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

三、名詞解釋

1.計算機系統:由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組成,有多種層次結構。

2.主機:CPU、存儲器和輸入輸出接口合起來構成計算機的主機。

3.主存:用於存放正在訪問的信息

4.輔存:用於存放暫時不用的信息。

5.高速緩存:用於存放正在訪問信息的付本。

6.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由運算器和控制器構成。

7.硬件:是指計算機實體部分,它由看得見摸得著的各種電子元器件,各類光、電、機設備的實物組成。

軟件:指看不見摸不著,由人們事先編制的具有各類特殊功能的程序組成。

8.系統軟件:又稱系統程序,主要用來管理整個計算機系統,監視服務,使系統資源得到合理調度,高效運行。

應用軟件:又稱應用程序,它是用戶根據任務需要所編制的各種程序。

9.源程序:通常由用戶用各種編程語言編寫的程序。

目的程序:由計算機將其翻譯機器能識別的機器語言程序。

10.總線:是連接多個部件的信息傳輸線,是各部件***享的傳輸介質。

11.系統總線:是指CPU、主存、I/O設備(通過I/O接口)各大部件之間的信息傳輸線。

通信總線:是指用於計算機系統之間或者計算機系統與其他系統(如控制儀表、移動通信)之間的通信的線路。

按傳送方式分並行和串行。串行通信是指數據在單條1位寬的傳輸線上,壹位壹位的按順序分時傳送。並行通信是指數據在多條並行1位寬的傳輸線上,同時由源傳送到目的地。

12.帶寬:單位時間內可以傳送的最大的信息量。

13.機器字長:是指CPU壹次並行處理數據的位數,通常與CPU的寄存器位數有關。

14.主存容量:是指主存中存放二進制代碼的總位數。

15.機器數:符號位數字化,0代表正數,1代表負數。

16.定點數:小數點固定在某壹位位置的數。

17.浮點數:小數點的位置可以浮動的數。

18.補碼:帶符號數據表示方法之壹,正數的反碼和原碼相同,負數的反碼是將二進制按位取反後在最低位再加1.

19.溢出:在計算機中,超出機器字長,發生錯誤的結果。

20.非編碼鍵盤:采用軟件判斷鍵是否按下及設鍵、譯鍵、計算鍵值的方法的鍵盤。

21.A/D轉換器:它能將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

22.I/O接口:指主機與I/O設備之間設置的壹個硬件電路及器相應的軟件控制。

23.端口:指接口電路中的壹些寄存器,用來存放數據信息、控制信息和狀態信息。

24.中斷:計算機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當出現異常情況或特殊請求時,計算機停止現行程序的運行轉向對這些異常情況或特殊請求處理,處理結束後再返回到現行程序的間斷處,繼續執行源程序。

25.中斷源:凡能向CPU提出中斷請求的各種因素統稱為中斷源。

26.中斷嵌套:計算機在處理中斷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新的中斷請求,此時CPU暫停現行中斷服務程序,轉向新的中斷請求,這種現象稱為中斷嵌套。

27.優先級:為使系統能及時響應並處理發生的所有中斷,系統根據引起中斷事件的重要性和緊迫程度,硬件將中斷源分為若幹個級別。

28.DMA方式:用硬件在主存與外設之間直接進行數據傳送,不須CPU,用軟件控制。

29.指令系統:將全部機器指令的集合稱為機器的指令系統。

30.尋址方式:是指確定本條指令的數據地址以及下壹條將要執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它與硬件結構緊密相關,而且直接影響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

31.指令周期:完成壹條指令的時間,由若幹機器周期組成。

機器周期:完成摸個獨立操作,由若幹時鐘周期組成。

時鐘周期:最基本時間單位,由主頻決定。

32.微操作:在微程序控制器中,執行部件接受微指令後所進行的最基本的操作。

33.微指令:控制器存儲的控制代碼,分為操作控制部分和順序控制部分,由微命令組成。

34.微程序:存儲在控制存儲器中的完成指令功能的程序,由微指令組成。

35.控制存儲器:CPU內用於存放實現指令系統全部指令的微程序的只讀存儲器。

二、計算

3.14. 設總線的時鐘頻率為8MHZ,壹個總線周期等於壹個時鐘周期。如果壹個總線周期中並行傳送16位數據,試問總線的帶寬是多少?

解:由於:f=8MHz,T=1/f=1/8M秒,因為壹個總線周期等於壹個時鐘周期

所以:總線帶寬=16/(1/8M) = 128Mbps=16MBps

3.15. 在壹個32位的總線系統中,總線的時鐘頻率為66MHZ,假設總線最短傳輸周期為4個時鐘周期,試計算總線的最大數據傳輸率。若想提高數據傳輸率,可采取什麽措施?

解:總線傳輸周期=4*1/66M秒

總線的最大數據傳輸率=32/(4/66M)=528Mbps=66MBps

若想提高數據傳輸率,可以提高總線時鐘頻率、增大總線寬度或者減少總線傳輸周期包含的時鐘周期個數。

3.16. 在異步串行傳送系統中,字符格式為:1個起始位、8個數據位、1個校驗位、2個終止位。若要求每秒傳送120個字符,試求傳送的波特率和比特率。

解:壹幀包含:1+8+1+2=12位

故波特率為:(1+8+1+2)*120=1440bps

比特率為:8*120=960bps

4.5. 什麽是存儲器的帶寬?若存儲器的數據總線寬度為32位,存取周期為200ns,則存儲器的帶寬是多少?

解:存儲器的帶寬指單位時間內從存儲器進出信息的最大數量。

存儲器帶寬 = 1/200ns ×32位 = 160M位/秒 = 20MB/秒(註:1ns=10-9s)

4.7. 壹個容量為16K×32位的存儲器,其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是多少?當選用下列不同規格的存儲芯片時,各需要多少片?

1K×4位,2K×8位,4K×4位,16K×1位,4K×8位,8K×8位

解:地址線和數據線的總和 = 14 + 32 = 46根;

選擇不同的芯片時,各需要的片數為:

1K×4:(16K×32) / (1K×4) = 16×8 = 128片

2K×8:(16K×32) / (2K×8) = 8×4 = 32片

4K×4:(16K×32) / (4K×4) = 4×8 = 32片

16K×1:(16K×32)/ (16K×1) = 1×32 = 32片

4K×8:(16K×32)/ (4K×8) = 4×4 = 16片

8K×8:(16K×32) / (8K×8) = 2×4 = 8片

6.4. 設機器數字長為8位(含1位符號位在內),寫出對應下列各真值的原碼、補碼和反碼。 -13/64,-87

解:真值與不同機器碼對應關系如下:

真值 -13/64 -87

原碼 1.001 1010 1,101 0111

補碼 1.1100110 1,0101001

反碼 1.1100101 1,0101000

6.5. 已知[x]補,求[x]原和x。

[x1]補=1.1100; [x2]補=1.1001; [x4]補=1.0000;

[x5]補=1,0101; [x6]補=1,1100; [x8]補=1,0000;

解:[x]補與[x]原、x的對應關系如下:

真值 -1/4 -7/16 -1 -11 -4 -16

[x]補 1.1100 1.1001 1.0000 1,0101 1,1100 1,0000

[x]原 1.0100 1.0111 無 1,1011 1,0100 無

x -0.0100 -0.0111 -1.0000 -1011 -0100 -10000

6.9. 當十六進制數9B和FF分別表示為原碼、補碼、反碼、移碼和無符號數時,所對應的十進制數各為多少(設機器數采用壹位符號位)?

解:真值和機器數的對應關系如下:

原碼 補碼 移碼 無符號數

9BH -27 -101 +27 155

原碼 補碼 移碼 無符號數

FFH -128 -1 +128 256

6.12. 設浮點數格式為:階碼5位(含1位階符),尾數11位(含1位數符)。寫出-27/1024、-86.5所對應的機器數。要求如下:

(1)階碼和尾數均為原碼。

(2)階碼和尾數均為補碼。

(3)階碼為移碼,尾數為補碼。

解:據題意畫出該浮點數的格式:

階符1位 階碼4位 數符1位 尾數10位

將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 x1= -27/1024= -0.0000011011B = 2-5*(-0.11011B)

x3=-86.5=-1010110.1B=27*(-0.10101101B)

則以上各數的浮點規格化數為:

(1)[x1]原=1,0101;1.110 110 000 0

[x3]原=0,0111;1.101 011 010 0

(2)[x1]補=1,1011;1.001 010 000 0

[x3]補=0,0111;1.010 100 110 0

(3)[x1]移補=0,1011;1.001 010 000 0

[x3]移補=1,0111;1.010 100 110 0

6.19. 設機器數字長為8位(含1位符號位),用補碼運算規則計算下列各題。

(2)A=19/32,B=-17/128,求A-B。

(4)A=-87,B=53,求A-B。

解:(2)A=19/32= 0.100 1100B, B= -17/128= -0.001 0001B

[A]補=00.100 1100, [B]補=11.110 1111 , [-B]補=00.001 0001

[A-B]補=[A]補+[-B]補

=00.1001100 + 00.0010001

=00.1011101 ——無溢出

A-B= 0.101 1101B = 93/128B

(4)A= -87= -101 0111B, B=53=110 101B

[A]補=11, 010 1001, [B]補=00, 011 0101, [-B]補=11, 100 1011

[A-B]補=[A]補+[-B]補

= 11,0101001 + 11,1001011

= 10,1110100 —— 溢出

6.21. 用原碼加減交替法和補碼加減交替法計算x÷y。

(2)x=-0.10101, y=0.11011;

(4)x=13/32, y= -27/32。

(2)[x]原=1.10101 x*=0.10101 [X*]補=1.01011 Xf?Yf=1

0.10101

+1.00101

1.11010 0

1.10100

+0.11011

0.01111 0

0.11110

+1.00101

0.00011 011

0.00110

+1.00101

1.01011 0110

0.10110

+0.11011

1.10001 01100

1.00010

+0.11011

1.11101 011000

[y]原=0.11011 y*=0.11011 [Y*]補=0.11011 [-y*]補=1.00101

[x/y]原=1.11000

(4)做法相同,打表格太累,僅給出結果。[x/y]原=1.01111

三、應用

4.14. 某8位微型機地址碼為18位,若使用4K×4位的RAM芯片組成模塊板結構的存儲器,試問:

(1)該機所允許的最大主存空間是多少?

(2)若每個模塊板為32K×8位,***需幾個模塊板?

(3)每個模塊板內***有幾片RAM芯片?

(4)***有多少片RAM?

(5)CPU如何選擇各模塊板?

解:(1)該機所允許的最大主存空間是:218 × 8位 = 256K×8位 = 256KB

(2)模塊板總數 = 256K×8 / 32K×8 = 8塊

(3)板內片數 = 32K×8位 / 4K×4位 = 8×2 = 16片

(4)總片數 = 16片×8 = 128片

(5)CPU通過最高3位地址譯碼輸出選擇模板,次高3位地址譯碼輸出選擇芯片。地址格式分配如下:

4.29. 假設CPU執行某段程序時***訪問Cache命中4800次,訪問主存200次,已知Cache的存取周期為30ns,主存的存取周期為150ns,求Cache的命中率以及Cache-主存系統的平均訪問時間和效率,試問該系統的性能提高了多少倍?

解:Cache被訪問命中率為:4800/(4800+200)=24/25=96%

則Cache-主存系統的平均訪問時間為:ta=0.96*30ns+(1-0.96)*150ns=34.8ns

Cache-主存系統的訪問效率為:e=tc/ta*100%=30/34.8*100%=86.2%

性能為原來的150ns/34.8ns=4.31倍,即提高了3.31倍。

例7.2設相對尋址的轉移指令占3個字節,第壹字節為操作碼,第二,三字節為相對位移量(補碼表示)。而且數據在存儲器中采用以低字節地址為字地址的存放方式。每當CPU從存儲器取出壹個字節時,即自動完成(PC)+1 PC。

(1) 若PC當前值為240(十進制),要求轉移到290(十進制),則轉移指令的第二、三字節的機器代碼是什麽?

(2) 若PC當前值為240(十進制),要求轉移到200(十進制),則轉移指令的第二、三字節的機器代碼是什麽?

解:(1)PC當前值為240,該指令取出後PC值為243,要求轉移到290,即相對位移量為290-243=47,轉換成補碼為2FH。由於數據在存儲器中采用以低字節地址為字地址的存放方式,故該轉移指令的第二字節為2FH,第三字節為00H。

(2)PC當前值為240,該指令取出後PC值為243,要求轉移到200,即相對位移量為200-243=-43,轉換成補碼為D5H。由於數據在存儲器中采用以低字節地址為字地址的存放方式,故該轉移指令的第二字節為D5H,第三字節為FFH。

例7.3壹條雙字長直接尋址的子程序調用指令,其第壹個字為操作碼喝尋址特征,第二個字為地址碼5000H。假設PC當前值為2000H,SP的內容為0100H,棧頂內容為2746H,存儲器按字節編址,而且進棧操作時執行(SP)-△-P,後存入數據。試回答下列幾種情況下,PC、SP及棧頂內容各為多少?

(1) CALL指令被讀取前。

(2) CALL指令被執行後。

(3) 子程序返回後。

解CALL指令被讀取前,PC=2000H,SP=0100H,棧頂內容為2746H。

(1) CALL指令被執行後,猶豫存儲器按字節編制,CALL指令供占4個字節,故程序斷電2004H進棧,此時SP=(SP)-2=00FEH,棧頂內容為2004H,PC被更新為子程序入口地址5000H。

(2) 子程序返回後,程序斷點出棧,PC=2004H,SP被修改為0100H,棧頂內容為2746H。

7.6某指令系統字長為16位,地址碼取4位,試提出壹種方案,使該地址系統有8條三地址指令、16條二地址指令、100條壹地址指令。

解:

OP A2 A1 A0 三地址指令8條

0000

0111

OP A1 A0 二地址指令16條

10000000

10001111

OP A0 壹地址指令100條

110000000000

110001100011

7.7設指令字長為16位,采用擴展操作碼技術,每個操作碼的地址為6位。如果定義了13條二地址指令,試問還可安排多少條壹地址指令。

解:(24-3)*26=3*64=192條

7.8某機指令字長16位,每個操作數的地址碼為6位,設操作碼長度固定,指令分為零地址,壹地址和二地址三種格式,若零地址指令有M種,以抵制指令有N種,則二地址指令最多有幾種?若操作碼位數可變,則二地址指令最多允許有幾種?

解:1)若采用定長操作碼時,二地址指令格式如下:

OP(4位) A1(6位) A2(6位)

設二地址指令有K種,則:K=24-M-N

當M=1(最小值),N=1(最小值)時,二地址指令最多有:Kmax=16-1-1=14種

2)若采用變長操作碼時,二地址指令格式仍如1)所示,但操作碼長度可隨地址碼的個數而變。此時,K= 24 -(N/26 + M/212 );

當(N/26 + M/212 )?1時(N/26 + M/212 向上取整),K最大,則二地址指令最多有:

Kmax=16-1=15種(只留壹種編碼作擴展標誌用。)

9.5設機器A的CPU主頻為8MHz,機器周期為4個時鐘周期,且該機的平均指令執行速度是0.4MIPS,試求該機的平均指令周期和機器周期,每個指令周期中含幾個機器周期?如果機器B的CPU主頻為12MHz,且機器周期也含有4個時鐘周期,試問B機的平均指令執行速度為多少MIPS?

A.CLK=8MHz T=1/8MHz=0.125us

機器周期=4*T=0.5us

因為執行速度為0.4MIPS 所以平均指令周期=1/0.4MIPS=2.5us

2.5us/0.5us=5個 所以每個指令含有5條機器指令

B.T=1/f=1/12MHz=1/12us 機器指令=4*T=1/3us 指令周期=5*1/3=5/3us

平均指令執行速度 1/(5/3)=0.6MIPS

9.6設某計算機的CPU主頻為8MHz,每個機器周期平均含2個時鐘周期,每條指令平均有4個機器周期,試問該計算機的平均指令執行速度為多少MIPS?若CPU主頻不變,但每個機器周期平均含4個時鐘周期,每條指令平均有4個機器周期,試問B機的平均指令執行速度為多少MIPS?

1.CLK=8MHz 平均指令執行速度1/(1/8M*2*4)=1MIPS

2.指令周期=4*4*1/8=2us 執行速度=1/(1/8M*4*4)=0.5MIPS

9.7某CPU的主頻為10MHz,若已知每個機器周期平均含有4個時鐘周期,該機的平均指令執行速度為1MIPS,試求該機的平均指令執行速度為多少MIPS?若CUP主頻不變,但每個機器周期平均含有4個時鐘周期,每條指令平均有4個機器周期,則該機的平均指令執行速度又是多少MIPS?由此可得出什麽結論

1.平均指令周期=1/1MIPS=1us T=1/f=0.1us T機=4*T=0.4us

因為1us/0.4us=2.5 所以每個指令包含2.5個機器周期

2.T=0.4us 速度=1/(0.4*2.5*4)=0.25MIPS

3.因為速度=0.8MIPS 所以T指=1/0.8us

因為T指=4*2.5*T 所以T=1/8us 所以 f=1/T=8MHz

四、簡答

1.馮諾依曼機主機主要特點。

○1計算機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件組成。

○2.指令和數據壹同等地位存放於存儲器內,並可按地址尋訪。

○3.指令和數據均用二進制表示。

○4.指令由操作嗎和地址碼組成,操作碼用來表示操作的性質,地址碼用來表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位置。

○5.采用存儲控制原理,指令在存儲器內按順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順序執行的,在特定條件下,可根據運算結果或根據設定的條件改變執行順序。

○6.機器以運算器為中心,輸入輸出設備與存儲器間的數據傳說通過運算器完成。

2.計算機硬件主要技術指標,軟件定義與分類。

計算機硬件主要技術指標:機器字長、存儲容量、運算速度、主頻等。

軟件定義:看不見摸不著,由人們事先編制的具有各類特殊功能的程序組成。

分類: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3.計算機組成部分與個部分作用。

運算器:用來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並將運算的中間結果暫存在運算器內。

存儲器:用來存放數據和程序。

控制器:用來控制、指揮程序和數據的輸入、運行以及處理器運算結果。

輸入設備:用來將人們熟悉的信息形式轉換為機器能識別的信息形式,常見的有鍵盤、鼠標等。

輸出設備:可將機器運算結果轉換為人們熟悉的信息形式,如打印機輸出,顯示器輸出等。

4.總線定義與分類方法,系統總線定義與分類方法。

總線

定義:總線是連接多個部件的信息傳輸線,是各部件***享的傳輸介質。

分類:片內總線 系統總線 通信總線

系統總線

定義:系統總線是指CPU、主存、I/O設備(通過I/O接口)各大部件之間的信息傳輸線。

分類: 數據總線 地址總線 控制總線

5.什麽是總線標準,目前流行的總線標準有哪些。

所謂總線標準可視為系統與各模塊,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壹個互連的標準界面。

ISA總線、EISA總線、PCI總線、RS—232C總線、IEEE-488(並行通信總線又稱GP-IP總線)USB總線。

6.三級存儲器系統中各級存儲器特點與用途,分哪兩個層次。

○1主存 特點:隨機訪問、速度快。容量大。用途:存放CPU使用的程序和數據。

輔存 特點:容量大、速度慢、價格低、可脫機保存信息。用途:存放大量後備數據

緩存 特點:速度快、容量小、價格高 用途:用於主存與輔存之間作為緩沖,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數據的付本。

○2緩存-----主存層次和主存---輔村層次。

7.半導體存儲器RAM與ROM特點與用途。

RAM特點:可讀可寫掉電後信息丟失,存臨時信息。用途:主要做內存

ROM特點:只讀不寫掉電後信息不丟失,存長期信息。用途:主要做控制存儲器

8.動態RAM與靜態RAM特點與用途,DRAM刷新方式與主要優點。

靜態RAM特點:信息讀出後,仍保持其原有狀態,不需要再生。用途:用於Cache

動態RAM特點:靠電容存儲電荷的原理來寄存信息。用途:組成內存/主存。

DRAM刷新方式

集中刷新:集中刷新是在規定的壹個刷新周期內對全部存儲單元集中壹段時間逐行進行刷新,此刻必須停止讀寫操作。

分散刷新:分散刷新是指對每行存儲單元的刷新分散到每個存儲周期內完成。

異步刷新:異步刷新是前兩種方式的結合,它即可縮短“死時間”,又充分利用最大刷新間隔2ms的特點。

優點:單個MOS管組成,集成度高,速度較SRAM慢,價格低,

9.Cache工作原理特點,地址映射方式與替換算法。

原理:利用程序訪問的局部性,近期用到信息存於cache。

地址映射方式:直接映射、全相聯映射、組相聯映射、

替換算法:先進先出算法(FIFO)、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隨機法。

10.主機與外設交換信息采用中斷與DMA方式特點與應用場合。

中斷方式:

特點:CPU與外設並行工作,效率高

應用場合:管理多種外設並行工作、進行實時處理、進行故障自動處理

DMA方式:

特點:

○1從數據傳送看,程序中斷方式靠程序傳送,DMA方式靠硬件傳送。

○2從CPU響應時間看,程序中斷方式是在壹條指令執行結束時響應,而DMA方式可在指令周期內的任壹存取周期結束時響應。

○3程序中斷方式有處理異常事件能力,DMA方式沒有這種能力,主要用於大批數據的傳送,如硬盤存取、圖像處理、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等,可提高數據吞吐量。

○4程序中斷方式需要中斷現行程序,故需保護現場;DMA方式不中斷現行程序,無須保護現場。

○5DMA的優先級比程序中斷的優先級高。

應用場合:高速設備 如硬盤

11.I/O端口與接口的區別,I/O接口分類方法。

端口:接口內部寄存器有I/O地址號。壹般分為數據口、命令口和狀態口。

接口:若幹端口加上相應的控制電路組成。

接口分類:按數據傳送方式分串行接口和並行接口

按功能選擇的靈活性分為可編程接口和不可編程接口

按通用性分為通用接口和專用接口

按數據傳送的控制方式分為程序型接口和DMA接口。

12.中斷處理過程分成哪兩個階段各完成哪些任務

響應階段:關中斷、保護斷點地址、轉入中斷服務入口地址

處理階段:保護現場、執行用戶編寫的中斷服務程序、恢復現場。

13.與中斷方式比較MDA方式主要特點是什麽。

○1從數據傳送看,程序中斷方式靠程序傳送,DMA方式靠硬件傳送。

○2從CPU響應時間看,程序中斷方式是在壹條指令執行結束時響應,而DMA方式可在指令周期內的任壹存取周期結束時響應。

○3程序中斷方式有處理異常事件能力,DMA方式沒有這種能力,主要用於大批數據的傳送,如硬盤存取、圖像處理、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等,可提高數據吞吐量。

○4程序中斷方式需要中斷現行程序,故需保護現場;DMA方式不中斷現行程序,無須保護現場。

○5DMA的優先級比程序中斷的優先級高。

14.什麽是尋址方式,數據尋址方式有哪幾種。

尋址方式:是指確定本條指令的數據地址以及下壹條將要執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它與硬件結構緊密相關,而且直接影響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

數據尋址方式:立即尋址、直接尋址、隱含尋址、間接尋址、寄存器尋址、寄存器間接尋址、基址尋址、變址尋址、相對尋址、堆棧尋址。

15.RISC主要特點與CISC相比較RISC主要優點。

特點:

選用使用頻率較高的壹些簡單指令以及壹些很有用但又不復雜的指令,讓復雜指令的功能由頻度高的簡單指令的組合來實現;

指令長度固定指令格式種類少,尋址方式種類少;

只有取數/存數指令訪問存儲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內完成;

采用流水線技術,大部分指令在壹個時鐘周期內完成;

控制器采用組合邏輯控制,不用微程序控制;

采用優化的編譯程序。

○1充分利用VLSI芯片的面積。

○2提高計算機運算速度。

○3便於設計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4有效支持高級語言程序。

16.組合邏輯與微程序設計主要特點與應用。

組合邏輯:特點:速度快、復雜不靈活。應用:適用於RISC機。

微程序:特點:引入程序設計與存儲邏輯技術,硬件軟化,把壹條機器指令用壹段微程序來實現,存放控制存儲器CM中。應用:系列機。

17.什麽是指令周期、機器周期、時鐘周期 三者的關系如何。

指令周期:完成壹條指令的時間,由若幹機器周期組成。

機器周期:完成摸個獨立操作,由若幹時鐘周期組成。

時鐘周期:最基本時間單位,由主頻決定。

關系:時鐘周期是最基本時間單位,由若幹時鐘周期組成機器周期,由若幹機器周期組成指令周期。

  • 上一篇:數字信號編碼為模擬信號有哪些方法? 數據通信中位同步的作用和方法? 為什麽在已知位同步的情況下還要字
  • 下一篇:ui設計有哪些課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