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論中國教育改革(主要在山東)

論中國教育改革(主要在山東)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實驗研究

1.實驗對象名稱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研究

二、題目的提出

今天的中國是壹個開放的中國。壹種艱苦創業的民族精神,要求每壹個中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觀”。21世紀是信息技術的新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社會各國都把發展信息技術作為新世紀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信息技術革命已經並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科技革命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教育方式。壹方面,21世紀的教與學不上網是不可想象的。另壹方面,互聯網將使人類教育進入“電子教育”時代,人們可以在自己的“電子小屋”裏通過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信息。傳統的教學組織,比如課堂教學系統,會發生變化,師生在線見面,實現教學;世界範圍的信息和通信網絡使陌生人能夠交換視聽和書面信息。為適應世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號召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指出“推進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在2001工作要點中提出“推進以多媒體技術為重點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和“鼓勵各種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因此,可以說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空間。面向未來的教育應具有與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內容,以信息技術為現代化教學手段勢在必行。到目前為止,“文盲”的概念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不會使用計算機等先進工具或搜索、處理和使用信息資源的人將成為新的文盲。所以我們要教育現在的孩子,不僅要讓他們知道如何編程,更要讓他們知道計算機是如何改變了壹個時代,計算機文化將是未來壹個有文化的人的標誌。微軟幾乎是壟斷。我們今天培養的孩子對電腦的使用,其實就是培養未來人類對微軟的應用。我們今天的教育如果沒有創新,將來就會成為這樣或那樣的附庸。國際經驗對中國教育的啟示是:教育必須加強自身的創新知識,培養更多更好的創新人才,否則和經濟發展壹樣,教育的發展會導致教育本身的貶值。這樣的教育不僅無助於知識經濟的發展,也必然導致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鄧小平幾年前說過,計算機應該從娃娃開始。只有將計算機信息教學與基礎教育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三化”。依托計算機特有的智能和人機交互,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完全可以實現。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任何學生都可以被教好,關鍵是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因此,這個實驗班的每個學生都配備了壹臺筆記本電腦,以便在網絡教室中接收信息和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徹底的改革,改革傳統教學重教輕學、重教輕能、註重大量練習、忽視科學教學的現狀。這個實驗將實現計算機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實現師生互動,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實現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自學和學習;實現計算機和現代信息的教與學,讓學習成為學生的興趣,真正享受學習,活學活用,讓學生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我們的口號是:“像使用紙和筆壹樣使用電腦。”

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中國未來的比爾·蓋茨”

三、實驗的假設

與傳統教學相比,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效果會非常明顯。

其基本理論基礎是:馬克思的人的發展理論是實驗的最基本理論基礎;鄧小平的“三個面向”精神和“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是實驗的根本動力。教育學關於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理論,心理學關於人本主義、情感發展和自我意識發展的理論,關於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現代教學理論,以及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現代教育技術理論,都是實驗理論的重要基礎。具體而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按照學科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為學生提供符合其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的多種多媒體網絡資源,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而且有助於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符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規律。

事實依據是,自1987以來,我校確立了“以科研為先導,大力推進現代教育”的戰略目標。壹方面大力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條件建設,另壹方面積極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經過多年努力,先後建成了閉路電視網、計算機教室、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和校園千兆網,配備了壹定的網絡平臺、系統軟件和多版本視聽教材,培養和形成了壹支富有活力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研隊伍。在應用研究方面,先後開展了英語與多媒體網絡教學、小班計算機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實驗,積累了壹定的經驗,取得了壹批實驗成果,培養了壹支具有壹定研究能力的實驗教師隊伍。鑒於學校良好的教學設備和工作基礎,我們有能力、有決心完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實驗。

四、實驗目標

1.學習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是本實驗課題的首要目標。

2.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最大效益,優化教學。

過程和學習資源,堅持變教為導,變學為研的基本思路。通過教師積極、科學的幫助和引導,使學生生動、自主、和諧、健康地學習和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制作壹些適合教育教學的系統軟件。

五、實驗對象

實驗對象為高壹、高二小班學生(***4個班,每個班30人),每年三班為實驗對比班。

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生源、學習習慣、意誌品質、教師專業素質、科研能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等方面保證實驗過程中各方面的平衡,從而保證實驗結果的有效性。

六、實驗內容

1,通過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指導各科教學,特別是語文、數學、英語等研究,探索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輔助各科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總結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立適合本實驗的教育教學理論。

2.利用教學平臺和工具軟件,設計開發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課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學科教學內容將其有機整合,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水平。

七、變量分析

1,自變量:基於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教師對教與學過程的科學合理設計和積極有效實施。

2.因變量:①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的態度對知識掌握和能力提高的影響;②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3.幹擾變量:不利於實驗研究發展,影響實驗研究信度和效度的幹擾因素。例如,教師、學生和教學條件是實驗研究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如果控制不好,其中壹部分會成為影響實驗結果的幹擾變量(即相關變量)。

(1)在實驗過程中,尤其是在實驗檢測過程中,要註意情緒因素的幹擾。

(2)加強實驗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科研水平。

(3)加大投入,優化實驗環境,保證課題實驗順利進行。

八、實驗檢測

實驗探測目標系統。(詳見附表)

本實驗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來檢驗實驗結果。

定量分析

1,通過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掌握數據分布規律和特征。本實驗主要通過計算樣本的算術平均值(M)來看出數據的濃度趨勢和典型特征。通過計算樣本的標準差來判斷統計數據的離散程度;通過計算關系量(R)來描述變量之間的關系。以便從中找出有用的教育信息。

2.通過對總體參數的估計(主要采用區間估計),驗證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也為下壹步的定性分析提供了說服力。

(2)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的可靠性主要表現在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觀性。因此,我們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有助於定性分析的系統化,並可能獲得稀有信息。具體來說,通過對實驗結果的統計、調查和分析,主要分析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的態度、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發展的程度,論證本實驗假設的正確性,並不斷積累和總結,努力構建壹套適合本實驗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學習理論;在課題組專家老師不斷推敲、驗證、開發典型觀摩課、視頻課的基礎上,不斷推出優秀的課件和軟件,具有推廣價值的教育教學軟件。

九、實驗方法和步驟

1.實驗方法: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采用教育實驗法,輔以經驗總結法、文獻法、測試法、統計法、比較法、調查法和檔案追蹤法。

(1)教育實驗方法

教育實驗方法是為了解決壹個教育問題,按照壹定的教育理論或假設組織有計劃的教育實踐,經過壹定時間後對實踐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出關於實驗因素的科學結論。

結合本校實際,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理論及其與現代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關系,制定周密的實驗方案和詳細的教育教學計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實踐,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力求在實驗總結階段客觀驗證實驗假設,從而獲得相關因素的科學實驗。

(2)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壹種適應教育改革的小規模探索性研究方法。

為保證本實驗的科學性和規範性,在實驗過程中應及時充實或修訂項目計劃,以增加研究的價值。

⑶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態下,根據教育實踐提供的事實,廣泛用於分析和總結教育現象,從而上升到教育理論高度的有效方法。

在本階段總結和實驗完成的驗證總結中,根據實踐過程中獲得的事實數據,對實驗變量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總結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實踐過程中的教育現象,並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

⑷統計方法

它是通過觀察、調查和實驗,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計算、分析和解釋的原理和方法。

實驗過程中,主要通過計算樣本數據的算術平均值(M)來看出數據的集中趨勢和典型特征,通過計算樣本的標準差(S)來判斷統計數據的分散程度。通過計算關系數(R)來描述變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出所傳達的有用的教育信息。通過總體參數估計(主要采用區間估計)驗證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實驗過程註重縱向跟蹤與橫向比較相結合,綜合研究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實驗前,收集和整理與本課題相關的初始信息和數據,註意觀察和記錄實驗過程中實驗對象的各種變化。註意對收集的數據和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和反復驗證。註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進行統計分析,檢驗實驗結果,牢牢把握實驗研究的方向和目標,爭取最佳實驗結果。

2.實驗步驟

項目實驗時間表:

階段性工程實驗時間及檢測方法

在準備階段,完成前測和統計分析,形成數據進入實驗階段。①歸檔、②行動研究、③文獻、④測試、⑤調查、⑥統計、⑧比較、⑧總結。

2006年4月5438+0——2006年8月5438+0

在實驗階段,按照實驗方案認真進行項目實驗。通過收集實驗數據,對實驗結果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整理實驗報告、總結和論文,初步驗證了實驗假設的正確性。

2006年9月5438+0-2002年8月

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

2003年3月至8月

驗證摘要階段驗證

①根據對實驗結果的綜合分析,發現各變量操作和實驗目標進度中的問題,及時發現和糾正受試者的實驗。然後將實驗結果推廣到下壹輪實驗操作中,進壹步驗證實驗假設的正確性。(2)各實驗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驗結果,撰寫階段性實驗報告,總結發表具有壹定學術價值的相關教育教學論文。

①調查法②測試法③統計法④比較法⑤總結法2003年9月-2004年6月5438+2004年10月。

摘要

(1)反復驗證以上兩個階段(實驗階段和驗證階段)的實驗研究成果,收集所有實驗研究資料,撰寫實驗報告和全過程總結,撰寫和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將所有實驗成果整理成檔案管理。(2)通過對實驗的總結,初步構建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教學理論,開發設計了適合本課題實驗並具有推廣價值的較為系統的教育教學軟件。

  • 上一篇:cpu圖片完整圖解(什麽意思及詳細介紹)
  • 下一篇:魔卡少女櫻全集介紹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