱遜積極準備救出壹披淪落為土著的西班牙船員時,他的命運突然逆轉,壹艘貨船被歹徒劫持,船長和大副被送上荒島。這時,機智勇敢的魯濱遜不僅巧設計謀救出了船長和大副,而且挽救了船只,保住了善良的人們的性命。魯濱遜也從此結束了自己20多年的荒島生活,回到了英國。

3.《昆蟲記》

作者:亨利.法布爾

內容簡介: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壹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壹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壹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 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壹個人耗費壹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壹個人壹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壹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壹次又壹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壹般的思,美術家壹般的看,文學家壹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壹爐,娓娓道來,在對壹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征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壹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壹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人類並不是壹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壹個緊密聯系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壹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壹個奇跡,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同譜寫的壹部生命的樂章,壹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壹個奇跡,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有些內容妳看著刪吧

  • 上一篇:為什麽要改造繼電保護裝置?
  • 下一篇:noip2009初賽答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