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簡要介紹下機械發展史

簡要介紹下機械發展史

熱加工 鑄造 據考古發現,在北京平谷、昌平、房山等處曾出土了公元前16世紀(商代)的青銅禮器。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北京制造出享譽世界的明永樂大銅鐘(46.5噸)和鐘樓大銅鐘(63噸)及鐵鐘(25噸),采用分爐熔化、地坑造型和陶範法鑄造。 20世紀50年代以前,北京在鑄造上采用粘土砂手工造型。1955年,北京第壹機床廠開始采用漏模造型、雙面模型型板及鐵型板和標準砂箱造型。1965年,開始采用塑料模型。 1980 年,北京市機電研究院與北京瑪鋼廠研制成功工頻無芯塞桿底註式保溫澆註電爐。1982年,該院與北京機床鑄造二廠研究成功沖天爐風口吹氧技術。 1985~1988年,北京機床研究所試驗成功浮動端面密封環的壓力鑄造工藝。 鍛壓1959年,北京第二通用機械廠(後改名北京重型機器廠)建成2500噸水壓機。1971年,該廠制造出6000噸水壓機,這是當時北京最大的鍛壓設備。 1968~1979年,北京起重機器廠先後采用300噸油壓機和2000噸油壓機制造出起重機吊臂和大型覆蓋件。 80年代,北京市機電研究院和北京市模具中心研制出壹系列高精度多工位沖裁模具,接近或達到進口模具水平,改變了北京精密沖裁模具依賴進口的局面。 熱處理 1949年前,北京已采用電爐、鹽溶爐、熱電偶等手段進行零件退火、回火、淬火、正火、調質、滲碳等熱處理。 1956年,北京第壹機床廠開始采用高頻感應淬火。1961年,北京第二機床廠開始采用氣體氮化淬火。1969年,北京量具刃具廠開始采用光亮淬火。 1978年,北京機床研究所研究完成機床導軌表面接觸淬火工藝及設備、淬火質量檢查技術條件的研究。1979年,鐵道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等合作完成大功率柴油機缸套表面的激光改性處理的研究。 1979年,北京市機電研究院研制成功千瓦級二氧化碳激光器,並於80年代初分別應用於汽缸套和郵票印刷設備的激光熱處理。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市機電研究院、北京郵票廠***同完成郵票廠七色機打孔器表面激光強化研究。 1984~1990年,北京市熱處理研究所研究成功真空熱處理、氣體滲碳微機控制技術(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稀土軟氮化、粉末冶金制品表面強化、煤油加甲醇小滴量法微機可控滲碳、固體滲硼、滲碳過程微機輔助工藝設計及跟蹤控制系統等熱處理新技術,並應用於生產。 焊接與切割 1949年,北京已有氣焊、電弧焊及氧乙炔火焰切割等手工作業。 1963年,北京金屬結構廠與壹機部機械科學研究院合作開發出鎢極氬弧焊,並實現了氮氣等離子切割不銹鋼。1964年,用直流鎢極氬弧焊及焊絲合金化技術解決了核工業用傾斜式電解糟純鎳焊接。 1966年,北京金屬結構廠開發出了使被焊球體旋轉的埋弧自動焊。1968年,該廠開始以液化石油氣代替乙炔切割。 80年代初,清華大學發明了新型MIG焊接電弧控制法,在控制電弧技術上取得突破。 80年代初,北京城建設計院等完成液化石油氣移動式氣壓焊軌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1990年,北京金屬結構廠開始采用數控精密切割和具有光電跟蹤及數控尋蹤讀入自動編程的大功率等離子切割技術。zt

記得采納啊

  • 上一篇:湖北新高考分數怎麽算
  • 下一篇:心花優秀作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