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靜下來,慢下來——願妳我都成為帶給孩子那束光的人

靜下來,慢下來——願妳我都成為帶給孩子那束光的人

瑋蓮

“當壹棵樹不再炫耀自己葉繁枝茂,而是深深紮根泥土時,它才真正的擁有深度;當壹顆樹不再攀比自己與天空的距離,而是強大自己的內徑時,它才真正的擁有高度。樹的生長需要深度和高度,人亦如樹,人的成長同樣需要。當壹個人不再是炫耀而是照耀的時候,他的生命將變得真正的富有。”讓教育靜下來,慢下來,讓我們真正成為照進孩子內心的那束光。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壹畝田,都有壹個夢,種什麽?怎麽長?是壹生的功課。教育便是植於信念和希望的事業。教育是在他人的心田播種,目的在於育人,育人在於育德,在於育健全的人格,培養幸福快樂的人。霍金是壹位坐在輪椅上的漸凍人,而我們看到的是壹個幽默陽光快樂的靈魂,因為他心中有希望,有信仰,有追求,對宇宙充滿了好奇,他活成了世間的奇跡,成為苦難的天使。而事實上我們的教育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已經遠離了教育的本質,有多少家長和學校敢拍著胸脯說我做到了呢?孩子在家長的急躁焦慮中長大,在學校集中訓練中獲得技能和同化,然後過著千篇壹律的生活,我們真正快樂嗎?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又出現了商家謬論“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五花八門的培訓班,似乎壹夜間街上盡是教育專家了。急著教,急著長,社會綁架了家長,家長綁架了學校,學校害怕輸,各種作業滿天飛,家長成了孩子作業的第壹責任人,家有學生便無寧日。常年不絕於耳的說教,哪有潤物無聲的潛移默化呢?又有多少孩子體會到了生命的美好,成長的快樂呢?家長、孩子壹刻也停不下來,靜不下來,哪來學習的快樂和靜中思考的能力呀!

功利性讓我們忘記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真諦。我們都知道拔苗助長的害處,卻有過之無不及地踐行著,孩子呀呀學語時就要識字算數,幼兒園裏學了小學的內容,學藝不為愉悅性情,壹步壹步考級,等考完了級,孩子便永遠不會再動那些樂器,在日常的逼迫中已完全喪失了興趣。人生不長,不要太急。三毛說:“給自己時間,不要焦急,壹步壹步來,壹日壹日過,請相信生命的韌性是驚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愛護。”

我既是壹名教師又是壹位母親,孩子的成長誰真正做到了循序漸進呢?我也曾急躁著把孩子養大,孩子與家長都在煎熬中。我們是否想過,當妳在打算要壹個孩子的時候,妳是不是已經輸了,孩子在母體中時,妳是否是幸福快樂的人,是否把良好的情緒傳導給孩子了,是否意識到妳的品行與教養都會潛意識影響到孩子,是否註重過妳自己的成長,孩子睜眼看到的妳又是什麽樣子的?壹個心胸狹窄的家長,壹個急功近利的家長,壹個自私自利的家長,壹個是便宜就賺的家長,壹個做事沒有原則和底線的家長……妳又希望妳的孩子能是怎樣的呢?妳是否想過妳的成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孩子的起跑線在父母手裏,在他最初的啟蒙和認知裏。壹個聽著音樂,看著花草樹木,聽著鳥鳴蟲唱,聽著故事長大的孩子怎麽會輸呢?事實上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人,而我們為什麽總是害怕平凡呢?人生不怕平凡,只怕平庸,不怕艷麗,只怕空放。

有多少孩子隨著年齡漸大,見識漸廣,在與原生家庭和以前學校的教育糾結,決裂著。壹個孩子壹出生就可以聽到世界的聲音,幾天便可以睜眼看這個世界了,在壹周歲左右才能用語言交流,並且是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壹張嘴,這壹張嘴還擔著數職,這好似說明聽和看有多重要,古人說的多聽多看少說,看的多聽得多,才能說的好,好話不用多,壹句頂壹萬句。當妳以壹貫的思維認為孩子小,啥也不懂就不註意妳的言行,認為孩子小就不具備認知能力就已經輸了。其實妳在孕育壹個生命的時候,他就和妳壹起在感知著這個世界了。而不是等到了上學的年齡才是受教育了,更不要把孩子教育的責任全推給學校,良好的家庭啟蒙教育會影響壹個人的壹生。真正的教育更多地在於實行而非口訓。當我們開始生活時,我們就開始接受教育了。

培養壹個具有健全人格和會思考的人,不論在什麽環境都會成為自我勉勵的人。思考產生於靜中,壹個小孩在大自然中看壹棵草綠,聽壹聲鳥鳴,賞花開花落,觀螞蟻上樹……,在嘈雜房間的壹角靜靜地玩玩具、畫畫、凝視著魚缸中的小魚,心無雜念,旁若無人,那是壹種將散軼於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內心世界的專心致誌,那是壹份心境平和的自給自足、清明安和而無所外求的精神圓融。他會感受到美的力量。妳安靜了,世界便靜了。世界萬物之謎,萬物之美,皆在靜中呈現。靜能生慧,慧能生智。在電影《無問西東》中,有壹個片段,西南聯大簡陋的教室裏,陳岱教授因太大的雨聲,學生已聽不清課,教授幹脆在黑板上寫下了“靜坐聽雨”,可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那可真是壹個出大師的年代呀!

在社會的大潮中,教育的功利性和喧囂已是登峰造極了,令呼吸要窒息了,假大空的口號喊的山響,到頭來依舊換湯不換藥,從壹個死胡同又走到另壹個死胡同,好大喜功,人的教育卻看不到有靈魂的人。讀與考試有關的書,做與學習相關的事,教育成才的目標普世的潛意識裏就是為了考名校--找好工作--賺更多的錢--買房子--買大房子--買車--買好車--結婚生孩子--選優質教育資源--考名校……。這與那個放羊娃的段子“放羊--賺錢--娶媳婦--生娃--放羊—娶媳婦……”又有什麽不同嗎?這思想和境界有什麽不壹樣嗎?而站在教育至高點的人們倡導的輿論壹直在嘲笑那放羊娃的邏輯,反觀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壹樣的愚。

給孩子壹個生命,妳就應該讓這個生命更精彩點!而不是壹輩壹輩的復制品……視野和學習的能力才決定生命的高度,當滿地都是六便士時,那些學了“無用”教育的孩子,還能夠擡頭看見月亮,並充分體會看見月亮的愉悅,是幸運的, 沒有美育熏陶的教育,永遠是失敗的。

這個世上,能獲得大量財富的人畢竟是少數人,如果財富是唯壹的標準,那麽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孩子如果只學會了升學考試,長大後,只學會了掙錢買房,這樣的人生,肯定也是不成功的。

追求物質的享受讓我們過分看中了賺錢,商品房的出現又讓太多人的人生拴在了壹個房子上,人似乎成了壹個錢的奴隸,哪還有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夢呢?而看上去這也無可厚非,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人為了各自利益而奔波就是這個意思。而寧靜致遠才是壹種人生的境界,大自然的秘密也隱藏在平靜處,浮躁急功近利都難以觸及到它的奧秘。當我們把賺錢當作人生奮鬥的目標,當我們把壹生的所得都貢獻給壹所70年產權的房子,當我們這樣代代相傳,那我們的生命又何其不幸。人生而向死,死是唯壹的歸宿。怎樣死去是我們要學習的,從孩子降生睜眼看世界得到的認知就是做有用的事,讀有用的書,現在整個社會都陷於“有用強迫癥”的深淵,崇尚壹切都以“有用”為標尺,許多技能和它們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悅性的初衷越行越遠,於是社會變得越來越功利,人心變得越來越浮躁。

教育去行政化,去功利化,才會回歸教育的本質。《莊子》裏“無用方為大用。”人生的趣味也在壹份閑情逸致裏。這個世界上許多美都是由無用之物帶來的,壹朵雲的變化,偶然鳥的鳴叫,朝陽的升起,夕陽西下的沈醉,壹場突如其來的春雨,沁人心脾的喜悅,潤如酥的美感,看壹眼花開,望壹下天空,不期而遇的相窺的驚喜,都帶給我們美感,成為珍貴的記憶。文學藝術中可以找到妳的人生,撫慰妳的哀傷……老子在《道德經》裏也講“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的生命包含肉體和精神,前者是基礎,後者是升華。與其壹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無用之物帶來的靜謐和美好。美會讓壹個人變得優雅和有趣,對於美的感受在壹個人的成長中是至關重要的。

快樂是壹種美德,成長是壹生的課題。人生不管遭遇什麽都要學習快樂的能力。教育是教化和培育,是為社會培養健全的人格,有求知欲、創新和探索未知的能力。就是要培養快樂的人。必須是靜的,慢的,不帶功利的。教師不是壹種職業,是壹份使命和天職,擔負著人類的精神成長,擔負著國家的未來,是文明的傳遞者。孤獨了300年的小詩《苔》,為何能瞬間讓人記住?為何頻頻惹人淚目?梁老師說,想通過這首詩告訴這群山裏的孩子們,“不要小看了自己”。在他心中,大山的孩子們也壹樣能等待綻放出來的時刻。誠如此言,每個人的出身無法選擇,或生在富裕地,或出生時嘴裏就含著金鑰匙,或生在偏遠,或生在貧困的山中,或出生就遭遇各種不幸,但我們可以選擇生命成長的方向。

梁俊老師和愛人周曉丹,選擇到貴州烏蒙山區支教,給孩子們唱歌、教孩子們吟詩。也許,兩年的時間,就能將壹群孩子的命運引向光明。還有無數的人、在遙遠的地方、做著支教的事情,我熟知的文友梵君、阿亮的月亮……他們堅守著初心,他們用自己的選擇和堅持,點亮了生命的微光,照亮了生活的大道。我總希望為師該有此種胸懷和境界,調整我們做教育的理念,不單做傳授技能的老師,少喊壹些大口號,教育是靜下心來,慢慢來的事業啊!

壹首三百年前的不起眼的小詩《苔》壹經傳唱,便似壹股清流,壹夜之間流進了人們的心裏,更如春夜喜雨滋潤了人們的心靈。 不管身處什麽環境,要有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念。它的傳唱者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真諦,教育的使命:在清凈的田裏播下希望的種子,靜待生命的花開。教育是壹項靜而慢的藝術,我們如何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隨著時代把希望和自信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是教育者壹生的課題。

大山的孩子在傳唱中獲取成長的信念和希望,慢慢會具備選擇的能力,困在大山深處,還是看到遠方世界?囿於艱難困苦,還是掙破牢籠?懵懵懂懂如靜水,還是小溪奔騰像泉湧?不言而喻。

社會的功利,教育的浮躁,靈魂跟不上步子,到頭來就是普世的心神疲勞,金衣玉食也難掩精神的荒蕪,人的歸屬終歸是精神的。寧靜致遠,當妳靜下來的時候,妳才會聽到心跳的聲音,感受到生命的律動,當妳靜下來的時候,妳才能感受到萬物之謎,生命之美。對於美的喜好本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在成長中社會的家庭的原因,有的人喪失或者扭曲了。沒有美育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壹個懂得和欣賞美的人,定會是壹個有益於社會和他人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裏壹片寂靜, 學生都在聚精會神地思考,這將是課堂最真最美的時刻。”靜中才會有美的東西呈現,目前我們的課堂太過喧囂和浮華,表演大於真實,目前的新課標和多媒體教學,動大於靜,直觀大於想象,看似熱鬧形象的課堂,花裏胡哨,既遏制了想象力,又影響了靜中思考的力量……。表面繁榮的背後是教育本真的失卻,尤其是那些傳播人文美學的課堂。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裏說“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諸葛亮《誡子書》裏對兒子的教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這些都體現了寧靜致遠的道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是不樂意做個平凡的人,而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註定是平凡的人。而教育的終極目標不就是培養平凡幸福快樂的人嗎?經濟的發展不也是為了幸福和快樂的生活嗎?知識的多少成不了快樂的源泉,自信和希望才是支撐點。“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又有誰認真領悟到其中的道理呢?

孩子們需要的成長是看重自己,相信自己。在靜靜地春頌“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夏讀“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冬唱“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中,享受精神的長成,有壹天會像蒲公英的種子,努力飛向他選擇的方向。

讓教育褪去繁華,慢下來回歸寧靜的本真吧!願妳我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能成為帶給孩子那束光的人!

  • 上一篇:什麽是android嵌入式開發
  • 下一篇:多線程並發服務器的缺點是什麽?可采用什麽克服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