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有什麽東西說明學生的科學素養發生了變化?

有什麽東西說明學生的科學素養發生了變化?

1、將概念性定義轉化為操作性定義,使科學素養可測量可評價是本研究的重點,因此,我們確定了調查工具。

我們按科學素養的四大要素,依據國內現行小學自然教學大綱和《科學(3、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並參照《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問卷》(國家教育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研制組)及公眾科學素養調查表等,設計了評價工具《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問卷》及《五華區小學生實驗技能考查辦法》。其中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壹部分是受測查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周歲)、學校。第二部分由47道題目構成,分為判斷題與選擇題兩大類,判斷題*** 10題,用於測查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等學科領域的科學概念,其中有9題選自國際通用測試題,以便進行比較;選擇題***37題,分別測查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包括科學活動特點和動手能力)、科學知識、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個體科學素養的總分是由47道客觀題經賦值後計算而得的,而《五華區小學生實驗技能考查辦法》作為對科學能力調查的重要補充,另外,我們還設計了《教師科學素養調查問卷》,以便相互印證,全面反映小學生科學素養的真實情況。

(1)對科學知識的了解

對科學知識的了解程度用22個問題來加以測量,其中9個為是非題,13個選擇題。

9個是非題為:

電子比原子小。

千百年來我們生活的大陸壹直在漂移並將繼續漂移。

早期人類和恐龍生活在同壹時代。

地心是熱的。

我們呼吸的氧氣來自植物。

激光由匯聚聲波而產生。

抗生素能殺死細菌和病毒。

就我們目前所知,人類是從早期生命進化而來的。

地球圍繞太陽轉,轉壹圈為壹年。

13個選擇題是:

計算機軟件是指:

DNA是指:

“克隆”是屬於哪個學科領域的尖端技術?

人的正常體溫是:

下列五組物體中,哪壹組全由生物組成?

雛雞在蛋裏孵化21天。它在蛋裏時從何處吸取營養?

將壹片面包放在哪種環境中最容易發黴?

植物的葉子進行光合作用主要是通過:

植物的種子是從哪裏長出來的?

流水、鐵礦石、太陽、油哪壹種不能做能源?

把蛋殼、塑料杯、紙盤、桔子皮幾年後挖出來,試問哪樣東西保持原有狀態未發生變化?

濫伐森林所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蝴蝶落在葉子上產了卵.下面列出的四種變化順序[ ]是正確的。

(2)對科學方法的測量:

對科學方法的掌握程度用13個問題來加以測量

如圖 光線射到鏡面上後會怎麽樣呢?

由白色谷粒和黑色谷粒磨出來的粉是什麽?

為什麽說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對健康有益的物質?最重要的壹條原因是:

昆蟲把樹上的花粉送到草的花上,最可能的後果是:

小明往盤中浸濕的紙面上撒了幾粒種子;小康的盤中沒有紙但加滿了水,也撒了同樣的種子,並把它放在小明的盤子旁邊。兩天後,小明的種子發了芽,而小康的種子還是老樣子。這是什麽原因呢?

上腹部左側疼痛,可能是:

把溫度計放人熱水杯裏,溫度計中液體上升,這是什麽原因?

下表記錄了四個城市同壹天的氣溫和降水量(降雨或降雪)。哪個城市降了雪?

下圖表示壹塊積木放在淡水杯裏。如果把積木放在鹽水裏會是什麽情景呢?

這是壹只鳥腳.在什麽地方常看到這樣的腳?

小明、小英二人玩翹翹板。小明體重比小英重,小明坐左邊,小英坐右邊,小英怎樣才能把小明翹起來?

壹只盒子裏放著鐵粉和沙子。要把兩者分離開來,最簡單的方法是:

小明想了解種子在亮處容易發芽還是在暗處容易發芽。他在浸濕的紙上撒了幾粒種子,接下來需要做什麽呢?

(3)對科學精神的測量

對科學精神的測量通過以下6個問題來加以實施:

在科學上是沒有什麽不能懷疑的。

有幾個孩子在分辨三個燈泡中哪個最亮,妳覺得誰說得最對?

妳會使用電飯鍋,電視機,錄音機,VCD,電腦,電風扇,洗衣機嗎

妳使用過這些工具嗎?榔頭(錘子),螺絲刀,鉗子,扳手鋸,電烙鐵,美工刀

妳對算命之類:

妳經常註意自己身邊的科學問題嗎?

(4)對科學興趣的測量

對科學興趣的測量用以下6個問題來加以實施:

妳有沒有參觀過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天文館,動物園,植物園等等?

妳閱讀課外科普讀物嗎?

妳有沒有進行過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玩具、模型)?

妳是否喜歡上自然(科學)課。

妳喜歡問壹些科學問題嗎?

妳喜歡保留科學文件嗎?

2、通過調查,對現狀有了較為具體、真實的認識。

(1)學生科學素養基本情況調查。

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分兩部分進行,壹是書面閉卷考查,以《五華區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問卷》為評價工具,卷面分值為100分,40分鐘完成,學生單人獨桌。本次調查的對象為五華、西山、盤龍等區部分學校六年級壹班的學生。本次調查的時間為2003年9月,***發放問卷347份,回收問卷318份,有效問卷306份。

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卷總變量數為47個,問題形式為客觀題,以“分量表”形式出現,采用等距標度。由於調查樣本容量大,采用分量表得分的內部壹致性系數對其信度進行估計。

從全國和我區的調查中發現:教師對科學性質的認識水平比其所具有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的水平更影響其在教學中的表現;科學方法掌握程度的影響次之。

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片面強調學習完成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對“嘗試錯誤”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探究”常流於形式。這是妨礙學生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問題,反映了教師們對科學性質的理解與教學誤區,這不僅體現在科學知識和方法上,更主要體現在不少教師對科學究竟是什麽還沒有真正理解上。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非科學和偽科學行為:雖然對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和合作的理念耳熟能詳,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較多采用競賽、限時完成實驗的做法;弄不清怎樣正確理解和應用建構主義於教學實踐之中,錯把孩子們的幻想當成科學假說;今天任何壹項重要科學成就,都來自於科學家之間、科學家與其他人之間的坦誠合作,然而我們的教師還沒有真正理解科學本身不鼓勵競爭,而鼓勵合作這壹特性。

(3)教師科學素養水平顯著影響學生的科學素養水平。

調查表明:教師科學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科學素養水平,不同類型的學校學生科學素養水平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通過日常的教研情況來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城區小學經濟條件較好,科學課資源投入力度較大,註重科學課程師資的建設,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註重實施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比較新穎;山村小學由於條件差,師資缺編,教育管理者對待課程的態度不平等、精力投放不均衡,這些因素不利於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和發展。當然,山村類小學是區劃後劃入五華區的學校,原有學科基礎薄弱也是原因之壹。

其次科學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城區學校科學專職教師1.5人/校,城郊學校1人/校,山村學校0.2人/校。而各校專、兼職教師總體人數比為 1:4.5,學校專、兼職教師35周歲以下與35周歲以上總體人數比為1:1.8。結合這些數據,我們將科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各個子項對產生學生科學素養差異的原因進行假設比較,成明顯正相關。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影響學校對科學專職師資培養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在於學校管理者對於課程發展的相對均衡性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難以采取積極有效的管理和建設措施;制約學校管理者實施課程較為均衡發展的重要原因是區域中學錄取時的評價內容——自然(科學)屬於不在評價內容範圍中的課程,因而較為忽視;同時我們發現有較好管理思想的學校,管理者壹貫較為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較為均衡的實施新課程,非常重視課程師資的均衡建設,這些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的信譽度在區域內也壹直得到受教育群體和社會的認同。

(三)行動研究

1、行動策略

從現狀實際出發,以有效提高全體小學生科學素養,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為目標,充分利用“三個優勢”,抓好“四項重點工作”,即,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區的區位優勢,搞好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科普教育機構的協作,拓寬科學課教師培訓渠道和中小學生科普教育渠道;充分利用我區現有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條件優勢,實現科學教育信息資源***享;充分利用現有科學課程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優勢,發揮團隊精神,促進均衡發展。抓好科學課教師繼續教育,提高科學課教師整體素質;抓好科學課教師備課系統和小學科學課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開發研制工作,提高科學課教學現代化水平;抓好科學課課堂教學研究工作,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抓好科普教育活動基地建設工作,拓寬科學教育渠道。

2、行動原則

以培養科學興趣為突破口,以傳授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為支撐,以培養科學精神為目標。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課堂教學主渠道與科普教育活動緊密結合,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緊密結合,統籌規劃,分類落實,務收實效。

3、主要工作

第壹,深化教學改革,拓寬教學渠道,促進學生發展。

= 1 \* GB2 ⑴開展了以“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主題的系列教學研討活動,其中《各種材料的鍋》、《各種各樣的液體》、《蝸牛》等壹批好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主,展現了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機結合,為眾多的科學教師利用課堂這壹主渠道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起到了示範性作用,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 2 \* GB2 ⑵創造條件讓學生親歷探究活動,體驗科學過程。

① 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競賽活動,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宋慶齡少兒發明大賽”、“全國勞技作品創新大賽”、“科學在我身邊科普演講故事會”、航模、海模、車模競賽、風箏制作比賽等等;

② 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普活動,利用科技月、科技周帶動廣大學生參與到實踐探究中來;

③ 開辦各種形式的科普培訓及講座,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法;

④ 為學生搭建交流平臺,提供展示機會,同時通過親歷探究活動,使學生領悟科學的真諦,體驗科學帶來的樂趣。

= 3 \* GB2 ⑶夯實科學知識的學習,註重科學思維的訓練和科學方法的獲得。圍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開展了多次交互性課件設計、教學設計、論文競賽活動,促使教師反思、總結,湧現出壹批優秀的課件、教學設計和論文。

= 4 \* GB2 ⑷ 挖掘社區資源,建立多維科學教育資源。

① 組織學生定期到社區進行科普宣傳,使社區成為學生科學實踐活動的陣地;

② 積極參加省市區科技節的宣傳教育活動,制作宣傳展版,向市民介紹科普常識;

③ 與物理研究所、生態所、昆明動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多家大專院校建立長期協作關系,為學生開展科普活動提供技術支持;

④ 積極開發利用家長資源,建立課外科普調查基地,同時聘請有能力的家長為課外輔導員協助指導活動的開展。

第二,針對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的目標,多渠道提升科學教師的科學素養。

= 1 \* GB2 ⑴開展了以“科學性質”為核心的培訓。舉辦了五華區第壹期科學教師骨幹培訓班。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帶領老師外出考察學習,並通過實踐考核,促使教師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先後聘請了昆明市教具站的李曉老師進行昆蟲標本、植物標本的標準制作培訓指導;聘請了雲南省特級教師董渭介紹地礦知識,並親自帶領培訓班教師上山采集、制作化石標本;特級教師鐘興為培訓班學員講授進行課題研究的方法、過程;全國機器人制作培訓獲獎者、南站鐵小的董老師對學員進行機器人制作培訓指導;心理學專家彭華軍對學員進行了科學學習心理學的培訓。

組織教師外出考察學習。分別到美國、上海、重慶、西雙版納等地學習交流,取長補短。通過壹系列的外出取經活動,增長了教師的知識,拓寬了教師眼界。

經過近300課時(含外出考察學習課時)的培訓,切實提升我區科學課教師的整體素質。

= 2 \* GB2 ⑵成立科學教研協作組,同伴互助,***同進步。

針對科學學科的特點,我們成立了五華區小學《科學》課程教研協作組,分別由幾所相鄰學校組成的教研協作組,為教師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強化了教師之間的交流,有利於幫助教師方便快捷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教研協作組與全區性教研點面結合、有分有合的活動,有效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與針對性;通過個人、協作組、全區性教研活動三個層次的研究性學習,進壹步提高了廣大科學教師的素質,構建起壹支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科學教師隊伍。

積極利用地區資源,組織教師參觀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系地礦博物館的化石、礦物標本展覽,了解昆明地區動物的進化發展以及礦物儲存開發情況。

= 3 \* GB2 ⑶建立專家支持系統,專家引領,專業成長。

課題組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聘請了我省僅有的四位自然特級教師,參與引領、指導課題研究,並現身說法,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此外我們還積極爭取各大專院校的相關教師參與五華區科學課程師資培訓。同時,充分發揮我區現有市、區級自然(科學)學科帶頭的示範作用,請他們為其他教師上示範課、研究課。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在全區範圍了開展壹幫壹結對子活動,即讓壹名學科帶頭人或骨幹教師幫助壹名青年教師成長,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有效縮短了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加快他們的成長速度。

= 4 \* GB2 ⑷規範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促進教師科學實踐能力的提高

①在省市開展“普實”檢查工作的基礎上,我區定期進行實驗室互檢互查,進壹步規範實驗室管理,加強實驗室建設;

②組織五華區小學科學教師參加省教科院舉辦的實驗技能培訓班;

③開展五華區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技能競賽活動;

④開展五華區小學科學教師自制教具競賽活動,鼓勵教師因地制宜開展教學實驗。

= 5 \* GB2 ⑸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提升科學教師的信息素養。

作為現代教育的支撐,信息技術必須和學科課程整合。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信息素養作為科學素養的壹個要素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學會搜集有用的信息,分析處理信息,把握科技進步的脈搏應成為科學教師必備的能力,為此,我們要求40歲以下的專職科學教師(不含新劃入的學校)必須參加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這是壹個洗腦的過程。通過互動式的培訓學習,教師們不僅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更重要的是,使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有效應用所學的技術和知識,把信息技術作為教與學的工具,有機地結合到課程中去,使學生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水平。

第三,對小學科學教師備課系統進行應用和優化。

在實踐應用中,我們不斷收集科學教師對備課系統的使用反饋,根據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要求和教師的需要,不斷優化教師備課系統,不僅彌補了市場上缺乏科學備課系統的空缺,而且使備課系統更貼近教育教學實際,按照教學設計與分析反思這兩條線索組建資源,使其既具備資源庫性質又具有開放性。框架構建的逐步成熟,資源儲量的不斷豐富,為教師們備課提供了壹個有力的助手,壹種有力的工具,減輕教師備課的勞動強度,省去了尋找各種資料的煩惱,教師可以參閱各種資料和教案而很快地寫出自己的教案,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科學教師提供了豐富的背景性知識與相關的情報,有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也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提供了多媒體資料,對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可接受性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開發和優化實驗室管理系統,促進實驗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

在小學幾乎沒有專職實驗室管理員,此職大多由自然教師兼任,由於工作量大,盡管教師們非常努力,也很難面面俱到,為此,我們開發了“實驗室管理系統”,利用管理系統實現了學生分組實驗記錄表、教師演示實驗記錄表、實驗教學統計表、實驗室明細帳、借用登記表、維修保養記錄表、報損報廢記錄表、正常損耗登記表等十余種表格的微機管理,使填寫、查閱規範、方便快捷。

六、研究的成果

(壹)明確了促進小學生科學素養最優發展的基本途徑。

1.加強科學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多途徑加強師資培訓工作,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壹步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科學學科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探究為主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學生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實驗是科學教學中有效的方法,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的基本要素。所以,實驗對於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誌趣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學生受到科學的自然觀、科學態度的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 抓好科學教育主陣地——科學課堂教學,以探究學習為科學學習的主要形式,夯實科學知識的學習,註重科學思維的訓練和科學方法的獲得。

4.構建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各種活動為雙翼、各界教育力量為支撐的兒童科學素養教育網絡。通過豐富的活動,建立開放的科普活動內容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使科普活動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向自然回歸、向生活回歸、向自身回歸。

5.加強科學課程教學和科技教育的整合,培養兒童的科學情感,每學年至少舉行壹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技節或科技周;有條件的學校創科技特色學校。

6.加強科學教育的社會實踐性,多途徑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形成了提高教師科學素養的基本對策。

= 1 \* GB1 ⒈建立以科學性質的培訓為核心的科學教師培訓機制,加強對科學教師的培訓。

引導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學習新的專業知識,明確自己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改變教學方法和模式,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研究水平,形成壹支懂業務、善反思的科研教師隊伍群體。

= 2 \* GB1 ⒉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學歷晉升。

= 3 \* GB1 ⒊加強學校教研組建設,有條件的學校應獨立科學教研組,或加入區域科學教研協作組,加強校本教研。

= 4 \* GB1 ⒋開發科學教育網絡系統,為科學教育提供廣闊的信息平臺,減輕科學教師負擔,提高備課質量。

我們開發的科學課多媒體備課系統,涵蓋了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優秀教案、CAI課件、教學參考資料等內容,可以大大節約教師查閱資料、理解教材、制作課件的時間,使用多媒體備課系統進行備課壹般每課時需要30分鐘,而且備課系統中,設有課後小記,備課心得等欄目,教師可隨時記錄備課時的心得體會及教學反思,計算機能自動存諸,便於教師間的相互交流提高。

備課系統的使用,不僅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更利用其交互性強的特點,為學生創新思維、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創造了條件,同時為教師提供了便捷的反思、課後交流平臺。

(1)、提供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材分析、教學建議;

(2)、每個教學內容配有多篇風格各異的優秀教案;

(3)、每課配有CAI課件及相關的信息資源,供教師根據教學需要任意組合和選用;

(4)、提供豐富的教學參考資料及學生課後。

5.通過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促進教師的科學素養水平。

6. 加強實驗教學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進壹步加強並完善實驗室建設,提倡靈活開展探究教學,自制教學用具,有效開展教學活動。

調查發現,小學科學教師工作量較大,壹般情況下每周16—18節課,有的達到24節之多,每位教師備壹課時大約需要74分鐘左右,年青教師所需時間則更長。而且在小學幾乎沒有專職實驗室管理員,此職大多由科學教師兼任,所以遇到實驗課準備分組材料時所需時間還更長,上完實驗課後,除實驗材料的清洗、分類、入櫃等工作外,教師還要填寫各種實驗記錄表格。因此,教師很少有時間進壹步了解學生,研究學法,從而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自然(科學)實驗室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使用,不但使實驗室的管理更加科學規範,而且減輕了教師勞動強度,有效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及實驗室的使用效益。如實驗室明細帳,按常規教師需要1-2天才能做完,但使用實驗室管理系統軟件來做明細帳僅需20---30分鐘即可;又如填寫借還登記表壹般需要6 分鐘左右,而使用實驗室管理系統軟件僅需幾秒鐘即可完成。

(三)形成了壹批物化成果:

1、開發了小學科學教師備課系統。

2、開發了實驗室管理系統。

3、形成與課題配套的優秀科研論文集錦。

4、形成了課題研究報告。

5、攝制了壹批優秀課堂實錄,為教學研究的開展提供了支持。

七、結論與思考

科學新課程的改革是提高區域兒童科學素養的良好契機,首先需要教育各條線思想認識上的統壹和合作,教育管理和服務部門、學校,需要統壹認識,需要站在建設壹流學校,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的角度,實施較為均衡的發展課程的理念,從而全面均衡發展學生素養;其次要加強師資建設,鞏固有效教研措施,創新教研思想,點面有效結合,走大眾教研之路。

(壹)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了我區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最優”發展。在課題研究期間,我區學生參加了全國青少年十八屆、十九屆、二十屆科技創新大賽、宋慶齡少兒發明獎評選、全國勞技教育創新作品大賽,***有1243人次分別獲全國、省、市、區級獎勵,其中“自動環保垃圾車”等小發明已申請並獲得了國家專利,另有壹部分的發明專利正在申請辦理過程中,學生科學素養的綜合提高由此可見壹斑。

(二)促進了我區科學教師科學素養,促進了我區科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了我區科學教師的科研素質,自主、學習、交流已經成為教師成長的內在需要。促使教師向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轉變。出現了壹批在五華區,昆明市,甚至雲南省、全國都小有名氣的名師。

(三)明確了本區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其成因,及時了解本區兒童科學素養水平和小學科學教育的現狀,進壹步推進我區小學科學教育的改革,為課程改革持續性開展積累資料、提供科學依據。

(四)促進了科學課考試與評價制度的改革。

傳統紙筆測驗獨占考場的模式正在靜悄悄地發生著天翻地覆地變化。我們認識到:考試與評價制度直接影響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因為科學素養中核心的科學思維、科學品質等不是簡單的紙筆測驗就能測量出來的。而且,考試與評價制度的導向功能將決定科學課程未來的走向。所以,我們將實驗技能考核列為重要的補充。用發展性評價,多次評價,多元評價呵護兒童的好奇心。

在課題研究期間,我區科學教師43篇論文在各級獲獎或發表,有7節競賽課在市級以上獲獎,有12個課件獲獎。課題組成員更是碩果累累,有2人代表雲南省參加全國科學課競賽獲壹等獎,4人被吸納為雲南省講師團成員,5人被評為雲南省優秀自然教師, 5人被評為全國科學教育先進個人,7人為省、市課堂教學上示範課。

我區科技輔導員主要由科學教師擔任,課題研究期間,***11位教師獲省、市、區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212篇科技教育活動方案獲省、市、區級獎勵;4所學校被命名為省、市級科技示範學校。科學教師已逐漸成為我區教育改革的帶頭人。

八、未來與展望:

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提高是壹項長期的艱巨任務,持之以恒,長抓不懈,才能為國人的科學素養整體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後仍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做進壹步研究。

1、課程標準下的新教材實驗。

小學科學新課程實驗不僅僅是壹個驗證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過程,更是壹個充滿探索、創造和建設的教育改革實踐過程。如何以使用新教材實驗來推動本地區的科學課程改革,同時又通過課程改革實踐為教材的進壹步完善提出意見和建議,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學科學課程的特征和構建方式是今後的研究方向。

2、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對策。

新課程提出了許多新理念,如何落實?如何在理論與實踐間找到結合點?例如:如何“用教材教”?如何體現“科學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等新課程實驗中碰到的問題及對策是我們今後的研究重點。

3、科學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革。

目前,新課程評價改革滯後已經成為阻礙新課程實驗的瓶頸,科學課也是如此。雖然在本研究過程中做了壹些有益的探索,然而,如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並實施科學化的評價程序仍須進壹步探索。

  • 上一篇:清華大學2018年MBA第壹批提前面試,都問了啥
  • 下一篇:下載壹個app軟件,我想下載壹個app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