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部編版初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慶祝舊歷元旦》原文及教案

部編版初中八年級下冊語文《慶祝舊歷元旦》原文及教案

#教案# 導語這篇課文通過作者敘述自己客觀上由於受西方科學思維的影響,本能的拒絕過陰歷元旦,即春節,而在主觀上卻又受中國傳統節日氣氛的影響,最終科學思想也向傳統的意識臣服,以此讓我們看到他即使受過洋文化的影響,最終也不能決絕於民族傳統習俗。作者開頭說不打算過這個節日,可在結尾又說到底很愉快的吃了壹頓年夜飯,由此可見,壹切屬於民族的東西,才是屬於我們根本的東西,這也應了汪曾祺提出的在繼承中西文化的思想上,要采取納外來於傳統的觀點,復合思想。整篇課文讀起來筆調閑適、逸趣優雅、語言幽默。 無 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原文

 中國陰歷新年,是中國人壹年中的佳節,其他節日,似乎均少節期的意味。五日內全國均穿好的衣服,停止營業,閑逛,賭錢,打鑼,放鞭炮,拜客,看戲。那是個黃道吉日,每人都盼望有壹個更好更榮華富貴的新年,每人都樂於增多壹歲,而且還準備了許多吉利話向他鄰居祝賀。

不能在元旦責罵女傭,最奇怪的是中國勞苦女人也清閑了,嚼著瓜子,不洗衣,不燒飯,甚至拿壹把菜刀都不肯。這種懶惰的辯論是元旦切肉就會切掉運氣,洗什麽東西就會洗掉運氣,把水倒掉就會倒掉運氣。紅色春聯貼滿在每家門上,寫著:好運、快樂、和平、富貴、青春。因為這是個大地回春,生命、發達、富貴復歸的節日。

 街頭屋前,到處是爆竹聲,充塞著硫磺味。父親失了他們的威嚴,祖父更比以前和藹,孩子們吹口笛,帶假面具,玩泥娃娃。鄉下姑娘穿紅戴綠,跑三四裏路到鄰村去看草臺戲。村上的紈絝少年,恣意的賣弄他們的風情。那天是女人的解放日,洗衣燒飯的苦工解放日,有人餓了,就煎年糕來吃,或用現成的材料下壹碗面,或到廚房裏偷兩塊冷雞肉。

 中國政府早已正式廢除陰歷新年,但陰歷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廢除掉。

 我是個極端摩登的人。沒有人可以說我守舊。我不懂遵守舊歷,而且還喜歡倡行十三個月的年歷,每月只有四個星期或二十八天。換句話說,我的觀點很科學化,很邏輯化。就是這點科學的驕傲,使我在過新年時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裝著慶祝,壹點沒有真感情。

 我並不要舊歷新年,但舊歷新年自己來了。那天是陽歷二月四號。

 科學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舊歷,我也答應照辦。舊歷新年來到的聲音在壹月初已經聽到了,有壹天我早餐吃的是臘八粥,使我立刻記起那是陰歷十二月初八。壹星期後,我的傭人來借額外的月薪,那是他舊歷除夕所應得的。他下午息工出去的時候,還給我看他送給妻子的壹包新衣料。二月壹號、二號,我得送小費給郵差、運貨車夫、書店信差等等。我常覺得有什麽東西快來了。

 到二月三號,我還對自己說:“我不過舊歷新年。”那天早晨,我太太要我換襯衣,“為什麽?”

 “周媽今天洗妳的襯衣。明天不洗,後天不洗,大後天也不洗。”要近乎人情,我當然不能拒絕。

 這是我屈服的開始。早餐後,我家人要到銀行去,因為雖然政府命令廢除舊歷新年,銀行在年底照樣有壹種微小的提款恐慌。“語堂”,我的太太說,“我們要叫部汽車。妳也可以順便去理壹理頭發。”理發我可不在意,汽車倒是個很大的誘惑。我素來不喜歡在銀行進進出出,但我喜歡乘汽車。我想沾光到城隍廟去壹趟,看看我可以給孩子們買些什麽。我想這時總有燈籠可買,我要讓我最小的孩子看看走馬燈是什麽樣的。

 其實我不該到城隍廟去的。在這個時候壹去,妳知道,當然會有什麽結果。在歸途中帶了壹大堆東西,走馬燈,兔子燈,幾包中國的玩具,還有幾枝梅花。回到家裏,同鄉送來了壹盆家鄉的水仙花,我記得兒時新年,水仙盛開,發著幽香。兒時情景不自禁地出現在我眼前。我壹聞到水仙的芬芳,就聯想到春聯、年夜飯、鞭炮、紅蠟燭、福建桔子、清晨拜年,還有我那件壹年只能穿壹次的黑緞袍。

 中飯時,由水仙的芳香,想到吾鄉的“蘿蔔米果”(蘿蔔做的年糕)。

 “今年沒人送‘蘿蔔米果’來。”我慨嘆的說。

 “因為廈門沒人來,不然他們壹定會帶來。”我太太說。

 “武昌路廣東店不是有嗎?我記得曾經買過,我想我仍然能找到那家店。”

 “不見得吧?”太太挑釁的說。

 “當然我能夠。”我回駁她。

 下午三時,我已手裏提壹簍兩磅半的年糕從北四川路乘公***汽車回來。

 五時炒年糕吃,滿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壹個罪人。“我不準備過新年”我下了決心說,“晚上我要出去看電影。”

 “妳怎麽能?”我太太說。“我們已經請了X君今晚來家裏吃飯。”那真糟透了。

 五時半,最小的女兒穿了壹身新做的紅衣服。

 “誰給她穿的新衣服?”我責問,心旌顯得有點動搖,但還能堅持。

 “黃媽穿的。”那是回答。

 六時發現蠟燭臺上點起壹對大紅蠟燭,燭光閃閃,似在嘲笑我的科學理智。那時我的科學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虛空了。

 “誰點的蠟燭。”我又挑戰。

 “周媽點的。”

 “是誰買的?”我質問。

 “還不是早上妳自己買的嗎?”

 “真有這回事嗎?”那不是我的科學意識,壹定是另外壹個意識。

 我想有點可笑,但記起我早晨做的事,那也就不覺得什麽了。壹時鞭炮聲音四起,壹陣陣的乒乓聲,像向我的意識深處進攻。

 我不能不抵抗,掏出壹塊洋錢給我的仆人說:

 “阿秦,妳拿壹塊錢去買幾門天地炮,幾串鞭炮。越大越響越好。”

 在壹片乒乓聲中,我坐下來吃年夜飯,我不自覺的感覺到很愉快。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

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壹。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雕”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1944年曾壹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書目:《剪拂集》(雜文集)1928,北新《新的文評》(評論集)1930,北新《語言學論叢》1932,開明《歐風美語》(散文集)1933,人間《大荒集》(雜文集)1934,生活《我的話》(第1卷,雜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時代《我的話》(第2卷,雜文集,又名《拙荊集》),1936,時代《林語堂幽默文選》1936.萬象《生活的發見》1938,東京創元社《新生的中國》1939,林氏出版社《俚語集》(雜文集)1940,上海朔風書店《第壹流》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語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中國聖人》1941,上海朔風書店《中國文化精神》1941,上海國風書店《諷頌集》蔣旗譯,1941,國華編譯社《愛與刺》1941,明日出版社《錦秀集》1941,上海朔風書店《生活的藝術》1941,上海西風社《有不齋文集》(雜文集)1941,人文書店《雅人雅事》(雜文集)1941,上海壹流書店《語堂隨筆》1941,上海人間出版社《撥荊集》(雜文集)1941,香港光華出版社《瞬息京華》(長篇小說,又名《京華煙雲》)張振玉譯,1940,上海若幹出版社《文人畫像》1947,上海金屋書店《啼笑皆非》1947(5版),商務《林語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無所不談》(1壹2集,雜文集)1969,文星書局;1—3合集,1974,開明《平心論高鄂》(雜文集)1966,文星書局《語堂文集》1978,開明《林語堂經典名著》(1—35卷)1986,臺灣金蘭文化出版社《文人剪影》(散文集)與人合集,1986,重慶人民出版社《中國人》(雜文集)1988,浙江人民《賴柏英》(長篇小說)1988,湖南文藝《人生的盛宴》(散文集)1988,湖南文藝

教案

 壹、核心素養

1.語言建構與運用

 體會樸實無華的語言中蘊含深情的特點。

 2.思維發展與提升

 學習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的手法。

 3.審美鑒賞與創造

 學會分析文中人物情感。

 4.文化傳承與理解

 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培養尊重、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傳統的精神。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能力目標: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寫,理解作者矛盾的情感。

 情感目標:感受中國傳統習俗,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對於舊歷新年的復雜情感。

 2.引導學生感受新年濃濃的節日氣氛,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示新年景象,通過引導學生講述過新年的事情,渲染節日氣氛,把學生的思維引入過年的情景之中。

 2.討論點撥法。對於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矛盾情感,老師可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及作者自身情況探討。

 3.品讀鑒賞法。學生通過多次默讀和自由朗讀體會文中情感,感受節日氣氛。

 教學流程

 壹、導入新課

 (展示過春節的有關圖片或視頻)

 師:看到這些畫面,妳壹定不會陌生,這是什麽時候的景象?

 (學生壹般都知道是春節的景象)

 師:大家說說妳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妳過春節時心情怎樣?

 (兩三個學生談談)

 師:確實,說到過節,大家都很興奮,都很激動。我們中國,過節的習俗由來已久。在過去人們是怎樣過節的,他們的心情會和我們壹樣嗎?今天,就讓我們跟著林語堂先生去感受感受上世紀30年代他“慶祝舊歷元旦”的氛圍吧!(打出題目《慶祝舊歷元旦》)

 二、整體感知

 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1、文中的“舊歷元旦”究竟是什麽節日?

 2、“舊歷元旦”有哪些習俗?

 這壹環節通過學生讀書,老師用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學生讀後基本上能回答:“舊歷元旦”就是現在的春節。文章寫到的“穿好的衣服,停止營業,閑逛,賭錢,打鑼,放鞭炮,拜客,看戲”“紅色春聯貼滿在每家門上”“街頭屋前,到處是爆竹聲,充塞著硫磺味”“春聯、年夜飯、鞭炮、紅蠟燭、福建橘子、清晨拜年”等等,這些景象和我們現在的春節景象基本壹樣。

 三、素養提升

 1、再讀課文,思考全文可分為幾部分?

 (主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層次,理清文章思路。具體是幾層不是很重要,但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其是否把握文章脈絡。分兩部分可以,分三部分也可以)

 第壹部分(1-3段):總的寫過舊歷新年的習俗。

 第二部分(4-5段:政府及我對舊歷新年的態度。

 第三部分(6段-末尾):具體記敘廿四年過舊歷新年的經過。

 (或者:第壹部分:(1-5段):總的寫過舊歷新年的習俗。

 第二部分:(6段-末尾):具體記敘廿四年過舊歷新年的經過。)

 2、精讀重點段落(6段-末尾),理解作者情感。

 (1)文章6段之後具體記敘廿四年過舊歷新年的經過,是按什麽順序記敘的,勾出表明順序的標誌性詞語!

 壹月初、壹星期後、二月壹號、二號、到二月三號、早餐後、中飯時、下午三時、五時、五時半、六時

 (2)在第5段中作者說“我在過新年時大失所望”。他真的“失望”了嗎?作者過新年的情感態度是怎樣的?勾出表明作者情感態度的詞句!

 我並不要舊歷新年----這是我屈服的開始----兒時情景不自禁地出現在我眼前----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壹個罪人-----心旌顯得有點動搖,但還能堅持-----我的科學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虛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學意識,壹定是另外壹個意識-----向我的意識深處進攻------我不自覺的感覺到很愉快

 (4)怎樣理解作者過新年時的矛盾糾結的情感?

 這壹點對於學生應該是壹個難點。可以分兩步引導學生理解:

 A.結合林語堂《紀元旦》壹文理解。學生閱讀《紀元旦》壹文,看看當時作者寫此文時的情感。

 學生可理解到是作者既想玩耍又想工作,所以內心煩躁矛盾。

 但真是如此嗎?試比較兩文,看看兩篇文章有很多相同的內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可見此文是作者加以修改了的。比較本文和《紀元旦》,看看課文與《紀元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讀後不難發現,課文中多次提到“科學”“理智”“守舊”等詞句,如“中國政府早已正式廢除陰歷新年,但陰歷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廢除掉。”“我是個極端摩登的人。沒有人可以說我守舊。我不懂遵守舊歷,而且還喜歡倡行十三個月的年歷,每月只有四個星期或二十八天。換句話說,我的觀點很科學化,很邏輯化。就是這點科學的驕傲,使我在過新年時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裝著慶祝,壹點沒有真感情。”“科學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舊歷,我也答應照辦。”“似在嘲笑我的科學理智。那時我的科學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虛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學意識,壹定是另外壹個意識”

 由此可想,作者寫此文壹定有深刻的意圖,那他究竟要表現什麽呢?那就要看看林語堂所處的時代吧!也許會幫助我們理解。

 B.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師問:課文寫於那壹年?(提示學生在《紀元旦》壹文中找到寫作的時間!)

 寫於廿四年(民國二十四),即1935年,當時作者所處的時代是怎樣的呢?

 老師介紹時代背景: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不斷加劇,國民黨政府文化專制主義政策日益加強,在亡國滅種的外患內憂催化下,中國知識界先進分子的民族和民主意識被喚醒了(林語堂就是其中壹員)。在五四運動後,即20世紀30-40年代又發生了壹個“新啟蒙運動”。新啟蒙運動倡導自由、理性,主張科學的邏輯思維。五四新文化運動是要求以西方文化代替中國舊有的文化,但是新啟蒙運動者則是力求辯證對待中西方文化,他們認為,壹種新的文化的出現,是綜合了多種不同的文化產生出來的。新啟蒙運動是壹場民族的科學的民主主義文化運動,運動中對中西方進行了全面考察和區別對待,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遺產辯證的繼承,並結合符合中國特色的外來文化,促進了新的文化在中國的生根發芽。它所要造的文化不應該只是毀棄中國傳統文化,而接受外來西洋文化,當然更不應該是鼓手中國文化,而拒絕西洋文化;而應該是各種現有文化的壹種辯證的或有機的綜合。(部分摘選自《20世紀30年代新啟蒙運動淺論》)

 課文其實就可見到當時時代的印記:“中國政府早已正式廢除陰歷新年”“我的觀點很科學化,很邏輯化”“科學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舊歷”。

 了解了時代背景,那同學們覺得本文要表明什麽思想呢?

 (學生探討發言)

 老師總結歸納:陽春佳節的意味,迫著人喜躍,科學的理智無法鎮服心靈深底的蕩漾,是應該做理智的動物呢,還是應該做近情的人呢?作者在文中壹直矛盾糾結,但最終理智抵制不住節日的濃厚氣氛,被周圍人們的歡愉所感染而不自覺地沈浸在愉悅之中。可見,我們的民俗文化、傳統文化早已深入人心。走進新時代,接受新思想不是要否定舊的壹切文化壹切思想,尊重人們的思想情感,尊重傳統文化是在20世紀30年代處於新啟蒙運動中的作者所要倡導的吧!

 (5)拓展延伸

 傳統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裏?它為何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值得我們去傳承?妳能否通過本文的閱讀找到人們喜愛春節的些許原因?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通過作者對人們過舊歷元旦的描述,探討春節這壹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學生交流後,可歸納出幾點:A.熱鬧喜慶;B.寄予人們美好的祝福與願望;C.是生命復歸的日子;D.有著自由、民主、平等

 是呀,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是歷史的結晶,但它並不只是博物館裏的陳列品,而是活著的生命,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壹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壹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影響、制約著今天的中國人。因此,傳統文化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在現實生活的強勁脈搏裏,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壹點,所以,尊重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我們的民俗文化的觀念也越來越強,比如,每年清明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國家要放假,我們的“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都表明我們國家及人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的尊重。

 3.體會本文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再看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作者運用有何特點?

 表達方式:用了記敘、描寫(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生動形象)、抒情等表達方式。(舉文中語句說明!)

 特色:記敘:既有概括敘述又有細致描寫;

 描寫:環境描寫、心理描寫生動形象;

 抒情:作者情感的抒發多和記敘描寫相結合。舉具體語句分析!如:

 A.五時炒年糕吃,滿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壹個罪人。“我不準備過新年”我下了決心說,“晚上我要出去看電影。”

 B.“誰給她穿的新衣服?”我責問,心旌顯得有點動搖,但還能堅持。

 C.六時發現蠟燭臺上點起壹對大紅蠟燭,燭光閃閃,似在嘲笑我的科學理智。那時我的科學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虛空了。

 D.壹時鞭炮聲音四起,壹陣陣的乒乓聲,像向我的意識深處進攻。

 E.在壹片乒乓聲中,我坐下來吃年夜飯,我不自覺的感覺到很愉快。

 四.總結:我們通過作者對過舊歷元旦的習俗及自己過舊歷元旦過程中的矛盾復雜的心情的描述,感受到了新春佳節濃濃的節日氣氛,看到了中國傳統習俗及傳統文化的魅力,懂得了應該尊重並傳承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

 

  • 上一篇:Linux中ps -aux和ps -a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