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大火的“RPA”對數字化轉型企業來說能發揮什麽作用?

大火的“RPA”對數字化轉型企業來說能發揮什麽作用?

RPA是什麽?

RPA的概念目前相對統壹的是: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壹種軟件技術,在不改變原有系統的前提下模擬人在計算器等數字設備上操作,減少人為重復、大量、繁瑣的工作。從而為企業降本增效,提高工作效率。幫助企業處理可預設流程工作和解決系統邊界的特征是RPA可以被廣泛運用的核心點,但是RPA市場近年來增長迅速,不同RPA廠商產品的定位和模式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數字化轉型與全面自動化

近兩年,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呼聲越來越高,壹方面來自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另壹點也是疫情催生線上業務快速發展。關於數字化轉型統壹定義目前並未形成,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理解。Gartner認為:“是利用數字技術,改變和重構商業模式,提供新的收入。”埃森哲也認為:“創新業務和新的數字化業務,當其營收占比超過50%時就可以認為,轉型是成功的。”關於我這裏提到的定義,在業界已形成***識。所以認為數字化轉型是技術和企業原本業務的融合,是技術支撐業務的觀點是有局限性的。

企業選擇數字化轉型是由企業核心痛點來決定的。人效低:線上業務的快速發展,企業對於線上工具的使用日漸累積,不同部門的辦公需求,不同崗位的辦公需求讓企業使用的工具軟件讓公司用戶數據分割,跨部門協同難等問題造成的“人效低”。線下轉線上,用戶體驗需求得不到滿足:移動化聯網發展至今,信息內容爆炸的時代用戶消費習慣和需求發生改變。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運營模式產生,除了數字化產品,企業管理、辦公協同在響應用戶需求方面是十分重要,是帶給用戶新的體驗的關鍵點。

每壹個企業都有壹個系統後臺,如果我們發現壹個全面自動化企業的後臺,軟件機器人能夠完成大量的後臺工作。機器人不僅能夠閱讀屏幕、文件和電子郵件,還能熟練使用企業應用。從壹組統計數據中看到,三分之二的工作中有30%的工作是可以通過自動化去完成的。目前,頭部企業往往會選擇從整個公司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以及數字工具幾個方向出發來開展數字化轉型,中小企業則更是從上手程度和效率出發會首先使用工具,從切入口來說,這都沒有什麽問題。

RPA如何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企業業務場景中工作量大且重復性高,壹般選擇是使用RPA,或者選擇使用接口的方式。如果是業務成熟,數據量十分龐大的情況下選用接口效率更高,易於留作中臺復用,數據也會逐漸被中臺吸納。而對於成長型的業務使用RPA處理碎片化、長尾工作更適合,因為RPA具有非侵入性、靈活性、輕量級特征在短周期內即可解決部分需求。

日常的工作場景中,我們都在使用電腦完成搜索抓取信息、更新整理表格、瀏覽網頁等,不停地在各個系統、界面、表格之間轉化。RPA能夠實現4大自動化功能,桌面自動化、web自動化、表格自動化、系統自動化。RPA機器人能夠用這4大基本功能賦能廣泛的辦公場景,例如:跨系統信息錄入、財務對賬、合同錄入、電商客服千牛消息回復、邀好評等廣泛場景均可使用RPA解決。RPA機器人幫助企業員工解放雙手,留出更多的時間在思考性、創造性的工作中,實現企業降本增效和員工幸福感提升雙贏,促進企業良性管理循環。0代碼RPA編輯器可以實現無需編程即可快速學習上手,編寫每壹個人自己需要的機器人,個性化、學習成本低、針對場景痛點是編輯器的強大能力。

RPA+AI技術是指通過RPA技術與感知技術、智能決策技術結合, 使RPA機器人能夠實現處理智能決策、智能判斷的場景。例如:身份信息審核、文本OCR分析、客服場景輔助決策與自動推薦等場景。RPA+AI技術是傳統自動化技術的壹次突破,這讓RPA所能發揮的能力進壹步增大。

4.RPA的核心價值“技術平民化”

區別於傳統,RPA提供了壹種自下而上、更碎片化和長尾化的、更平民和便捷化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新思路。當我們談及企業數字化轉型,我們會想到的關鍵字是“統壹規劃,分布實施”、“壹把手工程”、“自上而下”、“數據中臺”、“業務流程優化”“三分軟件、七分實施”等,這的確是經典路徑,但也是需要相當的決心、動能、資源和時間。

在我看來,RPA更像是壹個工具而非應用系統、更像是腳手架而非泥瓦匠。大家都在說,RPA解決的是企業大量人工重復錄入的問題,但如果壹個企業大量人工重復錄入已經成為明確和持久的痛點,這難道不應該是企業IT部門首先要考慮去通過EAI、API的方式去解決的嗎?那樣壹定會更高效和更穩定。

那麽什麽樣的場景才是RPA的最能發揮作用的點呢?

(1)當系統之間因為組織邊界、技術邊界等原因無法通過接口方式打通,RPA可以提供壹種相對靈活便捷的方式進行數據搬運,如同煙囪上的腳手架;

(2)長尾化、碎片化的場景,通過接口的方式是很難窮舉這些場景,同時也非常不經濟;

(3)多變的、臨時性的場景;

(4) 探索 性的場景,通過RPA方式可以讓過去壹些無法實現的業務 探索 成為可能;

需求、產品和商業路徑應該是匹配的。在我看來,RPA的核心價值在於“技術平民化”,RPA產品應該成為企業乃至個人工具箱裏必備的工具之壹,它應該能夠更加方便的被使用者獲得、更容易的被掌握、更快速的被部署和使用。站在這樣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把RPA同質為業務系統或者中臺的實施方法,其實未必是合適的。

RPA本身就應該是低成本、快速見效的、甚至是不改變原有的作業流程和作業習慣的前提下實現優化;如果我們用傳統數字化轉型的項目推進方式進行,把流程進行了梳理、把to-be做了規劃,那為什麽不下決心部署中間件或者接口呢?為什麽不用更結構化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呢?碎片化的場景就應該通過更平民化的產品技術來解決,平民化的產品技術就該用更面向最終用戶的路徑去實現商業化。

綜上來看,RPA作為“技術平民化”的壹個工具,可以給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壹種新的可能:它是自下而上的,它是松耦合的柔性的,它解決的更多的是碎片化長尾化的痛點,它是人人可用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未嘗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壹。

  • 上一篇:plc實訓報告
  • 下一篇:LiteOS通信模塊教程03-AT指令播放NB-IoT通信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