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雪花編程銑床

雪花編程銑床

我給妳補充壹些,也許妳會感興趣。

施工縫是指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先澆混凝土後澆混凝土之間形成的接縫。施工縫不是真正的“縫”,而是在後澆混凝土和先澆混凝土之間有壹個結合面,稱為施工縫。

由於混凝土澆築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和質量問題,不同的結構工程需要謹慎對待施工縫的處理。

關於施工縫的知識

1,什麽是施工縫?

施工縫:施工單位之間因施工組織需要而留下的接縫。施工縫不是真正的“縫”,而是在後澆混凝土和先澆混凝土之間有壹個結合面,稱為施工縫。

2.如何設計施工縫?

施工縫的位置宜設置在結構中剪力較小且便於施工的部位,並應符合下列要求:柱宜留水平縫,梁、板、墻宜留豎向縫。

(1)施工縫應留在基礎頂面、梁或吊車梁支架下方、吊車梁上方、無梁樓蓋柱帽下方。

(2)與樓板連成整體的大截面梁,應在樓板底面以下20 mm ~ 30 mm處留施工縫。當板下有橫梁支撐時,保留在橫梁支撐的下部。

(3)對於單向板,施工縫應留在平行於板短邊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樓板應沿次梁方向澆築,次梁跨度中間1/3範圍內應留施工縫。

(5)墻體上的施工縫應留在洞口過梁跨度1/3範圍內,或縱橫墻交接處。

(6)樓梯上的施工縫應留在踏步板的1/3處。

(7)池壁的施工縫應留在高出池底表面200 mm ~ 500 mm的垂直池壁上。

(8)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倉庫、設備基礎、多層剛架等復雜結構,應根據設計要求設置施工縫。

3、問題頻發的現象

施工縫處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脆,新老混凝土明顯嫁接,水沿縫隙滲漏。

4.提出壹些具體措施。

1、豎縫表面打毛方法

混凝土終凝後,應拆除擋板,並用斧子或鋼桿鑿除表面,以清除松動的石塊。此時混凝土強度很低,很容易鑿深20~30MM。第二次澆築混凝土時,應預先用壓力水沖洗接縫面,並在澆築時刷素水泥漿,以增強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的方法

梁板體積較大,導致留置縫厚度較大,表面的浮漿層和泌水層也相應較厚,施工縫處理難度較大。如果刮去表面浮漿或二次振搗效果不好,可采用加粗骨料的方法,將級配碎石撒入浮漿中再次振搗,防止石子集中。這樣可以使接縫處較大體積澆築混凝土時骨料均勻,水泥漿不流失,強度不降低,還可以提高新老界面的粘結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漿的方法

混凝土體積較小時,簡單方法是用鐵抹子刮去表面壹層浮漿,深度小於< 25MM,挖出條紋,可提高水平施工縫的粘結質量,有利於新老混凝土的結合。

4、振搗方法的二次開發

把握好時間,在混凝土初凝後,終凝前,進行二次振興,將沈落的石子和浮漿重新攪拌結合,使之更加均勻密實。實踐表明,重新振搗是有效的措施之壹。

5、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築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澆築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應小於1.2 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松散石塊和軟弱混凝土層,並充分濕潤和沖洗幹凈,不得積水。也就是說要去掉奶皮,稍微露出粗砂,表面粗糙。

(3)澆築前,水平施工縫應鋪壹層水泥砂漿,厚度為10 mm ~ 15 mm,其配合比與混凝土中砂漿相同。

(4)混凝土應仔細振搗,確保新老混凝土緊密結合。

(5)防水混凝土結構設計時,應考慮鋼筋的布置和墻體的厚度,以方便施工,易於保證施工質量。

(6)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築,少留施工縫。當需要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以下規定:壹是底板和頂板上不應留施工縫,底拱和頂拱上不應留縱向施工縫。二、墻體不應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和彎矩最大的地方或底板與側墻的交接處,而應留在底板面以上不小於300 mm的墻上。當墻體有洞口時,施工縫距洞口邊緣的距離不應小於300 mm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墻結合線以下150 mm ~ 300 mm處,先拱後墻的施工縫可留在起拱線處,但必須註意加強防水措施。接縫的水面應貼防水止水帶,並塗防水塗料和砂漿。第三,動力作用下的設備基礎不應留施工縫。

(7)對於高度大於2 m的墻體,宜采用串筒或振動溜槽下料。

後澆帶

定義

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不均勻和收縮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根據設計或施工規範的要求,在板(包括基礎底板)、墻、梁的相應位置設置臨時施工縫,將結構臨時分成若幹部分。構件內部收縮後,過壹段時間再澆築施工縫的混凝土,將結構連接成壹個整體。後澆帶是解決沈降差和減小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後澆帶的位置和距離由設計計算確定,其寬度考慮施工簡單和避免應力集中,常為800 ~ 1200mm;有防水要求的部位應設置後澆帶,並考慮止水帶的構造;後澆帶位置的設置還應考慮模板等措施的不同消耗因素;後澆帶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比原結構高壹個等級。

功能

1.解決結算差。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和基礎是整體設計的,但施工時兩部分與後澆帶暫時斷開。在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大部分沈降(50%以上)完成後,澆築連接部分混凝土,將高低樓層連接成壹個整體。基礎設計時,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應力狀態,並分別進行強度校核。連接成壹個整體後,計算時應考慮後期沈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方法需要良好的地基土,房屋的沈降可以在施工期間基本完成。同時可以采取以下調節措施:(1)調節壓差。主樓荷載較大,采用整體基礎減少土壓力,增加埋深減少附加壓力;下部采用淺十字梁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樓層沈降接近。(2)調整時差。先施工主樓,基本完成沈降基本穩定後,再施工裙房,這樣後期沈降基本差不多。(3)調整高差。經過沈降計算,主樓標高設置略高,裙房標高設置略低,並預留兩者的沈降差,使兩者實際標高壹致。

2。減少溫度收縮的影響。新拌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會收縮,建成的結構受熱會膨脹,冷卻會收縮。混凝土硬化的大部分收縮將在施工後的前1 ~ 2個月內完成,溫度變化對結構的影響是頻繁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結構內部會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構件會出現裂縫。後澆帶施工中,長建築物每隔30 ~ 40米設置寬度為700 ~ 1000 mm的縫,縫內鋼筋采用搭接或平直的方式彎折。離開後澆帶後,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可以自由收縮,大大降低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大部分可以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停留時間壹般不少於壹個月,在此期間可完成30% ~ 40%的收縮變形。當後澆帶澆築時間較低時(但應為正溫),可采用水泥或水泥中摻有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高壹個等級,以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產生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建築後澆帶分為後澆帶沈降區、後澆帶收縮區和後澆帶溫度區,用於解決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的差異沈降,以及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減小等問題。這種後澆帶壹般有多種變形縫功能,設計時應以壹種功能為主,其他功能為輔。後澆帶是整個建築中的預留縫,包括基礎和L:部分結構(縫很寬,所以叫“帶”)。主體結構完成後,後澆帶混凝土灌滿,這個“縫”就不存在了,既解決了整個結構施工中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的差異沈降,又達到了不設置永久變形縫的目的。

通常在設計中,我們寫在結構設計總說明中,做法如下:後澆帶采用摻膨脹劑的補償收縮混凝土,水中養護14天的混凝土極限膨脹率大於等於0.015%。後澆帶中間梁板鋼筋增加20%,後澆帶應在主體結構完成60天且沈降穩定後,用比相鄰混凝土強度等級高的膨脹混凝土澆築。

建設周期:

壹般來說,是指建設項目中構成固定資產的單項工程或單位工程,從正式破土動工到按設計文件竣工,再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所需要的全部時間。工期與工程造價、工程質量壹起被視為建設項目管理的三大目標,是考核建設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指標。

建設周期:

指總建設規模與年度建設規模之比。它反映了壹個國家、壹個地區或壹個行業完成總建設規模所需的平均時間,也反映了建設速度和建設過程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的程序。作為考察投資效益的重要指標,可以用總投資和年投資來表示。即:

建設期(年)=總投資/年投資。

也可以用項目總數和年竣工數表示,即建設期(年)=項目總數/年竣工數。

合理工期

它是建設項目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通過合理的施工工藝和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財力和物力,使投資者和項目各參與單位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的期限。合理工期受資源勘探、選址、設備選型供應、工程質量配合、生產準備等多種客觀因素的制約。

固定建設周期:

在壹定的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工程建設所消耗的時間標準是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壹定時期內制定並公布的。固定工期有壹定的法律法規。對確定具體建設項目的建設周期具有指導意義,體現了合理的建設周期,反映了國家、地區或部門在壹定時期內不同建設項目的建設和管理水平。

合同期限:

在固定工期的指導下,建設工期由項目建設的合同雙方根據項目建設的具體情況,經過招標或談判後在合同中確定。合同期壹經鑒定,對合同雙方具有強制約束力,受國家經濟合同法的保護和制約。

工期定額:

指壹個建設項目或單項工程從破土動工到完成並交付全部設計文件所需的固定時間。工期定額是加強建設工程管理的壹項基礎工作,具有法定性、普遍性和科學性。合法性是指工期定額是考核項目工期的客觀標準,是對工期進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手段。工期定額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授權的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制定和發布。作為確定建設工程工期和施工合同工期的規範性文件,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修改或解釋,工期的實施和監督也由發布部門或授權部門進行日常管理。普遍性是指工期定額的編制是以正常的施工條件和程序為基礎,綜合了大多數企業的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因此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科學性是指在工期定額的制定和審查中,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統計、測算和計算。在建設前期,工期定額主要作為項目評估、決策和設計中按合理工期組織施工的依據,也可作為編制設計任務書和初步設計文件時確定工期的依據。它對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工程投資合同、工程招標和合同工期的考核都有指導作用。此外,還可以作為竣工期獎罰、工程結算、價格調整的依據。

項目成本:

它是壹個通稱,也是壹個統稱,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可以指建設工程造價、建安工程造價,也可以指其他相應的含義。

單位成本:

根據項目建成後的生產能力或實現的功能數量,計算單位數量的項目成本。例如每公裏鐵路的成本和每千瓦發電能力的成本。

靜態投資:

是指在編制預計成本時,根據某壹參考年月的建築要素單價計算出的成本的時間價值。包括工程量的誤差可能導致的成本增加。不包括以後年度因物價上漲等風險因素而增加的投資,以及因時間遷移而發生的投資利息支出。

動態投資:

指完成壹個建設項目所需的估算投資的總和,包括靜態投資、價格上漲等因素所需的投資,以及估算的投資利息支出。

項目成本管理:

運用科學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在目標統壹、各負其責的原則下,為保證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和有關各方的經濟權益,建設工程造價和建安工程價格的壹切業務行為和組織活動,都是全過程、全方位地按照政策和客觀規律進行的。

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

為了保證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益,圍繞工程造價的壹切經營活動和組織活動,都是從可行性研究通過補充設計、擴大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發包、施工、調試、竣工、投產、決算、後評價,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

工程造價的合理計算:

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和切合實際的計價依據,通過成本分析比較,促進設計優化,確保建設項目的預期成本核定在合理水平,包括將實際成本控制在預期價格的允許誤差範圍內。

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項目成本管理的全過程中,要從各方面采取措施,合理利用資源,管理成本,確保在合理確定預期成本的基礎上,將建設項目的實際成本控制在預期成本的允許誤差範圍內。

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

概算、估算、預算中使用的計價依據,以及對工程造價確定的控制,都是基於時間和市場的變化,能夠適應客觀實際趨勢,使實際的行車、生活工程造價在預期造價的允許誤差範圍內,保證建安工程價格的公平合理。

勞動定額:

指在壹定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條件下,生產壹定數量的合格產品或完成壹定數量的工作所必需的勞動消耗標準。勞動定額根據表述的不同分為工時定額和產量定額,其關系為:工時定額x產量定額=1。

預算估計指標:

指基於總體設計標準預算的人工、材料和機械消耗標準,計量單位為100平方米。概算指標比概算定額更全面,是編制初步設計概算的基礎。

估計指數:

它是在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階段和編制設計任務書階段,用來編制投資估算和計算投資需求的壹種定額。

萬元指標:

是以萬元建築安裝工作量為基礎,制定人工、材料、機械消耗標準。

其他直接費定額:

是指與建築、安裝、施工生產的個別產品無關,但為企業生產全部產品所必需的,為維持企業經營管理達到標準所必需的費用。

單位估價表:

是以表格形式確定單位建築安裝分項工程直接費的文件。如確定每生產10m3鋼筋混凝土或安裝某壹型號的銑刨機設備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等直接費。

投資估算:

它是指根據現有的數據和壹定的方法,對建設項目的投資額進行估算的整個投資決策過程。

設計估算:

是指在初步設計或擴大設計階段,根據設計要求對工程造價的粗略計算。

施工圖預算:

它是確定建築安裝工程預算費用的文件,是在施工圖設計完成後,以施工圖為基礎,根據預算定額、費用標準和本地區工人、材料、機械隊的預算價格編制的。

工程結算:

指施工企業向承包單位交付已完工工程或指向已完工工程收取工程價款收入的結算業務。

竣工決算:

它是反映已竣工項目建設成果的文件,是評估其投資效果的依據,是辦理交付使用和驗收的依據,是竣工驗收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設項目成本:

壹般是指壹個項目建設的總成本,即建設項目(工程)的固定資產計劃再生產和形成最低限額流動資金的壹次性成本之和。主要由建築安裝費用、設備工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組成。

建安工程造價:

在工程建設中,設備和工具的購買不創造價值,但建築安裝工程是創造價值的生產活動。因此,在項目投資的構成中,建築安裝工程的投資是相對的。作為建築安裝工程價值的貨幣表現,也稱為建安工程造價。

配額:

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根據壹定的技術和組織條件,規定完成某項合格產品(或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量化標準。它是經濟管理的工具,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定額具有科學性、合法性和群眾性。

配額級別:

指壹定時期內(如修訂間隔期)人工、材料、機械等定額消耗的變更程序。

工作日:

代表工作時間的計算單位。通常,八小時被視為標準工作日,雇員的壹個工作日習慣上被稱為工作日,無論雇員在壹個工作日中的實際工作時間,都被計算為工作日。

三角形建築部分

俗稱外橫墻

沿建築短軸布置的墻體稱為橫墻,橫外墻壹般稱為山墻。古建築壹般都有山墻,主要用來和鄰居的房子隔開,防火。

山墻有三種形式,壹種是人字形,簡單實用,修繕成本不高,所以被民間廣泛使用。第二,壺耳的造型線條優美,變化很大。其實是仿照古代官帽的造型,很有前途。因其形似鐵鍋的耳朵,故俗稱鐵鍋(鍋)耳壁。壺耳墻不僅廣泛應用於祠堂的山墻,也廣泛應用於普通百姓的住宅。綿綸會館等建築都是典型的壺耳山墻。第三種是波浪形。形狀起伏,講究對稱,起伏多為三級。其實就是壺耳壁的變形,更像古代的官帽,民間基本不用。在較大的建築中,它與人字形山墻、鍋耳形山墻壹起出現在小區中,特別引人註目。

有句諺語叫“山墻門壹定會傷人”:這是因為中國傳統住宅的主梁是搭在山墻上的,而山墻往往是承重墻。如果在墻上開門,墻體的承載力會降低,主梁有掉落的危險。

壹些基本數據

壹、普通住宅建築混凝土消耗量和鋼材消耗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混凝土0.3-0.33立方米/平方米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公斤/平方米

混凝土0.33-0.35立方米/平方米

3、小高層11-12樓

鋼筋50-52公斤/平方米

混凝土0.35立方米/平方米

4、高層17-18樓

鋼筋54-60公斤/平方米

混凝土0.36立方米/平方米

5、高層30 H=94米

鋼筋65-75公斤/平方米

混凝土0.42-0.47立方米/平方米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公斤/平方米

混凝土0.38-0.42立方米/平方米

7.別墅的混凝土和鋼材用量介於多層砌體住宅和高層11—12層之間。

以上數據按地震7度區規則設計。

二、普通多層住宅建築施工預算經濟指標

1.室外門窗(不含單元門和防盜門)占建築面積的0.20-0.24。

2.模板面積約占建築面積的2.2。

3.室外抹灰面積約占建築面積的0.4。

4.室內抹灰面積占建築面積的3.8%。

三、施工效果

1,壹個抹灰工每天抹灰量在35平方米。

2.壹個瓦工壹天砌1000-1800塊紅磚。

3.壹個瓦工壹天砌800-1000塊空心磚。

4、瓷磚15平方米

5.第壹次刮300 m2/天,第二次刮180 m2/天,第三次刮90 m2/天。

四、基本數據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每延米鋼筋重量為0.00617 * d * d * d。

3、幹砂重量1500KG/m3,濕砂重量1700KG/m3。

4、石料重量2200KG/m3。

5.每立方米約525塊紅磚(墻厚)

6、壹立方米空心磚約175。

7.篩側凈砂需要1.3立方米普通砂。

環梁

在砌體建築中,沿水平方向在砌體中設置封閉的鋼筋混凝土梁,以提高建築的空間剛度,增加建築的整體性,提高砌體建築的抗剪和抗拉強度,防止因地基不均勻沈降、地震或其他較大的振動荷載對建築的破壞。房屋基礎上部的連續鋼筋混凝土梁稱為基礎圈梁;在墻的上部,緊靠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稱為上部圈梁。

因為圈梁是連續的封閉梁,所以叫圈梁。

圈梁是在房屋的屋檐、窗頂、樓板、吊車梁頂或基礎頂面標高處,沿砌體墻水平方向封閉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構件。

根據要求,圈梁應是連續的,並在同壹水平面上閉合。但當圈梁被門窗洞口(如樓梯間窗洞口)隔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圈梁進行搭接加固。附加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兩梁高度差的兩倍,也不應小於1000mm。

圈梁通常布置在基礎墻、檐口和樓層處,其數量和位置與建築物的高度、層數、地基條件和抗震烈度有關。

構造柱

為提高多層建築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規範要求在房屋砌體中適當位置設置鋼筋混凝土柱,並與圈梁連接,以加強建築物的穩定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構造柱。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而是承擔抗剪、抗震等橫向荷載。

構造柱壹般設置在樓梯間休息平臺、縱橫墻交接處、墻角、墻中間,長度五米。近年來,為了在不增加截面尺寸的情況下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力或穩定性,墻體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建築墻體的轉角和邊緣,而是根據需要設置在墻體的中間,並且圈梁必須設置成封閉的形狀。

從施工角度看,構造柱應與圈梁、地梁、基礎梁整體澆築。結構工程中應通過水平拉筋與磚墻連接。構造柱在建構築物中間時,應與分布鋼筋連接。

構造柱的設置原則

1)應以砌體結構體系為基礎

砌體類結構或構件的受力或穩定性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結構要求,應在墻體規定位置設置現澆混凝土構造柱;

2)對於開間荷載大、層高及8層以上的砌體房屋,構造柱應按下列要求設置:

(1)墻的兩端,

(2)在較大的洞口兩側,

(3)房屋縱橫墻的交接處,

(4)構造柱間距,按組合墻考慮構造柱受力時,或考慮構造柱能提高墻體穩定性時,不宜大於4M,否則不宜大於1,5-2倍及墻高6M,或按有關規範執行。

(5)構造柱應與圈梁可靠連接;

3)下列情況應設置構造柱:

(1)應力或穩定性不足的小型墻垛,

(2)當跨度較大的梁下墻體厚度有限時,應設置在梁下。

(3)當墻體高厚比較大時,如自承式墻體或風荷載較大時,可在墻體適當部位設置構造柱,形成帶壁柱的墻體,以滿足高厚比和承載力要求。此時構造柱間距不宜大於4M,構造柱橫向支點沿高度間距不宜大於30,構造柱配筋應滿足水平受力要求。

構造柱是為了保證墻體的穩定,和梁有關系。

(1)為提高多層建築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規範要求在房屋砌體中適當位置設置鋼筋混凝土柱,並與圈梁連接,以加強建築物的穩定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構造柱。

(2)多層砌體建築中,底框內框磚砌體,其作用壹般是加強縱墻之間的連接,因為構造柱與其相鄰的縱、橫墻和齒相連接,沿墻高每500mm設置2 (6)拉結筋,每邊拉結筋伸入墻內超過100mm。壹般施工時,先砌磚墻,後澆混凝土柱,可增加橫墻組合,提高砌體抗剪承載力10%-30%。雖然增加率不高,但能明顯抑制墻體開裂,限制裂縫的發生。構造柱和圈梁共同作用,對磚砌體起到分隔和圍合作用,當砌體出現裂縫時,能迫使裂縫處於封閉範圍內,不再進壹步擴大。砌體雖有裂縫,但能限制其錯位,維持其承載力,抵消振動能量,使其不易提早倒塌。砌體結構作為豎向承重構件,在地震中最怕倒塌到地面,從而造成水平樓板和屋頂的倒塌,而構造柱可以防止或延緩倒塌時間,以減少損失。構造柱與圈梁的連接也可以起到類似框架結構的作用,效果非常明顯。

在砌體結構中,其主要作用是與圈梁壹起形成整體,增強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減少和控制墻體裂縫,增強砌體的強度。

在框架結構中,它的作用是當填充墻超過兩倍高度或開壹個比較大的洞,中間沒有支撐時,縱向剛度會較弱,需要設置構造柱加強,防止墻體開裂。

剪力墻

中文參賽作品名稱:剪力墻

英文條目名稱:剪力墻

房屋或結構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的墻體。防止結構剪切破壞。又稱抗風墻或抗震墻和結構墻。分體式平面剪力墻和筒體剪力墻。平面剪力墻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和無梁樓蓋體系。為了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和抗倒塌能力,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可以現澆或部分預制。現澆剪力墻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筒體剪力墻應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懸掛結構中,周圍有電梯機房、樓梯間、設備間、輔助用房的隔墻。筒壁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墻,其剛度和強度高於平面剪力墻,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編輯本段]剪力墻類別:

壹般來說,根據剪力墻上孔洞的大小、數量和排列,剪力墻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整體墻

當門窗沒有開口或只有幾個小開口時,可以忽略開口的存在。這種剪力墻就是整體剪力墻。

當門窗洞口面積之和不超過剪力墻側面面積的15%,且洞口之間的凈距和洞口到墻體的凈距大於洞口的長邊尺寸時,為整體式墻體。

小開口整體墻

門窗洞口尺寸大於整面墻,此時墻肢已出現局部彎矩。這種墻叫做小開口整墻。

  • 上一篇:測控可以進什麽事業單位
  • 下一篇:魚簍規劃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