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編程語言 - 妳對孩子說的話是幹垃圾還是濕垃圾?四招教妳面對語言垃圾

妳對孩子說的話是幹垃圾還是濕垃圾?四招教妳面對語言垃圾

晚飯後,壹家三口照常去附近的廣場散步。

路經小區的垃圾分類點,兩位誌願者仍然守候在垃圾桶旁。

“大哥,塑料袋是幹垃圾,倒完廚余垃圾後,還需要扔在幹垃圾桶”誌願者熱心得提醒。

正騎著滑板車的女兒停下來問:“什麽是幹垃圾?”

爸爸“裝垃圾的塑料袋,妳的紙尿褲,佩奇不喜歡吃的,就是幹垃圾”

女兒若有所思得點點頭,然後飛快得騎起了滑板車。

爸爸小跑著“小心點,旁邊有車,不要騎那麽快”

女兒騎得更快了。

爸爸 “慢些騎,妳這孩子!不要往後看,看前面,……”

女兒停下來煩躁得說“爸爸,我不想騎滑板車”

爸爸“妳剛才不是騎得很開心嗎?”

“妳太嘮叨了,說的話就是幹垃圾,佩奇不喜歡,我也不喜歡”

幹垃圾!女兒的比喻真是太貼切了。

語言如同生活的垃圾,每時每刻都在排放。

當我們輕身細語,語言就是親子關系中的心理營養;

當我們啰嗦嘮叨,語言就是幹垃圾,不被喜歡還沒用;

當我們指責貼標簽,語言就是濕垃圾,吸收了會生病;

當我們後悔自責,語言就是可回收垃圾,可以再回收加工;

當我們權威壓制、驕縱寵溺,語言就是有害垃圾。

? 01)

我信息代替妳信息,讓濕垃圾無處可遁

“妳怎麽這麽小氣,分享都不會?”

“妳怎麽這麽不懂事,不會喊阿姨嗎?”

?“有啥好哭的,這麽膽小?”

這些話父母耳熟能詳, 我們總是為了讓孩子懂禮貌,勇敢些,給孩子好心的教導,卻給孩子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簽。

這就是濕垃圾,盡管會自我腐爛,可是孩子吸收了會生病。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話就是權威。我們的貼標簽會內化在孩子心中,形成自我認知,覺得自己就是自私、笨孩子,也就放棄了挑戰的勇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講到 “我信息”即表達我們的感受,又尊重孩子。

“我看到妳把玩具扔得亂地都是” 描述孩子行為

“我有些生氣” 描述我的感受

“因為媽媽要收拾很久” 描述這個行為給我帶來影響

“妳可以幫忙把玩具歸類嗎” 提供解決方案

“我信息”讓孩子明白這是我們的需求,孩子可以滿足,也可以不滿足。

如果孩子的行為妨礙了我們的需求,我們真誠得告訴孩子真實的感受,相信孩子可以尊重我們的感受,並嘗試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 02)

用簡單的語言代替嘮叨,遠離幹垃圾

“不是這樣拼,要把積木放在這裏,教了妳那麽多次怎麽還不會”

“快點收拾玩具,洗澡睡覺了,現在都九點半了,早睡才能長個子”

“要不是妳,我也不會離職,這麽辛苦,妳還不懂事”

明明是好心教導孩子,怕孩子休息不好、受傷,卻變成了無休止的嘮叨。這就是幹垃圾,佩奇不喜歡,孩子不喜歡。

腦科學專家洪蘭教授在《三分天註定》講到為什麽孩子不喜歡嘮叨?

大腦聯結區在大腦解釋外界進來的刺激時會活化,刺激的信息越多活化的程度越高。假如這個信息是頭壹次看到,那麽所有跟這個刺激有關的神經元都會活化。在這些活化的神經元中,有些是“強活化”,有些是“弱活化”,都在接收信息指令,所以新奇事物第壹次出現時,我們會特別去註意它。

但是同樣的信息第二次出現時,情況就和第壹次不壹樣了。 前面表現比較好的強活化神經元開始送出抑制指令,禁止前面弱活化的神經進壹步活化 。

所以說大腦都不喜歡幹垃圾。

嘮叨會降低我們的影響力;會讓孩子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也會讓孩子感覺到被控制,產生逆反心理;也會讓孩子失去自立性,反正有媽媽操心嘮叨呢?

與其苦口婆心得嘮叨,不如言簡意賅溝通。

? 03)

用傾聽代替說教,讓可回收垃圾再回收

“媽媽以後再也不發火了”

“爸爸再也不打妳了”

明明道理都懂,卻脫口而出哪些後悔的話 ,這就是可回收垃圾,說完就自責內疚。

我們經常被建議要控制自己情緒,不要對孩子發脾氣。

可現實卻是我們不是神,我們常常情緒失控,最後後悔、自責、焦慮。

做不到不吼不叫,那就用傾聽代替說教。

第壹步,接納孩子的所有感受

在孩子發脾氣或者傷心,過去我會煩躁失控。

現在我知道孩子的理智腦要到20多歲才能發育完全,我會默默告訴自己“ 這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她大腦還沒發育好。”

第二步,全神貫註得聆聽孩子

每次,女兒發脾氣,我都會停下手中事陪著她。即使她讓我走、推我,我理

解這是她生氣的表現,我會靜靜陪在旁邊等待她平靜下來。

最好用肢體動作抱住孩子或者肢體語言註視著孩子。

第三步,多鼓勵孩子,少評判孩子

“這麽簡單的拼搭都不會……” 評判孩子,孩子更沮喪、失望 。

“妳想把這個磁力片搭在這裏,可是壹直搭不上,妳很沮喪,所以把磁力片扔了” 描述行為

“這個磁力片確實不好搭,媽媽都是摸索了好幾次,” 引導孩子

“妳照這樣試試……哇,妳終於自己把這片磁力片搭上了” 鼓勵孩子

多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孩子,少用消極的語言評判孩子 。

第四步,用遊戲力激發孩子表達欲

在孩子幼兒園回來不想表達,我們可以借助過家家等角色扮演遊戲,走進孩子的內心,看懂孩子。

輕松的親子遊戲,可以化解孩子的煩惱,在遊戲中表達自己的感受。

04)

? 用雙贏法,幹掉有害垃圾

“成績這麽差,白養妳了”

“有本事就去跳樓”

“不許哭!再哭不要妳了”

暴力 教育常常讓我們要麽恐嚇威脅,要麽拳打腳踢,但這樣的溝通常常變成有害垃圾。

前段時間,泰國的“父親辱罵孩子,孩子吞槍自殺”的新聞不勝唏噓。只是因為父親和兒子發生爭執,父親對兒子說:“養妳這麽大有什麽用,妳還不如死了算了?”

高壓的溝通讓孩子被壓抑太久會產生逆反和反抗,滋生攻擊性和報復心,甚至會走上彎道。

而雙贏法的溝通就是父母和孩子***同商量,但是不要期許結果是我們想要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和孩子都認同。

第壹步, 界定沖突,找出我們和孩子的矛盾點

父親和孩子發生爭執,父親情緒高漲這是父親的問題,而孩子反駁是孩子問題。分清問題歸屬,是父親的問題就用我信息表達自己的需求,是孩子的問題就學會傾聽。

第二步,找出可選方案

父親可以等情緒平靜下來,再和孩子商量彼此的問題,找出可行的方案。

先情緒後事情。

第三步,評估可選方案

我們的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而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建立在我們的尊重和接納的基礎上。

良好的親子關系會蓄滿孩子的愛之杯,讓孩子有勇氣和信心去探索。

清除垃圾語言,不是壹天兩天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壹項長期工程。

愛孩子,就從減少語言垃圾開始。

  • 上一篇:什麽叫回歸測試?
  • 下一篇:06電力預算定額取費標準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