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如何鑒別網絡上的培訓課程真實性?

如何鑒別網絡上的培訓課程真實性?

“副業培訓”陷阱

套路多、危險大

“網絡副業培訓”陷阱有壹些鮮明的“套路”。第壹,大多以“1元學費”“0元學費”“能賺大錢”引流,此後頻繁發信息、打電話誘導學員高價買課。相關課程費數千元至萬余元不等。

第二,培訓機構往往會“承諾”學員,掏高學費購課學成後,機構能推薦或“派單”提供兼職賺錢機會。但記者發現,這些承諾絕大多數根本無法兌現。“承諾的20天賺回學費,現在40天了也沒兌現。”壹名短視頻剪輯班學員表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多名專家稱從未聽說過心理傾聽師這壹職業。

第三,培訓效果名不副實、質量低劣。據多名學員反映,有的培訓講師講課內容非常粗淺,甚至是從網絡上粘貼拼湊,幾乎沒有實用價值;有的培訓講師讓學員花幾百元買配音軟件制作影視講解視頻卻無法發布;還有的培訓班講師身份造假。記者聯系了據稱為剪輯課程授課的知名影視博主,他表示“網上有人冒充我賣課”。

記者檢索多家網絡投訴平臺發現,針對上述多家機構的投訴量高達上百條,原因多為“不予退款”。此外,人數眾多的“學員群”還面臨被涉詐不法分子盯上的巨大風險。

治理難點在厘清

引流平臺法律責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趙精武表示,治理“副業培訓”陷阱的關鍵和難點在於如何斬斷不法機構或平臺利用知名網絡平臺進行引流的鏈條,厘清引流平臺的法律責任,壓實平臺責任承擔機制。

壹些受害學員告訴記者,引流網絡平臺事後往往以無法對培訓內容負責為由“甩鍋”責任。

趙精武認為,在實踐中,平臺經營者不能放棄對此類培訓廣告中誇大和虛假成分的審核義務。另外,根據互聯網廣告的相關規定,平臺經營者作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有義務對利用其信息服務展示、發布的廣告內容進行監測、巡查,對於明顯存在詐騙風險的“副業培訓”陷阱廣告,平臺經營者也應當就用戶的部分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部分平臺賬號在其直播、短視頻等發布的信息內容中插入“副業培訓”陷阱的宣傳內容,賬號運營者應當與培訓機構承擔連帶責任,平臺經營者有義務向受害用戶告知相關賬號運營者的實際身份。

  • 上一篇:如何評價經典刑偵劇《重案六組》?
  • 下一篇:vb 中 chr 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