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熱門推薦 - 有壹部影片是歐洲古代篇 妳們可以剝奪我們的生命但不可以剝奪我們的自由 .. 為自由而戰

有壹部影片是歐洲古代篇 妳們可以剝奪我們的生命但不可以剝奪我們的自由 .. 為自由而戰

《勇敢的心》 (brave heart)

劇情:

威廉·華萊士的父親馬索·華萊士為了蘇格蘭的自由獻出了生命。幼小的他開始在叔叔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和武術。光陰似箭,當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美麗的蘇格蘭正被英軍的鐵蹄踐踏,蘇格蘭人民在流血。為了拯救家園,華萊士率蘇格蘭人抵抗英軍的入侵,他們奮戰數年,將自由的種子撒向了蘇格蘭大地。然而英雄的結局終究是悲劇,華萊士終於在愛丁堡被英軍逮捕。在他那聲“自由”的高呼中,大刀落了下去,他手中緊攥的絲巾亦飄然落下。英雄走了,他用死亡喚醒了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勝利的希望。最終,蘇格蘭人贏得了自由,最來之不易的自由。

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本片導演及男主角威廉姆·華萊士扮演者

梅爾·吉布森1956年1月3日生於紐約,吉蔔森從小就對電影產生了巨大濃厚的興趣。 1968年隨家人移居澳大利亞,並且在悉尼學習專業表演技術。

1977年,他演出了第壹部電影《夏之城》(《Smmer City》1977)。令他壹舉成名的是著名導演喬治·米勒的科幻片《瘋狂至極》(《Mad Max》1979),他還主演了米勒導演的另壹部影片《Tim》(1979),隨後主演了《瘋狂至極》的續集《公路戰士》(《The Road Warrior》1981)以及《瘋狂至極》的第三集(《Mad Max Beyond Thunderdown》1985)。

1980年他與羅碧·摩爾結婚,現在已有六個孩子。

1984年他來到好萊塢,拍攝了壹些影片象《河》(《The River》1984)、《獎金》(《The Pointy》1984),但都反應平平。這些影片並不適合他,直到1987年他開始主演《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飾演影片中幽默詼諧、勇敢堅強、堅持正義,與邪惡勢力頑強鬥爭的警探裏格斯。這壹角色是成熟的吉蔔森的出色奉獻,從此他做為壹個完美的動作明星向好萊塢的巨星地位邁進。 《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的第二第三集也隨即推出。吉蔔森也因此取得了巨大聲譽,他創辦了他自己的制片公司ICON Rrcductions。在拍攝三部《致命武器》的同時,他還參加拍攝了不少的影片。如《德奎拉日出》(《Tequila Sunrise》)。這其中屬於他的制片公司出品的就有《哈姆雷特》(《Hamlet》1990)和《永遠年輕》(《Forever Young》1992)。

1989和1992年吉布森繼續主演了《致命武器》的兩部續集。1995年他嘗試導演了他的第壹部影片《勇敢的心》,大獲成功。1996年主演的《贖金風暴》,1997年與朱麗婭·羅伯茨合演的《陰謀理論》也都獲得不錯的票房。

在主演了大量影片,並作過制片人之後,吉蔔森開始準備做壹個導演。“演而優則導”在影視界很常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凱文·科斯特納,朱迪·福斯特都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吉蔔森對此已是早有準備,作為演員他有豐富的表演經驗,作為制片人他也熟悉後臺幕後工作,而且與三個著名導演的緊密合作,互相切磋也使他對導演的工作相當熟悉了解,他再從事導演工作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事半功倍。1993年他執導了影片《無臉人》(《The Man Without Face》),講述了壹個古代傳奇故事,並且親自主演;1994年他又還主演了影片《賭俠馬華利》(《MAVERICK》)飾演了壹個西部槍手,賭徒的形象。在積累了大量經驗後,吉蔔森投入全部精力制作、導演並主演《勇敢的心》。這是壹部充滿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裝史詩巨片,對任何壹個導演來說都是壹個空前的挑戰和考驗。吉蔔森表現出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這樣壹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影片,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 1998年他與李連傑在《致命武器4》中合作。2000年,被稱作“美國的勇敢的心”的《愛國者》正在放映中。dd還沒有看,聽說爭議多多,可能很快就會看到。

1991年和1990年兩度被People雜誌選為世界最瀟灑人士前50 名之壹,1996年梅爾·吉布森被美國《人物》雜誌評為全球最美的50人之壹,1997年被英國《帝國》雜誌評出的史上最優秀的壹百名演員中名列第十二位。他目前的身價超過2000萬美元。

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伊莎貝拉王妃的扮演者

蘇菲·瑪索身高173cm。 她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個卡車司機。

13歲時,她的清純和美貌被星探發現,出演了青春片《BoumLa》(1980)。 此片非常成功,蘇菲·瑪索也由此踏上表演的不歸路。 1983年蘇菲憑《Boum,La 2》(1982)獲得凱撒獎。dd只看過她的《芳芳》(《Fanfan》1993),壹部有趣的電影。比較近的是在去年的《007-末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1999)。

帕特裏克·麥克古漢(Patrick Macgoohan)——英王長腳的扮演者

帕特裏克·麥克古漢,1928年3月19日生於紐約,身高189cm。 已屆70的他曾在60多部電影電視中演出,並且導演,制片了多部作品。 曾獲得艾美獎。

由於在《勇敢的心》中出色表現,他被認為是演壞老頭的最佳人選。

安格斯·麥克法金(Angus MacFadyen)——羅勃特·布魯斯的扮演者

安格斯·麥克法金也是蘇格蘭人,從影前曾在壹個馬戲團當小醜。《勇敢的心》使他名聲漸長,1996到1998年間,多部電影電視邀他加盟。

凱瑟琳·麥可美克(Catherine McCormack)——美倫的扮演者

凱瑟琳·麥可美克是蘇格蘭人,1972年出生。 她是壹位影壇新秀,《勇敢的心》是她第三部影片。

附:歷史上的人物

威廉·華萊士(1272-1304)

威廉·華萊士1272年出生在蘇格蘭帕瑟林教區的艾德斯列,父親是蘇格蘭高等貴族詹姆斯·斯蒂沃德的奴仆。華萊士因此在帕瑟林的教堂接受壹些教育,據說他懂拉丁文和法語,而這些可能是他當牧師的叔父教給他的。他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關於他的情況多見諸於壹些傳奇故事,真正的史料現存不多。

當時的蘇格蘭王約翰·巴裏奧爾橫征暴斂,很失民心,全國各地都有暴動事件發生。巴裏奧爾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向英王愛德華壹世求助,將君權雙手奉送。愛德華壹世接管蘇格蘭後,以殘暴高壓的手段控治局勢,制造了數起大屠殺,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貴族,農民都拿起武器,與英格蘭人作戰。在這種局勢下,長大成人的華萊士,在拉納克附近領導了壹支隊伍發動起義。1297年左右,他與美倫·布瑞德福特結婚。同年五月,在英軍的壹次報復行動中,美倫被當地執政官 威廉·哈澤裏克殺害。不久,華萊士設計攻占拉納克,俘虜了哈澤裏克並親手將其處決。與影片不同的是,此時,華萊士已經發動起義了,英格蘭人殺死美倫正是出於對華萊士起義叛亂的報復。

當華萊士帶領隊伍反抗英軍之時,另壹支抗起義也在同時爆發了,那就是安德魯·穆拉領導的起義。後來,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安德魯·穆拉更是成為華萊士的左膀右臂。英王愛德華壹世為穩固統治,對蘇格蘭采取了高壓政策,橫征暴斂,卻最終導致了蘇格蘭人的反抗。這些起義的興起不僅帶動起了普通的蘇格蘭人民,後來也受到了蘇格蘭貴族們的支持,他們也想早日擺脫英格蘭的壓迫,因此他們拉攏蘇格蘭義軍,以貴族為核心的蘇格蘭抗英聯盟組成了。由於華萊士屢戰屢勝,威名日盛,貴族們也紛紛對華萊士表示支持,包括羅勃特·布魯斯,詹姆斯·斯特沃特,詹姆斯·道格拉斯等。

然而好景不長,1297年7月,蘇格蘭貴族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向英格蘭人投降,聯盟從此解體,華萊士和安德魯·穆拉兩人開始掌控已經四分五裂的義軍,並且最終將他們歸攏成為壹支獨立的抗英大軍。

華萊士和他的起義軍已逐漸引起愛德華壹世的註意,遂派遣了壹支大軍前來剿滅。華萊士和穆裏則加緊訓練和整編隊伍,準備迎戰。9月,雙方在斯特林相遇, 英軍在渡過壹座大橋時中伏,被人數少他們數倍但英勇無比的蘇格蘭起義軍圍攻並全殲。此戰使華萊士名聲大震。但安德魯·穆裏在此戰役中傷重不治而死,華萊士失去了壹位無法替代的好夥伴,從此他只得獨自擔任起領導義軍的重任。10月,華萊士乘勝攻克了英格蘭北部重鎮德漢姆,但由於兵力和補給不足,無力防守,因此11月退回蘇格蘭。

華萊士的所作所為再次被搖擺不定蘇格蘭貴族所關註,1298年5月,華萊士在斯科克森林被受勛為騎士,並被任命為蘇格蘭護國大將軍,領導整個蘇格蘭爭取自由的大業。 遭到失敗的愛德華壹世暴怒,動用全國兵力,親率大軍前來討伐。威廉·華萊士定下兩個策略:

1.堅壁清野--將英軍可能路過之處的居民,牲畜,糧食全部轉移,不給英格蘭人留下任何可以補給之物。

2.訓練士兵使用“槍陣”,即以若幹長槍兵為壹組,背靠背站立,槍尖朝外,形成壹個攻擊和防禦力都倍增的作戰單位,大體上象刺猬壹樣。

盡管華萊士雄心勃勃要為蘇格蘭的自由而戰,但英軍的隊伍畢竟遠比他們強大的多,在1298年的法蘭克林之戰中,蘇格蘭義軍全軍覆沒,華萊士只身逃了出來。

在此之後直到他1304年被俘的6年裏,華萊士的行蹤在史料上很少被提及,有傳說他在英格蘭北部組織了壹些遊擊戰鬥,專門襲擊騷擾英軍部隊,尤其是派往蘇格蘭的補給部隊。也有說法他曾到歐洲大陸的挪威、法國、甚至羅馬教皇那裏尋找援助,從菲利浦四世發往羅馬的壹封提到華萊士的信來推斷,華萊士1300年左右的確到過羅馬。華萊士的行動更深地激怒了英王愛德華壹世,他頒下嚴令,許以重賞,定要捉拿 威廉·華萊士歸案,死活不限。然而,在眾多愛國的蘇格蘭人民的幫助和保護下,華萊士數次化險為夷,英王始終未能得逞。

1304年8月3日, 華萊士信任的夥伴,他的同胞——約翰·曼提斯出賣了他。華萊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 隨即押往倫敦。作為獎賞,曼提斯被任命為德姆巴敦的行政長官。而在倫敦,經過壹場形式上的審判後,華萊士被指叛國及謀殺拉納克執政官哈澤裏克,判處死刑,而且沒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當時英格蘭當政者將華萊士宣傳成為壹個殘忍、罪惡、濫殺無辜的十惡不赦歹徒形象,因此在1304年8月23日,如妳在電影中所見,他服刑當天,人們不斷向他身上拋扔腐臭的食品,並且高呼絞死他。

在西敏寺廣場,華萊士被迫頭戴荊棘冠,站在壹個臺子上,接受由愛得華任命的審判小組的審判。

在遭受了繩勒、刀割、火燒等酷刑後,威廉·華萊士被斬首,身子被肢解為四塊, 分別送往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四方,頭顱則被懸掛在倫敦橋上,以警告人民不要反抗。然而英王愛德華壹世的目的並沒有達到,蘇格蘭人民在威廉·華萊士無畏精神的激勵下,浴血奮戰,誓把英格蘭人趕出自己的國土。最終,他們贏得了自由。

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在蘇格蘭看到很多地方看到威廉·華萊士的紀念碑,其中壹座在愛丁堡,位於城堡入口的壹側(另壹側是羅勃特·布魯斯);壹座在蘭納克教區教堂門前;而最著名的是在斯特林的國立華萊士紀念碑。 威廉·華萊士永遠活在蘇格蘭人民的心中。

華萊士的壹生追尋自由,並且至死不渝,死時年僅32歲。雖然我們找不到資料來證明,英雄在臨死前高呼“自由”,但有壹首華萊士最喜愛的詩卻流傳至今。

Freedom is best,

I tell thee true,

of all things to be won.

Then never live within the bond of slavery,

my son.

羅勃特·布魯斯(1274-1329)

羅勃特·布魯斯生於1274年7月11日,他是蘇格蘭國內最強大,最富有的貴族布魯斯家族的長子。他的父親是諾曼底人,母親則來自於蘇格蘭最古老的貴族——塞提克家族。有著蘇格蘭王族血統的他,從小接收良好的教育,通曉多國語言——英語,法語,拉丁語,蓋爾語等;他武藝高強,是當時歐洲使用戰斧的第壹高手。

蘇格蘭國王巴裏奧爾投降英格蘭後,與蘇格蘭其他貴族壹樣,羅勃特不甘於接受異族的統治,帶領他屬下的騎士和農民們起來反抗。當時威廉·華萊士與安德魯·穆裏主要在蘇格蘭中部作戰,羅勃特則在蘇格蘭西南部牽制英軍。斯特林大捷後,羅勃特主持了對華萊士授勛的儀式。

1298年, 法爾科克戰役後,起義軍戰敗,威廉失蹤。羅勃特·布魯斯與他的堂兄,瑞得家族的康米***同擔任“護國大將軍”。然而,布魯斯與康米之間關系並不是很好,甚至可說是矛盾重重。1300年,布魯斯辭去此職,原因不明。

1302年,布魯斯忽然放棄抵抗,向英王愛德華壹世稱臣。史學家對此有兩種說法:壹種認為他是想保留自己的權力,土地和財富——正如同電影中他父親教他的那樣;另壹種認為他是詐降以獲得喘息的機會,等待時機成熟再東山再起。 也許後壹種可能性較大些, 因為後來他的確又重新加入了反抗軍的行列。

1304年,布魯斯與蘭伯頓大主教結成秘密聯盟,***同對付英格蘭人。蘭伯頓大主教是羅馬教庭派來幫助蘇格蘭人團結壹致,壹起結束英格蘭人的暴虐統治的——因為羅馬方面不希望英格蘭或某壹個國家過於強大他們要保持歐洲地區的均勢。華萊士被害後,布魯斯認為應該盡棄前嫌團結所有的反抗力量,因此他希望老對頭康米也能加入這個聯盟。1306年初,布魯斯與康米在倫敦達成協議:若康米加入聯盟,幫助布魯斯趕走英格蘭人,事成後,康米可以分到最好的土地。遺憾的是,康米立刻將壹切報告給愛德華壹世,結果布魯斯的從人全部被俘,布魯斯卻幸運地逃離倫敦。

布魯斯恨極康米,但他裝作什麽都不知道,派人邀請康米來德姆伏裏斯的格林福萊爾教堂面談。康米雖心懷鬼胎,但還是如約前來。見面之後,康米知道陰謀敗露,與布魯斯的人展開激烈搏鬥,結果康米的叔父被布魯斯的內兄殺死,康米則被布魯斯生擒,最後,布魯斯在祭壇上將康米的人頭割下,寄給了英王愛德華壹世。康米死後,蘇格蘭貴族紛紛歸附布魯斯。1306年5月25日, 布魯斯在斯高被推選為蘇格蘭國王。英王被徹底激怒了,他囚禁了威沙特主教和蘭伯頓主教,並在美斯文大敗新國王羅勃特·布魯斯。布魯斯單槍匹馬逃往羅德島,壹路上幾次逃過追兵,但他的妻子、女兒、姐妹全部被俘,弟弟尼基爾被殺頭。

1307年,布魯斯從羅德島歸來,重建部隊,準備繼續戰鬥。這時,他的另兩位兄弟托馬斯和亞歷山大也已被處決。

1307年5月,愛德華壹世病死,新王愛德華二世懦弱無能,布魯斯乘機發動攻勢,從英格蘭人手中奪回不少土地,但英格蘭人口眾多,國力強盛,盡管國王無能,但也並不容易被完全擊敗。

雙方的戰爭持續了許多年,從愛德華二世打到愛德華三世。最後在羅馬教庭的協調下,1328年三月,蘇格蘭和英格蘭終於簽訂了愛丁堡協議,愛德華三世正式承認羅勃特·布魯斯的國王身份,並將所有英格蘭軍隊撤出蘇格蘭。

布魯斯是壹個相當不錯的君主,開明而且公正,享有極高的威望。他還是壹個虔誠的基督徒,在飽受戰火摧殘的蘇格蘭南部重建和修復了許多著名的修道院。

不幸的是,沒過多久,布魯斯患上了皮膚病,有可能是麻瘋病。布魯斯認為這是上天對他在祭壇上殺死康米的懲罰, 他自知命不久矣, 要求死後將他的心臟帶到聖城耶路撒冷。因此,當1329年布魯斯病逝後,他的身體被葬在德菲姆林修道院——蘇格蘭歷代君王都葬在此;他的心被裝在壹個小箱子裏, 由詹姆斯·道格拉斯勛爵保管。 道格拉斯帶著這小箱子參加了後來的十字軍東征, 戰敗身亡,“布魯斯之心”被送回蘇格蘭, 葬在布魯斯心愛的美羅斯修道院。

與華萊士壹樣,蘇格蘭人民同樣愛戴和懷念羅勃特·布魯斯,因為他經歷和克服了種種困難和失敗,最終領導蘇格蘭人民贏得了他們渴望的——自由。

愛德華壹世(1239-1307)

愛德華壹世,1272-1307年在位。與每壹位強大的征服者壹樣,在絕大多數英格蘭人心目中,他是壹位偉大的君主。因他能征善戰,為英格蘭掠奪了許多土地和財富。在愛德華壹世統治的時期,英格蘭無疑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然而,蘇格蘭、威爾士等曾飽受愛德華壹世侵略和蹂躪的國家的人們卻對其抱有很深的恨意。猶太人也不喜歡他,因愛德華壹世曾下令驅逐國內所有猶太人。

愛德華壹世長得相當英俊, 而且身材高大, 有壹雙極長的腿, 因此有壹個外號“長腳”。 他年輕的時侯與卡斯泰爾家族的艾琳娜結婚,他們非常恩愛。艾琳娜於1290年在威爾士去世,在她的遺體運回倫敦的路上,愛德華壹世在每壹個驛站都樹立了壹個十字架。至今,倫敦還保留著壹部分這種十字架,叫做“王後十字架”。

愛人死後,愛德華壹世始終沒有再娶,但他的性格卻日趨暴戾和殘忍,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動輒打罵。盡管如此,愛德華壹世作為壹個強有力的治國者、統帥,他完善了英格蘭的法律,並且發展了議會制,增強了君主制度的民主程度。他還在各地發動戰爭,從英倫三島上的蘇格蘭、威爾士,到歐洲大陸上的法蘭西,他的野心的確不小。

愛德華壹世擊敗了威爾士的末代君主李威林, 並順利奪得他的王國;然而在蘇格蘭愛德華壹世就沒這麽幸運了,他遭到頑強的抵抗,直到死為止,也未能達到完全控制蘇格蘭的目標。由於他對蘇格蘭是如此的欲得之而後快,而對蘇格蘭反抗者采取極其殘暴的手段鎮壓。他死於1307年,也就是華萊士就義兩年以後。有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蘇格蘭之錘”的稱號。

愛德華二世(1284-1327)

愛德華二世1284年出生於威爾士,是愛德華壹世的長子。他父母有壹段美滿的婚姻。由於父親經常不在身邊,他從小跟媽媽以及姐妹生活在壹起,他沒有兄弟。1290年母親死後,父親的脾氣愈來愈暴躁,經常很粗暴地對待他。在這種缺乏父愛的環境成長下的愛德華二世形成了懦弱害羞,毫無男子氣概的性格,並習慣與朋友聚成壹團。

愛德華壹世不喜歡這個沒用的兒子和他的朋友,所以沒怎麽教他治國之道。1307年愛德華壹世死後,愛德華二世即位,但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這個強大的國家,因此,大權落在了愛德華二世的朋友手裏,其中最親密朋友和情人——皮爾斯·嘎衛斯通的手中。可能就是電影中菲力普的模型。這也導致了愛德華二世最後的倒臺。

嘎衛斯通也不是治國之材,把國家治理得壹團糟,英格蘭貴族對他的不滿與日俱增,他們要求愛德華二世放逐嘎衛斯通,但愛德華二世拒絕了。1312年,貴族們設計暗殺了嘎福斯通。然而,不久,愛德華二世又有了新寵迪斯潘塞爾父子,將國家大權交給他們處理。

1314年,蘇格蘭在巴諾克本大敗英軍,同時,英格蘭在與法國的戰爭中也損失巨大,愛德華二世的聲望急劇下跌。貴族們對無能的愛德華二世徹底失望。1320年,蘭卡斯特伯爵率領 部分貴族發動叛亂。兩年的內戰,最後以愛德華二世與迪斯潘塞爾父子的勝利告終,蘭卡斯特被處死刑。

1327年,法軍入侵英格蘭,愛德華二世被法軍俘虜並監禁,數月後被謀殺,對外稱自然死亡。

伊莎貝拉皇後(1292-1358)

伊莎貝拉1292年生於法國,是法王菲力普的掌上明珠。她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個性堅毅果敢,是個相當有魄力的女性,以至於晚年她被稱為“法蘭西母狼”。

伊莎貝拉十六歲時,作為壹場政治婚姻,她嫁給英格蘭王子愛德華二世。

愛德華二世是個同性戀,他大部分時間都和他的情人——嘎衛斯通,以及後來的迪斯潘塞爾父子在壹起,很少陪伴伊莎貝拉,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有了孩子,也就是愛德華三世。

電影中說愛德華三世是威廉·華萊士的孩子是不可能的。因為伊莎貝拉結婚的時候是1308年,此時威廉·華萊士已經就義三年了,而愛德華三世是1312年出生的,此時距華萊士就義已經七年了。

愛德華二世實在不是壹個好君主,加上又是同性戀。後來,伊莎貝拉再無法忍受愛德華二世對他的冷淡、疏遠和汙辱,帶著孩子逃回法國尋求保護。

1327年,在愛德華二世弄得天怒人怨的時候,伊莎貝拉與情人羅格·莫泰莫爾率軍侵入英格蘭,活捉愛德華二世並將其監禁,數月後,伊莎貝拉派人去獄中殺死了愛德華二世,並偽造成自然死亡。這之後,伊莎貝拉女王掌握了英格蘭大權,直到她兒子愛德華三世長大成人。

  • 上一篇:現在的電影《布達佩斯之戀》的片尾曲《黑色星期天》還是原版的麽?
  • 下一篇:盧星宇成毅是父子嗎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