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腳本源碼 - 裳字成語

裳字成語

裳字成語如下:

作嫁衣裳、倒裳索領、壞裳為褲、拱手垂裳、掎裳連袂、掎裳連襼、毀冠裂裳、水佩風裳、玄裳縞衣等。

裳(拼音:cháng、shang)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也見於先秦著作《詩經》。

裳是形聲字,從衣、尚聲。“裳”本指古人束在下半身、長至膝蓋的壹種衣服,類似於裙子,讀作cháng。後“衣”“裳”連用泛指衣服,其中的“裳”讀作shang。

形聲字。“裳”由“尚”和“衣”組成,“尚”表示字的讀音與“尚”字接近,“衣”表示字的意思跟衣服有關。“裳”最初是指穿在下身的衣裙,屬於裙子的壹種,而不是褲子。

這種“裙子”,無論男女皆可穿著。根據文獻記載,最早的裳是用整幅布做的,也就是不需要剪裁。把壹整幅布圍在腰上,把多余的布做成褶。褶的大小和多少,要根據人的腰圍的粗細來定。這樣的裳,實際上就是簡單的裙子。

學界多以為“裳”與“常”曾經是同壹個字的不同寫法。《說文解字》就將“裳”作為異體字附於“常”後:“常,下帬(裙)也……裳,常或從衣。”後來,二字逐漸有了分工,“常”用於其他意義,而“裳”表示“下身穿的衣裙”的意義則沿用下來。

跟最初專指“上衣”的“衣”可以發展為“衣服”的通稱壹樣,專指“下衣”的“裳”後來也可以泛指衣服。例如《木蘭詩》:“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以及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江水》:“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等等。

既然上為“衣”,下為“裳”,上下合在壹起為“衣裳”,那麽,“衣裳”演變為衣服的通稱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從另壹個角度來說,“衣”和“裳”皆可泛指衣服。

衣裳連用泛指衣服也是順理成章的。乃至到了後來,“裳”逐漸失去了獨立的身份,成為附著於“衣”的成分,讀音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shang。由此,就有了“衣裳(shang)”的裳。

  • 上一篇:壟斷英語怎麽說?
  • 下一篇:《不請自來》的影評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