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李編程

李編程

理想主義有靈魂。三個問題:我是誰?我是哪裏人?我要去哪裏?

這三個問題雖然最早是在哲學語境中提出的,但它們廣泛存在於人類因探索而引發的好奇心中。它的本質並不是我們需要陷入悲觀和虛無,而是在問完壹個大而廣的問題後,要冷靜下來,繼續問壹個更深更本質的“二階問題”。

因此,當我坐在北京理想R&D中心,在屏幕上看到這三個問題時,我不禁感到驚喜。

從2015,李想選擇做汽車作為自己的第三個創業目標;到2018年底到2019年初,融資失敗,危在旦夕;到2021,10,第65438+萬臺李ONE下線,成為新勢力最快破65438+萬的產品;再到L8/L9的優秀市場反饋;轉眼也走過了八年。

在理想宣布“邁向千億營收”之際,李想選擇以這樣壹種特殊的方式回顧自己壹路走來的所思所想,頗有深意。

從思考企業的誕生到落腳點,李想用兩個小時給我們上壹堂關於理想企業的哲學課。

“我是誰?”只有1%的新生力量明白。

“在300多家造車新勢力中,有1%的企業在品牌方面是合格的。」

在媒體溝通會上,李想壹如既往的直言不諱。

“今天說要用家裏的,明天說要三秒提速。(這些企業的)所有邏輯都是混亂的。這會影響到他背後的產品,影響到業務的方方面面。」

在李想看來,“品牌”是壹個企業的頭部,是自上而下的原點。對外,用戶需要知道妳是誰;在內部,團隊需要知道他們是誰。對於理想來說,壹開始的核心定位就是“家庭首選的豪華電動車品牌”。

聽起來很空洞,不是嗎?事實上,在李ONE誕生初期,就有很多關於收獲的疑惑:“延長的旅程也叫新能源嗎?”、“掛綠卡去加油站的可笑產物”、“1.5T韭菜收割機30萬元”。

李想說,大部分消費者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的明確需求。在實際接觸產品之前,您是否想延長旅程?要不要娛樂屏?妳需要壹個好的輔助駕駛嗎?消費者並不了解這些新事物帶來的體驗提升,自然也不會覺得自己需要。但是,當妳真正帶著家人、孩子、老人出行,真正通過輔助駕駛得到解脫的時候,妳會發現妳選擇的產品已經超出了當初的預期。

所以“做對的事,不做容易的事”才是理想的價值觀。當然,要想把事情做對,作為企業頭腦的“品牌”壹定要清晰,否則就會“更努力,更失敗”。

對於李ONE選擇增程的初衷,Ideal也很少提到蔚來的動力交換系統。李想認為,“消費者購買電動車後,沒有義務降低體驗、出行半徑和出行效率”。

“換電是壹個非常好的方式。體驗可以無限接近加油的體驗,用戶的用車成本會比燃油車低很多。但是太貴了。那時我們沒有多少錢。電站需要建設,電池需要準備更多,電池價格又會波動。所以我們在想,能不能不依賴服務器端,直接從產品端解決問題。」

與成功的競爭對手相比,銷售業績差可能是他們壹開始就沒有回答“我是誰”、“我要什麽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我為什麽要延長旅程”。回歸事物最基本的條件,分解成各種元素進行解構分析,從而找到實現目標最優路徑的方法。

從這壹點來看,李想的思維模式與眾所周知的“第壹原理”頗為相似。

對於壹家新能源汽車公司,李想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和2016李壹中立項時壹樣:如何解決充電難、電池成本高等問題。

目前,我國燃油汽車保有量為3億輛,對應240萬支加油槍,電動汽車保有量為654.38+0.0萬輛,對應360萬個充電樁。相比125:1的車炮比,3:1的車樁比還是“充電難”。問題的核心不是電池不夠大,而是充電不夠快。

因此,當800 V技術成熟後,理想的純電規劃被提上日程。通過800 V技術,充電10分鐘後有可觀的續航裏程,提高了充電樁的“周轉率”。此外,李想還暗示,未來可能會出現兩種放電率的電池:4C電池可續航10分鐘400km;2C也可以做到20分鐘續航400 km,高壓快充網絡和高倍率電池必須是壹體的。

對於這種註重成本控制的“智能工廠”,800V技術也帶來了可觀的成本提升:“比如壹款暢銷的純電動中大型SUV,可以做到100 kWh的續航,800V和SiC元器件的優化加上整體能耗,可以讓80 kWh的續航達到600 km”。

李想表示,與當今主流的400V電動汽車相比,在同樣的尺寸和驅動形式下,使用800V可以為壹輛汽車降低3-4萬的零部件成本。

回顧過去,李希望表明,他將堅持兩條路線,同時前進,直到2030年。壹方面,增程的效率更高更好;另壹方面,我們將全力研發高壓純電。

剛剛在財報會上交上壹份不錯答卷的李想,也給了壹點“凡爾賽”:

“從0-1的階段開始,延長的旅程讓我們獲得了可觀的收入。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李的收入排名第三,僅次於比亞迪和特斯拉。這樣的收入和規模也可以支撐我們全力以赴做純電。」

從李想的演講中可以看到,即使是800 V高壓平臺的純電動產品,如何在保證體驗的基礎上降低成本也是核心,這與特斯拉《總體規劃3》的主題不謀而合。

特斯拉在國內新勢力車企或多或少都有體現,理想可以說是他們中學時代最相似的壹個。

“妳要去哪裏?”首先,看妳的“健康”

“到2030年,我們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無論頭裏有三個公司還是五個公司,我們都希望自己壹定是其中之壹。」

這是理想從2015設定的偉大目標,壹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然而,回答“妳去哪裏”是壹個宏大的命題。這時候的理想是有資格有底氣喊出這句話的,但當時的理想是處於從0-1,從1-10的階段,擡頭走路必然碰壁。

如果妳在外面很忙,妳必須先在裏面安頓下來。來回答“妳要去哪裏?”,首先要看行人是否足夠健康。沒有健康的管理體系,企業要麽在快速擴張中出現各種問題,要麽在黎明前夭折。

這幅圖濃縮了理想的經營理念。其中,品牌、R&D、交期、毛利率都圍繞著最理想、最有優勢的“產品力”展開。

說到精品咖啡,妳會想到星巴克;說到理想,妳會想到“移動之家”。因此,在品牌建設方面,理想已經深入人心。產品方面,李想認為安全、價值、向往是三大核心要素。

“安全是底線。比如a柱用高強度鋼和熱成型鋼,成本幾百塊錢,但很多企業都要省這幾百塊錢;輪眉上的後防撞梁我們都用最好的鋁結構,造價1,000多。包括兩排頭部安全氣囊和側氣簾,整體費用多2000左右。」

合資車企教育出來的市場,曾經有壹個惡性成本控制的壞習慣,比如安全氣囊配置低,偏置碰撞,只有壹側優化。面向家庭的理想,出發點依然是消費者:保證每壹個座位乘客的安全。

產品價值分為“軟件”和“硬件”。軟件部分的核心是,當我可以自己開發中央域控制器和智能駕駛控制器,後面的整個軟件都是自己開發的時候,這個就不是問題了。

李想以他的OTA“任務大師”為例:“這些軟硬件的接口供應商不會對妳開放,要看自研程度,要看妳能定制哪些功能。除了軟件,我們甚至可以把硬件壹起稱為。」

李想也坦言,“最難的還是硬件。”。他以52卡為例:“每增加壹個功能,都需要去掉壹個功能,而不是想加就加。”關於取舍,Ideal舉了兩個例子。

第壹個例子是大家問L7為什麽不像奔馳S級和寶馬7系壹樣實現坐墊和靠背的聯動調節。李想解釋說,為了保證結構安全和聯動功能的統壹,需要放棄後排座椅的傾斜。作為壹款服務家庭用戶的車,選擇壹目了然。

第二個例子是電動車時代加速3秒以上是否有必要。加速3秒的話會損失中低速的能耗,電機的大小也會造成空間布局的問題。在理想產品開發過程中,需求分析-需求驗證-零件SOR零件驗證-整車驗證是嚴格遵守的五個環節。

如何做出選擇?妳想了解需求嗎?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壹款定位精準的好產品的開始和關鍵。

關於對產品的向往,“移動之家”這個詞是最好的詮釋。在李想看來,如果妳的產品像壹個家,妳必須擁有最大最舒適的空間;在家裏,每個人都可以有壹個屏幕用來娛樂,車內的空間也要壹樣;為了讓智能駕駛帶來統壹的體驗,NOA必須成為所有部門的標準。

“不要在產品的核心配置上抓表面,而是做過度的投入和配置。不然妳以為自己沒事,別人沒感覺。」

理解了這句話,妳就能理解為什麽理想的產品總是容易被記住,而同樣是“大座椅”、“大空間”、“大屏”堆砌的競爭對手卻得不到同樣的關註。

毛利率方面,2022Q4李毛利率35.66億,整體毛利率20.2%,單車毛利率20%。全年毛利87.9億,整體毛利率19.4%,自行車毛利率19.1%。雖然不超過20%,但是已經很接近了。

雖然小鵬的財報還沒出,但是我們來看看蔚來的財報數據:第四季度總毛利6.22億元;全年毛利565438+4400萬元,誰更健康壹目了然。

理想和蔚來都面臨著2022年產品更新換代的問題。但從李ONE轉L系列時,理想毛利率從Q3的12%迅速恢復到20%,蔚來將戰線延長到2023年。

李想說,20%的毛利率是企業健康的象征,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本推廣R&D..健康到可以回答現在“何去何從”的問題。

理想情況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軟件2.0”。

軟件1.0是指人類為機器制定規則,劃定邊界,校準參數,自己編程,最後把程序用在自己身上。現在的互聯網、終端設備、app大多都是這種模式運行。

軟件2.0就是機器向人類學習,自己編程,自己制定規則,為自己所用。李想說:“我們使用壹個機器人,但我們不使用機器人的任何特定功能。機器人是自主的。”

理想* * *建立了四個人工智能算法團隊,解決四個領域的問題,分別是智能駕駛艙團隊做多模態算法;智能駕駛團隊;智能工廠團隊;零售智能團隊。

其中最具想象力的是智能駕駛團隊的工作。善於學習特斯拉的理想。在看到特斯拉在BEV(鳥瞰)技術上的成功後,他決定跟進。從傳統的相機輸出2D平面信息——手動標註的路線,轉變為相機拼接360度視角(鳥瞰圖),輸出3D感知+時序信息的感知模式。

此時對車輛的感知不再是二維的畫面,而是和人類壹樣的三維視角和時間信息。隨著感知的飛躍,判斷的方式也變得很不壹樣。通過“影子模式”,AI會將自己的判斷結果與人類駕駛員的應對方式進行比較和學習。訓練的結果上傳到雲端,雲端會做自動標註、分類和訓練,獲取大模型後直接上車進行“影子驗證”,而不是傳統的臺架模擬。這就形成了壹個自我進化的閉環。

只要有足夠多的這種“端到端”的訓練樣本,整個駕駛體驗和安全性都會越來越好,就像人類在各種場景下是如何工作和學習的壹樣。李想的思路和特斯拉壹模壹樣,他自己也毫不猶豫地說:

“我個人認為,到今年年底,大部分頭部企業都能達到特斯拉2011年底的水平。到2024年,大家可以普遍達到2022年底2023年初特斯拉在北美的水平。在這個時間點上,從中高級車開始,我們將徹底進入基於軟件2.0的智能自動擋汽車和智能電動車時代。」

按照壹個理想的估計,國內頭部車企在自動駕駛的研發上有兩年的差距。理想情況下,既然“何去何從”的答案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參考特斯拉,那麽理想的AI訓練芯片和超級計算機中心的規劃也可能“迫在眉睫”。

“怎麽走”,用合作解決壹切問題。

“我們認為,組織實際上會遇到三種不同的問題:懶惰、惰性和無知。」

互聯網出身的李想,有管理軟件的經驗,通過引入標準的汽車R&D、實驗、制造流程,解決工業能力的短板。通過OKR的引入,可以解決兩部分人才之間的溝通問題。多車平臺時代,需要壹個更新的架構來幫助企業發展。

這也是ideal擔心的情況:汽車公司的R&D和研究所流程相互獨立,無法集成。

因此,理想引入了矩陣組織。在去年年底的內部信中,Ideality正式啟動了營收規模千億的綜合矩陣式組織升級,取代了之前壹直有保障的垂直職能組織管理模式。

在新的組織結構下,新組織結構的理想高層是:

CEO李想主管“產品與事業群”,負責戰略、產品、品牌、三終端(零售、交付、維護)、充電網絡等部門。Principle Idea總工程師馬東輝升任總裁並加入董事會,負責“R&D和供應組”,分管R&D和供應鏈;CTO謝衍負責“系統與計算事業群”,負責計算平臺、操作系統、系統安全和智能雲的建設。財務總監李鐵負責組建財務組,財務組包括財務、行政、財務、流程等部門,而李文智是財務總監辦公室的負責人。該組織下設七個實體部門:戰略部、產品部、商務部、供應部、工藝部、組織部和財務部。

最後,在這七個橫向管理部門中,分別設置了七個壹級流程,如下:

DSTE(從戰略到執行)IPD(集成產品開發)IPMS(集成產品營銷&;銷售(整合產品營銷和銷售)ISC(整合供應鏈)BT & amp;IT,LTD,IFS(綜合財務轉型)簡單理解,矩陣式組織是將按產品(項目)劃分的職能部門和小組組合起來,形成壹個矩陣。壹個管理者不僅要與原職能部門保持組織和業務上的聯系,還要參與項目組的工作。

矩陣式組織結構是固定的,但人員是變化的。項目組和負責人可臨時組織任命,任務完成後解散,任務線不變。

“組織升級是企業進入更大更艱難階段最重要的考題。90%以上失敗的企業不是經營問題,經營問題只是表象,本質是組織能力不能適應規模的擴大和行業的變化。」

這句話是對理想答案“怎麽走”的最好註解。

寫在最後

李想自己在溝通會上也說過,人生最可怕的是兩件事。第壹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麽,第二是不能現實。

李在采訪中想說,造車對他真正的改變是,當問題真的層出不窮,讓人苦不堪言的時候,他會去思考哲學問題,幫助自己應對復雜,跳出來看問題。

李想表示,本文第三次創作來自作者車易的42號車庫,版權歸作者所有。請以任何形式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車改無關。

  • 上一篇:如何正面管教孩子
  • 下一篇:京東屬於數據公司嗎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