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與特點

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與特點

  壹、什麽是課堂教學評價

  (壹)定義

 課堂教學評價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所進行的評價,主要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行為及其效果所進行的價值判斷。廣義的課堂教學評價通常有過程和結果、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維度。由於前面的內容主要涉及的是學生和教學結果的評價,因此,我們這裏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針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進行的評價。(張大均:《教育心理學》,665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通常有三種方式:壹是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主要是對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如教師、學生、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等進行評價;二是對學生活動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則是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評價中心,要求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得到了認知、情感、動作技能等的發展和進步進行評價,它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作為基礎;三是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它往往是在教學結束之後對學生的進步所進行的評價,與第二種評價的不同在於,前者主要是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來推測其可能的收獲,而對教學效果進行的評價則往往是在課堂教學之後通過考試等測量手段來進行的。

 在這三種評價方式中,第三種方式往往同學生評價相聯系,而且是學生評價的重點,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第二種評價方法目前還處於探索之中,如,是針對學生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還是對每個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評價。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評價還是課後進行評價等問題還需要進壹步探索;教學過程評價則是目前主要采用的,也是相對較為成熟的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我們這裏的課堂教學評價主要也就是探討這方面的內容。

  (二)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類型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進行不同分類。

 1.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

 按評價目的可以將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為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獎懲性評價的目的是根據評價的結果對教師進行獎懲,它將課堂教學評價的結果與教師的獎懲相結合,並以此作為教師晉級、嘉獎、降級、解聘等的依據。這種評價是目前我國教育領域中運用較多的評價方式,存在壹定的弊端,如參評教師過分註重被評課的質量而不是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出現中評不中用的現象,此外還會出現難以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等問題。

 發展性評價的目的則是期望通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討論、反思,讓被評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評價結果不與獎懲掛鉤,而是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發現各自的優缺點提供機會,為制訂教師發展的目標和對策提供依據。

 2.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

 按評價主體可以將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為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這種分類方法以評價者是否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依據。外部評價是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人員,如教研員、評價專家、學校領導、教務人員以及教師同行等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者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的評價;內部評價則是由直接從事課堂教學活動的教師本人和學生群體所進行的評價。

 無論是外部評價者還是內部評價者,在評價的過程中都會遵循壹定的評價標準,不過不同評價者的評價標準可能會有所不同,如同行更多地會從學科的角度對課堂教學提出要求,學校領導則會從學校管理角度提出要求,教師本人則會從自我教學風格方面進行評述,而學生則可能從教學內容的多寡和教學中的情緒反應等方面進行評價。

 3.現場觀察評價、監視監聽評價、錄像評價、量表評價

 按評價資料的收集手段可以將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為現場觀察評價、監視監聽評價、錄像評價、量表評價等。

 現場觀察評價是評價者進入課堂,實時實地聽教師講課並及時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法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往往表現為隨堂聽課、評課。這種評價資料的收集方法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而且能夠對各種臨時發生的情況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較深的體會。缺點在於會受到評價者註意力分配和記錄速度等的限制,而且由於評價者的出現往往會讓被評教師和學生在心理和行為上發生壹定變化。

 監視監聽評價則是利用單向玻璃或攝像設備等進行的實時課堂評價。評價者不直接進入課堂,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給師生帶來壓力,使獲取的信息更加真實。缺點在於可能會受到觀察角度等的影響,無法全面了解整個課堂的情況。

 錄像評價則是利用錄像將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活動記錄下來,進行課後的評價和分析。其優點在於可以多人反復觀看和討論,在評價的過程中也可以讓被評教師參與討論,從而使得整個評價資料更為全面、客觀、準確。而且還可以將不同教師的教學錄像進行對比,或者將同壹個教師的教學錄像進行對比,分析教師教學的進步情況。在錄像評價中,錄像往往只是壹種評價資料的收集手段,對錄像進行數據的編碼、分析和評價會派生出不同的錄像評價分析技術。

 量表評價則是采用事先編制好的評價量表,由教師和學生根據他們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主觀映象進行回答。這種評價方法的關鍵是評價量表的編制,它有時也被稱為問卷評價法。問卷評價是目前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壹種方式。

  (三)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

 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相反,它更是激勵教師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不斷學習、改進、提高的過程。簡要地說,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1.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導向功能,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盡快轉變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教育創新意識,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對課堂教學中與教和學相關的各種因素的選擇和側重點不壹樣,這些不壹樣的地方將促使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更加註重評價所側重的各種相關因素,並將其作為課堂教學中展示和發揮的重點,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

 2.課堂教學評價具有激勵功能,可以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

 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有效地評析教師課堂教學的狀況和優缺點,只有讓教師了解了自己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優點、亮點、特點和弱點,才能找到今後努力發展的基點和方向。課堂教學評價正是教師了解自己教學情況的壹條關鍵途徑。同時,課堂教學評價還可以使教師在相互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中增進了解,互相學習,在聽課、評課的交流中激發內在的需要和動力。

 3.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水平和能力是教師立足的基點,如何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是教師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壹。我們的課堂教學評價正好可以為廣大的教師提供壹個科學了解自身教學狀況的窗口,使其明了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壹個很好的平臺。針對目前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教師的適應性問題而言,課堂教學評價特別是發展性的課堂教學評價,正是保證新課程順利實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法。

 4.課堂教學評價具有決策和鑒定功能,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工作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評價體系的核心內容。通過開展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有效地鑒定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質量、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等,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統化,決策更科學化。

  二、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壹,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目標之壹就是通過切實的評價與診斷,幫助教師積極自主地構建和應用新的教學策略,不斷調整教學的組織方法與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第二,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是關註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而這個過程的效率和師生間的互動交流直接關系著教學目標的完成。因此,評價時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評價來進壹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找到課堂教學中還應該改進的地方,而不僅僅是評判教師的教學過程現狀。同時現代教學評價強調,課堂教學評價主體之壹就是教師自己,課堂教學評價本身也應該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與行為的批判性的反思,是教師與同行、專家交流與分享的過程,因此,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評價的對象和評價的內容要體現的壹個原則。在評價的對象上,主體性原則是指被評價對象對評價活動和過程的參與,包括評價指標的建立、評價方法的采用、評價過程的實施等都要有教師的參與;在評價的內容上主體性原則是指評價中要體現互動和學生的發展,即評價的壹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師生間的互動。課堂教學中的互動通常表現在:(1)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投入,學習成了壹種內在的動力和需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成長的體驗;(2)學會合作,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會接納、贊賞、爭辯、互助。

  (三)效益性原則

 效益性原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所取得的教學成果與所付出的物質代價和精神代價的比率。這往往是評價課堂教學中教學活動適宜性的壹個重要標準,課堂教學活動本身是為了完成相應的課堂教學目標,每壹個教學環節和相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了達到這個教學目標而存在的。不同的教學處理,其效果和效率是不壹樣的。因此,某些教學活動和教學環節是否恰當,效益性原則就成為壹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標準。這既是教師創造性發揮的體現,同時也是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它的實現才能真正達到發展性評價的目的。

  (四)藝術性原則

 教學是壹門技術,更是壹門藝術,這是壹句公認的名言,但教學藝術本身也是課堂教學評價最難以把握的壹個內容。應該說教學藝術體現出了教學的生命力之所在,它是教師素質的綜合體現,不僅體現在教師的各種能力之中,也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其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體態語的表現力尤為重要。語言表達不僅要準確、清晰、簡練,還要具有感染力。就課堂教學的環節而言,教學藝術包括導入藝術、介紹藝術、提問藝術等,每個環節的組織都能體現教師的教學功底。而評價過程中對教學藝術性的評價也主要體現在對教師素質和教學過程的評價上。

  (五)過程性原則

 過程性原則包括兩個方面。第壹,評價針對的是課堂教學的過程,即課堂教學評價本身直接針對的是課堂教學活動及其歷程,在這個過程中,結合課堂教學的目標來評價課堂教學的效率。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在主流的課堂教學評價中,往往以課堂教學的幾個基本結構和環節來進行評價。第二,它是與發展性原則相生相伴的壹個原則。評價既要體現教師教學經驗的發展過程,又要體現學生學習經驗的發展過程,它不是用某壹事件評定某壹結果,而是要體現個體發展的連續性。為了真正發揮評價的教學作用,我們把教師和學生的個體成長與進步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師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態度和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反思,對評價資料進行細心收集、整理與分析。因此,我們應註重評價對教與學的反饋與激勵作用,建立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同參與的評價制度,給予教師恰當的幫助和指導,鼓勵教師與時俱進,教學相長,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學與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六)多元性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的多元性原則,主要指兩個方面。壹是參與評價者的多元性。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通常是由教育管理者來完成的,主要是通過觀察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並對事先制訂好的評價表作出勾畫,被評價對象──教師往往處於評價活動之外。而現代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將作為評價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不僅有教育管理者的評價,還有教師的自我評價、學生的評價,乃至與教育活動有關的家長、社會的評價等,從而構成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二是指評價角度的多元性。在進行評價時,不僅要對教學的基本環節和過程進行評價,還需要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基本教學能力要素進行評價,需要對教學效果、教學思想和理念等進行評價。

  三、傳統課堂教學評價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壹)傳統課堂教學評價的特點

 課堂教學評價是伴隨著課堂教學的出現而產生的,在我國新課改之前就已存在,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重視課堂教學目標,強調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整和適當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課堂教學目標為導向,強調課堂教學過程和活動在課堂教學目標完成中的作用,反對教師過多出現與課堂教學目標無關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評價中的目標導向特征非常明顯。

 2.評價的主體是評價者,評價活動以他評為主

 任課教師自評和參與評價活動不足,缺乏改進計劃和措施在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尤為突出。評價活動往往由教育管理者來操作,評價結果通常也很少反饋給評價者,或者反饋信息不充分;在評價過程中,很少有被評價對象的參與。

 3.評價的高利害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中,評價主宰著壹切,制約著壹切,教師也是為評價而教,為評價而改。即妳評什麽,我教什麽;妳怎麽評,我怎麽教。這反映出傳統課堂教學評價被過多用在了管理上,用在了教師晉級評先上,而對於課堂教學評價的其他功能,如診斷、激勵、導向等則較少關註。

 4.評價方法多使用統壹的量表

 評價量表設置的評價指標全面,二級指標較多。許多教師感覺評價的內容空、細、繁,給教師工作加重了負擔。盡管評價指標制訂越細,評價的客觀性越好,但其對課堂教學的制約作用也就越大,甚至束縛教師的手腳,影響教師創造力的發揮。同時,傳統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過於單壹,有人壹提到評價,馬上就想到要有工具、量表,而忽視了許多簡便易行的辦法。

 5.評價的重點是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表現,忽略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狀態和學習水平的評價

 傳統課堂教學評價更多地關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過程與行為,以及在整個過程和行為中表現出來的專業水平及其發揮狀況,而忽略了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和情緒狀態。

  (二)課堂教學評價發展的趨勢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施和推廣,現代課堂教學評價逐漸出現了如下趨勢。

 在評價的功能上,由傳統課堂教學評價過分註重管理導向轉向註重教師的發展,提倡課堂教學的發展性評價。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再是單純地評判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和教師課堂教學的優劣,而是期望通過評價來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教師的成長。而且現代課堂教學也註重評價對課堂教學的導向作用,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註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生活體驗,促進學生身心的良性發展。

 在評價的著眼點上,從註重對結果的評價,轉向註重對過程的評價,尤其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的參與性的評價。此外,還將教學過程優化所需要的各種因素、環境、條件都納入了課堂教學評價的範圍,而且在對待評價結果上,也從原來單純關註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和公正性,發展到更加重視評價結果的反饋和對評價結果的反思,從而促進教師的發展。

 在評價主體上,由過去幾乎完全由評價者來進行評價發展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這個多元化的主體既包括了外部的評價者,也更強調被評價對象的參與;評價對象也由過去的被動等待向主動參與發展。同時,還強調學生對課堂教學評價的參與,註重評價信息的多元性,改變傳統以他評為主的方式,重視自評和互評。

 在評價方法上,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主要由量表壹統天下的局面,呈現出方法多樣性的特點。不僅有客觀、量化的評價方法,而且出現了量化、質性評價相結合,以質性評價統整量化評價的發展趨勢。

 在評價的過程中,也改變了以往的壹次性、終結性評價的方式,而采用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多次、多點、多方位進行評價。

  小結

 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改進教學行為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評價因目標、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應該遵循發展性、主體性、效益性等原則。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由於過於註重其鑒別和篩選功能而受到廣泛的爭議,而現代課堂教學評價則更加註重評價目標的多元化,更加註重其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

  • 上一篇:求解答C語言編程問題!10分急懸!謝謝了!
  • 下一篇:手機軟件偽裝app有哪些手機應用標準修改軟件推薦?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