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為什麽女性比男性活得更久?(轉)

為什麽女性比男性活得更久?(轉)

當然作為科普文章,筆者今天不準備討論女權主義,只關註“為什麽女性活得更久”這壹兩性話題的科學解釋。其實這個標題並不嚴謹,非要較真的話,應該問“相對於男人,為什麽女性活得越來越長”才對。要知道,在並不久遠的過去,除了戰爭使得大量男性成批死亡之外,女性的壽命優勢並不十分明顯。由於醫學落後,懷孕生產成了女性生存的壹大威脅,由此造成的死亡不可勝數。在人類社會進入和平年代、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之後,人類壽命才有了大大提高。從世界範圍來看,人均壽命已經從壹個世紀以前的不到45歲猛增至當前的70歲以上,孕產婦的死亡率也顯著下降,在此過程中,女性的壽命優勢才變得越來越明顯:據2002年的調查,全球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4.2年,學者們估計,到了2050年,女性的壽命將比男性平均多出4.8年。從長壽老人的情況來看就更清楚了:到了85歲,女性與男性的比例大約為6:4, 100歲時這個比例已經上升為2:1,到了122歲,剩下的幾乎全都是女性了。這個差距究竟如何解釋歷來說法不壹。從社會和行為學的角度,有人認為是繁忙的工作和社會的重壓使得男性壽命更短,不過這無法解釋在兩性角色越來越平等的今天,男女壽命的差距沒有減小反而越來越大的現狀——何況,誰說上班工作的男人就壹定比居家全職的女人壓力更大呢?調查顯示,已婚男人要比獨身男人的壽命長不少,而類似的優勢在已婚女人和獨身女人身上卻沒有那麽明顯,由此可見,男性在婚姻中的收益比女性還要大壹些。另壹些人則試圖在生活習慣上加以區分:壹般來說女性較少吸煙、飲酒,衛生習慣也更好。不過這種猜想也被推翻了:且不論日益增長的女性吸煙率和酗酒率並沒有拉近兩性的壽命差距;單說在患病之後,女性在病痛中堅持的歲月也要比男性更長,這顯然是生活方式不能完全解釋的。醫學家們則從探尋兩性生理差異的角度入手。性激素水平是兩性最大的生理差異之壹,雌激素的保護作用是被研究得較為透徹的壹個方面。為什麽男性冠心病的發病率是女性的3倍?為什麽男性死於冠心病的人數要比女性多5倍?動脈粥樣硬化的前期改變是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而這壹事件在男性要比女性早發生10年。研究者認為,正是由於雌激素類物質能夠促進內皮血管的擴張,保護內皮細胞的血氧供應,使得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比男性低得多。冠心病風險的差異壹定程度上造成了兩性壽命長短的差異。而另壹方面,睪酮就不是那麽有助於長壽了。這壹點寵物主人們可能有所感受:做過絕育手術的公貓和狗壽命往往比沒做過手術的要長;至於人類......有人曾以中國的太監做例子,不過由於缺乏事實資料支撐,使得這個論據看上去有點可疑。從遺傳物質的差異來看,女性X染色體比起男性的Y染色體也更具優勢:X染色體占所有核DNA的5%,Y染色體只有4.6%;X染色體含有900-1200個基因,Y染色體只有不到100個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由於Y染色體的95%不能與X染色體發生重組,使得有害突變更容易發生在非重組的Y染色體上,也就是說男性承擔了更多有害突變的壓力,更易罹患某些突變相關的疾病。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男女壽命的差異。女性的懷孕和生產也可能對壽命長短施以影響。在孕期,體內激素水平有顯著變化,雌孕激素的血清濃度會比正常月經時升高幾十倍之多。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身體外周循環阻力降低,微血管順應性增加,心臟輸出量增大,這些心血管改變某種程度上可媲美運動員。毫無疑問,這些良好的刺激均與男性無緣。人們註意到,不止人類,在動物界,雌性動物也往往比雄性動物活得更久。這促使研究者從普遍的生物學原理角度探討人類兩性壽命差異的原因。在此之前,人們需要首先對“衰老”有壹個清楚的認識。然而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尚未明確闡明衰老究竟是壹個怎樣的過程,關於衰老的假說在學者之間也存在爭議。近來,有壹種名為“壹次性體細胞理論(Disposable Soma Theory,DST)”的假說影響較大。簡單地說,DST認為衰老是壹個動態過程,它包含兩個方面:隨機損害(Random Damage)與修復(Repair)。在生命過程中,機體受到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各種傷害,衰老的過程就是損害不斷積累的過程。當體細胞修復不能滿足需要時,過多的損害終將導致細胞死亡。與此同時,修復則是壹個消耗能量的過程。事實上,我們的身體修復功能很強大,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其實可以永遠生存下去——可事實並不是這樣,人終難免壹死。生物體為什麽要選擇死亡而不是永生,是因為意外死亡難以避免,且維持永恒的Repair代價過於高昂。迫於自然選擇的壓力和相對有限的能量,生命需要以死亡和生殖的形式來進行適應和進化,“基因是永恒的,但身體是壹次性的”( Genes are immortal, but the body is disposable)。DST同時提出了支持自己的證據:在自然界,壽命較長的動物修復能力也更好。壽命長的動物往往是更聰明的,體型更大的,能夠飛行的(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死亡);也只有這樣的動物,才會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生命的維持——修復上去。現在我們可以用DST來解釋為什麽女性的壽命比男性更長了:壹切都因為女性擔負著生殖的任務。由於懷孕、生產和哺乳的需要,女性對於身體修復的要求更高,這造成了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修復能力,而更好的修復能力自然會帶來壽命的延長。這個理論是不是很漂亮?的確,DST甫壹推出就受到了許多支持,但許多學者卻對它不屑壹顧:在他們看來,DST理論漏洞百出。DST的流行,完全是因為“文章寫得天花亂墜,並且發表在有影響力的期刊(指《科學美國人》)上”;並且“理解DST不需要任何生物學和醫學知識,這使它看上去很有吸引力”。這種評論可謂不留情面。那麽,這些行內人的具體意見是怎樣的呢?用DST解釋女性壽命面臨的第壹個困境就是能量問題——女性既然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去維持和完成生殖活動,那麽理論上來講用於機體修復的能量應該更少才對,這是DST理論的自相矛盾之處。事實上,當前針對影響壽命長短因素的研究只有壹個較為確定的成果:節食。科學家發現,限制卡路裏攝入(即節食)有明顯的延年益壽的效果,從小鼠、大鼠到犬類,這壹現象都存在。限制能量攝入後,動物不但活得更久,而且活得更健康;另外,在人類,節食被證明能避免壹些衰老相關的疾病。然而,這壹現象也無法用DST來解釋:既然機體修復需要能量,那麽多攝入能量應當更有助於修復,吃飽喝足的動物應該更長壽才對,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另外,DST也與進化論似有抵觸之處。根據DST觀點,機體會在資源豐富、能量充足的時候傾向於不修復,而在資源不足、能量匱乏的時候選擇修復以使得生命存續得更久;DST從節省能量的角度推得,女性絕經會是壹個有益的事情——不過目前普遍認為,絕經並不是壹件好事:與動脈硬化、衰老壹樣,絕經不會使女性受益。總體說來,DST並不是壹個基於實驗的理論,而只是壹個基於純邏輯的猜想。那麽實驗室裏的生物學家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又是怎樣的呢?近些年針對衰老機制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雷帕黴素標靶(Target Of Rapamycin,TOR)的信號傳導通路是壹個比較熱門的領域。哺乳動物的TOR通路又稱為mTOR通路。當然,在這個信號通路裏面有非常復雜的因子參與,在此不壹壹詳述,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mTOR的功能:mTOR的活化調控著人體的發育和衰老。發育和衰老實際上是壹個連續的過程,當機體發育完成之後,TOR的作用就是將生命帶向衰老。可見,衰老並非是隨機損害累積的結果,而是深藏在我們基因內的壹個準編程程序。在動物界各個物種之間,有壹條規律是普遍存在的:意外死亡率越高,則衰老也就越快,人類也是如此。在人類,男性由於意外、暴力、鬥爭、搶奪配偶等因素,死亡率要高於女性(在過去尤是如此),故此男性mTOR的活化程度也要高於女性。在mTOR的作用下,男性變得體型更大,肌肉更強壯。這種體力上的高發育賦予了男性善於戰鬥和競爭的本能並使其在早期占據優勢——然而mTOR的高活性同樣也會帶來加速衰老的後果,換句話說,男人的短壽實際上是早期體力發育優勢的副產品,女性則正好相反。這就是目前科學家們對男女壽命差距的答案。這樣壹來,節食的問題也就可以解釋了:食物會刺激營養素敏感的TOR通路,使得動物在早期加速發育並在發育完成後加速衰老;食物越多,衰老越快。針對TOR通路的研究和幹預也許會在未來為我們帶來延年益壽的神奇藥丸。

  • 上一篇:山大考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需要考哪些科目
  • 下一篇:請問低壓控制櫃怎麽調試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