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我國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現狀?

我國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現狀?

內容提要〕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推進,歷史教學網站也大規模的建設。目前歷史教學網站已取得重大成就,到2004年9月,筆者統計達127個之多,呈現“百花齊放”之勢,網站開發以為歷史教學服務、為課程改革服務為宗旨。但是在技術上、定位上、維護上仍然存在問題。今後在網站開發中,應該利用先進的技術、加強維護、搞好網站的定位,加大對網絡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內容,並始終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體現歷史學科的開放性”為思想指導。

〔關鍵詞〕:教育技術 歷史教學網站 教學網站特點分析 開發建議

隨著教育技術現代化普及,大量有關教學的網站建立。中學歷史教學也不例外。他們的現狀如何呢?在開發中出現哪些問題呢?將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麽?這些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本文試圖從歷史教學型網站入手,研究大陸地區歷史教學型網站的建設現狀,為今後的網站建設提供參考,為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做好鋪墊。

壹 、中學歷史教學網站的調查

目前,因特網上提供的可以作為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的網站有兩大類型,壹是資源型,壹是教學型。所謂資源型網站是針對歷史學科主題,提供歷史學科文字、圖片、聲音、影視等媒體的網站。所謂歷史教學型網站,筆者認為這類網站是針對中學歷史教師和中學生這壹特定群體,圍繞歷史學習主題、科研主題、教育主題,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組織與發布,或者提供互動學習平臺的教育網站。從內容上看,兩類網站有很大的區別。教學型網站與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有直接關系,它提供有關教科書、教學參考、習題練習、教案設計等信息。它是歷史教學專用網站,多圍繞教學和科研活動,也是廣大歷史教師和學生密切關註和積極建設維護的網站。資源型網站所涉及的範圍比較龐雜博大,因為歷史學科涉及的範圍比較廣,所有可以為歷史學習知識點提供參考和借鑒的都屬於此類型,它們並不為歷史教學所專用,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即既可以作為歷史資源又可以作為美術資源。

2004年8、9月,筆者用關鍵字“歷史教學”對主要中文搜索引擎網站百度、google、搜狐、新浪、雅虎、北大天網等進行持續追蹤搜索。搜索過程中發現,搜索結果沒有涵蓋全部歷史教學網站,部分歷史教學網站是通過其他網站的友情鏈接所得;各個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有重復;部分搜索引擎結果不穩定,不僅數目變化,而且結果不是對關鍵字的準確搜索,而是部分字節的匹配搜索;搜索結果中存在部分死網。整理幾大搜索引擎結果和從友情鏈接查到的網站,數目***計129個,其中有2個為死網,故本次調查統計的網站實際數目為127個。對這127個網站進行統計和綜合評價時,參照了李忠信的《教學網站的評價》和穆肅的《關於教學網站有效性的評價》等文章以及我國特色教育主題網站的評價指標。

二、目前我國歷史教學網站的開發特點

1.支持網站的服務器平臺

支持網站的服務器平臺多數屬於教育系統,包括學會組織、地方教研中心、出版社、學校壹級單位,還有部分是網絡上提供的免費空間。從屬於教育系統的壹般為專用服務器,這部分支持的功能比較高,也就體現出交互性能也比較好。而從屬於網絡上免費空間的壹般為通用服務器,不支持數據庫,交互功能相對來說差壹些。使用免費空間的歷史教學網站目前大約占29%,使用者為有誌於使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的教師。在這些空間上的網站商家為了宣傳自己,往往會在網站中插入壹些網站logo或宣傳圖片,影響教學網站的欣賞效果。

2.網站內容

(1)網站內容多樣。網站的開發者包括:學會組織、出版社、國家教育部門、地方教研室、中學以及熱衷於多媒體教學並有余力的壹線教師。開發者的多樣性決定了網站內容的多樣性。根據網站所涉及的主題和內容,可以把網站分為綜合性網站和專題性網站兩類。綜合性網站壹般為集體開發。綜合性網站的內容壹般包括全部教學內容和要素,專題性網站只展示教學中的某壹個環節或要素。地方教研室開發的網站是為本地歷史教學提供壹個教學展示平臺,報道全國歷史教學科研動態和發展動態,這類型的網站往往是壹個交互性的平臺,授權用戶可以上傳和下載資源。以學校為單位開發的網站以介紹學校的教研、科研成果為主。個人開發的網站則是展示本人歷史教學中的部分成果,包括個人綜合網站和個人專題網站。例如,福建省福州八中駱誌煌老師開發的史海泛舟網站,就很好的展示了個人的教學成果。專題性網站壹般為針對壹個特定主題來開發的網站。這部分網站中心明確,知識點集中,能給讀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如有廣東汕頭華僑中學的林華和劉毅婉開發的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網絡主題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索(tt.stedu.net/writein/index.htm)就很好的體現了全球化與中國的研究性學習過程,給讀者壹個良好的視覺。

(2)教學內容要素基本相似。盡管開發者多樣、開發目的各有千秋、網站服務對象不壹,但內容建設還是有壹些***同要素。網站***同要素包括歷史教學現狀報道、教案、資源庫、試題課件、本地科研課題及成果展示。諸要素中建設最多、類型也較多的是資源庫的分類方式,有的按照知識點,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現代史等;有的按照資源的存儲格式,分為圖片、視頻,音頻、文本、軟件等;有的按照資源使用對象的類別,按年級歸類,而且往往是若幹類別彼此嵌套。

(3)教育和教學理論。已經有部分網站開始建設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教學思想等專欄,居多的是支持信息技術教學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這部分網站還只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尚未形成。筆者認為這壹部分應該加大力度。筆者認為:現代教學技術和課程進行整合的關鍵是教育和教學理論。“未來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而教師素質的關鍵又是以什麽樣的教育理論去教學。”所以作為有***享優勢的網站應該加大這壹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時期,加大這方面研究更有重要意義。這方面的內容最重要的是要把壹線教育工作者的經驗和問題上傳到網上,供同行學習、探討。也可以介紹壹些國外的教學理論和課程開發狀況,供我們來學習借鑒,如惟存教育這方面就不錯()。

(4)課程改革信息展示。新壹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出以來,學科教育界發生了許多新的變革。歷史基礎教育壹線的工作者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式,歷史教學網站建設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壹是課改課題匯報。網站建設者不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本單位或個人在課改方面所做的科研探討。如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等。尤其值得壹提的是個別網站推出了網絡研究性教學(webquest)的實例。如廣東省晉江壹中歷史組的“關於恐怖主義的研究”(/webquest/webquest.htm0)和福建省福州八中史海泛舟的“關於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探討”。

3.技術因素剖析

(1)界面的美觀性。所有網站都有自己的站標logo,醒目突出,凸顯歷史學科和網站特色。部分網站還把logo提供給其他網站作友情鏈接。頁面使用文字樣式表(CSS)設置,頁面文字風格始終如壹。但是隨著瀏覽器字體的變化,頁面的文字風格發生變化,頁面出現亂碼或重疊現象。從統計結果看,使用CSS的網站有46個,占總網站的比例大約為36%。

(2)導航系統的便捷性。網站的導航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內部導航和外部導航。內部導航就是和網站內其他頁面之間的相互跳轉,外部導航就是和其他網站之間的銜接。調查中所有網站的內部導航方便快捷,導航條醒目易於辨識,惟壹不足的是由集體開發的多層次網站中,歷史教學網站屬於次壹級網站,次壹級網站沒有和上壹級網站之間建立雙向互動,只可以由上壹級進入下壹級網站,反之則不通。外部導航網站包括歷史教學網站、教育網站和同類院校網站以及壹些歷史資源型網站。大多數網站只鏈接了歷史教學網站,或者若幹類網站混雜,沒有分門別類。因此在鏈接的時候應該對各類網站作全面的統計和調查,給讀者提供有效、有用的鏈接,以方便讀者獲取有效、有用的信息,服務於歷史教學。

(3)動態交互系統建設。及時互動是網絡的壹大特色。目前網站中的互動欄目有討論區、留言板、聊天室、在線試題、課件欣賞、郵件聯系。郵件聯系僅是鏈接到Outlook。使用頻率較高、建設比較好的是討論區,有的網站命名為留言板。技術支持依靠asp、jsp、php編程語言來實現。有28個網站開設了討論區欄目,而且根據實際教學的經驗和需要,開設了形式多樣的分討論區,瀏覽者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入不同分區,發表見解,尋求他人幫助。

(4)數據庫技術支持。為方便瀏覽者查找網站內所需要的資料,有26個網站在站內設立了搜索功能,將編程語言asp、jsp、php和數據庫技術結合起來,實現用戶端和服務器平臺的互動。有12個網站把幾大搜索引擎作超級鏈接,實現和其他網站的互動。

三、今後網站開發建議

隨著Internet的發展與普及,網絡成為壹個巨大的“百科圖書館”。教育部推出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強調“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意味著今後網絡在教學中的應用範圍將更加廣泛,歷史教學網站建設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當前,歷史教學網站建設取得了壹定成績,歷史教學網站的分布範圍覆蓋了32個省市;歷史教師參與到網站的開發和建設中,並承擔了網站維護者的任務;網站內容與歷史教學關系環環緊扣,不僅包含參考資料,也包含了教育理論和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問題,同時還展示了在新的理念指導下的實際教學範例;許多網站開始推出新版,不斷改進界面。但仍然存在壹些弊端,如網站質量參差不齊,特色不夠明顯,資源重復建設,服務學生的欄目尚未建立,互動功能還有待進壹步加強,缺乏在線試題測試等。今後歷史教學網站建設應在上述方面有所改進,推出新的特色。

1.平衡網站分布的地區差異。統計歷史教學網站開發者與維護者的分布省市,發現歷史教學網站的分布有明顯的地域性。除未知地區的3個和合作組織的1個外,總數為127個,其中南方地區占到了2/3;北方地區分布的網站中,北京占到了62.5%。造成地區分布差異的原因部分程度和當地的經濟有關,網站建設需要硬件和軟件投資。南方地區經濟發達,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另外,南方地區的學校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較早,教師熱衷信息技術,花費很大壹部分時間和精力建設網站。今後,應加強北方和西部地區歷史教學網站的建設,帶動北方和西部地區的信息化教學,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2.重視網站定位。調查中發現網站資料有重復利用現象,有的網站內容龐雜,只是堆砌材料,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開發者沒有明確的網站定位。網站定位就是在網站開發之前,確定網站的服務對象群體、創辦網站的宗旨和網站特色。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網站建設中的技術設計、內容選材、編排會容易許多。因此,網站開發要“量身制作”,結合實際情況和優勢,揚長避短,開發出真正反映自我的網站。只有重視網站定位,歷史教學網站才會出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3.依靠集體或采取合作的形式進行開發。網站建設需要具有歷史學科、教育學知識及網頁制作技術。具備這些基礎,打造的網站可以兼顧技術、教育理念、歷史內容三個方面,做到真正的指導教學實踐。缺乏任何壹個方面的網站都會有些缺憾。為保證高質量的網站建設,建議網站制作和維護采取教學和技術人員聯手合作,依靠集體硬件設備支持、打造網站的內容和技術細節,做到在網站內容上突出網絡特色,實現教師、開發者和用戶三方的真正互動。由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與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合作開發的歷史教學資源網(http://210.39.136.105/sites/lishi/),就是壹個良好的典範。

4.加強網站的維護工作。許多網站的更新日期仍停留在2002年或者更早的日期,有的更新周期超過半年之久,部分網站呈現的知識內容已刪減或被新知識取代,而互動版塊也只是訪問者的留言和疑問,看不到管理者針對這些疑問的反饋和解決方法。實現教師、學生兩雙方的互動,技術上實現這個功能對並非難事,難點在於對這些互動版塊的維護和更新,維護者需要定期整理、反饋,並提出新的討論話題,使得討論區良性循環發展。開發者應該註重網站的維護發展。

5.積極采用不斷湧現的新技術。比如,實現網站個性化服務可以通過在服務器上記錄每個用戶的訪問路徑和訪問內容,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用戶對哪部分內容的需求最大,不同用戶需要什麽樣的內容。根據這些分析,建立最佳網站內容分配模型,根據這壹模型,待用戶再訪問的時候,把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提前下載到本地機中,節省用戶瀏覽時間,提高瀏覽速度。網站制作者還可以利用分析結果對網站規劃做修改,提高網站的訪問量。

6.加大教學改革和教學理論研究的內容。在新的課程標準上,如何搞好改革不是壹個人、壹個學校的事情。因此,建議各網站開設教學改革專欄,把各自探索的經驗拿出來,來完成好課程改革。在理論研究上,特別是網絡環境下如何搞好歷史教學這個課題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可以借鑒國外,開發探究(研究)學習網站,如“美國聖地亞哥大學網絡探究學習網”(www.webquest.sdsu.edu),切實充分發揮網絡資源***享的特點,把網絡搞成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

7.深化對歷史教學網絡的認識,加大對歷史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理論的研究。網絡資源成為課程資源中的革命性因素主要是由於它的超強交互性,信息含量性,活動空間虛擬性等幾個特征決定的。重視對歷史網絡教學和其在教學中的利用,是本次歷史課程改革的壹大亮點:和以前的歷史教學改革相比,網絡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很明顯,被提高到了壹個很高的層面,這從已出版的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和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可以明顯看得出來。而在目前的學科課程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的的確確,對網絡資源和教學改革的缺乏重視和關註。其實網絡資源和歷史教科書壹樣,同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長期以來這壹點為我們的歷史教師所忽視。當然從重要性上來看,網絡資源略不及我們所使用的歷史教科書,但是隨著中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化的逐步推廣和加強,在歷史教學中,網絡資源將發揮出來的巨大作用,卻是壹本小小的歷史教科書遠遠不能媲美的,因而對此絕對不能小視.。

8、內容上應該以歷史學科知識為主,擴大知識面,加大對歷史教學的輔助作用。由於歷史學科的專業特點,知識體系的建構有別於其他學科,教學內容時空跨度極大、頭緒多、容量大、時效性強,涉及古今中外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久遠的歷史資料、又需最新的國際資訊,既有世界大家庭,又需了解身邊的故事。如果將網站的內容僅僅局限於現有的教材和傳統的教學理論上,不僅教學內容掛壹漏萬,也失去了本學科開放性的特性。不利於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世界,不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因此,歷史教學網站應該以學科知識為主,擴大知識面。《史海泛舟》在這方面就不錯,開設了古跡導遊、訪古遊蹤、歷史名城、歷史人物、歷史博物館、學史論文和時事溯源等欄目。因此,在今後的歷史網站開發上,內容應該以歷史學科為主,指導思想應該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體現歷史學科的開放性。

以上我對歷史教學型網站開發的特點及今後開發的重點進行了初步的分析。新課程改革提出要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都需要我們對網絡及相關技術有進壹步的研究和挖掘。通過這次調查,也感受到了我國同國外歷史教學網站的差距。今後我將加大對國外歷史教學網站及其理論的研究,如WEBQUEST等,借它山之石,為我國歷史教學服務。

  • 上一篇:小白學python怎麽快速入門?多久能完成壹個項目
  • 下一篇:北京IT培訓分享怎樣學好軟件編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