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腳本源碼 - 木棉說

木棉說

開學了,又要開始上映世紀災難大片了。

沒錯,就是輔導作業!!!

據不完全統計:輔導作業已經成為破壞親子關系的第壹殺手, 面對孩子們清奇的腦回路各地家長也是各有各的崩潰。

有的孩子直接把老媽氣出了急性腦梗住院;

有的家長輔導作業之前,先拿出了急速救心丸;

有的媽媽更是因為輔導作業,被氣到跳河,在警察解救她的時候,絕望地說:“別救我,我太累了。”

真是讓人看著又心疼又想笑。

其實不僅家長崩潰,被輔導作業的小學生為了保命也分分鐘大力出奇跡。

因為他們實在太不想寫作業了!

有自稱被綁架,人沒事,作業本全不見了;

有小偷入室搶劫,自己被壹拳打暈,卻沒保住作業本的;

也有的是作業本直接被狗吃了......

總之壹句話,日復壹日地陪寫作業,對家長來說,就是自我折磨,對孩子來說,也是苦不堪言。

陪娃寫作業,真的可以壹秒上演:親媽變後媽。

輔導作業之戰愈演愈烈,越來越成為親子關系的壹大殺手!

看著家長和孩子“兩敗俱傷”的場面,我也不由得開始擔心起來。

已經開學快兩個星期了,如何避免因為輔導作業,再次出現這種“出力不討好”“傷人又傷己”的行為。

針對這個問題,木棉大學&木棉說&騰訊視頻為全國父母準備了壹場直播盛宴,跟家長聊聊如何解決開學季家長跟孩子有關輔導作業的問題。

如何做智慧父母,為孩子搭建溫暖、安全的成長環境,維持良好的親子關系,專家中科院心理學碩士葉壯老師提出了壹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葉壯老師談到,之所以家長跟孩子之間會出現這種不對等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家長進入了以下幾個思維誤區。

誤區壹:警惕“知識的詛咒”

家長教孩子的時候,常常覺得天經地義的知識,其實孩子很難理解。

那是因為父母已經經歷了“妳知道-妳理解-妳明白”的過程,但是孩子真的沒有經歷過這個階段。

平時我們會說孩子是白紙,但是在輔導他寫作業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把孩子當成了基本的藍圖。

就像葉壯老師所舉的例子那樣:

1+1就是等於2啊,但是在孩子的知識體系中,他完全沒有這個概念。

真的是因為孩子太笨了嗎?

肯定不是,這就是因為知識的偏差所帶來的知識的詛咒:妳以為的只是妳以為,不是孩子以為的。

誤區二:很多東西不是講過,練過才學會,而是錯過才能學會。

家長們總是容易失控,為什麽孩子總是學過的東西記不住,教過的東西還犯錯?

如果任何知識都是壹教就會的話,那考試就沒有什麽價值了。

事實上,孩子只有做錯之後,尤其是在考試考砸被打上紅紅的“X”,因為出錯沒有得到獎狀,他們這才能記得牢固,印象深刻。

就像記憶曲線所展現的那樣,當孩子錯的時候,就是復習的時候,也是孩子加強記憶,最不會遺忘的時候。

這跟我們當年工作的原理是壹樣的,只有遇到了坑,走過泥濘,才能吸取教訓,走的更遠。

所以別怕孩子犯錯,就怕孩子什麽都不做。

誤區三:妳是幫孩子學習,而不能替孩子學習。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是恨不得替他上手。

嫌孩子數學題錯得多,覺得孩子讀英語發音不清,甚至都會覺得孩子吃飯用的時間太長了。

事實上,家長壹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就是做壹名好教練,而不是成為運動員。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要給予太多幹預,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節奏,給他充分的自由,孩子才能發揮得更好。

誤區四:警惕代際間的學科恐懼

之前聽壹個男同事對孩子講過這樣的話:

“兒子啊,妳要好好學英語,我們公司有個比我小三歲的王叔叔,因為英語比我好,這次晉升的是他,不是我。所以,妳可要好好學習英語,不要像爸爸壹樣,錯失了那麽好的機會。”

也許家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孩子,但是結果可能孩子會產生壹種錯覺:我爸爸都學不好英語,那我能學好嗎?

因為,很多時候,逆向激勵的結果並不如正向激勵。

葉壯老師曾經分享過他自己的壹個親身故事。

他的爸爸在40歲左右的時候,自學了英語,原因就是想給當時對英語不太感興趣的葉壯老師樹立壹個良好的榜樣。

結果葉壯老師有壹次跟爸爸坐火車的時候,見證了爸爸的高光時刻。

乘車員讓壹對外國夫婦出示護照,但不論怎麽說,那對外國夫婦都理解不了乘車員的意思。

爸爸因為自學了英語,因為不太精通語法,所以就只說了壹個單詞“passport”,就化解了對話的尷尬,頓時,他就對爸爸肅然起敬。

如果父母每天都忙著打麻將,怎麽能要求壹個孩子好好學習呢?

孩子不看妳怎麽說,而看妳怎麽做。

如果家長不怕學習上的任何挑戰和困難,孩子自然也覺得自己能行。

前幾天馬雲在雲谷學校講:當前教育的最大問題之壹,是把所有的孩子都教成壹樣的,是“用爬樹來考核壹只老虎的能力”。

由此可見,現代家長有多焦慮。

輔導作業只是壹個側影,孩子僅僅是因為學習的速度慢壹些,家長都氣得腦梗,跳河。

如果孩子長大之後不能成才,那家長豈不是更要想不開?

本質上還是太焦慮了。

家長把所有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那孩子究竟是孩子,還是家長的附屬品?

我們常說,要做智慧父母。

但智慧父母的首要要義就是:不要為孩子活,為自己活。

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比急躁冒進更能事半功倍。

現代越來越多的家庭的模式:寄居蟹媽媽和喪偶式爸爸。

媽媽什麽都管,爸爸什麽都不管,孩子夾在中間,完全沒有自由。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花期,只要他足夠努力,性格樂觀,健 健康 康,擁有高自尊和極強的抗挫力,孩子的未來肯定不會差。

信者得愛,這壹點,在孩子身上,更是明顯。

所以,讓我們相信孩子,少壹些焦慮,多壹些交流,我們做智慧父母,孩子做 健康 兒童。

  • 上一篇:今早上我坐車上班,在公交車上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那個小女孩真的很煩人!!
  • 下一篇:浴佛節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