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熱門推薦 - 各個地方特色民居有什麽

各個地方特色民居有什麽

1、陜北窯洞

陜北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漢族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窯洞分為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接口子窯洞多種。陜北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陜北漢族勞動人民的象征。

窯洞壹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沈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崖上橫向挖洞,寬3~4m,深可達10多m。)

2、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 是中國的壹種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壹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又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壹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壹般而言,大宅院中,第壹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後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壹般人不得隨意進入,難怪古人有詩雲:“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四合院通常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對外界比較隱密的庭院空間,其建築和格局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尊卑等級思想以及陰陽五行學說。

在現代,隨著家庭結構和社會觀念的變遷,傳統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戰。而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傳統四合院也面臨著保護和發展的矛盾,壹些四合院被列為了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有壹些被拆除。

3、羌族碉樓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自唐朝來,羌族人民因各種原因向西北遷移,到了西藏和青海,所以現在,羌族碉樓也被稱為藏族碉樓。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

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墻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墻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壹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4、傣族竹樓

傣族竹樓是另壹種幹欄式住宅。雲南西雙版納是傣族聚居地區,這裏的地形高差變化較大,北部為山地,東部為高原,西部卻為平原。全區氣候差別也大,山地海拔達1700米,屬溫帶氣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屬亞熱帶氣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經屬於熱帶氣候了。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壩地區,常年無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達21℃,沒有四季的區分。所以在這裏,幹欄式建築是很合適的形式。由於該地區盛產竹材,所以許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稱為竹樓。

竹樓的平面呈方形,底層架空多不用墻壁,供飼養牲畜和堆放雜物,樓上有堂屋和臥室,堂屋設火塘,是燒茶做飯和家人團聚的地方;外有開敞的前廊和曬臺,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飯、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風。

  • 上一篇:申請軟件著作權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 下一篇:聯通充值送話費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