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2013河南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考點預測第八章

2013河南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考點預測第八章

第八章 中學課程

 考點預測:本章在考試中所占比例較大,側重於考查課程、課程標準等相關概念,多以選擇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課程計劃的制定原則和教科書的編寫原則通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論述題往往會涉及中學課程的設計原則及改革趨勢。

 第壹節 課程概述

 

二、課程的類型

 (壹)按照學科固有的屬性來劃分,分為學科課程和經驗課程

 學科課程是壹種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定的課程。學科課程是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按照壹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壹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的課程。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傳遞和發展千百年來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文化遺產。

 經驗課程是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主體性活動的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經驗課程強調學生的直接經驗的價值,課程目標的基本來源就是學生的經驗及其生長需要.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

 (二)按照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分為核心課程和綜合課程

 核心課程是壹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壹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

 綜合課程又稱“廣域課程”、“融合課程”,是壹種多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性、統壹性和內在聯系,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

 (三)從課程計劃對課程設置實施的要求來劃分.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

 必修課程是指國家、地方或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公***課程.是為了保證所有學生的基礎學力而開發的課程。其主導價值在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性,體現對學生基本的要求。

 選修課程是指依據不同學生的特點與發展方向,允許個人選擇的課程,是為了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而開發的課程.其主導價值在於滿足學牛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

 (四)從課程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來區分,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國家課程是根據所有公民基本素質發展的壹般要求設計的,它反映了國家教育的基本標準.體現了國家對各個地方、社區的中小學教育的***同要求。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誌,確保所有國民的***同基本素質。它對政治方向的把握、教育方針的貫徹、培養目標的落實,起著決定性作用。

 地方課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以國家課程標準為基礎,在壹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觀念的指導下。

 根據地方經濟、特點和文化發展等實際情況而設計的課程,它是不同地方對國家課程的補充.反映了地方社會發展狀況對學生素質發展的基本要求。同時,地方課程對該地方的中小學課程實施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它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校本課程實質上是壹個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民主決策的過程,即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

第二節 課程目標

 壹、課程目標的概念

 課程目標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的最為關鍵的準則.是特定階段的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廣義的課程目標,指向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壹個比較大的視角,涵蓋面是全層次的。它是教育意圖,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又包含年級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狹義的課程目標,指向教育內部的教育與學生的關系。是壹個相對狹窄而具體化的視角。它的涵蓋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標,不包含教育方針。

 二、課程目標的分類

 (壹)生成性課程目標

 生成性目標不是由外部事先規定的目標。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目標,它關註的是學習活動的過程,考慮學生的興趣、能力差異,強調目標的適應性、生成性。

 (二)行為取向性目標

 行為取向性課程目標是期待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它具有導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勵功能與評價功能。行為目標具體、明確,便於操作、評價,對於學習以訓練知識、技能為主的課程內容較為適合。

 (三)表現性課程目標

 表現性目標。指在教育情境的種種遭遇中每壹個學生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關註學生的創造精神、批判思維,適合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程安排。

 三、課程目標的確定

 (壹)對學生的研究

 對學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學生身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內容(1)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並把它與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較,確認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學生個體的需要;(3)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

 (二)對社會的研究

 對社會的研究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在課程領域裏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會生活劃分為若幹有意義的方面.再分別對各個方面進行研究。

 (三)對學科的研究

 學科知識即學科的邏輯體系,包括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科的探究方式、學科的發展趨勢、該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等。在制定課程目標時必須研究學科知識、類型、發展及其價值。客觀地反映學科知識增長的客觀要求。

 第三節 課程設計

 壹、課程設計的概念

 課程設計就是對於課程的各個方面作出規劃和安排。它常常涉及課程目的、課程內容、課程評價、課程結構等各個範疇,在每壹個範疇都提出具體的觀點、主張、以及實現這些觀點和主張的程序和方法.並且經常形成特定的教學模式。

 二、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是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壹、課程計劃

 1.課程計劃的概念

 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學科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2.課程計劃的構成

 (1)教學科目的設置

 開設哪些學科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各門學科既有自己的獨立系統.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聯系。

 (2)學科順序

 學科順序是指根據學科規定的年限.各門學科的內容和教學法的要求.確定各門學科的教學順序。

 (3)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包括各學科的總時數,每壹門學科各學年(或學期)的授課時數和周學時等。

 (4)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

 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是指學年階段的劃分、各個學期的教學周數、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假期和節日的規定等.它是學校工作正常進行的保證。

 3.課程計劃編制的原則

 第壹.保證實現教育目的與任務,體現課程結構的完整性。既要體現促進學生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又要保證各類學科之間的協調平衡。

 第二.依據科學的課程理論,處理好課程系統內部範疇的幾個基本關系。體現基礎性和多樣性。這些基本關系包括:基礎課與提高課,分科課與綜合課,理論知識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

 第三。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精簡課程.加強基礎和有利於發展學生特長;知識體系相對完整,保證學科間的合理關系:統壹性與靈活性、穩定與變革相結合。

 4.課程計劃對學校和教師的指導意義

 課程計劃體現了國家對學校教育的統壹要求,是學校組織教學工作、確定工作步調的依據,是指導教師進行教學和其他活動的依據。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認真執行課程計劃.開足計劃中要求設置的學科,保證各門學科的教學時數;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各項活動,使學校保持穩定的教學秩序,使學 生在德、智、體多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二)學科課程標準

 1.學科課程標準的概念

 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與任務.知識的範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它體現了國家對每門學科教學的統壹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2.學科課程標準的構成

 (1)前言。結合目前的課程改革,根據本課程門類的特點和要求,闡述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和總體設計思路。這部分主要是為本門學科的教學明確指導思想.為理解課程標準和編寫教科書以及教師的教學提供帶有方向性和指導性的建議。

 (2)課程目標。根據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結合本門課程的特點.從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三個方面,具體闡述本門課程的總體目標與學段目標(或課程具體目標)。

 (3)內容標準。根據課程目標,制定選擇具體內容的標準,並用規範、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闡明掌握內容的程度。

 (4)實施建議。為了便於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貫徹執行,需要在課程標準中提供實施建議,主要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和教材編寫建議等。同時要求在容易誤解的地方或陳述新出現的重要內容時,提供適當的典型性的案例,以便於教師的理解,同時也是引導壹種新觀念的有效方法。

 (5)附錄。本課程門類的有關附件,主要是對課程標準中出現的壹些重要術語進行解釋與說明.以便於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與實施課程標準:必要的時候還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師參考。

 3.學科課程標準對學校和教師的指導意義

 第壹,學科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各門學科的教學提出的統壹要求和具體規格.是國家對學校教學實行領導的壹種重要工具.

 第二.學科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第三,學校和教師應全面徹底領會課程標準的內容、體系和精神實質,按照學科課程標準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

 第四.學科課程標準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三)教科書

 1.教科書的概念

 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科書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教科書壹般不是原始研究成果,而是對某學科現有知識和成果進行綜合歸納和系統闡述.

 較少做新的探索和提出壹家之言。教科書不同於壹般書籍.它是為壹定年級的學生掌握壹門學科的基本知識而編寫的書籍。

 2.教科書的編排要求

 首先,教科書的編排形式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符合衛生學、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的要求。其次.教科書的內容闡述,要層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簡練、精確、生動、流暢;篇幅要詳略得當。再次,標題和結論要用不同的字體或符號標出,使之鮮明、醒目;封面、圖表、插圖等,要力求清晰、美觀;字體大小要適宜,裝訂要堅固,規格大小、厚薄要合適,便於攜帶。

 3.教科書的作用

 第壹,教科書是學生進壹步擴大知識領域的基礎,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師講授的內容,同時,也便於學生預習、復習和做作業。

 第二,教科書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它為教師的備課、上課、布置作業、學生學習成績的檢查評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第三,根據教學計劃對本學科的要求,分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內容、範圍和教學任務。

 第四,根據本學科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基本途徑和方式,確定本學科的主要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實驗活動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對各教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做出統籌安排。

第四節 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

 壹、課程實施

 (壹)課程實施的含義與影響因素

 1.課程實施的含義

 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課程能否有助於教育目標的實現,能否為學習者接受,從而促進其身心發展,都須通過實施才能得到答案。壹般來說,課程設計得越好,實施起來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2.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課程實施受眾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壹,課程計劃本身的特性。_是可傳播性,即向各地學校推行的程度;二是可操作性,即使用時的方便程度;三是和諧性,即與流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之間的壹致性程度:四是相對優越性,即相對於原有課程而言新課程的長處。

 第二,交流與合作。交流可以是課程編制者與實施者之間的交流。也可以是實施者之間的交流。經常交流有關課程計劃方面的情況,並能達成如何實施的***識.對成功的課程實施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第三,課程實施的組織和領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對課程計劃的實施負有領導、組織、安排、檢查等職責。首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特別是做好教師實施新課程的動員.使教師理解新課程的意義和含義,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其次,要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保證新課程的實施。

 第四,教師的水平。教師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最直接的參與者。新的課程計劃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教師的素質和態度。要通過培訓使教師形成新課程的理念,掌握實施新課程的方法。

 第五,各種外部因素的支持。新的課程計劃的實施,需要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支持。最直接的支持者應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如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同時,也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如新聞媒體的輿論支持、家長的理解支持等。

 (二、課程實施的結構

 課程實施作為壹個動態的序列化的實踐過程,具有壹定的運行結構。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至少要考慮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

 1.安排課程表.明確各門課程的開設順序和課時分配

 壹個好課程表,是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

 2.確定並分析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壹是學生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二是學生所要形成和發展的智力、能力和體力。三是學生所要養成的情感、態度、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

 3.研究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個性特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

 學生的學習特點受內外兩方面因素的制約。內部因素主要有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智能結構和心理品質、個性特征、學習經驗、掌握的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和學習積極性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學習內容、教師教學風格、社會傳統、時代要求和教育環境等。這兩方面的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使學生的學習形成獨特性、穩定性、發展性、靈活性這四個特點。

 4.選擇並確定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任務相適應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指在壹定的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實現預期的課程目標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系統化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範型。為實現預期的課程目標,可以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學習特點選擇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教師選擇哪種模式.取決於這種模式在幫助學生掌握課程內容、達到課程目標過程中的價值的大小。

 5.對具體的教學單元和課的類型與結構進行規劃

 教學單元通常是指某門課程的教材內容中的壹個比較完整的部分。在對教學單元進行規劃時,需要對教學單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態度、診斷性測驗和評價等方面加以考慮。課是教學單元的組成部分,所要解決的是課堂教學活動如何安排的問題。

 6.組織並開展教學活動

 組織教學活動是課程實施計劃的展開過程.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

 7.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這是課程實施的最後壹項任務或環節。

 以上七個方面在運作過程中構成壹個循環往復的動態結構,是課程實施的過程結構.

 二、課程評價

 (壹)課程評價的含義

 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並據此作出改進課程的決策。

 (二)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

 1.目標評價模式

 這壹評價模式是以目標為中心雨展開的,是針對20世紀初形成並流行的常模參照測驗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評價原理”和“課程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第五節 我國中學的課程

 壹、初中課程設置

 初中時期是壹個人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因此,初中課程設置要體現如下特征和要求:

 (壹)符合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根據《綱要》規定。初中課程與小學課程整體設置,因而它應該符合國家對義務教育課程的要求,即要具有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普及性是指義務教育的課程要面向每個學生,其標準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達到的.確保每個學生能達到國家的基本質量要求:基礎性是指課程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性的,不能任意被擴大、拔高,應體現國家對每個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發展性是指課程應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適應學生發展的不同需要,為學生的自主、全面和持續發展提供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各種必備的能力。

 (二)體現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壹種恰當、合理的比重,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和均衡地發展。從整體上設置九年壹貫的義務教育課程是保證課程結構均衡性的壹個重要舉措。

 綜合性是指加強學科整合,設置綜合課程,密切學科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性。具體措施體現在兩方面,壹是加強學科的綜合性,二是設置綜合課程。

 選擇性是指學校課程適應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課程結構的選擇性集中體現在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l0%。l2%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從而形成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並行的層次結構。

 (三)整體設置九年壹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義務教育課程應體現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基於此,本次課程改革將義務教育作為壹個整體.九年壹貫地進行課程設置。

 “整體”是指將各類課程按橫向關系組織起來,通過課程的橫向聯合和交互滲透.使各門課程在差異得以尊重的前提下整合起來,產生合力,對學習者的學習產生整體效應.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而又和諧地發展.

 “壹貫”是指將各類課程按縱向的發展序列組織起來。就壹門學科而言.要強調學科內容的內在邏輯性,體現其連續性,使課程內容在循環中加深、拓展,並不斷得到強化、鞏固;就各門學科的關系而言,要強調各學科之間的序列性,體現各自之間的聯系性,使各門學科前後連貫、有序地開設.從而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累積效應.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叢小學三年級到高中畢業,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是我國課程結構改革的壹次重大創新。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與學校開發的必修課,在義務教育階段課時占到6%~8%。綜合實踐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和生成性較其他學科更為突出,因而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國家沒有頒布課程標準,而是出臺了《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試行)》加以指導;國家不組織編寫教材。而是強調各學校和各科任教教師自主開發教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包括指定性內容和非指定性內容兩部分。指定性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壹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大領域。非指定性內容是由各地區和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的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意義在於,為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問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形成科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

 二、高中課程設置

 (壹)符合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

 時代性是指課程內容的選擇要體現當代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水平.反映各學科的發展趨勢.關註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同時又要根據時代發展需要及時調整、更新教學內容。

 基礎性是指在課程內容上精選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熱情和願望,積極探索的精神,堅持真理的態度;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選擇性是指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基本素質要求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進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二)以分科為主設置課程

 普通高中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三個層次構成。

 高中課程設置了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八個學習領域。設置學習領域是為加強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強化課程的整合。這既反映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的趨勢.又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學習領域下設科目。八個學習領域***包括語文、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等)、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12--13個科目。其中技術、藝術是新增設的科目.藝術與音樂、美術並行設置,供學校選擇。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兩種或多種外語。所有科國都由國家制定課程標準或指導綱要,規定學生學習的最低必修學分要求。

 模塊是組成科目的基本單位。它以科目內容為基礎,遵循學科邏輯,結合學生經驗和社會現實,構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每個模塊36學時,2學分。模塊的設立是高中新課程非常重要的特色,它有利於解決學校科目設置相對穩定與現代科學迅猛發展之間的矛盾,便於學校適時調整課程內容;有利於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形成個性化的課程修習計劃。

 (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構成課程

 普通高中學制三年.課程由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構成,並通過學分來描述學生的課程修習狀況。國家規定高中學生三年中必須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l5分,社區服務2分,社會實踐6學分).在選修課程Ⅱ類(即地方課程或學校課程)中至少獲得6學分,總計達到122學分方可畢業。

 新的普通高中課程.通過必修課程的設置和基礎學分的規定,可以確保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質的形成。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選修課程的設置和彈性學分的規定.可以確保學生的興趣得到滿足、特長得到發揮,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條件。

 (四)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高中課程的八大領域之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三方面內容。***23個必修學分,占最低必修學分的20%,占最低畢業學分的16%。從這門學科在整個課程中所占的比例.我們可以看到這門學科的地位。同時,由於這門學科的綜合性、生成性、自主性和實踐性,其開設存在著極大的挑戰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目的是,使高中學生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實踐與服務技能,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具有關註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各部分內容,其內涵、目的與初中是~致的,不同之處在於:各部分內容在課題選擇的深度和廣度上不同:在方法使用的多樣性和規範性上不同;在學分比例的規定上不同;在要求不亦不同。

  • 上一篇:衡水飼料廠
  • 下一篇:Websocket編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