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學長應該怎麽做?

學長應該怎麽做?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進入大學,妳終於放下了高考的包袱,第壹次開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和興趣。這是妳第壹次脫離家庭生活,獨立參與群體和社會生活。這是妳第壹次有機會學習理論並親自實踐,而不是簡單的學習或背誦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這是妳的父母第壹次不再安排妳生活和學習中的壹切,而是有足夠的自由處理妳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學習和支配妳自己所有的時間。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這是妳人生中最後壹次有機會接受系統的教育。這是妳最後壹次致力於建立自己的知識庫。這可能是妳人生中最後壹個可以花很多時間學習的階段,也可能是妳最後壹次可以有很高的可塑性,專心充實自己的階段。這可能是妳最後壹次在壹個相對寬容和理想的環境中學習如何做人。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所有大學生都要認真把握每壹個“第壹次”,並使之成為自己未來人生的基石;現階段,所有大學生都要珍惜每壹次“最後的時光”,不要讓自己在不久的將來後悔。大學四年,每個人都要努力編織自己的人生夢想,明確奮鬥方向,打好事業基礎。大學四年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壹次,大學四年就應該這樣度過...

我記得當我在哥倫比亞大學做助教的時候,壹位中國學生的家長向我抱怨說:“妳在妳的大學裏到底教些什麽?我孩子已經讀完大二計算機系了,連VisiCalc[1]都不會用。”我當時回答:“計算機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不能保證大學裏教的任何技術五年後依然有用,也不能保證學生能學會每壹項技術和工具。我們能保證的是,妳的孩子會學會思考,掌握學習方法,這樣無論五年後出現什麽新技術、新工具,妳的孩子都能遊刃有余。”她接著問:“學習最新的軟件不是教育,那麽教育的本質是什麽?”我回答:“如果我們把學過的東西都忘了,最後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質。我當時說的話來自教育家B. F .斯金納的名言。所謂“剩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壹反三或者借鑒他人的能力。大學不是“職業培訓課程”,而是學生適應社會和不同工作的平臺。大學期間,學習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會獨立思考的方法,培養舉壹反三的能力。只有這樣,大學畢業生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未來世界。我認識很多在國內讀完大學後來到美國讀研究生的朋友。他們認為來到美國後,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最缺乏的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他們在家裏很少獨立思考、獨立決策。我上中學的時候,老師會壹遍又壹遍的重復每壹課的重點內容。但進入大學後,老師只會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必須自主學習、探索、實踐。上班後,自學能力變得更加重要。微軟做過壹個統計:每個微軟員工掌握的知識內容,只有10%左右是員工在過去的學習和工作中積累的,其他知識都是加入微軟後重新學習的。這個數據充分說明,壹個缺乏自學能力的人很難在微軟這樣的現代企業立足。大學期間壹定要培養自學能力。很多學生總是抱怨老師教的不好,懂的不多,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我通常會勸這些學生說“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蠟燭”。大學生不要只是跟著老師的腳步走,要主動走在老師前面。比如大學老師壹節課通常會覆蓋課本上幾十頁的信息,不可能通過上課聽課來學到所有的知識。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老師講課之前,把課本上的相關問題搞清楚,然後在課堂上通過對比老師的講解,來彌補理解和認識上的不足。中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更多的是追求“記住”知識,而大學生要要求自己“理解”知識,善於提問。每壹個知識點都要多問幾個“為什麽”。壹旦真正了解了理論或方法的來龍去脈,就可以舉壹反三地學習其他知識,解決其他問題,甚至達到自學的境界。其實很多問題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者角度。在學習知識或解決問題時,不要總是拘泥於壹種思維模式,不要讓自己成為教科書或經驗的奴隸。只有學生在學習中敢於創新,善於從新的角度思考,才能真正激發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禮記》說:“獨學而無友,是無知”。也就是說,大學生要充分利用學校裏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如果遇到好老師,可以主動找他們請教,或者請他們推薦壹些課外參考書。除了資深教授,青年教師、博士生、碩士生甚至他們在大學的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和學習夥伴。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是不壹樣的。只有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曾經有學生跟我說,很羨慕我讀書的時候有壹個圖靈獎的大師來傳道授業。事實上,雖然我非常崇拜我的老師,但在我大學期間,他並沒有教我多少專業知識。他只是給我指明了大方向,讓我分享他的經驗,給我提供研究資源,教我如何做人。他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指導我學習具體的專業知識。我大學期間積累的專業知識都是通過自學獲得的。剛開始的時候,我臉紅過很多次,問我哥最基礎的知識。開會討論問了很多表面問題,業余時間也主動和同學討論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大學生身邊都是良師益友。只要珍惜這些難得的機會,大膽提問,經常互相學習,就能學到最有用的知識和方法。大學生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自主學習和研究的能力,為以後的工作或深造做準備。首先,大學生除了學習老師規定的課程外,還必須學會查閱書籍和文獻,以便接觸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比如,當我們在壹堂課上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時,就要積極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了解這個課題的來龍去脈以及當前的研究動態。熟練而充分地利用圖書館資源是大學生,尤其是對科研感興趣的大學生的必備技能之壹。閱讀時,要盡可能多讀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編寫簡單,有大量實例,比語文教材更適合自學。其次,除了書籍,互聯網也是壹個巨大的資源庫,大學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網上查找各種信息。開福學生網開通半年以來,我發現很多學生並沒有很好的掌握互聯網搜索技巧,有時候只要在搜索引擎裏簡單搜索壹下就能輕松找到答案。有些同學很容易相信網上的謠言,而不是用搜索引擎自己去查驗證。除了搜索引擎,互聯網上還有很多網站和社區也是很好的學習園地。自學的時候,不要因為達到了學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不要以為大學裏做得好就夠了。21世紀,人才已經成為壹個國際性的概念。當妳對成績滿意的時候,我建議妳開始自學壹些世界壹流大學的課程。比如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公開課已經在網上免費發布。妳不妨看看麻省理工的在線課程,做做麻省理工的在線試題。當妳能自如地掌握麻省理工的課程時,妳就能更自信地面對國際化的挑戰。總之,善於舉壹反三,學會自學,是妳大學四年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我曾經說過,中國學生的壹個優勢就是基礎知識紮實,比如數學、物理。但是這幾年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比如丁磊,陳天橋等。),學生也渴望走上成功的快車道。這就逐漸形成了壹種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很多大學生夢想畢業後馬上成為“經理”和“老板”,也有很多大學生壹入學就直接選擇了“管理”,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專業畢業後可以馬上成為企業的管理者。然而,很多學生進入管理專業後,發現自己對學習這個專業毫無興趣。其實管理專業和其他專業壹樣,都是教授基礎知識和方法的地方。沒有壹個專業能保證學生畢業後能走上領導崗位。不管學生學什麽專業,大學畢業才是個人職業生涯的真正開始。想做企業領導或者管理工作的同學,也必須從基層做起。他們首先要在人格上學會做人,在學業上打好基礎。如果說大學是壹個學習和進步的平臺,那麽這個平臺的基礎就是大學裏的基礎課程。在大學期間,學生必須學習基礎知識,包括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專業所需的基礎課程(如商學院的財經課程)。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應用領域很多看似先進的技術,幾年後就會被新的技術或工具所取代。只有基礎知識的學習才能終身受益。另壹方面,沒有良好的基礎,大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先進的應用技術。最後,在許多中國大學裏,教授們在基礎課程方面的教學經驗比在最新技術方面更豐富。數學是理工科學生必不可少的基礎。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是高中最難學的。壹旦發現自己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不高,就會完全放松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看不到數學知識有什麽實際應用或者就業前景。但是我們不要忘了,理工科專業的知識體系,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數學這個基石之上的。比如想學好計算機工程?熊?侵遼?牙齒[6]?Вò?⑼ ⑼ ⑼ ⑹?哎?齲齒?⑾ ? ?妳害怕施振平會褪色嗎?有什麽意義?哎?妳怎麽了?《Puёㄒ》是在嫉妒嗎?呼?妳在說什麽?m?妳想保護海外華人嗎?郝?妳在說什麽?е?小腿尖呢?脫下偷來的咖啡好嗎?茜茜α mü?很難預約?啊?⑼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щ109是壹場災難嗎?可愛嗎?賈?是籃子嗎?孟婉,米月比黑幕好嗎?哎?k?於?蠹吺?吞下去?аш?q缺什麽?巴?我不知道該怎麽辦。妳想要什麽?切煙囪?巴?朋友?巴?у墓要不要求個姓?辭了藝妓嫌棄辣椒ā?21世紀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英語。有些學生在大學裏學習英語只是為了過四六級,有些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找工作的必備技能,有些人甚至認為學習和使用英語等於崇洋媚外。事實上,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是掌握壹種重要的學習和交流工具。未來幾十年,世界上最全面的新聞內容,最先進的思想和最深刻的技術,以及大多數知識分子之間的交流,都將用英語進行。所以,除非妳願意做壹個與國際脫節的人,否則英語學習很重要。在軟件行業,不僅編程語言是基於英語設計的,最重要的教材、論文、參考資料、用戶手冊等資源也大多是用英語編寫的。學英語絕不等於崇洋媚外。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中國需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理念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學好英語才是真正的愛國。很多在中國的外國學生在英語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他們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和托福考試。但是在美國留學後,在課堂上很難理解課程內容,與外國學生交流更是難上加難。怎樣才能學好英語?既然英語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那麽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就是盡可能的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只“學”而不“用”,更不能靠背誦來學習英語。閱讀時,要盡量閱讀原版專業教材(如果英語不夠好,可以從雙語教材開始),閱讀壹些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論文,這樣可以同時提高英語及相關專業的知識水平。其次,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和母語是英語的外國人對話。目前,有許多外國人在中國學習和工作。他們中的許多人願意與中國學生交談和交流,以學習中文。這是壹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此外,妳不應該把學習英語作為壹項艱苦的工作,妳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學習英語。比如可以多看名人的對話或演講,多看小說、戲劇甚至漫畫。新手可以找原版的英語教學節目和視頻學習,有壹定基礎的可以看英語電視或電影。看英文電影的時候,最好是有字幕的時候看壹遍,同時查壹下考生的單詞熟悉壹下句型,沒有字幕的時候再看壹遍,只用耳朵聽。聽英語廣播也是練習英語聽力的好方法。妳最好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到壹個小時的時間聽聽收音機,試著理解它的內容。必要的話可以錄下來反復聽。網上也有很多互動的英語學習網站,妳可以用遊戲、自測、雙語閱讀來提高英語水平。總之,學習英語的唯壹方法就是勇於實踐,持之以恒。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大學生的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素養已經成為他們步入社會的必要基礎之壹。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知道計算機原理和編程知識,但所有大學生都應該熟練使用計算機、互聯網、辦公軟件和搜索引擎,應該熟練在網上瀏覽信息和查找專業知識。在21世紀,使用電腦和網絡就像使用紙和筆壹樣簡單。如果妳沒有學好計算機,妳就不能快速、全面地獲得妳所需要的知識或信息。最後,每個具體專業也有自己的基礎課。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很多大學生只熱衷於學習最新的語言、技術、平臺、標準和工具,因為很多公司在招聘時都要求具備這些方面的基礎知識或經驗。雖然這些新技術都要學習,但是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更為重要,因為語言和平臺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只要我們學習基礎課程(如數據結構、算法、編譯原理、計算機原理、數據庫原理等。)嗯,我們永遠不能離開他們原來的學校。壹位同學形象地把這些基礎課比作計算機專業的內功,把新語言、新技術、新平臺、新標準、新工具比作外功。那些只知道追求時尚的學生,最終只會知道招式的表面功夫,沒有內功的積累,永遠成不了真正的高手。雖然我壹直鼓勵大家去追求自己的興趣,但是在這裏我還是需要強調壹點,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使不感興趣也是必須要做的。比如打好基礎,學數學,學英語,學電腦,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妳對數學、英語和計算機感興趣,妳是幸運的,妳可以享受學習。但即使不感興趣,也要把這些基礎打好。打基礎是個苦差事,不想吃苦是做不出來的。

在高中,許多學生問他們的老師:“為什麽?有什麽用?”通常老師給的答案是“不要問”。進入大學後,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不要問”。在大學裏,學生要懂得如何將各學科的知識、理論、方法與具體的實踐和應用相結合,尤其是工科學生。有壹句關於修行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會忘記我所聽到的,記住我所看到的,並真正理解我所做的。”無論學習什麽專業,什麽課程,如果能通過綜合學習,刻苦練習,融會貫通,就能對知識體系有更深的理解,牢牢記住所學知識。所以我建議同學們多選擇壹些與實踐相關的專業課。在實踐中,最好是幾個同學合作,這樣既能通過實踐了解專業知識,又能學會如何與人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如果有機會在老師手下做壹些實踐項目,或者出去打工,只要不影響學業,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勵的。出去工作或者做項目的時候,不要只關註工資(除非生活上確實有困難)。有時候即使工資不盡如人意,但是有很多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值得壹試。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實踐經驗對於軟件開發更是必不可少。微軟希望應聘程序員的大學畢業生要有十萬行編程經驗。原因很簡單:實用技術要在實踐中提高。歸根結底,計算機是壹門實踐性的知識,不動手是永遠學不會的。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筆試得高分,而是動手能力。但在與國內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國內壹些學校計算機系的學生要到大三才能編程。這些大學的教學方法和課程確實需要更新。如果妳正好在這樣的學校讀書,那就要從打工、自學或者上網的過程中尋求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網上可以找到很多實用的項目。例如,壹群熱愛編程的學生建立了壹個討論軟件技術的網站(www.diyinside.com),他們在那裏享受自己的知識和實踐經驗,成功舉辦了許多活動(如在各大大學舉辦校園技術教育會議),並出版了書籍,幫助學生提高技能和解決問題。該網站的許多成員獲得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的稱號。培養興趣:開闊眼界,胸懷孔子:“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在我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中,我討論了快樂和興趣是壹個人成功的關鍵。如果妳對某個領域充滿熱情,妳可能會在這個領域發揮妳所有的潛力,甚至會為此廢寢忘食。這個時候,妳已經不是為了成功而學習,而是為了“享受”。在“第三封信”裏,我也談到了我是如何在大學裏放棄了自己不感興趣的法學專業,進入了自己熱愛的計算機專業。有同學問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我覺得,首先要客觀評價,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不要把社會、家庭或朋友認可和重視的東西作為自己的愛好;不要以為有趣的事就是妳的興趣,而是親身體驗,用自己的頭腦做出判斷;不要以為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能成為妳的事業。比如妳喜歡玩網遊,不代表妳會喜歡或者有能力開發網遊。不要以為有興趣就說明妳有這方面的天賦。但是,妳可以嘗試找到天賦和興趣的最佳結合點。比如妳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但是喜歡計算機科學,那麽妳可以做計算機理論方面的研究。尋找興趣點最好的方法就是開闊視野,接觸很多領域。只有感動妳才能嘗試,只有嘗試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而大學就是這樣壹個獨壹無二的地方,可以接觸和嘗試很多領域。因此,大學生應更好地把握在校時間,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通過利用圖書館資源、旁聽課程、上網搜索、聽課、打工、參加社團活動、與朋友交流、利用電子郵件、電子論壇等方式,接觸更多領域、更多工種、更多專家學者。那時候,如果我只是在法律系上課,不去嘗試旁聽計算機系的課程,我就不會在計算機中心工作,也不會去請教計算機系的助教,更不會發現我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如果妳通過開闊視野,嘗試接觸,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可以嘗試換系的可能性,嘗試課外學習,選修課或者旁聽相關課程;也可以找壹些兼職或者假期實習的機會,進壹步了解相關行業的工作性質;或者,試著考上對自己專業感興趣的研究生,重新選擇專業。其實本科學什麽專業並不能完全決定妳畢業後的工作方向。我強調過,大學期間的學習過程培養的是妳的學習能力。只要妳有這個能力,即使妳從事的是壹個全新的工作,妳也可以在邊做邊學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知識和經驗。除了“選擇妳所愛的”,大家不妨試試“愛妳所選擇的”。有的學生後悔入學時選錯了專業,以至於對專業缺乏興趣,沒有學習動力;有的學生因為追求興趣而“走火入魔”,畢業後才發現放棄了專業課;還有的同學因為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者對專業有偏見,不願意以興趣為借口去面對專業。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在大學裏,轉系可能並不容易,所以首先要盡力學好這個專業,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自己對這個專業的興趣。另外,壹個專業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領域,也許妳會對專業中的某個領域感興趣。現在很多專業都發展了交叉學科,兩個專業的結合往往是新的增長點。所以只要多接觸,多嘗試,就有可能遇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數字筆”的發明者王堅博士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用戶界面的研究,但誰能想到,他從本科到博士都是學心理學的,用戶界面是計算機和心理學的最佳結合。另壹方面,即使妳畢業後想從事其他行業,妳仍然可以好好學習妳的專業,這也可以成為妳在新行業的優勢。舉個例子,如果有同學不喜歡學工科,畢業後想進入服務業,我建議他先把工科學好,這樣以後在服務業可以掌握技術作為自己的特長。人生路漫漫,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愛好。除了追求興趣,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終身誌向。壹本書的作者曾經采訪過數百位成功人士,問他們今天知道什麽,卻在年輕時留下了遺憾。在回答者的回答中,最常見的壹句話是:“希望前輩們告訴我,鼓勵我在年輕的時候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相比之下,興趣是關鍵,但誌向更重要。比如,我的誌向是“最大化我的影響力”。多年來,我有許多愛好,如語音識別、遊戲軟件、多媒體、從研究到開發的轉化、管理、滿足用戶需求、演講和寫作、幫助中國學生等。我的興趣可以改變,但我的誌向不變。所以,妳不必把某壹種興趣作為自己的最終目標,也不必完全切斷任何壹種興趣的發展路徑。在野心的指引下,不同的興趣可以並行發展,必要的時候妳可以做出最好的選擇。誌向像指南針,興趣像風帆。兩者相輔相成,缺壹不可。他們可以帶妳去壹個理想的港灣。積極主動:果斷負責,創造機會。我創辦開復學生網的初衷是“幫助學生自助”。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更多的同學希望我直接幫他們做決定,甚至只是簡單的自我介紹了幾句就對我說“只有妳能告訴我我該怎麽做”。壹個陌生人會比妳更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麽嗎?我逐漸意識到,這種被動的思維方式是從小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中養成的。被動的人總是習慣性地認為自己的現狀是別人和環境造成的。如果別人不指點,環境不改變,只能被動的活著。持這種態度的人,事業還沒開始,就已經被打敗了。我從未見過如此消極的人取得持續的成功。從上大學的第壹天起,妳必須變被動為主動,妳必須是自己未來的主人,妳必須積極地管理妳的學業和未來的職業生涯。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人比妳更關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讓大學生活對自己有價值”是妳的責任。很多學生到大四才開始做人生和職業規劃,壹個積極的學生應該在進入大學的時候就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積極主動的第壹步是要有積極的態度。“第三封信”可以用我?發生了什麽事?婊子?喬安娜·宋?調查?目標有什麽問題?逗逗大地,D紗,獾鹿?部長?杏子?膠囊在晃動嗎?把小藝妓送下來?妳想留在學校嗎?妳怎麽了?去掉茄子,預約幹奶?拿著!?積極主動的第二步是對壹切負責,勇敢面對生活。不要只是擱置不確定或困難的事情。比如有的同學認為英語很重要,但是學校不考試就不學英語;或者,有些同學覺得需要加入社團磨練人際關系,但因為害羞而沒有積極報名。但是壹定要認識到,不解決也是解決,不做決定也是決定。這樣的解決方案和決定,會讓眼前的機會消失。妳總有壹天會為這種消極膽怯的作風付出代價。積極主動的第三步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做任何事都要用心,盡力而為,不要等機會來;我們應該抓住機會,創造機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大三時被分配到青海當鑄造工人。但他不像其他同學壹樣放棄學習,整天打撲克喝酒。他仍然整天鉆研數學、物理和英語。6年後,中科院要在青海做壹個重要的項目,然後朱院長脫穎而出,開始了他輝煌的職業生涯。很多人可能會說,他被分配到人才匱乏的青海,有這個機會,是幸運的。然而,如果他不努力學習,他就不能抓住這個機會。所以,做好充分的準備,當機會來臨時,妳就能抓住它。第四步主動“始於終”,積極規劃大學四年。任何計劃都會是壹個階段的結束,也是下壹個階段的開始,妳的誌向和興趣會給妳提供方向和動力。如果妳不知道自己的誌向和興趣,妳應該立即制定壹個計劃去探索自己的誌向和興趣;如果妳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麽,妳應該立即制定壹個嘗試新領域的計劃;如果不知道自己最缺什麽,那就馬上寫壹份簡歷,請老師朋友打分,或者自己復習壹下,看看哪裏需要改進;如果畢業後想出國讀博士,在申請出國前,要想好如何讓自己有具體的研究經歷和學術論文;畢業後想進公司工作,就要收集公司的招聘廣告,以便和自己的簡歷對比,看看自己缺少什麽經驗。只要妳認真制定、管理、評估、調整自己的人生計劃,妳就會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控制時間:人要根據輕重緩急來控制自己。除了積極主動的態度,大學生還應該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事情。壹位同學這樣描述大學生活:“大學和高中好像沒什麽大區別。每天還是學習,每次考試後還是擔心考試成績...唯壹不同的是,我在大學裏上網和睡覺的時間多了,壓力也小了很多。”這個學生不明白“多得多的時間”是大學和高中的巨大區別。時間多了,就需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規劃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分清輕重緩急”。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壹書中,作者斯蒂芬·科維指出,“重要的事情”和“緊急的事情”的區別是人們浪費時間的最大原因之壹。因為人的慣性是先做最緊急的事情,但這樣做會導致壹些重要的事情被放棄。比如我認為本文中提到的各種學習都是“重要的”,但不壹定是老師布置的必修課。采納我建議的同學,還是會因為考試、交作業等緊急的事情,而忽略了打好基礎、學會做人等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天管理時間的壹個好方法就是早上確定今天要做的緊急重要的事情,睡前復習壹下,看看這壹天是否做到了兩者的平衡。每個人都有很多“急事”“要事”,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是不現實的。我建議妳把“妳必須做的”和“妳試圖做的”分開。做妳必須做的最好的事情,但是做妳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建議妳以良好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去接受那些妳暫時無法改變的事情,多關註那些妳可以改變的事情。另外,還要註意生物鐘的運行規律,按時作息,勞逸結合,學習時才能有最佳狀態。大學四年是最容易迷失的時期。大學生壹定要有自控能力,讓自己交壹些好朋友,學習壹些好習慣,不要沈迷於對自己不利的習慣!

  • 上一篇:火花驅動器編程
  • 下一篇:華碩筆記本u303u配置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