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人類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領域的成就都有哪些?

人類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領域的成就都有哪些?

1、重磅!世界上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克隆羊多莉(Dolly)誕生於1996年7月5日,1997年首次向公眾披露。它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壹項,也是當年最引人註目的國際新聞之壹。

在培育多莉羊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這種技術也稱作體細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SCNT是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的壹種常用技術手段,涉及將供者體細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後者不經過精子穿透等有性過程(即無性繁殖)就可被激活、分裂並發育為新的胚胎,這個胚胎最終發育為動物個體。

2、華人團隊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

近日,《科學》雜誌在線刊登了壹項重量級的研究。來自浙江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哈佛大學以及其他科研機構與公司的團隊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壹舉解決了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內的關鍵難題。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是2017全球青年領袖,80後科學家楊璐菡博士。

器官移植手術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以美國為例,此時此刻,正在排隊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人數高達12萬。然而,每年能夠用於移植的器官數量非常有限,成功進行的器官移植手術僅有3萬多例。據估計,在2016年,每天都有22名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的過程中死去。

3、核移植技術重編程能力比誘導型多能幹細胞技術更強

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和誘導型多能幹細胞(iPSCs)是體細胞重編程的兩種最主要的技術手段。核移植技術與誘導型多能幹細胞的重編程能力是否存在差異壹直是人們非常關註的問題。

2009年,高紹榮實驗室通過四倍體互補實驗,獲得了全部由ips細胞發育而來的小鼠,證明了誘導型多能幹細胞和核移植胚胎幹細胞壹樣具有真正的多能性。但是,這是以健康個體來源的體細胞作為供體細胞的情況。未來的體細胞重編程應用於臨床研究時,主要面向的是病人而非健康個體。

4、中國科學家建立單倍體體細胞遺傳篩選體系

單倍體細胞在遺傳篩選和轉基因動物培育中具有重要價值。前期研究獲得了哺乳動物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但是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在體外培養和分化過程中會發生自發二倍化,對建立單倍體體細胞遺傳篩選體系帶來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周琪研究組通過活細胞觀察,證實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在分裂時發生有絲分裂滑移使細胞從中期直接進入間期,從而導致二倍化。用調控分裂中期關鍵靶點的小分子抑制劑進行篩選,發現CDK1和ROCK通路是調控單倍體胚胎幹細胞二倍化的關鍵通路。

通過添加ROCK抑制劑,能將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分化為三個胚層的單倍體體細胞,包括神經幹細胞(可進壹步分化為成熟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心肌細胞和胰島細胞。

5、機器人操作體細胞克隆豬誕生

經過兩個多月漫長等待,壹份特殊的“親子鑒定”報告近日出爐。13頭克隆小豬與“代孕”母親無血緣關系,僅與供體細胞存在“親子關系”。這從醫學上表明了世界首例機器人操作的體細胞克隆豬在天津誕生。

較之以往的“手工操作”克隆技術,此次機器人自動化“操刀”,用力更小,對細胞傷害更少,精度更高,體細胞克隆技術成功的關鍵指標“囊胚率”也從10%提高至20%。

“機器人操作體細胞克隆豬”研究來自南開大學機器人所趙新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體細胞克隆是改良生物品種的經典方法之壹。它將普通品種卵母細胞的細胞核去除後,註入優良品種的體細胞,獲得的後代壹定是優良品種。

  • 上一篇:個人能力怎麽寫?
  • 下一篇: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 匯編語言的重要性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