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腳本源碼 - 優秀作文素材:端午節

優秀作文素材: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壹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壹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壹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壹位老醫師則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壹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壹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壹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壹。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詩句

 1、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2、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楊無咎《齊天樂端午》

 3、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釵頭雙荔枝。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相思十二時。?李石《長相思重午》

 4、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5、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正月十五夜》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杜甫《端午日賜衣》

 7、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汴京元夕》

 8、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趙蕃《端午三首》其二

 9、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劉禹錫《競渡曲》

 10、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蘇軾《屈原塔》

 11、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壹分歌。?蘇軾《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12、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3、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4、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上元夜》

 15、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十五夜觀燈》

 16、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壹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17、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張耒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8、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菖蒲角黍家家節。水戲魚龍,十裏畫簾揭。淩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遊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趙長卿《醉落魄重午》

 19、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佳人相見壹千年。?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20、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上元竹枝詞》

 21、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蘇軾《浣溪沙?端午》

 22、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元夕無月》

 23、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京都元夕》

 24、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25、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壹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陳與義《臨江仙》

 26、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沈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27、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8、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 ?歐陽修《魚家傲》

 29、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30、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

  • 上一篇:我需要? 宋祖英演唱會,誰有這個歌手的網盤資源?
  • 下一篇:榮耀magic4是華為手機嗎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