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腳本源碼 - 中國歷史上姓曾的皇帝壹***有幾位?

中國歷史上姓曾的皇帝壹***有幾位?

中國歷史上是沒有姓曾的皇帝的。曾姓的名人有很多。例如:曾點、曾子、曾公亮、曾鞏、曾布等等。

1、曾點

曾點(生卒年不詳),字晳,又稱曾皙、曾晰、曾蒧,中國春秋時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人,“宗聖”曾參之父,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壹。

比孔子小六歲,是孔子30多歲第壹批授徒時收的弟子。與其子曾參同師孔子,曾自言其誌,孔子頗嘆賞。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曾皙被封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萊蕪侯”;明世宗時尊稱為“先賢曾子”。

2、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shēn),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壹,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後代。

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

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壹歲。

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後世尊為“宗聖”,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壹,僅次於“復聖”顏淵。

3、曾公亮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刑部郎中曾會次子。

天聖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進士第,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同平章事等,累封魯國公。

卒年八十,獲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謚“宣靖”。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壹。曾公亮曾與丁度承旨編撰《武經總要》,為中國古代第壹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

4、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

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熙寧五年(1072)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

元豐六年(1083),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謚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

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5、曾布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太常博士曾易占之子,中書舍人曾鞏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變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安石變法期間曾同時擔任集賢校理、判司農寺、檢正中書五房、起居註、知制誥、翰林學士、三司使等職。

十三歲時,父親曾易占去世,跟隨兄長曾鞏學習,得到了王安石和韓維的推薦,曾布得以上書言政,得到了宋神宗的重視並被重用。

在熙寧年間王安石變法的關鍵時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在市易法的爭論中,曾布被認為阻撓了新法而貶謫出外,在饒、潭、廣、桂、秦、陳、蔡等地奔波為官。

宋神宗駕崩後,高太後垂簾,舊黨執政,曾布又因堅持不變役法而未進入政治中心 ,直至宋哲宗親政後才得到重用,重新開展變法事業,被任命為樞密使,但又與同為新黨的章惇爆發矛盾。

端王趙佶繼位後,章惇因反對被貶謫,曾布被徽宗任命為右仆射,並排擠掉了作為左仆射的韓忠彥,又和新任左仆射蔡京爆發矛盾,被壹再貶謫,最終死於潤州,終年七十二歲。

死後追贈觀文殿大學士,謚號文肅。曾布雖然不乏才幹,但在宋史中卻被列入《奸臣傳》,政治生命被卷入北宋後期白熱化的黨爭,政治立場較為中立,在哲、徽二帝時期的鬥爭中扮演重要角色。

百度百科-曾姓

  • 上一篇:歐美的男明星
  • 下一篇:端午插畫手繪-插畫怎麽畫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