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熱門推薦 - 為什麽壹臺“問題主機”差點幹爆PS3?講講Xbox360的開發故事

為什麽壹臺“問題主機”差點幹爆PS3?講講Xbox360的開發故事

從抱著壹個碩大的綠盒子回家起,熊叔就對Xbox360這款主機充滿了異樣的感情,就算到了現在回想起這款主機的心情都是格外復雜,因為他和我心中理想中的主機相去甚遠——它不僅碩大笨重,臃腫的身材還偏偏采用了不倫不類的弧形面板,就好比壹個胖子在跳輕盈靈巧的孔雀舞壹樣滑稽 搞笑 ,再加上那個巨大無比的電源,從工業設計上講真的糟透了。

熊叔購入XBox360的過程非常糾結,尚未“扶正洗白”的熊叔面對天價又沒有盜版的PS3,為了口水了好久的《生化危機5》和《天誅千亂》,終於以十分厚道的價格帶回了壹臺“丐中丐”版X360。依稀記得電玩店老板鄙夷的神情:

“妳不多買幾張碟嗎?6塊錢壹張很便宜的!”

“妳不加個硬盤嗎?那樣加載 遊戲 會快壹些!”

“妳不另配個手柄嗎?壹起買算便宜點給妳!”

……

熊叔:“那個……我啥都不要,妳不是要送我5張碟嗎?”

雖然費了不少口水帶回了X360,但熊叔心裏始終充滿微妙的排斥與厭惡——直到後來買了PS3以後我才發現X360是多麽的“實在”與“便捷”。在那個“盜版走天下”的時代,與PS3動輒二三十個GB的 遊戲 容量相比,X360不僅 遊戲 容量都不大並且還安裝便捷(在硬盤加持下……)。而且仔細觀察,有的跨平臺 遊戲 在X360上的表現比PS3表現出色,當然其中有很多原因我就不再贅述。

說了這麽多,熊叔只是想以“過來人”的視角重新審視X360,和大家分享壹下這臺神奇主機的故事。

先看壹組數據:2017年5月索尼PS3正式宣布停產,距離它的“壹生之敵”XBox360停產已經過去壹年之久。2019年4月索尼出了壹份財報,披露了PS3最終的銷量:8740萬部,X360在比PS3早停產壹年的情況下,最終銷量也來到了8580萬。

二者銷量差距只在毫厘之間,誰勝?誰敗?如果分析必是長篇大論並且引來大量口水戰,這個咱留著以後有時間再慢慢分析吧,這裏只講講的X360研發中的壹些故事。

之前的PS2和XBOX時代,業界“新人”微軟的XBOX發售時間落後PS2達壹年之久,在索尼綜合優勢和先發優勢的打擊下,XBOX初代以2000萬臺以上的成績結束了自己的“新秀賽季”主機大戰。在總結了首次交鋒之後,微軟認為“主機後發”是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於是團隊上下取得了壹致意見: 如果不能與索尼同時或者提前推出新主機,大法壹定會利用豐富的經驗將自己的市場計劃打成水中幻月、海市蜃樓 。基於這種認識,2002年微軟內部下達了次世代主機研發“死命令”: 無論如何,次世代主機發售時間不能落後於對手

微軟X360硬件研發生產管理的直接負責人Todd Hoimdahl(托德·霍姆達),在初代XBOX時期,他管理的硬件團隊需要與英偉達、因特爾等供應商緊密合作,以最大限度降低XBOX硬件成本——這事兒失敗了,我們後面再提。而次世代這壹次,通過對競爭對手的摸底調查,微軟將推出次世代主機的時間確定在了2005年,這意味著為了按時推出新主機,所有硬件及架構將不會采用業界頂尖技術標準,因此我們也就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麽X360用DVD作為媒體介質而不是BD或HD。在PS3標配硬盤的情況下,X360卻發售了不帶硬盤的乞丐版,造成微軟後續要3張甚至4張光碟來發售壹款 遊戲 的尷尬。

這也解釋了後來“三紅”故障頻發的其中壹個原因:采用落後工藝導致發熱量過大而造成的必然結果。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生死鐵律被微軟在商業戰場上發揮到了極致。X360之所以能夠硬剛PS3,情報工作絕對發揮了重要作用。索尼方面,“神吹”久多良木健於2001年3月12日吹出了 遊戲 史上最大的“牛皮糖”——模擬地球“CELL”計劃。在久多良木健卓越的表演才能下,“CELL”被吹成了能夠比肩IBM超級計算機“深藍”的宇宙怪物級芯片。

或許索尼確實有那個雄心壯誌、或許也只是久多良木健慣用的壹種商業宣傳手段,但索尼萬沒想到,微軟不僅沒有被這個超前計劃嚇破膽,反而被大大刺激了戰鬥欲望。在索尼施加的重壓面前,微軟內部確立了壹個名叫“Freon”的XBox改良計劃,這個計劃雖然深得比爾蓋茨喜愛,但因為之前沒有類似的創意成功產品,最終還是被廢掉了。多年以後我們看到的XBox ONE X即半代進化思路,其實微軟早在多年前就已有所考慮。

為了對抗“CELL”的瘋狂計劃,微軟采用了商界內心照不宣的諜報戰術。為此微軟聘用了壹個名為“Jon Peddie Research”的技術咨詢公司,對當前業界最新技術發展形勢進行了解,並對索尼正申請的“CELL”進行資料分析。這時,他們發現索尼次世代主機計劃存在諸多重大缺陷,比如硬件構造極為復雜,不僅會導致硬件成本高昂,而且會給 遊戲 開發帶來很大困難,這些問題後來被壹壹言中——PS3高昂的硬件成本,差點讓“賠本賺吆喝”的索尼當掉了褲子。

PS3難以駕馭的硬件架構成為了 遊戲 開者的噩夢,諸多跨平臺 遊戲 的PS3版本成為了劣化版本,直到後來聖莫妮卡和頑皮狗的持續鉆研,才讓其硬件性能潛力才得以完全發揮,而上田文人在長達十年時間裏都未能完成《食人的大鷲》,可見PS3 遊戲 的開發難度。

摸清對手底數後微軟決定:新主機盡可能采用成熟方案,采用亞洲代工廠降低硬件成本,尋求最佳合作夥伴的設計方案,為此次世代“Xenon”正式計劃啟動。

2006年媒體采訪比爾蓋茨時曾談到:初代XBox曾經虧了40億美元,對此蓋茨壹笑而過,輕松回了壹句:“那就再玩壹局”。

事實遠沒有蓋茨說的那麽輕松。

微軟長久以來就是壹個講究效率的企業,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公司內部本來就有反對進入 遊戲 產業的聲音,在XBox長久虧損後這種反對聲音愈加強烈。為此,次世代主機計劃不得不為減少硬件成本而絞盡腦汁。

微軟曾簽下了壹個讓對手笑破大牙的合同,讓為XBox提供圖形芯片的英偉達掌握了設計和制造權,這導致微軟只要涉及到該芯片的相關使用就需要按比例向英偉達繳納費用。而且英偉達很不地道,為了提高成品率曾多次試圖降低芯片運行頻率,雙方為此鬧的很不愉快幾乎對簿公堂。除此之外,英偉達和因特爾都長期保持芯片高價位,這讓微軟試圖通過降低采購價格來壓縮XBox制作成本的願望壹次次落空,當任天底氣充足地打價格戰時,微軟只能依靠自己肉厚血槽長,打碎門牙往肚子裏咽被動跟進,要不是微軟是頭超級巨鱷,這種巨大的虧損就是自己不死,也會把其他 遊戲 開發商給嚇跑,世嘉就是前車之鑒。

霍姆達學聰明了,將任天堂NGC研發那套做法搬了過來(NGC作為任天堂史上最為均衡完美的主機,為何敗的如此徹底?),為“Xenon”計劃尋找公司來設計圖形芯片,同時約定微軟可以自主尋找芯片制造商制定時間表來制造芯片,只需要為相關公司出設計費和每臺主機的授權費即可,產品的設計和所有權歸微軟所有。至於制造,完全可以尋找臺積電、偉創力等代工企業加以完成,這些企業不僅代工價格低廉,而且產量充足,還可以根據客戶需要調整生產周期和價格,完全可以滿足微軟需求。

圖形芯片封面,微軟與英偉達的合作由於之前雙方的沖突而中止,於是微軟找了英偉達的死對頭ATI。正巧ATI處在虧損當中,承包的任天堂NGC圖形芯片權利金也沒有想象中那麽可觀,因此當微軟找上門來尋求合作時,ATI給予了極大重視——他們專門成立了壹個小組對初期的基礎構架進行研究,尋求高性能需求的同時尋找低成本的制作辦法,由於英偉達的設計沒有滿足微軟的需求,加上與微軟惡劣的關系,因此選擇ATI已經成為了微軟必走之路。

除此之外,尋找CPU的計劃也在緊張進行之中,當時有三種方案交到了比爾蓋茨手裏,壹是采用英特爾方式純粹提高處理器速度,但這種方式開發方便但發熱量極高、代價極大;二是采用英特爾主內核加小內核的方式;三是采用IBM多內核方式,有效降低發熱量但存在開發編程困難的問題。微軟通過研究發現,只要硬件開發團隊同時將編程工具納入設計思路,開發合適的第三方軟件,就能將編程困難的問題合力解決。比爾蓋茨認可了第三種,最終微軟采用了IBM的PowerPC芯片。

至此“Xenon”架構設計初步完成。

糟糕的是,情報部門得來的消息,索尼的“CELL”芯片計劃已經接近完成,而且據得到的消息,索尼“CELL”技術確實擁有強大的能力,雖然與後來吹噓的“模擬地球”相差甚遠,但比起剛剛確定處理器芯片方向的微軟步伐快了許多。按照目前進度,微軟提前或者與索尼同時發布主機的計劃幾乎成為泡影。

結果讓索尼沒想到的是,關鍵時刻IBM“叛變”了。這個叛變不是指撕毀協約,而是IBM作為X360的處理器供應商,同時還是“CELL”開發聯盟的重要參與者,正是通過這種身份,IBM將部分“CELL”技術泄露給了微軟。後來,有IBM員工回憶道: “雖然兩個開發組名義上是相互禁止往來和私下溝通信息的,但實際上IBM授意X360芯片開發組可以‘部分’借鑒‘CELL’芯片的設計理念和關鍵架構,因此當與索尼工程師壹起吃飯時,內心是如同接受良心審判壹樣煎熬的”

也就是說,微軟輕易將索尼投入巨資、辛苦研發的“CELL”成果拿來所用,並且還有效避免了“CELL”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索尼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憑借著基本合格的硬件設計和對諸多硬件的妥協,2005年微軟如願趕在了索尼之前,將首批XBox360推向了市場。事實證明,雖然這種服從商業需要而匆忙推向市場的做法帶來了很多的問題與弊端,但X360也借此確立了絕對先發優勢,成為世代戰爭中與索尼抗衡的重要砝碼,X360在後續長達十年的主機戰爭中壹直將優勢保持到了戰鬥中後場,將索尼逼入了絕境。

  • 上一篇:特種兵王亞東的結局
  • 下一篇:教父2有幾個地圖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