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腳本源碼 - 從翻譯美學視角看李煜詞英譯的審美再現 娥皇女英電視劇全集

從翻譯美學視角看李煜詞英譯的審美再現 娥皇女英電視劇全集

摘 要:本文從翻譯美學的角度,通過對李詞不同譯本的分析,來探討審美主體是否最大限度地再現了審美客體的美學要素。 關鍵詞:翻譯美學;李詞;再現 1. 前言

翻譯美學就是將翻譯和美學結合起來。翻譯美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翻譯中的審美主體、審美客體和審美再現的手段。審美主體即是譯者,審美客體即是原文和譯文,審美再現的手段則是多樣的。根據劉宓慶的觀點為了使翻譯審美再現獲得滿意的效果,提出了以下四點要求:“在雙語可譯性限度內,重返保留SL(指source language)的概念內容;在雙語可譯性限度內,充分保留SL的行文形體體式;在雙語可譯性限度內,充分保留SL形象描寫手段;在雙語可譯性限度內,充分保留SL的風格要素”。[2] 本文對李詞的審美再現的研究就是基於上述中的前三點要求。

2. 翻譯美學視角下李詞英譯的審美再現

2.1 充分保留審美客體的概念內容

根據劉宓慶的觀點,充分保留審美客體概念內容,即是要實現“意義的對等再現”[3] 這也就意味著審美主體(這裏僅指譯者)不可以任何的審美借口對原文“添枝加葉”或“削減枝葉”,更不可曲解原意。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破陣子》

My royal palace touching the celestial spheres,

My shady forest looking deep like leafy dreams,(許譯82.83)[4] My palace—dragon-carved—phoenix-designed. Gardens—parks—laid out to my taste refined.(徐譯22)[5]

原詞中使用“龍”“鳳”這兩個意象,充分展現了李煜被俘前奢華的宮廷生活,這也與下片中被俘後的窘相形成鮮明對比,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許譯中用“royal palace”簡單地、籠統地對“龍閣鳳樓”壹筆帶過,這對那些沒有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外國讀者來說,依靠自己去想象李煜曾住的宮殿的樣子,實在有些困難;徐譯中在“my palace”後添加破折號,來解釋說明宮殿的樣子,與許譯相比,不僅形象地展現了李煜被俘前的奢華生活,而且充分表達了詩句內涵:龍鳳是富貴吉祥的象征,李煜我本人以前住著雕刻有妳們圖案的宮殿,可是妳們為什麽沒有保佑我永遠吉祥、高貴啊,可憐我今天成了階下囚,壹切的尊榮、華貴與我李煜無關了。徐譯中將“龍鳳”意象再現出來,更表達了詞人的亡國之思,亡國之痛。

2.2充分保留審美客體的行文形體體式

節奏韻律是詩歌的靈魂。好的詩歌在欣賞時若能把握其格律,那就是在欣賞壹首動聽的歌。好的譯者在解譯時若能用心去感知去品味,那他也是在譜寫另壹首動聽的歌。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破陣子》

A reign of forty years

O’er land and hills and streams.(許譯 82.83)

For forty years , I had held this domain,

Vast of space with mountains, rivers and plain.(徐譯 22)

漢語詩詞通過音高的調配,產生對立交錯、抑揚頓挫的審美效果。英語中詩歌是靠輕重音來表示節奏的,漢語詩詞中“以頓代步”來體現內部的節奏美。比如上面每句有兩頓,即“四十年來”為壹頓,“家國”為壹頓。而漢語中這種節奏美在英語中是很難再現的,但可以利用英語中的輕重音來再現原詞的節奏美。原詞讀起來節奏感很強,但翻譯時卻不能對應翻。因為“三千裏”只是個對其統治面積的約數。對此,許淵沖的譯文采用的三音步抑揚格,基本上再現了原語的節奏美。徐譯第壹句基本上采用五音步抑揚格,第二句采用的是五音步揚抑格,基本再現了原語的節奏美,但許譯與之相比,顯然節奏更工整、更簡練。

2.3 充分保留審美客體中的形象描寫手段

在寫詩詞中,詩人特別重視修辭格的使用,特別是比喻、隱喻、暗喻、誇張、對偶、用典等等修辭手法,以使詩詞中的形象更加生動。李詞中也出現了很多修辭手段。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If you would ask me how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許譯)[6]

Should I be asked how much anguish I have found.

Strange! It is like flowing water, eastward bound.(徐譯)

原詞中把詞人的愁緒比喻為滾滾東流的春水,連綿不絕。通觀許譯和徐譯,徐譯采用了“it’s like”的句式,典型的明喻的表達方式。許譯中沒有采用這種明顯的明喻表達句式,而更像是暗喻,這種譯法不僅再現了原詞的修辭,生動表現了原詞描繪的場景,而且與徐譯相比,句式不再顯得刻板、呆滯,再現了原詞的美。

3. 結語

詩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壹顆璀璨明珠,它的英譯也就成了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李煜作為中國詩詞的代表人物,其後期詞內容豐富、思想深邃,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翻譯的過程本身就是壹個美化的過程,譯者猶如美的使者,把壹種美詮釋為另壹種美,翻譯詩詞更是這樣。本文從翻譯美學的視角對李詞英譯中的兩首進行了對比和分析,認為譯者在翻譯中國古詩詞中應按照審美再現的要求,從內容、形式體式、形象描寫上努力做到對審美客體的審美再現。

參考文獻:

[1]黨爭勝.從翻譯美學看文學翻譯審美再現的三個原則[J].外語教學,2010年5月第31卷第3期.

[2][3]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修訂本)[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218.

[4] 許淵沖譯.唐宋詞壹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5] 徐忠傑選譯.詞百首英譯[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1987.

[6] 許淵沖選譯.唐宋詞壹百首[M].北京:北京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7.

  • 上一篇:幼升小個人簡歷範文3篇
  • 下一篇:天問壹號著陸時間是什麽時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