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小學美術遠去的路教案

小學美術遠去的路教案

 編寫教案的作用是有利於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小學美術《遠去的路》教案應該怎麽制定?壹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現象,並能運用所學透視現象繪畫或拼貼壹幅有路的風景畫。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繪畫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發現近大遠小,近高遠低和近寬遠窄的視覺現象,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站在不同位置觀察同壹條路,發現會產生不同的視覺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感受風景畫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觀察大自然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了解生活中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學會運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創作壹幅有路的風景畫。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道路的變化,由此及彼,能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自然中其他物體的透視變化。

 教學策略:

 《遠去的路》是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第三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道路由近及遠的變化,進壹步鞏固和學習透視知識。通過道路的變化引導學生認識透視現象非常淺顯和便捷,利於學生的觀察和理解,由此及彼,道路兩旁的路燈,樹木,建築物也都可以成為學生觀察的內容,由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本課設計的思路。透視現象從三年級就開始讓學生漸進的理解,因為有了足夠的認知經驗,到六年級,學生已經非常輕松的能說出生活中的很多透視現象,但是要引導學生將透視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中,並能夠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構思,還需要教師多引導。

 本課所涉及的是典型的美術基礎知識——焦點透視中的近大遠小變化。但是通篇課本都沒有直接提到“焦點透視”,因為在第三學段對類似需要邏輯推理的美術知識主要是感受和體驗。所以,課本的開始以兩幅美術作品和壹幅攝影作品作為欣賞和提示,讓同學們在欣賞過程中回憶生活中的感受,在對近大遠小的道路變化有準確認知的同時,欣賞藝術作品中是如何利用近大遠小的變化表現出空間感的'。本課知識點就是了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空間關系,並運用視覺現象繪畫或拼貼壹幅有路的風景畫。

 教學過程:

 壹、了解規律,欣賞名畫

 展示壹幅具有明顯遠近效果的馬路照片。

 我們經常走在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這張圖片相同?妳看到了什麽現象?近處馬路到了遠處有沒有變化?馬路兩旁的樹木有沒有變化?路上的行人遠近有何變化?

 學生回答。壹學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現象。

 教師總結:近寬遠窄,近高遠低,總的來說就是近大遠小。

 看畫家如何畫遠近關系。

 欣賞法國畫家西斯萊《塞夫勒道路》

 霍貝瑪《米德哈尼斯的林蔭道》

 結合名畫欣賞,說說畫家表現了生活中的哪些現象?

 欣賞課本P7最上方四幅馬路效果圖,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眼前的公路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了解點與美術的關系。

 總結近寬遠窄,近高遠低,近大遠小。

 二、欣賞提升,講述發展階段

 1.透視的發展史

 課件欣賞喬托的作品《逃亡埃及》,並出示古埃及的畫面,通過比較,引導學生學習喬托在畫面中通過明暗等繪畫手段表現了人物及景物的透視感,是透視學的奠基人。

 欣賞達芬奇的名作《最後的晚餐》,加深對作品中透視現象的認識。

 2.自然中的透視

 以壹幅有明顯透視效果的道路為例,引導學生討論並回答畫面中都有哪些透視現象,教師總結並板書:近寬遠窄、近高遠矮、近大遠小

 結合課件講解物體的透視感,並滲透視平線和視點的概念。

 對照圖片,認識從不同的角度往遠處看,畫面中的透視也有相應的變化。

 3.欣賞作品中的透視

 欣賞《吶喊》等系列繪畫作品中的透視,引導學生觀察透視在畫面中的作用,並同時引導學生欣賞畫面的構思和表現,為學生的創作打下基礎。

 課件對比作品賞析,如果畫面中沒有透視會給人什麽感覺?加深學生對透視的重要性的認識。顏色、大小、疏密等各種變化,認識到只要在相對空間中較小都可以看成點。

 欣賞圖片、總結透視的發展階段、特點與規律。

 開闊學生視野,在學習活動中,這壹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視。

 三、探究形成、發現方法

 1.欣賞書本上的透視圖片

 (1)小組討論找出圖片中的心點、消失線和視平線

 (2)教師解釋這些名詞的定義: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遠處看天和水之間產生壹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 還比如: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上的壹點這點就是心點而這兩條線就是消失線

 (3) 學生練習壹個透視圖

 2.教師展示壹幅剪貼的透視關系的風景畫

 (1)學生小組討論 這幅風景畫是如何制作的?

 (2)教師小結:A.作視平線和消失線 B.定山腳線和遠山C.貼正視的房子

 D按照近大遠小近寬遠高近高遠底的方法貼出樹和欄桿。

 註意:遠的地方學生選擇彩紙的時候因應該選擇色彩模糊點的近的地方要鮮艷。

 貼的時候先貼遠的最後貼近的。

 四、學生操作:

 作業內容:利用繪畫或者拼貼的方法表現壹幅有路的風景畫。

 要求:在畫面中要表現出道路的透視感。

 可以根據想象添加合適的環境。

 五、展示與評價階段

 師生***同總結今天學到的透視現象,從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去探索,發現更有意思的問題和現象。

 引導學生圍繞作品是否具有視覺現象的特點和畫面內容是否豐富來評價。找出優點,指出不足,指出改進辦法。教師評價。

 六、課後拓展:

 學生視野,希望學生今後在作品中學會運用透視知識。在運用時關註:能否理解並運用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視覺現象,融入到繪畫作品、攝影、拍攝等當中去。

  • 上一篇:FRM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外匯正規的平臺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