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誰是真正的評書泰鬥

誰是真正的評書泰鬥

[聽評書論英雄]評“評書泰鬥”單老先生單田芳原名單傳忠,1935年11月11日出生於天津,祖籍山東德平。生於評書世家的他,祖父、外祖父、父親、母親都是說書藝人,耳濡目染。 單田芳從小跟隨說西河大鼓的父母過著四海漂泊居無定所的生活。但基本上都會在東三省,沈陽、長春、哈爾濱壹帶。母親王香桂,是當時說西河大鼓的頂尖兒人物。基本上母親在東三省是所到之處場場爆滿。 單田芳五六歲時即能滔滔不絕地說上幾段《包公案》、《呼延慶打擂》。但飽嘗世事艱辛的父母執意讓他改換門庭,上學讀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考進了東北工學院。入學不久患病,曾兩次住院,動過三回手術,因此耽誤了學業。1954年,這個大學新生輟學下海,正式拜評書老藝人李慶海為師,取藝名“田芳”,從此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評書生涯。

1956年,他首次登臺表演,說的第壹部書是《大明英烈》。家庭的熏陶,加上天資聰穎,年僅22歲的單田芳在鞍山市曲藝團迅速走紅,當時他說書的茶館常被書迷們擠得水泄不通。“書到用時方恨少”,深感自己史學、文學知識不足的單田芳,1957年報考了遼寧大學歷史系函授班,學習深造了3年。多年以後,他談起這個決定時仍感嘆:“正是當時的學習為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底蘊。”

單田芳播講的評書,特別是傳統評書,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那沙沙啞啞的嗓音,將歷史知識、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形象逼真的說書技法融會貫通,筆者從小學便開始著迷於單老的評書,現在還清晰的記得聽過的第壹部是《封神演義》,那時的我十分驚訝廣播裏還有如此精彩的節目!從此便壹發不可收拾,每天中午早早的便跑回家,守候在收音機旁邊,那沙沙啞啞的嗓音伴隨我壹直走到高二(高三由於學習緊張,被禁止了,痛苦啊)。從古代的《三國演義》、《大唐驚雷》、《薛仁貴征東》、《薛剛反唐》、《三俠五義》、《白眉大俠》、《水滸全傳》、《鐵傘怪俠》、《大明英烈》、《燕王掃北》、《三俠劍》、《童林傳》、《連環套》……到近代的《太平天國》、《亂世梟雄》、《欒蒲包與豐澤園》、《百年風雲》、《單田芳說單田芳》……在獲得藝術享受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壹種道德教育和情操陶冶。

單老今年古稀,但依然精神熠熠、寶刀未老。但凡中國有電臺的地方,就壹定能聽到單田芳的聲音,尤其是北方,壹到中午或是傍晚打開收音機,大半是單先生的啞喉嚨在說話,全國壹百多家大電臺開辟了“單田芳書場”,調查機構在去年作了調查,壹天之間不同時段收聽單先生的評書的人,超過2億,其中單先生的忠實聽眾就達1.5個億,無怪乎有人驚嘆:單田芳才叫明星呢,全國有其書迷1.5億!

近年來,評書界萎靡不振,袁闊成、田連元、劉蘭芳這些老壹輩的評書大師們都有淡出書壇的舉動,可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說近幾年的評書是由單先生撐起來的。當記者提到有人為評書前景擔憂時,單田芳說:“首先,評書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評書主要是以情為主,以事為主,說的是故事,故事總是有人願意聽,加上各個電臺都有評書節目,為評書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第二,評書的取材廣泛,中國5000年的人和事都是評書的素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說書人能賦予每壹個素材新的思想、新的靈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就可以創作出通俗易懂、聽眾喜愛的好段子。第三,有許多人酷愛評書,想說評書,渴望通過不懈的努力有朝壹日能登臺獻藝。那麽群眾有了、素材有了,說書人有了,只要懂得如何去整理、如何去發揮、如何去表現,那麽評書的前景是廣闊的。”

因為時代不同了,人們欣賞水平也有所變化,老是說壹些《三國》、《水滸》的老書很難吸引聽眾,單先生於其他演員不同,他壹方面挖掘傳統評書裏的精髓,重新以現代眼光去闡釋傳統評書,按單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老書新說”另壹方面,單先生憑借著其博深得學識和驚人的記憶,創作出大量的現代評書,如《百年風雲》、《亂世梟雄——張作霖》、《千古功臣——張學良》、《巨騙內幕》、《90年代大案》等新編評書,不料取得巨大成功,得到廣大聽眾的好評。

對於評書藝術未來的發展,單田芳不樂觀也不悲觀,他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還是加緊錄制新創的評書段子,這些段子有他自己創作、演出的,也要有同行表演藝術家們創作、演出的,他期待有壹個相當規模的錄制中心來代替自家簡陋的錄音間,用“聲、光、電、三維動畫”等手段充分體現現代書場的魅力。此外單田芳還要將自己所講的12部書整理成白話小說出版發行,創作1000多集的新段子,以了卻“多留點東西給後人”的心願。現在,單田芳與北京電報局合作在網上開通“單田芳書場”,借助CHINANET網把評書這門古老的藝術推向全國走向世界,讓全世界的華人都能享受到評書藝術的魅力。

  • 上一篇:從渺小到偉大的人物 作文素材
  • 下一篇:成語對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