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為什麽熱水冷卻的速度比涼水快?

為什麽熱水冷卻的速度比涼水快?

事實上,在壹般實驗條件下,熱水會比冷水更快結冰。這種現象違反直覺,甚至連很多科學家也感到驚訝。但它的確是真的,曾在很多實驗觀察和研究過。雖然在經過亞裏斯多德、培根,和笛卡兒 [1- 3] 三人的介紹後,此現象已被發現了幾個世紀,但卻壹直沒有被引入現代科學。直至1969年,才由坦桑尼亞的壹間中學的壹個名叫 Mpemba 的學生引入現代科學。這個效應早期發現史,和後期 Mpemba 再發現的故事--尤其是後者,都是充滿戲劇性的寓言。寓意人們在判斷什麽是不可能時,別過於倉促。這壹點,下面會說到。

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的現象通常叫「Mpemba 效應」。無疑地,很多讀者對這壹點很懷疑,因此,有必要先明確地指出,什麽是 Mpemba 效應。有兩個形狀壹樣的杯,裝著相同體積的水,唯壹的分別是水的溫度。現在將兩杯水在相同的環境下冷卻。在某些條件下,初溫較高的水會先結冰,但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這樣。例如,99.9° C 的熱水和 0.01° C 的冷水,這樣,冷水會先結冰。Mpemba 效應並不是在任何的初始溫度、容器形狀、和冷卻條件下,都可看到。

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不少敏銳的讀者可能已經想出壹個方法,去證明它不可能。這種證明通常是這樣的: 30° C 的水降溫至結冰要花 10 分鐘, 70° C 的水必須先花壹段時間,降至 30° C,然之後再花 10 分鐘降溫至結冰。由於冷水必須做過的事,熱水也必須做,所以熱水結冰較慢。這種證明有錯嗎?

這種證明錯在,它暗中假設了水的結冰只受平均溫度影響。但事實上,除了平均溫度,其它因素也很重要。壹杯初始溫度均勻,70° C 的水,冷卻到平均溫度為 30° C 的水,水已發生了改變,不同於那杯初始溫度均勻,30° C 的水。前者有較少質量,溶解氣體和對流,造成溫度分布不均。這些因素亦會改變冰箱內,容器周圍的環境。下面會分別考慮這四個因素。所以前面的那種證明是行不通的,事實上,Mpemba 效應已在很多受控實驗中觀察到 [5,7-14]。

這種現象的發生機制,仍然沒有得確切的了解。雖然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已被提出過,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壹個實驗可以清晰地顯示它的機制。如果有的話,這實驗就十分重要了。妳可能會聽到有人很自信地說,X 是 Mpemba 效應的原因。這些說法通常都是基於猜測,或只看著小量文獻的證據,而忽略其它。當然,有根據地猜測,和選擇妳信賴的實驗結果,是沒錯的。問題是,對於什麽是 X,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說法。

為什麽現代科學不回答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結冰問題?主要的問題是,水結冰所花的時間的長短,對實驗設計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很敏感的。例子容器的形狀和大小、冰箱的形狀和大小、水中氣體和其它雜質、結冰時間的定義,等等。因為這種敏感性,即使有實驗支持 Mpemba 效應的存在,但不能支持在這些條件之外, Mpemba 效應的發生和發生的原因。正如 Firth [7] 所講「這個問題有太多的變量,以致任何從事這項研究的實驗室,壹定會得出和其它實驗室不同的結果。」

所以,由於做過的實驗不多,而且常常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所提出過的機制中,沒有壹個能很有信心地被宣稱,就是「那個」機制。在上面我們提到的那四個因素,熱水冷卻到冷水的初始溫度,會有變化。下面是這四個相關機制的簡單描述,它們被認同能解釋 Mpemba 效應。抱負不凡的的讀者可以跟著那些連結,獲得更完整的解釋,相反的論調,和用這些機制解釋不了的實驗。似乎並沒有壹個機制,能解釋在所有情況下的 Mpemba 效應,但不同的機制在不同的條件下是重要的。

1. 蒸發——在熱水冷卻到冷水的初溫的過程中,熱水由於蒸發會失去壹部分水。質量較少,令水較容易冷卻和結冰。這樣熱水就可能較冷水早結冰,但冰量較少。如果我們假設水只透過蒸發去失熱,理論計算能顯示蒸發能解釋 Mpemba 效應 [11]。 這個解釋是可信的和很直覺的,蒸發的確是很重要的壹個因素。然而,這不是唯壹的機制。蒸發不能解釋在壹個封閉容器內做的實驗,在封閉的容器,沒有水蒸氣能離開 [12]。很多科學家聲稱,單是蒸發,不足以解釋他們所做的實驗 [5,9,12]。

2. 溶解氣體——熱水比冷水能夠留住較少溶解氣體,隨著沸騰,大量氣體會逃出水面。溶解氣體會改變水的性質。或者令它較易形成對流(因而令它較易冷卻),或減少令單位質量的水結冰所需的熱量,又或改變凝固點。有壹些實驗支持這種解釋 [10,14],但沒有理論計算的支持。

3. 對流——由於冷卻,水會形成對流,和不均勻的溫度分布。溫度上升,水的密度就會下降,所以水的表面比水底部熱——叫「hot top」。如果水 主要透過表面失熱,那麽「hot top」的水失熱會比溫度均勻的快。當熱水冷卻到冷水的初溫時,它會有壹「hot top」因此與平均溫度相同,但溫度均勻的水相比,它的冷卻速率會較快。能跟上嗎?妳可能想重看這壹段 ,小心區分初溫、平均溫度,和溫度。雖然在實驗中,能看到「hot top」和相關的對流,但對流能否解釋 Mpemba 效應,仍是未知。

4. 周圍的事物——兩杯水的最後的壹個分別,與它們自己無關,而與它們周圍的環境有關。初溫較高的水可能會以復雜的方式,改變它周圍的環境,從而影響到冷卻過程。例如,如果這杯水是放在壹層霜上面,霜的導熱性能很差。熱水可能會熔化這層霜,從而為自己創立了壹個較好的冷卻系統。明顯地,這樣的解釋不夠壹般性,很多實驗都不會將容器放在霜層上。

最後[supercooling]在此效應上,可能是重要的。[supercooling]現象出現在水在低於 0° C 時才結冰的情形。有壹個實驗 [12] 發現,熱水比冷水較少會[supercooling]。這意味著熱水會先結冰,因為它在較高的溫度下結冰。即使這是真的,也不能完成解釋 Mpemba 效應,因為我們仍需解釋為什麽熱水較少會[supercooling]。

簡單地說,在很多情況下,熱水較冷水先結冰。這並非不可能,在很多實驗中已觀察到。然後,盡管有很多說法,但仍沒有壹個很好的解釋。有不同的機制曾被提出,但這些實驗證據都不是決定性的。若妳想看更多關於這題目的文章,Jearl Walker 在《Scientific American》所寫的文章 [13] 值得壹看,他也建議妳怎樣在家中做 Mpemba 效應的實驗。另外,Auerbach [12] 和 Wojciechowski [14] 所寫的文章是有關這效應的更現代的文獻。

二.Mpemba 效應的歷史

這個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的事實已被知道了很多個世紀。最早提到此壹現象的數據,可追溯到公元前 300 年的亞裏斯多德。由於歐洲物理學家努力去探討熱理論,此現象在後來的中古時代也被討論到。但在 20 世紀前,此現象只被視為民間傳說。直到 1969 年,才由 Mpemba 再次在科學界提出。自此之後,很多實驗證實了 Mpemba 效應的存在,但沒有壹個唯壹的解釋。

最早記載此現象的是亞裏斯多德,他寫道:

「先前被加熱過的水,有助於它更快地結冰。因此當人們想去冷卻熱水,他們會先放它在太陽下...」[1,4]

他寫這段話,是想支持他的壹個錯誤的觀點,叫「antiperistasis」。Antiperistasis 被定義為「壹種特性的增加,是由於它被另壹相反特性包圍。例如,當周圍突然變冷時,溫暖的身體會變熱。」 [4]

中古科學家相信亞裏斯多德的的 antiperistasis 理論,也尋求解釋。並不令人驚訝,在十五世初科學家在解釋此理論的運作時,遇到麻煩,甚至不能決定人體和水在冬天時,是否比在夏天時熱 [4]。大約在 1461 年,物理學家 Giovanni Marliani 在壹個關於物體怎樣冷卻的辯論上,說他已經證實了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他說他用了四盎司沸水,和四盎司未加熱過的水,分別放在兩個小容器內,置於壹個寒冷冬天的屋外,發現沸水首先結冰。但他沒能力解釋此壹現象 [4]。

到了十七世紀初,此現象似乎成為壹種常識。1620 年培根寫道「水輕微加熱後,比冷水更容易結冰 [2]。」不久之後,笛卡兒說「經驗顯示,放在火上壹段時間的水,比其它水更快地結冰 [3]。」

終於,壹個現代熱理論被發現,早期亞裏斯多德和 Marliani 等人的觀察被遺忘,或者是因為他們似乎與現代熱學有矛盾。然而,此壹現象仍然在加拿大 [11]、英國 [15-21] 的很多非科學家族群中,食物處理中 [23],和其它地方,作為民間傳說為人所知。

此現象壹直未能回到科學界,直至 1969 年,那已是 Marliani 實驗 500 年之後,亞裏斯多德的「氣象學 I (Meteorologica I)」[1] 超過二千年之後的事了。坦桑尼亞中學的壹個名叫「Mpemba」的學生再發現此現象的故事,被刊登在(New Scientist)[4] 雜誌。這個故事提供了壹個戲劇性的寓言,告訴科學家和老師們,不要忽視非科學家的觀察,和不要過早下判斷。

1963 年,Mpemba 正在學校造雪糕,他混合沸騰的牛奶和糖。本來,他應該先等牛奶冷卻,之後再放入冰箱。但由於冰箱空間不足,他不等牛奶冷卻,就直接放入去。結果令他很驚訝,他發現他的熱牛奶竟然比其同學的更早凝固成冰。他問他的物理老師為什麽,但老師說,他壹定是和其它同學的雪糕混淆了,因為他的觀察是不可能的。

當時 Mpemba 相信他老師的說法。但那壹年後期,他遇見他的壹個朋友,他那朋友在 Tanga 鎮制造和售賣雪糕。他告訴 Mpemba,當他制造雪糕時,他會放那些熱液體入冰箱,令他們更快結冰。Mpemba 發覺,在 Tanga 鎮的其它雪糕銷售者也有相同的經驗。

後來Mpemba 學到牛頓冷卻定律,它描述熱的物體怎樣變冷(在某些簡化了的假設下)。Mpemba 問他的老師為什麽熱牛奶比冷牛奶先結冰。這位老師同樣回答是壹定 Mpemba 混淆了。當 Mpemba 繼續爭辯時,這位老師說:「所有我能夠說的是,這是妳 Mpemba 的物理,而不是普遍的物理。 」從那以後,這位老師和其它同學就用「那是 Mpemba 的數學」或「那是 Mpemba 的物理」來嘲笑他的錯誤。但後來,當 Mpemba 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嘗試用熱水和冷水做實驗時,他再壹次發現:熱水首先結冰。

更早的,有壹位物理教授 Osborne 博士訪問 Mpemba 的那間中學。Mpemba 問他這個問題。Osborne 博士說他想不到任何解釋,但他遲些會嘗試做這個實驗。當他回到他的實驗室,便叫壹個年輕的技術員去測試 Mpemba 的聲稱。這位技術員之後報告說,是熱水首先結冰,又說:「但我們將會繼續重復這個實驗,直至得出正確的結果。」然而,實驗報告給出同樣的結果。在 1969 年,Mpemba 和 Osborne 報導他們的結果 [5]。

同壹年,科學上很常見的巧合之壹,Kell 博士獨立地寫了壹篇文章,是關於熱水比冷水先結冰的。Kell 顯示,如果假設了水最初是透過蒸發冷卻,和維持均勻的溫度,這樣,熱水就會失去足的質量而首先結冰 [11]。Kell 因此表明這種現象是真的(當時,這現象在加拿大城市是壹個傳聞。),而且能夠用蒸發來解釋。然而,他不知道 Osborne 的實驗。Osborne 測量那失去的質量,發現蒸發不足以解釋此現象。後來的實驗采用密封的容器,排除了蒸發的影響,仍然發現熱水首先結冰 [14]。

隨後的的討論也是不得要領的。即使有相當多的實驗重現了這個效應 [4,6-13],但沒有壹致的解釋。這些不同的解釋,已在上面討論過。在壹本流行科學雜誌《New Scientist》上,這個效應被重復討論多次。這封信透露了 Mpemba 效應在 1969 年之前,已被世界上很多門外漢了解。今日,仍然沒有壹個很好的解釋。

三.更詳細的解釋

蒸發

此效應的壹個解釋是,熱水冷卻的過程中,會因蒸發而失去質量。質量較少,則液體失去較少的熱就冷卻,也就冷卻得較快。用這個解釋,熱水就會首先結冰,只是因為它將較少的水結成冰。由 Kell 在 1969 所做的計算 [11] 顯示,如果水只是透過蒸發來冷卻,和溫度分布維持均勻,那麽,熱水會先結冰。

這種解釋是可靠的、直覺的,和的確是有助於 Mpemba 效應的發生。然而,很多人不正確地認定了這就是 Mpemba 效應的完整解釋。他們認為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的唯壹原因是蒸發,又以為所有實驗結果都可由 Kell 的計算中得到解釋。但其實,現在的實驗不再支持這種信念。盡管有實驗顯示蒸發是重要的 [13],但不能證明它就是 Mpemba 效應背後的唯壹機制。很多科學家聲稱,單是蒸發,不足以解釋他們所做的實驗 [5,9,12]--特別是由 Mpemba 和 Osborne 最初所做的實驗,他們測量失去的質量,發現它實質上少於經 Kell 的計算的預期值 [5,9]。最有力的反駁是,由 Wojciechowski 所做的實驗,發現在封閉的容器內,沒有質量損失的情況下,仍然觀察到 Mpemba 效應。

溶解氣體

另壹個解釋是,認為熱水中的溶解氣體被逐出,改變了水的壹些性質,這些改變能解釋此效應。溶解氣體的缺乏可能會改變水的傳熱能力,或改變令單位質量的水結冰所需的熱量,又或改變凝固點。熱水比冷水留住較少溶解氣體是對的,沸水趕走了大部分的溶解氣體。問題是它能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 Mpemba 效應。就我所知,目前還沒有理論工作支持這種解釋。

有個實驗間接地支持這個解釋,當用壹般含有氣體的水來做實驗時,能看到 Mpemba 效應,但當用已去除氣體的水來做時,就看不到了 [10,14]。然而,嘗試去測量結冰焓對初溫的依賴程度時,發現水中的溶解氣體不是決定性的 [14]。

這個實驗的壹個問題是,用事先加熱至沸騰的水來做實驗,以排除溶解氣體的影響,但仍然能看到此效應 [5,13]。改變水中氣體含量,並沒有對 Mpemba 效應造成實質上的變化 [9,12]。

對流

有人提議,水溫變得不均勻能解釋 Mpemba 效應。水冷卻時,會形成溫度梯度和對流。在大部分溫度下,水的密度會隨著溫度的上升而減少。隨著水的冷卻,會形成「hot top」--水的表面比平均水溫或底部的水熱。如果水主要透過表面失熱,那麽有形成熱頂的水失熱,比假設溫度均勻的預期失熱速度快。對於壹定的平均溫度,溫度分布越不均勻(即是頂底溫差越大),則失熱就越快。

對流怎樣解釋 Mpemba 效應?熱水會迅速地冷卻,和很快地形成對流,所以從頂到底,水溫變化很大。另壹方面,冷水冷卻得較慢,因而較遲形成重要的對流。因此,比較熱水和冷水,熱水會有較大的對流,從而有較快的冷卻速率。考慮壹個具體的例子,假設熱水 70° C,冷水 30° C。當冷水在 30° C 時,是均勻的 30° C。然而,當熱水由 70° C降到平均 30° C 時,它的表面很可能是高於 30° C 的,因此相比那均勻 30° C 的水,它會較快地失熱。這個解釋可能有些混亂,妳可能想重看這壹段 ,小心區分初溫、平均溫度,和表面溫度。

無論如何,如果上面的論述是對的,那麽當我們為熱水和冷水,分別繪制平均溫度對時間的曲線,那麽對壹些平均溫度,熱水比冷水冷卻得較快。所以熱水的冷卻曲線不會簡單地重復冷水的冷卻曲線,而會在相同溫度範圍處,下降得較快。

這顯示熱水走得較快,但它也有較長的路要走。所以到底熱水能否首先到達終點(即 0° C ),從上面的討論中,這還是未知之數。為了知道誰會首先跑完,需要建立對流的理論模型(對多數容器形狀和大小,是有希望的),現在還沒有人做過。所以,單是對流有可能解釋 Mpemba 效應,但它能否做到,現在還不知。由於我們期望,Mpemba 效應的實驗常常有提到「hot top」。有實驗可以做到能看到對流的情形 [27,28],但其對 Mpemba 效應的涵意仍不完全清楚。

應該註意,水的密度在 4° C 時,達到最小值。所以低於 4° C,水的密度會因溫度減小而減小,和形成「hot top」。這令情況更復雜。

周圍的環境

熱水可能改變周圍環境,從而令它以後較快地冷卻。有個實驗報稱,實驗數據會跟隨冰箱大小的變化而變化 [7]。所以,可以相信不只是水,水周圍的環境也很重要。

例如,如果水容器是放在壹層薄霜上,那麽裝著熱水的容器會將霜熔化,而直接接觸冰箱底部,而裝著冷水的容器則要繼續坐在冷霜上。因此,熱水就和冷卻系統有較好的熱交換。如果那些熔化了的霜,再結冰,而成為冰箱和容器間的壹條冰橋,則熱交換可能更好。

明顯地,即使這論述是真的,其應用也相當有限,因為大多數科學家做實驗時,會很小心,不會將容器放在霜上,而會放在熱絕緣體上,或放於冷卻盆上。所以這個解釋對家庭實驗可能有些適用,但對多數公開的實驗結果是不恰當的。

supercooling

最後[supercooling] 對Mpemba 效應可能是重要的。過冷現象發生在,當水不在 0° C ,而在更低的溫度才結冰。過冷的發生,是因為「水在 0° C 時結冰」是關於水的最低能量狀態的陳述--在低於 0° C ,水分子「想」排列成冰晶體。意味著,它們要停止像液態時那樣隨機地亂動,而代之以有秩序的固態晶格。然而,它們不知道怎樣去排列,而需要小量不規則的物體或成核位置去告知它們。有時,當水被降到 0°C 以下,它還看不到成核位置,這時,水就低於 0° C 而沒有結冰。這種現象並不罕見。有壹個實驗發現將熱水冷卻,只是supercool少許(大約 - 2° C),但冷水會supercool較多(大約 - 8° C) [12]。如果是真的,這就能解釋 Mpemba 效應,因為冷水要做更多的功--即溫度要降至更低,才能結冰。

然而,這也不能被考慮成「那個」唯壹的解釋。首先,就我所知,這個結果沒有被獨立地證實過。上面的那個實驗 [12] 只有少量的試驗,所以這個發現結果可能是統計上的僥幸成功。

第二,即使這結果是真的,也不能完全解釋此效應,只是將問題轉移另壹處。為什麽熱水會supercool較少?畢竟,壹旦水冷卻到較低溫度,人們壹般會期望,水不會記得它習慣了什麽溫度。壹個解釋是熱水有較少溶解氣體,而氣體會影響supercooling現象。問題是人們會預期,由於熱水有較少氣體,也就是成核位置較少,按道理,它應該supercool更多,而不是更少。另壹個解釋是,當熱水降到 0° C 或以下,它的溫度分布,比冷水的有較大的變化。因為溫度切變引致結冰 [26],熱水supercool較少,因此先結冰。

第三,這個解釋不能在所有實驗都行得通,因為有很多實驗,並不是量度水完全凝固成壹塊冰所需時間,而是量度水溫達到0° C 的時間 [7,10,13](或者是水面形成薄冰的時間 [17])。有文獻說「真正的 Mpemba 效應」是熱水首先完全地結冰,但其它文獻卻有不同的定義。因為supercooling的嚴謹的時間是固有地不可預知的(看 [26] 例子),很多實驗選擇不測量樣本結成冰的時間,而是測量樣本頂部達到 0° C 的時間 [7,10,13]。supercooling不能應用在這些實驗。

四.參考資料

歷史

· 1. Aristotle in E. W. Webster, "Meteorologica I", Oxford U. P., Oxford, 1923, pgs 348b--349a

· 2. Bacon F 1620 Novum Organum Vol VIII of "The Works of Francis Bacon" 1869 ed. J Spedding, R. L. Ellis and D. D. Heath (New York) pp235, 337, quoted in T. S. Kuhn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g 16

· 3. Descartes R 1637, "Les Meteores" 164 published with "Discours de la Methode" (Leyden: Ian Marie) 1637, quoted in "Oeuvres de Descartes" Vol. VI 1902 ed. Adam and Tannery (Paris: Leopold Cerf) pg 238 (trans. F. C. Frank)

· 4. Clagett, Marshall, "Giovanni Marliani and Late Medieval Physics", AMS press, Inc., New York, 1967, pgs 72, 79, 94

關於 Mpemba 效應的實驗

· 5. Mpemba and Osborne, Phys. Educ., "Cool", vol. 4, pgs 172--5 (1969)

· 6. Ahtee, Phys. Edu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reezing of Liquids", vol. 4, pgs 379--80 (1969)

· 7. I. Firth, Phys. Educ., "Cooler?", vol. 6, pgs 32--41 (1979)

· 8. E. Deeson, Phys. Educ., "Cooler-lower down", vol. 6, pgs 42--44 (1971)

· 9. Osborne, "Mind on Ice", Phys. Educ. vol. 14, pgs 414--17 (1979)

· 10. M. Freeman, "Cooler Still", Phys. Educ. vol. 14, pgs 417--21 (1979)

· 11. G.S. Kell, "The Freezing of Hot and Cold Water",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vol. 37, #5, pgs 564--5, (May 1969)

· 12. D. Auerbach, "Supercooling and the Mpemba effect: When hot water freezes quicker than cold",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vol. 63, #10, pgs 882--5, (Oct 1995)

· 13. J. Walker, "The Amateur Scientist", Sci. Am., vol. 237, #3, pgs 246--7, (Sept. 1971)

· 14. B. Wojciechowski, "Freezing of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Gases", Cryst. Res. Technol., vol. 23, #7, pgs 843--8 (1988)

關於 Mpemba 效應的討論

· 15. New Scientist , vol. 42, #652, 5 June 1969, pg 515

· 16. New Scientist , 2 Dec 1995, pg 22

· 17. New Scientist, vol. 42, #654, 19 June 1969, pgs 655--6

· 18. New Scientist ,vol. 43, #657, 10 July 1969, pgs 88--9

· 19. New Scientist ,vol. 43, #658, 17 July 1969, pgs 158--9

· 20. New Scientist , vol. 43, #658, 25 Sept. 1969, pg 662

· 21. New Scientist , vol. 44, #672, 23 Oct. 1969, pg 205

· 22. New Scientist , vol. 45, #684, 15 Jan. 1970, pgs 125--6

· 23. New Scientist ,vol. 45, #686, 29 Jan. 1970, pgs 225--6

· 24. New Scientist ,2 Dec. 1995, pg 57

· 25. New Scientist ,16 Mar. 1996, pg 58

相關文章

· 26. J. Elsker, ("The Freezing of Supercooled Water"),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vol. 250, pgs 245--51 (1991)

· 27. R.A. Brewster and B. Gebhart,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natural convection effects on downward freezing of pure water", Int. J. Heat Mass Trans. vol. 31, #2, pgs 331--48 (1988)

· 28. R.S. Tankin and R. Farhadieh, "Effects of Thermal Convection currents on Formation of Ice", Int. J. Heat Mass Trans., vol. 14, pgs 953--61 (1971)

參考資料:

/read-mystery-42312-0-19.html

  • 上一篇:switch關聯賬號流程
  • 下一篇:妳認為網戀靠譜嗎?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