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熱門推薦 - 湖寮鎮的名人

湖寮鎮的名人

湖寮鎮名人輩出,近代有何如璋、吳奇偉、羅卓英、杜埃、肖畹香等名人載入史冊。

吳奇偉(1890—1953),字晴雲,號梧生,大埔湖寮鎮密坑村人,出生於貧困之家。13歲在老隆壹間商店做小夥計,後得人資助,先後在廣州黃埔陸軍小學、武昌陸軍小學學習,再入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於第六期,後在廣東陳炯明部任見習排長,歷任排長、連長、副營長等職。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十二師張發奎部下任三十六團中校參謀長。在汀泗橋戰役中,與團長黃琪翔領兵猛攻軍閥吳佩孚部主力扼守的汀泗橋而立功。1927年春升為三十四團團長;9月升國民革命軍第十二師副師長兼三十團團長。

1930年6月又升為第四師師長。

“九.壹八”事變後,第四師擴編為第四軍,他升任軍長。

1935年紅軍三渡赤水回師遵義,他因未發兵救援而遭蔣介石嚴詞訓斥。

1937年“八.壹三”上海抗戰爆發,他奉命率第四軍抵上海嘉定、羅店壹帶前線,在大場與日軍激戰三晝夜,殲敵數千,戰果顯著。其部隊因此獲得“鐵軍”稱號。上海市民推選郭沫若、謝冰瑩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率領慰問團至戰地慰問。不久,他升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

1938年7月下旬,全國戰局劇變,九江告急。他奉命率第九集團軍馳援。但趕到沙河鎮時,日軍已攻占九江,並利用長江、鄱陽湖增派軍艦,以空軍配合,大舉南下。他即指揮部隊由沙河向東伸展,主動反攻,經四晝夜苦鬥,遏住日軍攻勢,並使日軍傷亡2萬余,使誌潯線(南昌至九江)各軍(武漢警備司令、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等的部隊)得以堅持抗戰5個月之久。此戰役壹時轟動全國,被譽為臺兒莊會戰後的最大勝利。

1938年秋,廣州淪陷,新任第四戰區(廣東)司令長官的張發奎,將其部隊從南潯線調回廣東,他任第四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後又改任副司令長官兼粵、閩、贛三省邊區總司令和三省邊區綏靖主任,駐廣東興寧縣,負責指揮潮汕前線的對日抗戰及三省邊區綏靖任務。

1939年秋調往第六戰區(湖北)任副司令長官兼長江上遊江防司令,駐鄂西秭歸縣三鬥坪。陳誠棄守宜昌後,他指揮所部在湘北的安鄉、澧縣經鄂西壹帶屢挫日軍。

1940年轉往廣西駐防柳州。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出任湖南省主席。時中國***產黨廣東省委饒彰風即遣吳啟彥(奇偉同宗兄弟)至湖南做其轉化工作,使他思想逐漸轉變。他任湖南省主席僅六、七個月,即被免職,調任武漢行轅副主任。此時,蔣介石正積極準備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他極度不滿,未赴武漢任職而托病到南京湯山療養。不久改任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

1946年末,饒彰風電召啟彥至香港了解他對國***兩黨作戰的意見。啟彥臨行前約他找機會回廣州與饒彰風會面。次年4月,他找機會回廣州,與啟彥同往省府招待所東園,彰風與他傾心交談。

1948年8月,他思想大為轉變,啟彥遂建議同到香港找到中國***產黨香港分局負責人之壹的連貫,商議起義事宜。

1949年5月,他遂正式通電駐東江、梅縣區、蕉嶺、興寧壹帶舊部保安十二、十三團及其他若幹部隊的曾天節、李潔之等八人,聯名在老隆發表《我們的宣言》舉行反蔣起義。6月21日毛澤東、朱德復電,對其起義表示“極為欣慰”與“歡迎”。

1949年9月下旬,他作為華南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之壹前往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0月1日參加了中華人民***和國開國大典。後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委員等職。

1953年7月10日病逝於北京,享壽63歲,骨灰安葬在八寶山。

  • 上一篇:2011年應用心理學考研大綱
  • 下一篇:我愛我的家鄉7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