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熱門推薦 - 甘肅敦煌旅遊景點介紹視頻 甘肅敦煌攻略

甘肅敦煌旅遊景點介紹視頻 甘肅敦煌攻略

敦煌旅遊景點,敦煌旅遊景點介紹

最著名的當屬敦煌莫高窟了,莫高窟2009年5月實行半價優惠政策,80元/張。7月1日起按照全價執行160元/張,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為淡季80元每人 ,然後就去看看鳴沙山月牙泉.最佳答案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南 5公裏。古往今來以“山泉***處,沙水***生”的奇妙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壹絕”,1994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鳴沙山、月牙泉與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壹體,是敦煌城南壹脈相連的“二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遊勝地。

鳴沙山,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積聚而成,東西長約 40公裏,南北寬約20公裏,最高海拔1715米。其山沙壟相銜,峰如刀刃,遠看連綿起伏入虬龍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濤湧來蕩去,甚為壯觀。沙粉紅、黃、綠、白、黑五色,晶瑩閃光不沾壹塵。如遇摩擦振動,便會殷殷發聲,輕若絲竹,重如雷鳴。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因其形酷似壹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藥泉”,壹度訛傳“渥窪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積 0.88公頃,平均水深3米左右,水質甘冽,清澈如鏡。千百年來沙山環泉而不被掩埋,地處幹旱沙漠而泉水不濁不涸,實數罕見。泉內星草含芒、鐵魚鼓浪,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風光十分優美。

鳴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壹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遊人至此,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來泉邊漫步,都會馳懷神往,遐思萬千,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甘肅敦煌好玩嗎

導語:下面為大家帶來甘肅敦煌旅遊攻略,為大家介紹的敦煌的旅遊狀況、最佳季節以及景點介紹,敦煌好不好玩?壹起來看看吧。

甘肅敦煌概況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是甘肅省酒泉市轄的壹個縣級市,中國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

敦煌的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悠久歷史孕育了敦煌燦爛的古代文化,那遍地的文物遺跡、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去甘肅敦煌的最佳旅遊季節

總體來講5~10月是敦煌氣候條件最好的時節,也是其最佳旅遊季節。春天的新綠在西北尤其喜人,如果碰不到鬧人的沙塵暴,春末夏初到這裏,感覺非常美好。在夏天極限氣溫曾經接近40℃,但是感覺上總不像北京那樣悶熱,可能是因為空氣在曠野裏流動較快的原因,尤其是清涼的夜晚搭配滿天的繁星,也算是給旅行者壹份意外的禮物了。另外各地的花兒會都集中在夏季。盛產各種瓜果,在8月前後則可以壹飽口福。

等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旺季160元

淡季80元—120元

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裏才重新讓人註意。

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亡後掩埋場所,有土炕、竈炕、煙道、壁龕、臺燈等生活設施。兩區***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窟是壹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壹部形象的百科全書。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 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敦煌旅遊景點——鳴沙山·月牙泉

等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旺季120元,淡季60元

小交通 摩托車

鳴沙山位距敦煌城南5公裏,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在鳴沙山群峰環繞的壹塊綠色盆地中,有壹泓碧水形如彎月,這就是月牙泉,被稱為天下沙漠第壹泉。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存,但是月牙泉就像壹彎新月落在黃沙之中。

隨著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當地政府地對風景區采取了各種建設和保護措施,使其面貌大為改觀,同時還開展了湧滑沙、滑翔跳傘,騎駝遨遊等沙漠娛樂項目,使遊人趣味盎然,絡繹不絕。

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存。但在鳴沙山中,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這就是天下沙漠第壹泉-月牙泉。月牙泉像初五的壹彎新月,落在黃沙裏。泉水清涼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懷抱中嫻靜地躺了幾千年,雖常常受到狂風兇沙的襲擊,卻依然碧波蕩漾,水聲潺潺,是當之無愧的沙漠第壹泉。

敦煌旅遊景點——雅丹地質公園

等級 AAAA

門票價格 50元,坐觀光車需另交車費20元

甘肅敦煌雅丹地質公園占地面積400平方公裏、東西長25公裏、南北寬18公裏、海拔810—970米,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不可再生地質遺產。以雅丹地貌為主,總體近南北走向。南區以風蝕谷、風蝕殘丘、風蝕柱等為主,分布相對分散,總體呈東西走向。它主要由風蝕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觀。

雅丹地質公園內集中連片地分布著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例如,“蒙古包”、“駱駝”、“石鳥”、“石人”、“石佛”、“石馬”等,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它宛如壹座中世紀的古城,世界許多著名的建築都可以在這裏找到它的縮影,令世人瞠目。夜幕降臨之後,尖厲的勁風發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只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

敦煌魔鬼城屬於古羅布泊的壹部分。為沙漠平原區,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四季多風,最大風力可達12級以上。在地質上位於新生代(距今約6500萬年以來)敦煌——疏勒河斷陷盆地的中心部位。雅丹地貌的巖石形成於距今約70萬年的中更新世,為壹套河湖相的砂泥質沈積物。顏色呈灰色、灰綠色和土黃色。古老的盆地中心層理水平,邊緣的層理交錯,局部還保存著很多蟲跡化石,顯示著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征。由於巖層產狀水平,垂直節理發育,較松軟巖層在大自然疾風暴雨的漫長風化中,導致了各種雅丹風蝕地貌的形成。

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甘肅敦煌旅遊攻略,希望妳們喜歡。

莫高窟景點介紹

莫高窟景點介紹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492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下面,我為大家介紹敦煌莫高窟旅遊景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別提醒

目前莫高窟只能參觀10個石窟和2個陳列中心;在公眾假日期間,可多參觀5個石窟。

莫高窟內禁止拍照;陰雨天洞窟不開放;參觀時最好帶手電筒(景區外也可租到)。

參觀莫高窟時間最好選在清晨,因為有參觀人數的限制,而且早上光線較好。

最好讀壹本關於莫高窟的介紹,否則很難看明白石窟雕像和壁畫的玄妙。

莫高窟旺季內賓160元,外賓180元(其中20元為講解費)

莫高窟淡季內賓80元,外賓100元

莫高窟開放時間9:00~17:00

從敦煌去莫高窟可以打的前往,面的單程大約35元左右,轎車稍貴。另外在敦煌市區內也有很多中巴直達莫高窟。如果在窟裏呆得比較晚,6點以後可以搭乘壹輛接工作人員的小巴,每人5元。旺季前往的話,可以搭乘敦煌飯店附近的綠皮公交直達,票價2元。

敦煌莫高窟

藏經洞的內壁繪菩提樹、侍女等圖像,中有壹座禪床式低壇,另有壹通石碑,該碑高僧洪辨的告身碑,即記錄洪辨壹生事跡的紀念碑(至於洪辨之塑像原不在藏經洞內被發現,而是置放在別處,因研究人員在塑像內發現洪辨的法號及壹小包骨灰,而將該塑像置藏經洞內)。

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壹次非常重大的發現,其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占六分之五,其它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書內容主要是佛經,此外還有道經、儒家經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帳冊、歷本、契據、信劄、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並由此形成了壹門以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1900年,於藏經洞(今編號第17窟),發現西晉至宋代經、史、子、集各類文書及繪畫作品5萬余件。莫高窟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宏大、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壹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壹體。

莫高窟唐時有窟千余洞,現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層,在現在編號為“17”的洞窟曾發現從4世紀到14世紀的珍貴文物5.6萬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學,另外還設有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是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壹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窟形建制分為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壁畫類別分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佛教史跡畫、建築畫、山水畫、供養畫、動物畫、裝飾畫等不同內容,系統反映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

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均為泥質彩塑,有單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民,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少則3身,多則11身。最大者33米,小者10厘米。多以誇張的色彩表現人物性格,神態各殊。壁畫內容有佛像、佛教史跡、經變、神話、供養人等題材和裝飾圖案。最古的地圖《五臺山圖》大40多平方米。從壹花壹葉、神、佛,到表現當時當地歷史人物活動的《張議潮夫婦出行圖》,構圖精細,栩栩如生。窟內金碧輝煌,絢麗奪目。畫面如按2米高排列,可構成長達25公裏的畫廊,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自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五萬多卷宗教和世俗文書後,敦煌藝術震撼了整個世界,“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顯學,可惜由於當時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無知,這些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現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資,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遊客在莫高窟的觀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敦煌莫高窟旅遊景點介紹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莫高窟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_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壹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故後世遂又稱之為“千佛洞”。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才重新為人所註意。

石窟

莫高窟是壹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壹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_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敦煌莫高窟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壹座洞窟,其外附巖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高33米。它是壹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壁畫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裏的畫廊。

雕塑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松軟,並不適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壹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開鑿於北朝時期的洞窟***有36個,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於北涼時期。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神怪、供養人等。這壹時期的影塑以飛天、供養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壹佛二菩薩組合,後來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熱烈濃重,線條純樸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後,底色多為白色,色調趨於雅致,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隋唐是莫高窟發展的全盛時期,現存洞窟有300多個。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壹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量最多。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並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壹佛、二弟子、二菩薩或四菩薩,唐代主要是壹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有的還再加上二力士。這壹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容主要有佛像、經變、佛教史跡、佛教故事和供養人等。

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從晚唐到五代,統治敦煌的張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為莫高窟出資甚多,因此供養人畫像在這個階段大量出現並且內容也很豐富。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愈到後期,其形式就愈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這壹時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圖《五臺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了山西五臺山周邊的山川形勝、城池寺院、亭臺樓閣等,堪稱恢宏壯觀。

莫高窟現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壹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元代洞窟只有8個,全部是新開鑿的,出現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的形制,壁畫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關。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藏經洞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_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而進行大規模的清掃。當他在為第16窟(現編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現了北側甬道壁上的壹個小門,打開後,出現壹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現編號為第17窟),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洞”。

莫高窟景點介紹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壹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壹個有1600余年歷史的曠世奇葩。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但目前仍保存有從十六國後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個,彩塑2415身,壁畫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窟。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壹體的綜合藝術。它既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莫高窟是壹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壹部形象的百科全書,它以數量浩繁,技藝卓越的壁畫藝術向人們展示了公元四世紀到十四世紀千余年間的社會歷史圖景。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鳴沙山東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長約1600米。

1961年,國務院公布敦煌莫高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敦煌莫高窟藝術包括建築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和敦煌文書四大部分,是集建築、雕塑、繪畫三位壹位的立體藝術。其內容極為豐富。

古代民間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並融化了外來的表現手法,發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格的佛教藝術。這些規模宏大、為數驚人的宗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地理、宗教、社會生活、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浩如煙海的珍貴資料,是人類恒有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

  • 上一篇:開片紋元青花瓷器圖片欣賞
  • 下一篇:李峋姐姐誰演的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