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腳本源碼 - 誰可以告訴我有關黃河的事情詳情請打開看下

誰可以告訴我有關黃河的事情詳情請打開看下

春秋時代及其以前,黃河出積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肅臨夏西北)“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砥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龍門以下壹段南流至華陰向東,經三門過孟津與洛河匯流,其流道大體與今河相同。再下過大伾山北流,穿過漳河,經今河北周曲縣以東向北,然後分為數支,分道入海。最北壹支為主流,到今深縣南折而向東,循漳河至青縣西南,又東北經天津東南入於渤海。這條河最早為《禹貢》所載,故又稱“禹河”。

春秋至今,兩千余年,黃河下遊河道多次遷徙,重大者有以下數次。

壹、周宿胥口河徙

《漢書·溝洫誌》尋|王莽大司空橡王橫語:“周譜雲,定王五年河徙”,史稱此為黃河第壹次大改道。清胡渭《禹貢錐指》進壹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經滑臺城(滑縣舊城),又東北經黎陽縣(潑縣東北蘭裏)南,又東北經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河至此與深川別行而東北入海,水經謂之大河故瀆。”按《水經·河水》所記,大河故瀆大致經今河南滑縣、俊縣、濮陽、內黃、清豐、南樂,河北大名、館陶,山東冠縣、高唐、平原、德州等縣市境,德州以下復入河北,經吳橋、東光、南皮、滄縣而東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後,禹河舊道,有時還行水,至戰國中期才完全斷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

新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河決魏郡,泛清河以東數郡”。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決為元城家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變。

魏郡河決之初,水無定槽,泛濫於平原、千乘之間,後經王景治理始得以穩定。據《水經》記載,此河大致走今濮陽南,範縣北,陽谷西,莘縣東,在平東,禹城西,平原東,臨邑北,商河南,濱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該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橫隴改道

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七月,河決澶州橫隴塌,於漢唐舊河之北另辟壹新道,史稱橫隴河。橫隴河的流經,《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65載,“河獨從橫隴出,至平原分金、赤、遊三河,經橡、濱之北入海。”氣姚漢元《中國水利史綱要》說,“河決時彌漫而下,東北至南樂(今縣)、清平(今為鎮)縣境,......自清平再東北至德州平原(今縣)分金、赤、遊三河,經橡(治慶次,今惠民縣)、濱(治渤海,今濱縣北)之北入海。”鄒逸麟《宋代黃河下遊橫隴北流諸道考》定此河“經今清豐、南樂,進入大名府境,大約在今館陶、冠縣壹帶折而東北流,經今聊城、高唐、平原壹帶,經京東故道之北,下遊分成數股,其中赤、金、遊等分支,經橡(治今惠民縣)J、濱(治今濱縣)二州之北入海。”今清豐六塔集以東尚有遺跡,向北經莘縣韓張集(故朝城)以西,下經聊城堂邑鎮、陵縣縣城以右,高唐、平原、惠民以左。此河道形成之初,“水流就下,所以十余年間,河未為患”,但到慶歷王四年,“橫隴之水,又自下流海口先淤,凡壹百四十余裏”,“其後遊、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淤,必決上流,終於在慶歷八年發生了商胡決口改道。

四、慶歷八年澶州商胡改道

宋慶歷八年(1048年)六月,“河決商胡埽(濮陽東北二十余裏欒昌胡附近)”,改道北流,經大名(今縣)、恩州(清河縣西北)、冀州(冀縣)、深州(深縣)、瀛州(河間縣)、永靜軍(東光)等地,至乾寧軍(青縣)合禦河入於渤海,史稱北流。後12年,即嘉桔五年(1060年),又決大名第六埽,下流“壹百三十裏至魏(大名)、恩、德、博之境曰四界首河,”再下合篤馬河(今馬頰河)由無棣入海,時稱二股河,也稱東流。東流與北流並存了近40年,且互為開閉,直至元符二年(1099年)六月末河決內黃口之後,東流遂絕。商胡改道,也是壹次大改道,北流河道已移在西漢屯氏別河和張甲河以西,其下遊與禹河主流已十分逼近。

五、南宋建炎二年杜充決河改道

建炎二年(1128年)冬,東京留守杜充,“決黃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黃河下遊河道,從此又壹大變。杜充決河的地點,史無明文,《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定在滑縣上流的李固渡(滑縣西南沙店集南三裏許)以西。決口以下,河水東流,經今滑縣南,濮陽、東明之間,再東經、鄄城、巨野、嘉祥、金鄉壹帶匯入泗水,經泗水南流,奪淮河註入黃海。此後數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遷徙的範圍,主要在今豫北、魯西南和豫東地區。此次決河改道,使黃河由合禦河入海壹變而為合泗入淮,長時期由淮河入海。

六、南宋蒙古軍決黃河寸金澱改道

南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軍“決黃河寸金澱之水以灌宋軍”,黃河河道又壹次較大的變化。寸金澱在今延津縣脖城東偏北三十裏的滑縣境內。決河之水南流,經封丘西、開封東入陳留縣(今開封縣陳留鎮)境,以下“分而為三,杞居其中。”杞縣“城之北面為水所坦,遂為大河之道,乃於故城北二裏,河水北岸,築新城置縣,繼又修故城,號南杞縣"。“大河流於二城之間,其壹流於新城之北郭帷河中,其壹在故城之南東流”。新城北壹支奪灘河由帷州、寧陵、歸德至夏邑,以下分流經糠水至宿遷合酒和經作水故道至酒州入淮。中間壹支為主流,由新舊杞縣城之間南流入渦,經鹿邑、毫州、蒙城至懷遠入淮。舊城南壹支,經太康、陳州入穎,經穎州、穎上入淮,同時也分流入渦。後因歸德、太康二地要求,“相次堙塞南北二汊,遂使三河之水合而為壹”,全由渦河入淮。此河行水60余年,到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河決杞縣蒲口,沿舊河東流合泗入淮為止。

七、明洪武至嘉靖間河道變遷型

明初黃河,經河南滎澤、原武、開封,“自商、虞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韓家道口、趙家圈、石將軍廟、兩河口,出小浮橋下二洪”,經宿遷南流入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決原武黑羊山,“東經開封城北五裏,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顏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於淮。曹、單間賈魯所治的舊河遂淤,主流徙經今西華、淮陽間入穎河,由穎河經穎上入淮。

正統十三年(1448年),河先決新鄉八柳樹,“漫曹、濮,抵東昌,沖張秋,潰壽張沙灣,壞運道,東入海”。後又決滎澤孫家渡口,“漫流於原武,抵開封、祥符、扶溝、通許、洧川、尉氏、臨穎、郾城、陳州、商水、西華、項城、太和”,沿顏水入淮。二河分流之初,北河勢大,故沙灣屢塞不成;景泰四年(1453年)以後,南河水勢漸盛,“原武、西華皆遷縣治以避水氣時為便利清運,納河南禦史張瀾的建議,自八柳樹以東挑挖壹河以接舊道,"灌徐、呂"。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塞沙灣,黃河主流復回開封以北,沿歸、徐壹路舊道,經宿遷、淮陰入淮。弘治二年(1489年)以後,白昂、劉大夏采取“北岸築堤,南岸分流”的方策,壹再疏浚孫家渡舊河,分殺下流水勢。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南岸故道盡塞”,“全河盡出徐、郊,奪入淮泗”,至隆慶六年(1572年),“南岸續築舊堤,絕南射之路,”進壹步使河道得以穩定。此後,黃河歸為壹槽,由開封、蘭陽、歸德、虞城,下徐、邳入淮,壹直維持了280余年。

八、清鹹豐銅瓦廂改道

清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蘭陽銅瓦廂三堡下無工堤段潰決,工二十日全河奪溜。

銅瓦廂決口後,潰水折向東北,至長垣分而為三,壹由趙王河東註,壹經東明之北,壹經東明縣之南,三河至張秋匯穿運河,人山東大清河。當時清廷忙於鎮壓太平軍,無暇塞治,文宗諭示:“現值軍務未平,餉糈不繼,壹時斷難興築,……所有蘭陽漫口,即可暫行緩堵”。黃河自此改道東北經今長垣、濮陽、範縣、臺前入山東,奪山東大清河由利津入海。

九、民國27年鄭州花園口決河南徙

民國27年(193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本侵略軍的進攻,派軍隊扒決黃河。6月5日,先將中牟縣趙口河堤掘開,因過水甚小,又另掘鄭州花園口堤。9日花園口河堤掘開過水。後三日,大河盛漲,“洪水滔滔而下,將所掘堤口沖寬至百余米”。大部河水由賈魯河入顏河,由顧河入淮;少部分由渦河入淮。至民國36年(1947年)3月15日堵復花園口決口,大河復回故道。黃河下遊河道變遷情況見圖1壹1。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壹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壹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壹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黃河之前,黃河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泛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黃河水。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壹棵水仙花,吮吸壹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壹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裏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壹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壹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裏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壹來可了卻自己成仙的心願,二來可報被淹死之仇。

馮夷當了黃河水神,人稱河伯。他從來沒有挨過治水的事兒,壹下子擔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無策,發了愁。咋辦呢?自己道行淺,又沒什麽法寶仙術,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辦法。玉帝告訴他,要治理好黃河,先要摸清黃河的水情,畫個河圖,有黃河的水情河圖為依據,治理黃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著玉帝的指點,壹心要畫個河圖,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鄉親們幫幫忙。鄉親們都討厭他好逸惡勞,沒人答理他。他找到村裏的後老漢,講了他治理黃河的大誌。後老漢見他如今成了仙,要給百姓們辦點好事,就答應幫幫他。從此,河伯和後老漢風裏來雨裏去,跋山涉水,察看黃河水情。兩個人壹跑就是好幾年,硬是把後老漢累病了。後老漢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繼續沿黃河察看水情。分手時,後老漢再三囑咐河伯,幹事要幹到底,不要中途而廢,畫好圖就動手治理黃河,人手不夠,他說服鄉親們幫忙。

查水情,畫河圖,是個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圖畫好,已年老體弱了。河伯看著河圖,黃河哪裏深,哪裏淺;哪裏好沖堤,哪裏易決口;哪裏該挖,哪裏該堵;哪裏能斷水,哪裏可排洪,畫得壹清二楚。只可嘆自己沒有氣力去照圖治理黃河了,很傷心。河伯想想,總有壹天會有能人來治理黃河的,那時,把河圖授給他,也算自己沒有白操心。

河伯從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沒有露面。不料,黃河連連漲水,屢屢泛濫。百姓們知道玉帝派河伯來治水,卻不見他的面,都罵河伯不盡職盡責,不管百姓死活。

後老漢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壹晃好些年不見面。他對治理黃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兒子叫羿,射箭百發百中。無論後老漢如何講,羿不讓他去找河伯。後老漢不聽兒子勸阻,結果遇上黃河決口,被沖走淹死,連屍體都沒找到。後羿非常恨河伯,咬著牙說,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後來,到了大禹出來治水的時候,河伯決定把黃河河圖授給他。

這壹天,河伯聽說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來到黃河邊,他就帶著河圖從水底出來,尋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沒見過面,誰也不認誰。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壹歇,看見河對岸走著壹個年輕人。這年輕人英武雄偉,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著問起來:“餵,妳是誰?”

對岸的年輕人不是大禹,是後羿。他擡頭壹看,河對岸壹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在喊,就問道:“妳是誰?”

河伯高聲說:“我是河伯。妳是大禹嗎?”

後羿壹聽是河伯,頓時怒沖心頭,冷笑壹聲,說:“我就是大禹。”說著張弓搭箭,不問青紅皂白,“嗖”地壹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虛汗。心裏罵道:“混帳大禹,好不講道理!”他越想越氣,就去撕那幅水情圖。正在這時,猛地傳來壹聲大喊:“河伯!不要撕圖。”河伯忍痛用右眼壹看,對岸壹個頭戴鬥笠的人,攔住了後羿。這個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畫了幅黃河河圖,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後羿推開大禹,又要搭箭張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畫圖的艱辛講了,後羿才後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後羿隨大禹壹同趟過河。後羿向河伯承認了過錯。河伯知道了後羿是後老漢的兒子,也沒多怪罪。大禹對河伯說:“我是大禹,特地來找妳求教治理黃河的辦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辦法都在這張圖上,現在授給妳吧。”

大禹展圖壹看,圖上密密麻麻,圈圈點點,把黃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畫得壹清二楚。大禹高興極啦。他要謝謝河伯,壹擡頭,河伯躍進黃河早沒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日夜不停,根據圖上的指點,終於治住了黃河。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壹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壹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壹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壹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壹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壹年,壹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壹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裏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壹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壹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壹個白胡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妳要註意。中午是壹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壹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妳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壹看,不見了白胡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壹個個蔫了,他心裏非常難過,壹年的血汗白費了,可壹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壹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壹層又壹層。爾德老漢壹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壹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壹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壹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壹下又並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胡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妳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妳再種壹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妳揀最大的壹個扔進黃河裏。那時,妳走進河底洞裏,珠寶由妳挑,糧種由妳拿,還有壹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妳指哪裏,黃河水就流向哪裏。”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壹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裏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裏結了壹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壹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裏,壹直等到瓜熟。

這壹天,天氣晴得沒壹點子雲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裏。這時只聽黃河壹聲咆哮,裂開了壹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裏珍珠瑪瑙應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壹陣暴風狂吼,壹時河面上波濤滾滾,壹浪高過壹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壹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裏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梁。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壹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壹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從前,有個打漁的老頭,他有個女兒叫黃荷。有壹天,老頭在河中撈起壹個小男孩,這男孩和黃荷壹般大小。老頭將男孩帶回家,給他起了個名子叫黃河。黃河漸漸長成了壹個英俊威武的小夥子,老頭便把美麗賢慧的黃荷嫁給了黃河。有壹年過年的時候,老頭突然得了壹種病,什麽也吃不進去,急得壹家人團團轉,又求神,又請醫,還是治不好老頭的病。這事樂壞了壹個對黃荷不懷好意的財主,財主叫人裝神弄鬼,說什麽,要治地好老頭的病,除非用懸崖草,河底沙做藥引子,小兩口壹聽便各自去取藥引子,黃河去河底取沙,黃荷去懸崖摘草。

誰知黃河壹去不復返,淹死在河裏,家裏人知道後哭的死去活來,不久,黃荷的爹娘相繼去世,財主壹見時機到了,便千方百計的迫使黃荷嫁給他,黃荷為給爹爹報仇,就假裝同意,不過她讓財主向黃河取沙的那條河叫三聲"爺爺"那天,黃荷全身潔白,站在河邊,淚水象斷了線的珠子,在財主面對黃河叫"爺爺"的當兒,她乘財主不註意,將他推入河中,然後自己也跳進去,河水馬上掀起大浪,渾濁洶湧,氣勢逼人....

從此,黃河的水再也沒有清過,好象日夜向人們訴說著黃荷的不幸遭遇.......

  • 上一篇:求電視劇《溫柔的背後》完整下載鏈接 壹定要完整才行 清晰度次要
  • 下一篇:妳在幹嘛呀怎麽高情商回復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