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三維激光建模參考實例

三維激光建模參考實例

4.1.3.1 點雲數據處理

每壹個巖石的表面都比較復雜,很多巖石景深比較深,導致點雲數據不能完全反映出巖石的真實輪廓。所以,每塊巖石的整體模型需要很多站的數據拼接起來得到。

1)利用專業軟件Faro Scene 進行點雲數據的首次處理。首先打開 Faro Scene 軟件(圖4.21)。點擊 文件,導入點雲數據,Faro Scene軟件首先處理的對象是fls格式的文件(圖4.22)。

圖4.21 Scene 軟件初始界面

圖4.22 Faro Scene 軟件文件操作菜單

2)然後默認彈出壹個瀏覽窗口用來瀏覽被打開文件的窗口(圖4.23)。

圖4.23 導入掃描數據視圖

3)尋找到我們要打開的文件的所在位置點擊點雲數據的fls文件打開(圖4.24)。

圖4.24 選取點雲數據文件視圖

4)數據文件就導入了Scans軟件的工具欄裏(圖4.25)。

5)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加載點雲數據(圖4.26)。

圖4.25 Scans 軟件工具欄視圖

圖4.26 加載點雲數據視圖

6)出現數據讀取進度界面,等待加載好以後,雙擊鼠標點擊已經加載的點雲數據,數據就顯示出來了(圖4.27、圖4.28)。但是它只是壹個平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放大和縮小以後周圍的點雲數據就會變得很松散,並且失去了原來的比例大小(圖4.29)。

圖4.27 點雲數據加載進度視圖

圖4.28 點雲圖像

圖4.29 放大後的點雲圖像

其實,這不是軟件或者點雲圖像出問題了,而是視圖方式的問題,打開的時候軟件呈現的是快速平面視圖,數據本身會以設備的所在地為視圖原點(圖4.30)。

圖4.30 點雲視圖原點圖像

7)如果想拖動點雲圖像隨意瀏覽的話,我們可以點擊3D的字樣,打開三維瀏覽視圖模式(圖4.31)。打開這個命令以後視圖會重新加載文件,等待數據加載好後,我們就可以隨意地拖動了,仍舊會以掃描儀的中心為軸點(圖4.32)。點擊鼠標左鍵進行旋轉,點擊鼠標滑輪可以對點雲數據進行平面拖動。

圖4.31 3D 功能視圖

圖4.32 重新加載後的點雲圖像

8)點擊菜單欄的多邊形,在巖石點雲圖像周圍的噪點隨意點擊鼠標,合並為壹圈後雙擊鼠標左鍵(圖4.33)。

圖4.33 多邊形選擇器視圖與處理後的圖像

9)拼接成多邊形後,點擊鼠標右鍵會彈出3個選項(圖4.34)。刪除內部選擇就是將黃色覆蓋區域內的點雲數據刪除;刪除外部選擇就是將未覆蓋黃色的區域刪除;移除選擇則是放棄此次選區。選擇刪除外部選擇,這樣多邊形中間所包含的點雲數據就被刪除掉了。

圖4.34 刪除圖像功能視圖

10)在3D視圖中,仔細查看留下的巖石點雲數據,確保再也沒有多余的點雲數據(周圍會剩余很細小的部分不容易刪除,這個不必介意,因為我們後面會進行處理)。

11)點擊已經處理完的點雲數據(圖4.35)。

圖4.35 選擇處理後的點雲圖像

12)點擊鼠標右鍵,會彈出壹個操作菜單欄,點擊操作選項,在操作菜單欄有過濾器選項(圖4.36)。過濾器裏面會有4個子選項,這4個子選項分別是離群、基於距離、深色掃描點、平滑,都是用來處理點雲數據噪點的(圖4.37)。根據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合適選項,對點雲圖像進行優化處理,處理前的點雲圖像見圖4.38。

圖4.36 選擇過濾器菜單

圖4.37 選擇過濾類型菜單

圖4.38 處理前的點雲圖像

13)仔細檢查確認沒有多余點後,這塊巖石標本的點雲就處理完成了,處理後的點雲圖像見圖4.39。

圖4.39 處理後的點雲圖像

14)再找到另壹塊巖石標本的點雲數據,把它加載進來。加載前,我們先將3D視圖關閉,視圖欄的左上方有Workspace,這個就是3D瀏覽視圖欄,點擊關閉(圖4.40)。

圖4.40 關閉3D 視圖界面

15)選擇文件中的導入菜單(圖4.41)。

圖4.41 選擇導入菜單

16)在導入選項欄內,點擊要導入的巖石標本點雲數據文件,點擊導入(圖4.42)。

圖4.42 點雲文件導入視圖

17)在左邊工具欄內,可以發現文件已經導入(圖4.43)。

圖4.43 顯示已導入的加載文件視圖

18)點擊已經導入的巖石標本點雲數據,點擊鼠標右鍵打開選項菜單,點擊已加載(圖4.44)。

圖4.44 選擇已加載視圖

19)等待載入,載入完成後雙擊鼠標,然後根據上壹塊巖石標本點雲數據的處理辦法,將這塊巖石標本點雲數據進行處理。每塊巖石標本的點雲數據量可能會比較大,在我們將每塊點雲數據都處理完成後,再進行拼接。

4.1.3.2 點雲數據拼接

通過點雲數據的處理,完成點雲數據的優化,現在我們進行拼接。

1)由於點雲數據量比較大,所以需要將已經加載的數據卸載掉(再次點擊已經打鉤的已加載,系統自動對已經加載的點雲數據進行卸載),只保留準備拼接的2塊點雲數據(圖4.45)。

圖4.45 卸載點雲文件菜單

2)這裏我們只講解拼接的第壹站和第二站數據。首先點擊已經加載的第壹站點雲數據,按鼠標右鍵,在視圖菜單內選擇平面視圖(圖4.46)。

圖4.46 選擇平面視圖菜單

3)再打開第二站點雲數據,進入平面視圖。這時候視圖欄內只有兩個選項:壹個是第壹站視圖;壹個是第二站視圖。點擊平移按鈕,進入平面視圖。在平面視圖內,可以隨意地平移和旋轉,點擊第壹站視圖、第二站視圖進行切換,尋找它們的***同特征點,每兩站的點雲數據具有公***點和公***面。這提醒我們,當我們用掃描設備進行圖像掃描時壹定要註意,保證每兩站掃描的距離必須保證兩站點雲數據間的公***數據盡量多,這樣後續工作會更加輕松。

4)尋找到比較多的特征點以後,記住它們相互之間的聯系和順序,因為巖石標本的面數多、體積較小,不適合擺放激光掃描時的目標,需要重求和尋找***用平面。我們在這裏介紹用Scans軟件根據公***點,進行拼接擬合的方法。

5)對公***點和公***曲面進行確認後,點擊工具欄內的標記掃描點選項(圖4.47)。

圖4.47 標記掃描點選項視圖

6)在第壹站平面視圖內標記點(圖4.48)。

圖4.48 標記點圖像

7)每壹個標記點必須保證第二站的數據也有這樣的點,並且位置必須相同,每標記好壹個標記點後,在彈出的點信息對話框中輸入點名稱。第壹站視圖和第二站視圖之間的名稱必須相對應,當第二站視圖和第三站視圖拼接的時候,它們的點不能和第壹站視圖、第二站視圖之間的名稱相重疊,必須要註意。為了標記點的準確性,標記點的時候,應盡量將視圖放大,標記點和標記點之間的誤差,盡量縮小,每站的標記點不得少於4個,並且4個標記點不得在壹條直線和壹個平面內(圖4.49)。

圖4.49 確定標記點視圖

8)標記點標記完成後就可以拼接了,可以在所有站點標記完成後拼接,也可以每兩站拼接壹次,建議每兩站拼接壹次。因為如果拼錯以後,我們可以在第壹時間發現拼錯的地方。

9)在結構菜單欄內點雲數據的正上方點擊Scans,按鼠標右鍵調出工具菜單欄,點擊操作選項,在操作選項菜單欄內點擊對應。然後選擇按手動目標名稱強制。這個選項就是按照我們剛才標記點的名稱進行強制性拼接。所以,要求我們每站的直接誤差應盡量小(圖4.50)。

因為用Scans拼接時,是按照Scans目錄下所有站點同時進行拼接的。所以拼接時,盡量只加載兩站數據,對未標點的點雲數據不要進行加載,並且註意標點之間名稱的區別,盡量讓每壹站的標點名稱具有特征的標點意義,每次拼接完成後,都要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查看(圖4.51)。因為我們拼接的巖石標本模型是壹個整體,拼接到最後壹站時,標本模型已經拼接完整了。但因我們是從第壹站視圖、第二站視圖開始不斷疊加的,最後必然會有壹個積累誤差,也就是說,如果拼了10站的話,每兩站之間的誤差為1時,那麽我們拼接完10站的時候總誤差會到達10。可是如果我們再將10和1進行拼接的話,那麽我們總的誤差就會只有5。因此我們最後壹站拼接的時候,必須將第壹站的巖石標本點雲數據和第十站(最後壹站)視圖的巖石點雲數據進行拼接。

圖4.50 選擇按手動目標名稱強制視圖

圖4.51 拼接後的點雲圖像

10)全部拼接完成以後,我們再在Scans裏面,點擊按手動目標名稱強制,打開3D視圖,仔細旋轉比較並且查看,查看總體拼接完成的巖石標本點雲模型是否與實際相匹配。

4.1.3.3 點雲模型導出與保存

在確認點雲模型拼接沒有差錯之後,我們再將點雲模型保存,點雲模型不能直接保存。因為我們保存出來的數據是以後模型制作的依據,Scans軟件相對於點雲處理來說已經相當成熟了,後續的點雲處理軟件有許多種,每壹種對點的需求都不壹樣,因此點雲數據又必須有各種不同的格式應用於不同的軟件當中。

我們對已經拼接完的點雲模型,後續處理時用的是KUBIT PointCloud 6.0軟件,它可以打開很多點雲格式。由於PTC格式的點雲密度能比較理想地體現出模型的整體結構特征,所以我們就以PTC格式為例。

1)首先在Scans軟件的菜單內,點擊結構菜單的Scans文件夾,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選項選擇導入/導出,導出掃描點選項(圖4.52)。

圖4.52 導出掃描點菜單

2)在彈出的導出對話框內,最上面的壹行裏選擇PTC文件格式,點擊保存,這樣我們就將已經處理好的點雲模型保存了(圖4.53)。

4.1.3.4 點雲模型的面成像

雖然經過上述處理步驟,點雲數據已經完全擬合,但仍舊無法達到我們的需要,需要運用其他軟件對點雲數據進行處理。在點雲數據處理軟件中,KUBIT PointCloud 6.0軟件最理想,它是將點雲數據拼接成面狀的軟件。

KUBIT PointCloud 6.0軟件是AutoCAD的壹個應用程序,在著名的AutoCAD軟件環境中顯示、分析、處理數以億計的三維點。通過三維激光掃描儀記錄的點雲數據,可以在AutoCAD中,使用標準的二維、三維功能進行處理。

KUBIT PointCloud 6.0軟件擴展了AutoCAD當前的功能,並能夠管理大量賦色點雲數據。與AutoCAD不同的是,點雲軟件可以直接在AutoCAD上對數以億計的點進行顯示和評估。

圖4.53 選擇文件保存格式視圖

1)在建立巖石標本的數字三維模型時,首先要安裝KUBIT專業軟件,並連接軟件狗,打開AutoCAD(圖4.54)。

圖4.54 打開AutoCAD 視圖

2)在菜單欄的位置尋找,會找到KUBIT PointCloud 6.0 軟件的壹個專屬菜單,點擊它,在第壹行選擇完成按鈕,將彈出對話框,可插入點雲數據(圖4.55)。

圖4.55 選擇按插入點雲文件視圖

3)選擇Scans軟件所保存的點雲數據PTC格式文件,點擊PTC,單擊確定,軟件將自動導入地質標本點雲數據(圖4.56)。

圖4.56 插入點雲文件視圖

4)按住Shift鍵,然後滑動鼠標滑輪瀏覽點雲模型。在定義截面內有很多選項可以供我們使用,其中截面管理器是用來管理我們已經導入的點雲模型的(圖4.57)。

圖4.57 截面管理器視圖

5)點擊截面管理器,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顏色框可改變點雲的顏色(圖4.58)。

圖4.58 顏色選擇視圖

6)因為後期要處理點雲模型的顏色,可能會與點雲本身的顏色沖突,而導致不好辨認。所以我們把點雲初始色變成白色,單擊確定按鈕(圖4.59)。巖石標本模型立體感很強,很多面都有突出的點和形狀。所以在進行模型制作時,需要從3個面制作模型,分別是XY、ZX、ZY等3個面(圖4.60)。

圖4.59 設置點雲初始顏色視圖

圖4.60 點雲模型圖

XY面反映模型前、後兩面的具體輪廓,ZX面反映模型左、右兩面的具體輪廓,ZY面反映模型上、下兩面的具體輪廓,3個面整體拼合後,就形成了360°的全景三維模型。

7)我們將3個面分別制作出來的模型,進行整體拼接合並後,就得到巖石標本的最後模型(圖4.61)。

圖4.61 拼接合並後的點雲模型圖

以上的描述就是我們制作模型的具體思路和方法,下面我們看看怎樣進行模型制作。3個面的模型制作方法類似,我們以XY面的模型制作為例。

步驟1:首先將模型調整到正視圖的角度,單擊定義切片功能(圖4.62)。

圖4.62 定義切片功能視圖

步驟2:在AutoCAD的命令欄會要求操作者輸入切片所需要平行的面,輸入XY,按空格後,將執行命令(圖4.63)。

圖4.63 定義切片面視圖

步驟3:命令行會自動提示,要求輸入切片的第壹個點(圖4.64)。

圖4.64 定義切片首點視圖

步驟4:選擇第壹個點,該點應該從最底層開始(圖4.65)。

圖4.65 選擇首點視圖

步驟5:這時鼠標位置為十字光標,我們將模型點雲放大,點擊最靠近底部邊緣的壹個點,然後命令行會提示要求輸入切邊分界線的第二個點或者厚度(圖4.66)。

圖4.66 選擇厚度視圖

步驟6:這裏的厚度值,需要不斷地嘗試幾次來確定,因為模型是以線條為基礎而建立的,點雲的厚度直接影響到線的準確性,所以點的厚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則連線的過程中的線會出現點與點之間的距離過大,這樣所連出來的線也就不準確了。因此,點雲切片的厚度壹定要把握好,這需要技術人員多多練習,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填寫厚度(圖4.67、圖4.68)。

圖4.67 點厚度顯示圖

圖4.68 點間距離顯示圖

步驟7:切片完成後,點雲展現為薄薄的壹層。然後,點擊適配輪廓線(圖4.69)。它是巖石標本模型最精確的外輪廓線之壹。當進入俯視之後,我們可以用AutoCAD自帶的線進行連接,只是會比較慢。我們建議用 KUBIT Point Cloud 軟件的適配輪廓線命令(圖4.70)。

圖4.69 適配輪廓線圖

圖4.70 適配輪廓線選擇視圖

步驟8:點擊適配輪廓線命令,軟件會自動彈出對話窗口詢問是否轉化為頂視圖。

步驟9:點擊是,軟件會自動將視圖窗口轉化為對已切點雲輪廓線的頂視圖(圖4.71)。它可以更貼近地連接附近的點,並且保證所連接的線在壹個平面上。當點的距離大於所設定的距離時,該軟件命令會自動將線條貼過去(圖4.72)。

圖4.71 點雲輪廓線頂視圖

圖4.72 自動貼線顯示圖

步驟10:整體連接完成後,點擊向上移動切片,軟件會自動地將切片的位置向上移動到壹定的位置(圖4.73)。

圖4.73 切片操作視圖

步驟11:再點擊適配輪廓線命令,再連接出壹個輪廓來。

步驟12:重復上面的過程。對於壹個巖石標本的切片,最好保持在50個以上,只有這樣做出的模型,才能將巖石標本的表面輪廓真實地再現出來(圖4.74)。

步驟13:選擇根據點雲切片所畫出的巖石標本外輪廓,使用AutoCAD命令“放樣”進行模型建立(圖4.75)。

圖4.74 巖石標本輪廓線圖

圖4.75 巖石標本三維模型圖

步驟14:選定已經建好的3D模型,仔細翻轉檢查並進行碰撞檢測,檢測無誤後(關於碰撞檢測後面會有專門壹節進行講解),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選項中選擇隔離(圖4.76)。

圖4.76 選擇隔離對象視圖

步驟15:在子選項裏選擇隱藏對象。

步驟16:重復以上切片過程,對點雲ZX、ZY面進行切片,分別建立三維模型。3個面的切片模型都建完後,我們就可以進行後續工作,進行模型的整體拼合。

4.1.3.5 點雲模型碰撞檢測

我們對點雲數據進行切片之後,需要根據每壹層的切片用實線畫出每壹層的外圍輪廓線,並在輪廓線的基礎上建立三維立體模型。按照理論我們建立的模型應該與點雲數據理想切合。但因點層與點層之間的距離,使模型與點雲數據之間存在實際誤差。

KUBIT Point Cloud軟件的碰撞檢測,可以很直觀地以視覺方式將誤差顯示出來,我們可以根據觀察結果,進行模型修改。

1)點擊KUBIT Point Cloud功能的碰撞檢測命令,首先選擇壹個或者多個AutoCAD 3D實體。

2)點擊“下壹步>”按鈕,執行碰撞檢測(圖4.77)。執行這個命令,需要花費壹些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實體數量及復雜性和當前可見點數量。

圖4.77 適配輪廓線圖

3)在碰撞檢測時,妳可以指定碰撞點是否成集。成集的意思就是彼此接近的點結合到壹起(集群),距離遠的點通常不包含在集群中(圖4.78)。

圖4.78 碰撞檢測視圖

4)妳需要定義不同集群之間的最小距離(AutoCAD單位)。換句話說:如果兩個點的距離超過定義的最大距離,它們就屬於不同的集群。每個集群的結果保存在界面管理器的臨時界面(圖4.79)。

圖4.79 集群點顯示圖

5)集群數量的結果顯示出來後。如果妳需要更多的或更少的集群,可以改變集群距離重復操作。距離增加,集群減少,反之亦然。

集群數量的選擇,是否需要更多的集群或很少點的集群,由您的需求決定。因為點雲反映的是巖石標本表面點的集合,所以碰撞檢測的時候,點的數量越多,表示我們所建立的模型與實物相比越是準確,誤差越小。點的數量可在KUBIT Point Cloud選項的點雲管理器裏進行查看(圖4.80)。

圖4.80 點雲管理器視圖

4.1.3.6 模型整體拼合

在我們已經做出3個層面的模型之後,並完成了模型與點雲數據的切合度。通過模型整體拼合,可把3個層面的模型拼合在壹起。

每壹個層面的模型都有兩個面的平面,如XY平面的巖石標本模型,當時的切片是以XY平面為基準做的切片,這樣切出來的點雲拼成的線和模型肯定在XY平面的方向上,不能表達巖石標本的真實表面。ZX和ZY平面切片模型對巖石標本的表達比較完整。所以在理論上,拼接這兩個面的模型,可以表達巖石標本的外部輪廓。但是,3個面模型的擬合可以讓模型更貼近真實,因此建議用3個面的模型做拼接。

1)當模型拼接時,每次都是將前壹個層面模型進行了隱藏(圖4.81)。

圖4.81 選擇隔離對象菜單

2)當模型全部建立完成後,我們將建立的所有模型都顯示出來,進行拼接。現在我們在CAD界面點擊鼠標右鍵,在隔離選項選擇結束對象隔離。這樣我們以前所隱藏的巖石標本模型就全部顯示出來(圖4.82)。

圖4.82 選擇結束對象隔離菜單

3)選擇AutoCAD命令交集,在十字光變成選擇框後,選擇我們已經建立的3個巖石標本模型,並按空格執行命令(圖4.83)。

圖4.83 選擇交集視圖

這時生成的巖石標本模型,再經過碰撞檢測後,確認點雲數據與最後模型的碰撞點數到達要求後,就完成了巖石標本三維模型的制作工作。

4.1.3.7 模型進行渲染輸出

前面我們已經對點雲數據進行了加工,建立了以點雲數據為基礎的三維立體模型,進行碰撞檢測,確認了模型與實物整體大小的誤差滿足要求。

在模型的外圍輪廓到達要求後,需要利用 AutoCAD 本身的渲染功能,以及 KUBIT PhotoPlan軟件來進行渲染輸出。KUBIT PhotoPlan是AutoCAD裏面的壹個應用程序,能夠對照片進行糾正,進行攝影資料評定,以真實比例恢復舊地圖和平面圖。KUBIT PhotoPlan的校正結果是真實比例的照片平面,通過確切的集合信息鏈接現在的照片。

1)打開AutoCAD,並開啟AutoCAD菜單欄的KUBIT PhotoPlan軟件,然後導入需要修改的圖片(圖4.84)。

圖4.84 KUBIT PhotoPlan 軟件打開界面

2)使用“圖像→剪輯圖像”命令,完成圖像剪裁。註意在調用命令“剪輯圖像”之前,選擇任意多邊形虛線作為剪輯的分極限。圖像被剪輯的部分並沒有刪除,AutoCAD只是剪裁它們。如果用戶想在剪輯之後對圖像部分進行修改,只要通過標記邊界,並通過鼠標點擊和移動壹個角上的點可到想要的位置。只有被剪裁的圖像部分參與校正,剪輯完成的圖片將用於在AutoCAD中,對我們之前建立的模型進行渲染,使模型更形象具體。

3)首先在AutoCAD菜單,打開“渲染”材質編輯器,在材質編輯器裏將已經處理完的照片導入材質(圖4.85)。

圖4.85 地質標本照片

4)將所有照片都導入CAD材質當中,對每壹個面進行渲染,材質的渲染必須與實際相符合。即不斷地翻找照片,根據它們的外圍輪廓與模型進行對比,確認模型與照片的外圍輪廓完全相符後,再貼材質。

5)最後進行渲染,查看貼圖的效果與實際的差別進行亮度調節(圖4.86)。

圖4.86 亮度調節後的地質標本照片

6)至此整體模型的建立就完成了,最後將模型保存為我們需要的格式,例如FBX(圖4.87)。

圖4.87 保存三維模型文件視圖

  • 上一篇:京東劉東強財產多少
  • 下一篇:小帥智能機器人的功能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