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腳本源碼 - “三思而後行”為什麽不好?

“三思而後行”為什麽不好?

“三思而後行”為什麽不好?

邵磊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開設“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並邀請84歲高齡的錢穆擔任首屆主講。講座期間,錢先生列舉了7部“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論語》居首位。不誇張地說,錢穆先生的這份書單,有其壹生博求返約的問學之功的凝聚,而其特別意義又在於肯認了《論語》作為中國人第壹書的地位。括而言之,兩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的精神觀念、生活方式、話語習慣等都深受《論語》的影響和塑造。《論語》的壹些篇章,如“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思而後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在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流傳之廣,幾於人人耳熟能詳。

與此同時,所謂“熟知非真知”,《論語》流行篇章遭誤讀誤用的事例也頗為醒目,甚至不乏以訛傳訛,流傳愈廣、誤解愈重的情形。謹試舉兩例,以見壹斑。

如《為政篇》第二十四章“見義不為,無勇也”,原意在於指斥面對正當合義之事而無所作為者,乃不勇於行義進德之人,依此,則個人不積極修身為學也可歸入見義不為的範圍;相較之下,自此語轉出的日常語言裏的“見義勇為”壹詞,含義明顯狹窄許多。

又如《公冶長》篇第二十章的“三思而後行”,習慣上通常將其作為褒義語,用來表示對某某為人謹慎、做事穩妥的贊揚。這種用法如此習見,人以為常,殊不知,《論語》原文隱含著批評的意味。

盡管誤讀的具體緣由有不同,概言之,皆由聽者、讀者不曾真正虛心著實讀原書而起。因此,為了如實把握“三思而後行”的完整內涵,讓我們首先回到經典本文: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魯國大夫,季孫氏,名行父,謚文。根據《左傳》記載,他去世於魯襄公五年(前568年),算生活在孔子前壹世代的人。文子在世時有賢名,和他同時代的晉國人範文子就曾稱贊他說:“季孫於魯,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左傳?成公十六年》)高居相位多年,家人不穿帛,家畜不食糧,即使在古代,季文子節儉、廉潔的品格也實屬難得。

不過,文子之所以贏得“三思而後行”的聲名,卻由於另壹件事。魯文公六年(前621年)秋,他受君命出使,朝聘於晉國。朝聘屬古人“吉、兇、軍、賓、嘉”五禮中的賓禮,乃諸侯朝覲天子之禮。彼時晉國由襄公主政,為諸侯霸主,而魯國國勢已衰,故定期朝覲亦屬情勢的不得不然。稍不尋常的是,出發前,季文子大概聽到襄公生病的消息,於是甘冒不韙地在行裝裏備上了喪禮所需之物(“求遭喪之禮以行”)。隨行者感到奇怪,文子遂解釋說:“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大意是說,凡事有備無患,當出國朝聘之際,臨時措辦禮品又很困難,設若襄公突然辭世,則無以為禮(喪禮和賓禮所用禮物不同),所以做兩手準備沒什麽壞處。最後果如其所料,使臣未入境,襄公便已病死。僅此壹事,就不難看出季文子做事周全。後來杜預為《左傳》作註,也直接以此事為例證,引《論語》總結道“所謂文子三思”。如此,“三思而後行”的確可視作季文子壹生處事少差池的得力處,故多年以後,仍有人以“三思”為其德行,向孔子當面稱頌之。

雖然季文子其人其事眾口交譽,孔子也壹定要獨立審察。這次,他對季文子的行事風格,只用了四個字表達看法:“再,斯可矣”。

“再”,再次,兩次之意。較之“三思”,“再思”明顯少了壹次。“可”,多用於對壹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間狀態的有限認可,如《論語》總章十五,子貢問:“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因此,“再,斯可矣”翻譯成白話就是“再思也就可以了”(“三思思得太多了”)。如果“再思”才屬於中間狀態,則“三思”竟然屬於最低層次的做法。孔子用“再,斯可矣”表達的便是對“三思而後行”極大地不認可。看到這裏,今天的讀者或許會感到意外。實際上,對這壹點,《論語》歷代的重要解釋者都無異議。

比如東漢末年的大儒鄭康成解釋這句話時說:

“文子忠而有賢行,其舉事寡過,不必及三思。”(見何晏《論語集解》)

體會鄭氏之意,大概是說,季文子作為壹位既有德性又有政治能力的賢人,判斷事情,不用反復考慮即能合宜;而且聽政貴剛斷果決,多思不免瞻前顧後,猶豫失決,最終耽誤事情。因此,“三思”屬於“優柔寡斷”,無論作為政治品格抑或個人性格,皆屬缺陷,對於成德和理政不無害處。按照鄭氏的理解,“再,斯可矣”向人們指出,用“三思而後行”評價季文子說低了,文子的謹細不過是“再思”的結果。“可”在這裏是“停止”“完結”的意思。

到了北宋年間,理學家將“三思而後行”為什麽不好說得更透徹。二程說:

“為惡之人,未嘗知有思,有思則為善矣。然至於再則已審,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譏之。”(轉引自朱子《論語集註》)

“有思則為善”是延續孟子的思想,簡單地說,善非外在於人的物事,惡人為惡緣於對自身行事缺乏反省(“不思”),壹旦能夠有所反省(“壹思”),則為善的通道便已經敞開,就好比惻隱之心壹旦發動,只要不被遏止,壹定會演進成善行。從孟子的角度看,在道德問題上,思與行有緊密的相關性,道德行為之所以沒有發生,要麽是因為“未嘗知有思”,要麽是因為原初的思想被其他東西擾亂。不過,對壹般人而言,善端發動後,還有行動恰當不恰當、合宜不合宜的問題,“再思”的必要性就在於有機會糾正過來,這樣可以說已經很慎重了。假如又要三思,則“所思”離“壹思即得”的原初善心動念處已愈來愈遠,且“思”本屬人、物照面之際的當機觸發,思慮過多無異於將心思從情境裏抽離出來。這個時候,個人的私心就很容易摻雜進來,讓本來分明的善惡是非讓位於功利性的利害評估,讓公義讓位於私欲。

當季文子“求遭喪之禮以行”時,他對賓禮和喪禮內在要求的不同情感很漠然,對他而言,禮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儀節,壹種裝飾性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是國家利益――不得罪強國,不失去體面――至於禮的純潔性是否得到保證則無關緊要。不難發現,在“三思”後才發生的行動裏,所謂“真性情”和道德意義往往都已經十分寡淡了。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古代儒者對“三思而後行”***同抱有疑慮,原因主要在於多思既可能令知行打成兩截,從而使人由於不斷遲滯而愈漸喪失壹種果決的道德行動力,也可能造成在道德判斷裏滲透進功利考量,從而損害道德原則的崇高性和道德行為的純粹性。那些依然抱持“三思乃美行”(劉寶楠語)看法的人,實在有必要反思壹下,看自己是否已陷入前述窠臼。

(來源:中國藝術報)

  • 上一篇:Landmarks什麽意思
  • 下一篇:國足直播(讓您身臨其境感受中國足球的激情與榮耀!)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