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細胞核重編程的展望未來

細胞核重編程的展望未來

核移植、iPS技術以及轉分化之間的機理會不會是壹樣的呢?或許不會。快速逃逸的概念可能都適用於上述幾種情況,不過實際上起重編程作用的因子是不盡相同的。我們已經知道卵細胞具有某些濃度非常高的分子,如核漿、組蛋白B4以及組蛋白H3.3等。而最終識別出卵細胞重編程因子,將有助於改善iPS的效率和找到更多成體細胞之間品系轉換的途徑。

壹個人擁有10^15次方個細胞,而壹個肝臟就包含10^14次方個細胞。為了達到這個數目,壹個以10^4的效率從皮膚產生出來的iPS細胞需要經過大量的細胞分裂周期才可達到。盡管如此,人體的某些組織只需要相當少量的細胞就能改善功能了。壹個例子就是視網膜,僅105的細胞就具有治療效應。

要是導入的細胞沒有“整合”到受體裏面的話,這些細胞還會有利用價值嗎?大部分的組織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的。以胰臟為例,包含了外分泌細胞、管道細胞以及胰島細胞在內的至少四種能分泌激素的內分泌細胞。內分泌細胞的替代治療具有巨大的治療價值,即使它們並沒有整合到胰臟復雜的結構當中。在某些情況下,導入的細胞即使是以間接的形式也能提供功能上的便利。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導入的細胞是否能提供適量的產物。

展望未來,更多的細胞替代治療途徑或許會出現。其中壹個可能就是找到能夠進入細胞內的小分子來取代外源基因導入細胞內,又或許能在成體器官內找到越來越多的自然分裂的細胞群體,並且這些細胞能在體外被培養與擴增,然後用於移植。未來的研究方向,至少在我們看來,應該鎖定在“單壹多能性”或者“寡多能性”(只能產生壹種或幾種細胞類型)的研究上,即使不是多能性(能分化成三胚層的細胞的能力),也絕不應該是全能性(能分化成所有胚胎和胚胎外細胞類型的能力)(圖5)。以此類推,我們更願意做到通過轉換與所需細胞類型相近的壹種正常細胞來產生所需的細胞類型,而不是將細胞先轉變成全能性的狀態再慢慢的從壹個很大的範圍來縮小它們的分化道路。如果僅是為了達到細胞替換治療的目的,全能性或者生殖系傳遞能力都不是必需的標準或者目標。如果僅從治療的角度看,壹個具有壹定分化能力,但是這種分化能力並非無限制的狀態可能更為安全和有效。

  • 上一篇:多無人機編程課程
  • 下一篇:為什麽我的電腦提示內存錯誤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