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甘肅省瑪曲縣大水(格爾珂)金礦床

甘肅省瑪曲縣大水(格爾珂)金礦床

大水金礦位於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境內的大水軍牧場壹帶,距瑪曲縣城66°方向16km處,行政區劃上隸屬於瑪曲縣尼瑪鄉管轄(圖1)。地理坐標為東經102°12′26″~102°15′04″,北緯:34°01′53″~34°04′01″,礦區面積為1.4689km2。該礦是由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原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隊)於1990年發現後勘查評價的。

圖1 大水金礦交通位置圖

1996~2000年甘肅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隊對大水金礦進行了勘查工作,2000年提交了《甘肅省瑪曲縣格爾珂金礦詳查地質報告》。大水礦區累計探明C+D級金儲量37 052 kg,平均品位12.67×10-6,為壹大型微細浸染型(卡林-類卡林)金礦床。

2005年對大水金礦進行了資源潛力調查工作,該礦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找礦潛力巨大,總資源量預期可達100 t,達特大型規模。

1 區域成礦地質環境

1.1 大地構造單元

礦床大地構造位置位於秦-祁-昆成礦域秦嶺-大別成礦省的西秦嶺成礦帶之南亞帶,南與甘孜-松潘褶皺帶相接,以略陽-瑪曲斷裂為界。其北為西傾山隆起帶,其南為巴西復向斜。礦床位於西傾山隆起帶南緣。

1.2 區域地層

區域內出露最古老地層為誌留系,屬潟湖相—淺海相沈積,分布在格爾括合褶皺束軸部。從軸部向南翼依次為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和下侏羅統。石炭系、二疊系和三疊系分別由淺海相和碳酸鹽巖臺地的碳酸鹽巖組成;下侏羅統由湖沼相的碎屑巖、碳酸鹽巖及陸相火山巖組成;白堊系以碎屑巖為主,夾有少量的碳酸鹽巖。其中,三疊系灰巖金平均豐度值30×10-9,高出同類巖石地殼豐度值6倍以上,表明三疊紀地層是本區壹個富金巖系。

1.3 區域構造格架

區域以翁尼-曲哈爾登斷裂為界,西傾山隆起帶分為2個次級構造單元,斷裂以北為格爾括合褶皺束,斷裂以南為郎木寺褶皺束,這2個次級構造單元相互平行呈帶狀延伸(圖2)。

圖2 西秦嶺大地構造示意圖

(據趙彥慶等,2003)

QLA—祁連構造帶;NQL—北秦嶺構造帶;WQL—西秦嶺構造帶;SG—松潘-甘孜構造帶;YZ—揚子板塊;SF1—武山-天水-商丹縫合帶;SF2—瑪曲-南坪-略陽縫合帶

區域內斷裂發育,以EW向和SN-SE走向斷裂為主,組成略陽-瑪曲、翁尼-曲哈爾登、喀阿爾賽-雜爾加佐利等3組斷裂,它們控制本區的地質構造發展。其中,略陽-瑪曲逆沖斷裂組是控制金礦帶的壹組主要斷裂。略陽-瑪曲斷裂組成壹個向南東方向突出的弧形構造,弧形構造西翼,主體構造線方向呈NW向或近EW向,沿斷裂發生走滑作用,形成壹系列NW向斷裂破碎帶,對金礦起明顯控制作用。

1.4 區域巖漿活動

區域內巖漿活動較微弱,主要發生在晚印支-晚燕山期,具有多期次、多旋回活動的特點,空間分布上明顯受斷裂控制,巖漿活動由中性向中酸性演化,具有偏堿性和貧堿性特征,屬正常系列和氧化鋁過飽和系列。

區內巖漿活動以燕山早期巖漿活動為主,主要分布在大水-忠曲斷裂的北緣,其中有忠格紮那巖體、忠曲巖體和格爾括合巖體,面積分別為4.8km2、0.05km2和1.76km2,呈巖株狀、巖枝狀產出,巖性以花崗閃長巖、花崗閃長斑巖、閃長玢巖和正長斑巖為主,其中忠格紮那、格爾括合巖體分帶明顯,具有中心相和邊緣相,圍巖具明顯大理巖化。

1.5 成礦單元

礦床大地構造位置位於秦-祁-昆成礦域秦嶺-大別成礦省的西秦嶺成礦帶之南亞帶。

2 礦區地質特征

2.1 礦區地層

礦區絕大部分被第四系殘坡積所覆蓋,基巖出露零星,分布的地層單壹(表1),主要為中三疊統馬熱松多組,另有少量二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圖3;表1)。中三疊統下巖組第壹巖性段Ta-12是格爾珂金礦床的賦礦層位。

中三疊統下巖組第壹巖段( ):巖性為壹套白雲巖、白雲質灰巖及矽質破碎角礫巖。

中三疊統下巖組第二巖段( ):巖性為壹套微—細粒灰巖、泥質灰巖及砂屑灰巖。該段巖性不穩定,沿走向、傾向變化大,含泥質不均勻,絕大部分泥質灰巖或砂屑灰巖被塊狀灰巖所代替,屬於淺海相—陸相沈積。

表1 礦區地層表

圖3 大水金礦床地質略圖

K—白堊系;T1—下三疊統;T2—中三疊統;P—二疊系;1—花崗閃長斑巖;2—花崗閃長巖脈;3—金礦體;4—不整合界線;5—構造角礫巖帶;6—壓扭性斷層;7—地層產狀;8—花崗閃長巖

2.2 礦區巖漿巖

礦區內巖漿活動壹般,僅在大水金礦區北側見到有規模較大的格爾括合花崗閃長斑巖體出露,在該巖體的南部見花崗閃長巖巖脈以放射狀沿南北向構造侵入礦區。

2.2.1 格爾括合巖體

格爾括合巖體產於礦區北緣,侵入於中三疊統的灰巖地層中,出露面積1.76km2,呈近圓狀,依據巖石礦物特征和巖石化學特征,可劃分為2個巖性帶,早期為黑雲母閃長玢巖,晚期為花崗閃長斑巖。

1)黑雲母閃長玢巖,形態不規則,零星分布於侵入體的北部、東部及西部,與圍巖(灰巖)呈侵入接觸關系。巖石呈淺灰綠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基質具隱晶質—顯微晶質結構。斑晶占25%,斜長石12%~15%,角閃石3%~5%,黑雲母8%;基質有矽質(次生石英)50%~60%,長石5%,鈣質3%,氧化鐵2%。斜長石具自形—半自形晶,個別呈熔蝕狀,黑雲母邊緣被碳酸鹽交代,呈鋸齒狀,角閃石呈長柱狀,具纖閃石化。副礦物有磁鐵礦(1%)、磷灰石、鋯石及少許電氣石等。

2)花崗閃長斑巖,分布於格爾括合侵入體的中部、南部,其圍巖具大理巖化。南部內、外接觸帶具赤鐵礦化及矽化等蝕變現象。巖石呈淺綠灰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基質具微晶結構,斑晶占20%~25%,主要為長石(>12%),具雙晶結構;黑雲母(6%左右);角閃石(>5%)呈長板狀,具多色性,為普通角閃石。基質主要為玉髓(60%)、綠泥石(10%)及細脈方解石(5%)。副礦物有磁鐵礦、磷灰石、鋯石、電氣石和黃鐵礦等。

2.2.2 花崗閃長巖脈

在格爾括合巖株狀花崗閃長斑巖的外側,有大量花崗閃長巖沿南北向斷裂破碎帶或裂隙貫入,呈巖枝狀產出,脈體呈0~10°、290°~310°展布,與SN向構造和金礦體展布方向大體相吻合。脈體長100~700m,寬10~50m,在礦床內組成壹個很大的脈體。脈體形態很復雜,多呈港灣狀、長條狀和凸鏡狀,具有膨大縮小、分枝復合特征,與花崗閃長斑巖巖體是同源異相的產物。

格爾括合巖體的40Ar/39Ar坪年齡為235.4±1.3 Ma,等時線年齡為235.2±2.3 Ma(王平安等,2000),全巖K-Ar法年齡為190.0~190.6 Ma,Rb-Sr等時線年齡為174.3 Ma;格爾珂金礦床花崗閃長巖脈體40Ar/39Ar坪年齡為222.5±2.6 Ma,等時線年齡為223.0±2.8 Ma;花崗巖中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為117.9±4.9 Ma至189.4±5.2 Ma(韓春明等,2004)。上述成巖成礦時代表明:大水金礦床成巖時代為印支至燕山期,成礦經歷了兩期成礦作用,即該礦床是多次構造—巖漿活動的產物。

2.3 礦區構造

大水礦區斷裂發育,成礦作用受斷裂構造控制明顯(圖3)。

2.3.1 NWW—EW 向的主斷裂帶

該斷裂貫穿整個礦區,總體呈100°~110°方向展布,傾向S或SW,傾角60°~75°,張扭性。該斷裂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寬的破碎帶,破碎帶寬10~30m,發育有斷層泥、斷層角礫、構造透鏡體和碎裂巖等。

2.3.2 NE—NNE 向斷裂

主要發育在礦區西部,總體呈10°~30°方向展布,其斷層規模不大,長600~1400m,傾向SE,傾角60°~75°,該組斷裂切割近EW向斷裂,張扭性。在斷裂破碎帶內有大量花崗閃長巖脈和方解石脈充填,脈體有明顯膨大縮小現象,形成許多串珠狀分布的局部低壓張性空間,為熱液活動和金的沈澱提供了良好場所。在SN向斷裂的旁側,發育壹組100°~110°方向羽狀裂隙,與斷層破碎帶呈銳角相交,遞錯排列,構成梯狀控礦構造。特別是它們二者交會處,是礦體最集中、最富集部位。因而,SN向斷裂對本礦床起著定位作用,控制了礦體的分布和產出。

2.3.3 NW 向斷裂

該斷裂產狀220°~240°∠50°~60°,斷層面呈舒緩波狀,斷裂破碎帶內有構造透鏡體,在斷層旁側見有張扭性節理組合,力學性質為張扭性。

大水礦區經歷了多期構造活動疊加和改造。礦區NWW向主斷裂帶不僅控制了巖漿巖的分布狀態,也是本地區的導礦、控礦構造。容礦構造主要是NWW次級斷裂,其次是NNE向和NNW向斷裂,此外巖溶構造也是壹個重要的容礦構造。

大量資料表明,EW向構造主要定型時期為燕山早期,表現為EW向構造的壓性斷裂內充填有花崗閃長巖,動力變質及大水-忠曲斷裂的形成,奠定了本區構造的基本格架,並對成礦起了壹定的控制作用。SN向構造切割EW向構造,是白堊紀末期EW向擠壓外力作用的結果,是燕山晚期運動在本區的反映,主要表現為斷塊的升降運動。

2.4 圍巖蝕變

礦區圍巖蝕變嚴格受到斷裂及破碎帶的控制,蝕變以中低溫熱液蝕變為特征。圍巖蝕變類型主要有矽化、赤鐵礦化和碳酸鹽化,其次為高嶺土化、綠泥石化、絹雲母化、次生褐鐵礦化和少量汞砷硫化物礦化。

矽化是指富含矽質的熱液對圍巖碳酸鹽巖、中酸性脈巖進行交代,使其在圍巖中的含量增加,同時原巖組構、礦物成分發生相應變化的熱液蝕變作用。因此,矽化蝕變作用不包括鐵矽質熱液在開放空間直接沈澱而成的矽質巖和角礫巖的鐵矽質膠結物。矽化是大水金礦區最重要的壹種蝕變礦化作用,它貫穿於成礦作用的全過程。主要有兩期,早期為面狀、帶狀蝕變,蝕變範圍廣、強度大。主要表現為灰巖或白雲質灰巖被交代成含量不等的矽化灰巖、似碧玉巖,花崗閃長斑巖的基質大部分被交代成微晶石英、長石斑晶玉髓化。晚期轉化為線型蝕變,以含方解石的石英細脈或網脈形式充填早期蝕變礦化體的構造裂隙中。

赤鐵礦化是大水金礦區所特有的壹種蝕變礦化類型。主要有2種產出形式:壹種呈塵狀或質點狀彌散分布於微晶-細晶石英顆粒中,與早期矽化作用密切伴生;另壹種呈不規則團塊狀、短脈狀沿構造裂隙分布。

綠泥石化、絹雲母化及高嶺土化等主要是花崗閃長斑巖中的暗色礦物、長石斑晶及基質成分等為熱液交代形成綠泥石、絹雲母等。

與金成礦關系最為密切的蝕變是矽化和赤鐵礦化,所有的主要金礦體均產在矽化、赤(褐)鐵礦化和網脈狀方解石化最強烈的範圍內。矽化、赤鐵礦化和方解石化蝕變作用貫穿整個熱液期,金礦化是在多期礦化熱液疊加富集的基礎上形成的。矽化、赤鐵礦化最強烈地段,也是金礦化最富集部位。廣泛發育的微細網脈狀碳酸鹽化和粗晶-偉晶方解石脈指示著大規模的成礦流體活動的存在,是尋找深部隱伏礦體的重要標誌。

3 礦床(體)地質特征

3.1 礦體特征

大水金礦區現已圈出金礦體127個,礦體主要產於中三疊統馬熱松多組的灰巖、白雲質灰巖和白雲巖中,其次產於燕山期花崗閃長巖脈的內外接觸帶、侏羅系礫巖地層,具有分段集中的特點。礦體走向近EW,NW及近SN向,礦體傾角較陡,傾角在45°~80°之間,礦體形態復雜,呈不規則枝杈狀(追蹤幾組斷裂形成)、似層狀、透鏡狀、囊狀、筒狀和脈狀等,並具有膨大縮小、分枝復合及尖滅再現等特征。

礦體嚴格受到斷裂構造和古巖溶的控制,礦體與圍巖界線明顯。礦體長20~220m,最大長度達280m,控制礦體延深20~330m,礦體分布標高3342~3854m,厚度0.84~41.19m。金品位壹般為1.0×10-6~29.36×10-6,個別地段高達100×10-6,平均品位8.52×10-6。礦體厚度變化系數為82%~134%,品位變化系數為38%~160%。

大水礦區雖然礦體眾多,但主要儲量集中在Au7和Au20-1A等幾個大礦體上。

3.2 礦石成分

根據大量巖礦石光薄片的顯微鏡觀察,結合人工重砂及電子探針等手段研究表明,大水金礦床礦石礦物組合比較簡單。金屬礦石礦物以赤鐵礦、黃鐵礦、自然金及褐鐵礦為主,含微量的辰砂、雄黃、雌黃、輝銻礦、磁鐵礦、白鎢礦和菱錳礦等,總含量不超過5%。非金屬礦物主要有玉髓質石英、微晶—細晶石英和方解石,其次為白雲石、綠泥石、絹雲母和重晶石等。

石英是各種類型礦石的主要組成礦物,可分為隱晶—微晶玉髓狀石英、細粒石英、細脈或網脈狀粗粒石英。

赤鐵礦是大水金礦的主要金屬礦物,也是特征性礦物。關於赤鐵礦的成因問題,有2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閆升好等(2000)認為有2種產出形式,壹種呈塵狀或質點狀彌散分布於微晶-細晶石英顆粒或方解石內,見於各種矽質巖型和交代成因的礦石內,赤鐵礦化是伴隨石英顆粒沈澱而成的;第二種赤鐵礦呈不規則團塊狀、短脈狀、環帶狀或皮殼狀沿構造裂隙及其交叉部位或孔洞分布,系由本身富含鐵質的成礦熱液在開放氧化環境下沿構造裂隙充填沈澱而成。由此說明,大水金礦富含赤鐵礦的矽質巖礦石並非表生環境下次生氧化所致,而是原生成因的。而李紅陽等(2007)則認為大水金礦淺部地表氧化礦中廣泛分布的赤鐵礦和褐鐵礦,為微細粒稠密浸染狀和網脈狀黃鐵礦等硫化物表生氧化作用所致。

大水金礦床礦石按礦物成分、礦化原巖及結構構造可分為赤鐵礦化矽化碳酸鹽巖型、交代似碧玉巖型、赤鐵礦化矽化花崗閃長巖型、紋層狀、條帶狀矽質巖型和角礫巖型5種類型。其中前3種為主要礦石類型,尤以赤鐵礦化矽化碳酸鹽巖型分布最為廣泛。而紋層狀、條帶狀矽質巖型和角礫巖型礦石則分布較少。

3.3 礦石組構及成礦階段劃分

礦石結構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狀、交代殘余、微晶-細晶、變余斑狀、膠狀和鮞(豆)狀;礦石構造主要有致密塊狀、紋層狀和條帶狀、浸染狀和細脈浸染狀、細脈和網脈狀、碎裂—角礫狀、氣孔(孔洞)狀及蜂窩狀等。

閆升好等(2000)根據熱液脈體宏觀與微觀穿切關系及其***生礦物組合,將成礦作用過程劃分為熱液期和次生風化期。熱液期分5個成礦階段:①微晶石英-赤鐵礦階段,為含礦熱液早期面型蝕變礦化,是金重要成礦階段;②微晶石英-赤鐵礦-方解石階段,為含礦熱液充填沈積階段,是主要成礦階段;③石英-方解石階段,形成石英-方解石細脈或網脈,伴隨少量的辰砂、雄黃、雌黃及輝銻礦等硫化物,是次要成礦階段;④粗晶方解石階段,形成白色、雜色粗晶-巨晶方解石和少量菱鐵礦;⑤條帶狀梳狀方解石階段。

次生風化期主要表現為原生灰巖礦在風化環境下形成巖溶紅土型礦石,此外原生灰巖型礦石可見少量褐鐵礦化。

4 礦床成因分析

4.1 流體包裹體特征

大水金礦床流體包裹體形態為不規則的菱形、長條形、圓粒形、米粒形和不規則的長管形。從鏡下觀察可知,方解石中的流體包裹體較為發育,且形態各異。形態各異包裹體的***存現象說明了大水礦床在形成過程中可能遭受了後期熱動力作用。

方解石中原生流體包裹體大小為3~90 μm,大多集中於10~25 μm,而粒徑較小的包裹體主要是壹些單相包裹體和部分氣液包裹體,尤其以次生包裹體更為明顯。大水金礦床石英粒度很小(0.05~0.1mm),且石英內多數含有雜質、塵狀鐵質和泥狀物,包裹體不發育。似碧玉巖或矽質巖礦石主要由隱晶、微晶質石英組成,其中的流體包裹體個體非常小。方解石中的包裹體大多數無色透明,氣、液相之間界線十分清楚。少部分包裹體中液相成分呈暗灰色,大部分氣相成分呈現灰色、灰黑色。包裹體氣液比大小有差異,大多數為5%~10%,僅有少部分≤5%。

4.2 物理化學條件

閆升好等(2000)測得的包裹體均壹溫度變化範圍為105~386℃,峰值為150~200℃;韓春明等(2004)測得的成礦流體均壹溫度變化範圍為100~400℃,成礦溫度峰值區間變化範圍為150~200℃。從測溫結果來看,該礦床屬於中低溫熱液礦床。韓春明等(2004)測得的成礦壓力範圍為40.50~101.30 MPa,成礦壓力範圍較大。由地球內部0~35km壓力平均增長率為28.5×106Pa/km,可以計算出大水金礦區成礦的深度介於1.40~3.55km之間,結合含礦圍巖為斜長花崗巖和灰巖,認為該礦床形成於中淺成深度。

鹽度變化範圍為2.70%~9.10%,平均為4.88%,大部分成礦流體鹽度集中於2%~5%之間,表明該礦區成礦流體鹽度都很低。根據 Roedder(1980)編制的 NaCl-H2O 體系中 P(壓力)-T(溫度)-D(密度)圖解,韓春明等(2004)求得大水金礦床成礦流體密度為0.875~970 g/cm3,閆升好等(2000)求得的流體密度在0.817~0.972 g/cm3之間,測量結果均反應屬於中等密度流體。

4.3 同位素地球化學標誌

4.3.1 硫同位素

礦床內δ34S值變化範圍較窄(-1.8‰~4.1‰),極差為5.9‰,平均值為2.4‰,塔式分布特征明顯(圖4),以2‰~3‰為塔峰,反映硫的深部來源特征。

圖4 大水金礦床硫同位素組成直方圖解

(據韓春明等,2004)

4.3.2 碳、氧同位素

碳酸鹽的碳、氧同位素分析采用100%磷酸法,用MAT251 EM質譜儀測定,δ13C以PDB為標準,δ18O分別以PDB和SMOW為標準,分析精度為±0.20‰。灰巖δ13CPDB介於-1.2‰~+3.4‰之間,平均值為0.83‰;δ18OPDB為-21.6‰~-5.4‰,平均值-13.29‰(韓春明等,2004)。

4.3.3 氫、氧同位素

據韓春明等(2004)對大水金礦床10件方解石的氧同位素和氫同位素結果的研究表明,方解石礦物的δ18OSMOW分布於6.63‰~19.42‰之間,根據同壹樣品流體包裹體資料,按照O'Neil(1969)同位素分餾方程(即1000lnα=2.78×106T-2-2.89),計算所得 介於-4.32‰~8.33‰之間。將這些數據投入到 圖解上,早期方解石3個樣品投入到巖漿水範圍之內,4件樣品位於巖漿水範圍附近。晚期方解石樣品均落於巖漿水和大氣降水之間,這個變化趨勢表明,成礦流體在成礦早期是以巖漿水為主,晚期為大氣降水混合,與δD給出的信息完全吻合(圖5)。圖5中部分樣品距離大氣降水線較近,而另壹些樣品距離大氣降水線較遠。這種“δ18O漂移”現象,反映了大氣降水與巖石中氧同位素發生不同程度交換的結果。據Taylor(1979),在發生水/巖同位素交換時有如下的公式:W/R(水/巖石)=(δ末巖-δ初巖)/(δ初水-δ末水),公式中間“末”表示交換後,“初”表示交換前。在成礦初始階段成礦流體為巖漿水,δ初水為9.1‰,δ初巖為20‰,可以算得大水礦區W/R(水/巖石)比值約為0.75~1.00。因此,巖漿水雖然在成礦流體中占有壹定比例,但是所占比例不高。晚期成礦流體是以經過交換的大氣降水為主,這個計算結果與δ18O-δD關系圖解是壹致的。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對礦區矽質巖、脈巖礦石、熱液方解石以及賦礦地層、巖漿巖體(脈)等各種地質體進行了系統采樣和稀土元素測試分析,綜合分析這些數據可以獲得如下幾點認識。

1)大水金礦區巖漿巖、灰巖、各種礦石及熱液方解石等不同地質體稀土元素總量系統差別明顯。巖體ΣREE最高,變化於148.32~352.79×10-6,平均為186.56×10-6。脈巖稀土元素總量在100.21~170.05×10-6之間,平均為127.32×10-6。灰巖ΣREE最低,為1.97×10-6。而各種蝕變礦化巖石及熱液方解石ΣREE介於灰巖和巖漿巖之間。

圖5 成礦流體氫氧同位素組成圖解

(據韓春明等,2004)

2)所有樣品的ΣLREE/ΣHREE,(La/Yb)N,(Ce/Yb)N比值均遠>1,為輕稀土富集型,配分曲線右傾(圖6)。與富含輕稀土的堿性—偏堿性巖漿巖稀土組成相似。

圖6 大水金礦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圖

(據閆升好等,2000)

3)自灰巖→矽化灰巖礦→矽質巖礦,隨著蝕變礦化作用增強,ΣREE、ΣLREE和ΣHREE均呈顯著增高的變化特點:即ΣREE 從1.97→20.77→54.46×10-6;ΣLREE 從1.73→17.59→49.09×10-6;ΣHREE從0.24→3.18→5.37mg/g。熱液方解石ΣREE也明顯高於灰巖。這些都充分說明成礦作用過程中伴隨有大量稀土元素的帶入。

4)由圍巖到礦石,ΣLREE/ΣHREE、(La/Yb)N及(Ce/Yb)N等特征參數變化規律也非常明顯,即從灰巖至礦石逐漸升高,從脈巖到礦石則逐漸降低。

5)從稀土配分曲線和δEu,δCe值看,巖漿巖和脈巖具較明顯的弱—中等Eu負異常,δEu值在0.58~0.85之間,平均為0.67;Ce異常不明顯,δCe值分別為0.78和0.85。灰巖則具較明顯的Eu正異常和Ce負異常,δEu和δCe值分別為1.23,0.49。脈巖礦δEu和δCe值為0.69,0.82,矽質巖礦δEu和δCe值為0.69,0.84,矽化灰巖礦δEu和δCe值為0.89和0.84。因此,各種礦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線和δEu,δCe值均與巖漿巖類似或接近(圖6),而與灰巖存在較大差別,說明成礦物質來源與巖漿活動有關。

4.5 成巖和成礦時代

大水金礦北部格爾括合巖體的40Ar/39Ar坪年齡為235.4±1.3 Ma,等時線年齡為235.2±2.3 Ma(王平安等,2000),全巖K-Ar法年齡為190.0~190.6 Ma,Rb-Sr等時線年齡為174.3 Ma;大水金礦床花崗閃長巖脈體40Ar/39Ar坪年齡為222.5±2.6 Ma,等時線年齡為223.0±2.8 Ma;大水地區花崗巖中磷灰石裂變徑跡年齡為117.9±4.9 Ma至189.4±5.2 Ma(33件)。上述成巖成礦時代表明:大水金礦床成巖時代為印支至燕山期,成礦經歷了兩期成礦作用,即該礦床是多次構造-巖漿活動的產物。

4.6 礦床類型

大水金礦床為淺成—超淺成氧化環境下形成的熱液礦床,其熱液方解石、矽質巖礦石、矽化灰巖及原巖、巖漿巖等地質體的碳、矽、氧、氫同位素特征顯示,成礦物質中碳為氧化作用改造的深成巖漿碳,矽具深部巖漿或巖漿熱水來源的特點,成礦流體兼有巖漿水與建造水混合之特點。

各種礦石和熱液方解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線和δEu,δCe值均與富輕稀土的堿性—偏堿性巖漿巖相似,而與地層灰巖差別較大,成礦流體富含稀土、特別是輕稀土元素,成礦物質來源與巖漿活動有關,巖漿侵入和礦液上升就位可能是燕山期陸內造山階段同壹構造-巖漿-熱液體系演化的系列產物。

參考文獻

韓春明,袁萬明,於福生等.2004.甘肅省瑪曲大水金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地球學報,25(2):127~132

李紅陽,李英傑,袁萬明等.2007.甘肅大水閃長巖型金礦床的礦物地球化學特征.地質與勘探,43(4):41~45

孫保平,潘振興.2007.格爾珂金礦大水礦區地質特征及找礦標誌.內蒙古石油化工,(1):128~130

閆升好,王安建,高蘭等.2000a.大水式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礦床地質,19(2):126~136

閆升好,王安建,高蘭等.2000b.大水式金礦床穩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研究.礦床地質,19(1):37~45

趙彥慶,葉得金.2003.西秦嶺大水金礦的花崗巖成礦作用特征.現代地質,17(2):151~156

(李文良編寫)

  • 上一篇:excelif函數多層嵌套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軟件開發測試與軟件測試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