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熱門推薦 - 駱駝祥子中車夫群體有什麽作用?

駱駝祥子中車夫群體有什麽作用?

《駱駝祥子》中車夫群體,首先是作為壹個生活悲慘的群體形象襯托在祥子四周,把祥子沒有出

路的命運,由點引向面,有力地完成了小說社會控拆的主旨。其次,車夫作為祥子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展示出了祥子性格中自私與富有同情心的兩面。更為重要的是,對車夫群體意識的認同與否,還蘊含著兩個重要的話題,壹是對群體力量的向往,二是對庸眾精神麻木現象的揭露、鞭撻。

老舍此時未曾接受馬克思主義,不是壹個階級論者,不可能直接去呼喚階級鬥爭。但憑著對窮苦人的壹片愛心,憑著對生活的直觀理解,他還是樸素地感覺到了個人奮鬥沒有出路,而朦朧地向往著群體的***同抗爭。祥子獨自面對人生困境時對群體力量的肯定,小馬兒祖父對生活的慘痛總結,都蘊

含著老舍對窮苦人是否應該聯合起來這壹問題的思考。祥子被虎妞挾持的時候,不禁想到“人是不能獨自活著的”,“獨自壹個是頂不住天的!”,他甚至還想“假若他平日交下幾個,他想,象他自己壹樣的大漢,再多有個虎妞,他也不怕;他們會給他出主意,會替他拔創力氣。’,雖然想過之後,祥子並沒有改變生活方式去進行群體抗爭;社會的黑暗力量是那麽強大,僅有幾個會出主意的朋友,並不可能真正改變祥子的悲劇命運。此時老舍還未曾意識到可以用馬克思主義這壹理論武器來武裝群眾,但祥子這壹領悟卻也包含了老舍對群體團結力量的認同。小馬兒祖父以螞蚌“趕到成了群,打成陣,哼,壹陣就把整頃的莊稼吃凈”作比喻從反面說明個人奮鬥之不可行,卻也包蘊著可貴的階級意識的最初萌芽。對群體力量的向往,是從受苦人自身中尋找力量,使得老舍超越了居高臨下的貴族式的人道主義,也說明老舍此時對革命雖然缺乏正確的了解,但還是在壹定程度上吸收了左翼革命家關於階級意識問題的正確觀點。

群體的聯合可能產生強大的自我解放力量,群體之間的認同也可能加強人拒絕進行精神超越的惰性。當祥子放棄人生努力、任自己往下墮落的時候,正是車夫群體間的認同意識填補了祥子的心靈空白,使祥子在動物壹般混沌的生存狀態中過得心安理得。對這壹精神現象的揭示,使得老舍遠遠高於壹般從階級鬥爭概念出發,就立即陶醉於群體意識提升個人意識的海市唇樓中的理想家。深刻的啟蒙思想使得老舍對庸眾中的人性醜惡有高度的警惕。矗立於對窮苦人真摯熱愛基礎上的人道溫情,

並沒有遮住老舍穿透歷史迷霧、把握人性真面目的深邃目光。

祥子墮落的過程是壹個命運和精神都向車夫群體復歸的過程。最初,他落落寡合,除個人私心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好強,不甘墮落,還想奮鬥,不願意認同壹般洋車夫渾渾噩噩混日子的生命衰頹。這裏,個人與群體不相融合中,體現的主要是積極向上的人格美,是人性中的神性光輝對生物本能的超越。而當祥子認同車夫的群體意識時,卻正是他精神走下坡路的時候。當他的個人奮鬥遭到挫折時,他想,“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現在他都覺得有些意思壹壹自己的路既走不通,便沒法不承

認別人作得對。”這些事雖然有紅白喜事中的人情往來,其中有真哭或真笑,但更多的是請煙、請酒菜、賭博這些***同泯滅靈性、麻醉精神的無聊事。祥子認可車夫間的人情意識、生活態度,並非是想借他人的長處來提升自己,而是出於對自己喪失信心之後的精神無助;在向群體看齊中,他不僅沒有克服原有的個人私心,走向更高道德境界的集體主義,而是迅速下墜到喪失人生追求的精神麻木狀態。“祥子完全入了轍,他不比別的車夫好,也不比他們壞,就是那麽個車夫樣的車夫。這麽著,他自己覺得倒比以前舒服,別人也看他順眼;老鴉是壹邊黑的,他不希望獨自成為白毛兒的。”群體,哪怕純粹是下層勞動者組成的群體,也成為人性墮落的染缸。

對下層勞動人民群體中精神麻木現象的批判,對個人向群體靠攏過程中逐步墮落現象的揭示,使得老舍在認同群體團結力量的同時,對群眾的庸俗、混沌有著充分的警覺。這是啟蒙思想家的警醒與魯迅在《阿Q正傳》、《藥》等經典作品中對庸眾劣根性的批判壹脈相傳,是老舍對“五四’,優秀作家所開創的新文學啟蒙傳統的繼承。它對普遍誇大群體道德力量的革命文學進行了極為難能可貴的補充,使得現代文學對個人與群體關系、對群體正負作用的思考更趨於辯證。

溫厚的人道情懷和深刻的啟蒙思想,構成老舍精神世界中極富魅力的兩個層面。二者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同造成了《駱駝祥子》豐富的思想內涵

  • 上一篇:《揚州慢小序》交代了什麽內容?
  • 下一篇:奧運五環分別代表什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