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機器人都學會分發快遞了?比人做得好嗎?

機器人都學會分發快遞了?比人做得好嗎?

如下動圖,頂著橙色托盤的小機器人在倉庫裏穿梭有序,將壹件件快遞包裹運送到指定位置,猶如行駛在壹座縮微城市中的車輛,這種機器人在快沒電的時候還可以自己找到電源充電,儼然是具備了人工智能的“黑科技”。

(工作中的快遞分揀機器人)

據介紹,這款機器人主要針對長不超60厘米、寬不超50厘米,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在2000平方米大小的中轉站裏,只需300臺機器人便可在壹小時內完成2萬單貨物的分揀。分揀員只需將傳送帶上的快件放到機器人的橙色托盤中,機器人便可自主完成稱重,並且掃碼識別快遞信息,每次讀碼時間可控制在1秒以內,準確率高於99.99%。

正在占領倉庫的機器人

對於物流業這種對人力成本敏感的產業來說,機器人的出現可謂是劃時代的突破。機器人完成的每壹道程序,都帶來人力成本的下降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目前在倉庫中,機器人主要可以在分揀、搬運、堆垛等方面代替人工。

不同類型的分揀機器人無論外形如何,都帶有圖像識別系統,通過磁條引導、激光引導、超高頻RFID引導以及機器視覺識別技術,分揀機器人可以自動行駛,“看到”不同的物品形狀之後,機器人可以將托盤上的物品自動運送到指定的位置。

(正在待命的分揀機器人)

分揀機器人的“十八班武藝”

自動分揀機器在接受運送指令後,通過視覺掃描技術,按照商品的品種、材質、重量以及發往的地點進行快速的分類,然後將貨物送到指定的貨架上或出貨站臺處。

與此同時,機器人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貨架上的商品配送到不同的站臺向外運輸。這樣便可以極大縮短快遞發貨周期,提高服務水平。

(忙碌的分揀機器人)

自動分揀機器人減少了貨物分類集中和運輸過程的時間。工作人員只需將商品放到自動運輸機器上,機器人便會在出貨站臺升起托盤等待接收商品,然後集中配送。

自動分揀機器人顯然是不知疲憊的,而且工作速度始終如壹,標準化的操作也最大程度地節約了工作人員的管理成本。

黑科技的核心——以視覺識別為基礎的自動技術

擁有自動高效等優勢的智能技術正成為快遞企業關註的熱點,而有壹項技術使得機器人在快遞界能夠大展拳腳,這就是“視覺識別”。

(分揀機器人識別障礙物並自動避障)

1.自動化的色碼掃描

應用自動化的色碼技術,工作人只需掃描商品上的條形碼,將相關信息輸入到分揀系統中,分揀機器人便會接收到指令,判斷商品將會進入到哪壹個分揀的區域中。這壹項技術的核心在於分揀系統的控制裝置,它依據商家或貨主提供的商品材質、重量等因素進行信息分類,發出分揀要求,機器人便會將商品運送到各分類區域。

快遞企業采用這種基於視覺識別的形狀識別技術使工作效率不斷提高,不僅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提高商品向外配送的速度。

2.自動化數量檢測技術

網絡購物作為壹種隱形的購物方式,及時補充貨源,滿足客戶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分揀機器人不僅僅可以對商品自動分類,還可以對倉庫內的數據信息進行檢測。

為了及時了解庫存,應對突發斷貨事件,快遞企業可以通過自動分揀系統了解向外輸送商品的數量、庫存、客戶退還等信息,從而為了解市場行情提供準確數據,還可以使快遞公司和供貨商之間形成更為科學的供貨方案,提高雙方業績。

3.自動化形狀識別技術

對於不同的快遞物品而言,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形狀”。所以,基於視覺識別的形狀識別技術,在快遞企業分揀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種專門針對形狀識別的技術使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分揀機器人根據商品的形狀能夠進行快速、精準的分類,不僅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提高商品向外配送的速度。

物流機器人領域: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2016年,各國企業都展開了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國外的德馬克泰、Swisslog等公司紛紛在工業4.0時代的東風下布局智能機器人領域,目前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還處於發展初期,但市場已經表現出強烈的需求。

(亞馬遜的無人快遞送貨車)

而在核心技術上,中國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的能力。據《物流技術與應用》報道,在2016年7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展上,新松展示了重載復合機器人,其中移動機器人負載能力達到80噸,工業機器人負載能力可達到500公斤。其中的控制系統、運動單元、搬運單元已經全部實現國產化。

還有壹些國內企業跨界進入到機器人領域。比如國內某品牌就通過收購德國庫卡集團開拓機器人市場。某企業發布的配送機器人,身高1米左右,能承載約10-20個包裹,在接受指令後,可自動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

從總體來看,2017年初,工信部初步統計中國有涉及機器人生產和集成應用的企業800余家。在《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指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將聚焦智能生產、智能物流,重點發展弧焊機器人、真空機器人、全自主編程智能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重載AGV等6種標誌性工業機器。未來5年,中國機器人將進入持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作為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標簽,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正尋求戰略升級。「了不起的中國制造」專欄,力邀行業權威、資深玩家,呈現他們眼中的中國創新之路。

  • 上一篇:紅河學習編程
  • 下一篇:2023年新能源車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