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獲救之舌》經典讀後感10篇_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

《獲救之舌》經典讀後感10篇_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

《獲救之舌》是壹本由[英] 埃利亞斯·卡內蒂著作,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42.00元,頁數:182,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壹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獲救之舌》讀後感(壹):他是壹棵大樹,卻無關任何森林

盡管貴為諾獎得主,但“埃利亞斯?卡內蒂”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讀者而言仍然很陌生。

印象裏我第壹次聽說這個名字,還是在壹件有關斯蒂芬?茨威格的軼事裏。當時已經極富聲望的茨威格遇見了初出茅廬的卡內蒂,在閱讀過後者的書稿後,他希望後者可以去謀求壹份來自於喬伊斯的舉薦,以便可以更順利地出版他的作品。不料卡內蒂卻斷然回絕,因為喬伊斯此時年事已高,眼睛並不靈光——“他幾乎雙目失明,怎麽能要求他去看東西”。

這個故事應當剛好是出自卡內蒂的自傳三部曲最後壹本《眼睛遊戲》之中。而比起市面上流傳的版本,《眼睛遊戲》則比較完整地道出了他拒絕茨威格建議的深層次理由。在卡內蒂看來,“讀這本書,應是沖著這本書而來的,它不需要拐杖來支撐。”

卡內蒂是自信的。自信的人往往是適合成為作家的,因為只有無比自信,才願意表露自己心境,換回***鳴與贊許。即使看上去可能要過著冷清的生活,但很多作家其實並不孤獨,因為他必然要與自己的生活,與自己的時代產生種種交流。他的孤獨只是表象——事實上,如果孤獨意味著不與任何外物發生聯系,那麽其實沒有人真正孤獨。

但在卡內蒂身上,我們卻可以看到“某種孤獨”,雖然這孤獨只是相對的。讀他的“自傳三部曲”,最直觀的感覺其實是細致——在這些發表於作者七、八十歲時的文字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他對自己往日生活和“過去的自己”十分充分的體察與思考。由於具體事件和人物十分清晰,整系列的作品便顯得十分充實可感,人物登場又謝幕,頗有“走馬燈”的感覺。

但“走馬燈”只是形式,而無關深度。事實上,卡內蒂本身是壹位非常深刻的作家,他具有德語作家素有的思維習慣——對壹個事實或是問題的“追根問底”。所以就算是寫回憶錄,他也會對自己的過往進行深入的剖析。三部曲壹開始,他寫自己幼年時遇到壹位的壹位叔叔,揚言要割掉他的舌頭。他對此感到恐懼和不解,便去向母親尋求答案。而到了最後壹部的最後,作品是以母親的葬禮作結。而他與母親緊張而親密的關系始終貫穿整部作品,也貫穿了作者的早年生活。

倘若把卡內蒂作為壹個典型作家來分析,我們便不難去總結他身上的“作家特質”。壹方面他樂於,也善於表達,但這種習慣本身,便會產生某種好似原罪的恐懼——害怕“被割掉舌頭”。所以另壹方面,他會無比渴求某種眷顧,以便可以讓自己的舌頭“獲救”。此時父權往往是不奏效的——不僅僅因為卡內蒂的父親早逝,還在於之於作家,這種權威的存在往往是作為要被沖破的阻礙出現的——這雖然是弗洛伊德所提供的普遍模型,但在作家身上,這種意味著過早獨立的反叛體現得更加明顯。

而當卡內蒂不斷成長,他的遭遇也在越發強調他的“需求”——第二卷的題名“耳中火炬”,這火炬是某種指引,更會帶給他“切實的灼熱”。外出讀書,舉家在歐洲大陸旅居,他從他者身上反觀自我,而自我卻需要更加強烈的信念,才可以得到保有和確信。這種信念來自於作家“不朽的自我”,當然也有關“他的守護者”。其實,身為長子,特殊的成長經歷也讓卡內蒂領受了責任,不過這責任不是撫育幼年的弟弟妹妹,照料生母,而是更加執著地成為自己。對於壹個人來說,過早地經歷死亡、別離和流浪是不幸的,卻會鑄就某種堅毅和輕蔑——無論是面對命運,還是面對自己。

於是到了第三卷《眼睛遊戲》裏,我們看到的便是作者自己的“成名之路”,同時也是對當時整個中歐文學界的速寫。他的非凡支撐了他的自信,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他僅僅是那種深度有余,但不夠廣博的作者。他太刻薄,刻薄到極端便成了某種偏執。所以之於世界,他更像是壹把鋒利的刀子。他並不會十分高產,但只需要壹點空間——壹部作品,他便足以劃開虛假和偽善,但也僅此而已。世界不過是個遊戲,於是輕蔑,不多言語,便是他信賴的方式。

所以說到底,卡內蒂最珍重的,是個人的完整性。於是他的噩夢,無疑就是這完整性的喪失。當他寫下回憶錄,無關“清算”——像索爾?貝婁那樣,而更多是為了使自己所經歷的這壹切看起來很完整——可回憶錄這東西本身就很吊詭:寫下是為了記錄,而記錄,似乎只是為了不必再記得。

《獲救之舌》讀後感(二):感官相觸,識人有道

認識壹個作家,或者理解壹個作家的作品,閱讀他的自傳固然要比通過旁人的傳記更直接、更真實。然而,當讀者意欲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最負盛名的自傳體小說中尋找他的身影,卻見他遠遁在喧囂背後。書中有他的家人、鄰居、朋友、導師、有他的泛泛之交和在書本裏認識的人,他巨細靡遺地刻畫壹個個對讀者來說不甚重要的人物。然後小說中的卡內蒂開始了另外壹段生活,某些人就此別過,再無交集,留給讀者大段空白。這些人影響過卡內蒂,否則,如此瑣碎的故事根本不值得著書。可他們對卡內蒂的影響究竟是什麽,卻要讀者自己玩味了。

卡內蒂自稱是個“不喜歡照鏡子的人”,萍蹤不定的壹生本就是極好的小說素材,但卡內蒂偏要將視野投射到他人身上。觀察世界,亦是重新審視自己。自傳三部曲有壹組別具深義的書名:《獲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遊戲》,剛好道出作者的自我與他者的交集:壹方面,感官是他的工具,是他成長和創作的根本;另壹方面,他者的影響是他識人的關鍵,進而體現在文字間。如他幸免的舌頭、《火炬》雜誌、隱在報紙後的註視。

在卡內蒂的世界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人無疑是母親。幼年喪父,卡內蒂與母親、弟弟相依為命,是母親教會他終生的創作語言,也是母親引導他在書中覓得潛在生命。兒時和母親的閱讀談話成就了卡內蒂的價值觀:“她向我提出的問題以及後來又給我講解的那些人物,簡直成了我生活中的壹部分。是他們決定了我對後來所遇到的人的態度,哪些品質能吸引我,哪些品質使我厭惡。”這頗有幾分施瓦爾貝《生命最後的讀書會》的影子,遇到愛讀書又樂於分享的母親實在是幸事。只是卡內蒂與母親的見解日益分歧,過了對母親言聽計從的年齡,“被逐出天堂”的卡內蒂堅持用自己的感官識人。從《耳中火炬》開始,卡內蒂開始自己下判斷:“她信奉的是知恩圖報,我堅持的是正義公平”。事業上的抉擇、情感上的歸屬、文藝圈的交遊軼事,卡內蒂的心中燃燒著壹團火,他向往著他的“太陽”,瘋狂投身於醉人的創作,哪怕這團火具有潛在的毀滅性。《眼睛遊戲》寫至母親離世戛然而止,卡內蒂的創作趨於成熟,漸漸能夠不受輿論左右,但母親的影響永不結束。沒有人比她更了解他,《瘋子的人間喜劇》,卡內蒂就是那個瘋子,是那個壹旦有了興趣,會立即從十本書中瘋狂汲取知識的人,是那個不斷給自己的興趣施以負擔的人。卡內蒂無法與母親達成***識,他悄悄堅持著自己的愛好,默默隱藏著真實的感情,違心向往著被母親禁止的書,責怪著母親對父親的“背叛”。可他心裏接受了母親的世界,承認了不同聲音對他的影響。其中也包括飄忽不定的種族歸屬的影響,顛沛流離、與眾不同更令他願意傾聽不同的聲音,這就是他筆下兩個世界的雛形。

卡內蒂眼裏的兩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壹體兩面,他認為自己交往的人可以分為兩組。壹組認真頑強,意誌堅定,甚至帶點教條的清高,另壹組恰恰相反,為了獲得金錢、榮譽或者權力,在所不惜。兩組人都深深吸引著卡內蒂,他沒有任何道德優越感,單純想要了解他們,熱衷於和他們交往,將他們作為完整形象來體驗。像卡內蒂壹樣欣然接受與兩組人為伍的不乏其人:“他們都***同擁有第二個世界,行走其中卻不受其玷汙;不僅如此,這第二個世界常常讓人覺得是必要的,它的存在可以讓另壹個世界保持純潔。”最有感染力的人物,常常不是道德楷模,而是遊走在兩個區域間的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真實性令人深思。卡內蒂成名作《迷惘》中的主人公即是個被現實不斷施壓拖拽到第二組人、骨子裏迷惘掙紮的第壹組人。這種多樣性的觀察也是卡內蒂靈感的源泉,譬如他的小說《耳證人》中創作了多達五十種性格。

從《獲救之舌》、《耳中火炬》到《眼睛遊戲》,小說中的卡內蒂參與世界的程度不斷加深,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留下獲救之舌,他可以奮筆疾書,奔走呼號,而曾影響過他的星星之火、曾妳來我往應付不暇的追視,都化作卡內蒂燃燒創作力的柴薪。

在諾獎頒獎禮上,卡內蒂謙遜致辭,感謝克勞斯、卡夫卡、穆齊爾、布勞赫。在三部曲中,同樣可見這些人物與作者亦師亦友的交流。然而卡內蒂真正應該感謝的人還是母親吧,不僅授之以漁,教會他如何鑒別世間美醜,學會識人,也給予了他無比敏銳的感官和猶太人的家族自豪感。這八十萬字的三部曲,當是卡內蒂對母親無言的感激。是與非、愛與恨、矛盾與執念,凝固於漫長歲月的守望。

——乙未年讀埃利亞斯·卡內蒂自傳三部曲

《獲救之舌》讀後感(三):卡內蒂和他的人物群像回憶

1981年,埃利亞斯?卡內蒂憑借代表作《迷惘》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縱觀卡內蒂卷帙浩繁的自傳三部曲,很難想象壹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面對生命的流逝與枯竭,仍費盡心力地試圖握住時間的軌跡,從幼年所住的魯斯丘克開始回憶,戰亂與家庭的變故,漂泊近乎流浪的生涯,壹直寫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母親逝世而停筆。而最令人驚嘆的是,人生際遇中那麽多過客的名字與面龐,他都歷歷在目,書中每壹段故事,更像是他對每壹個人最細致的記錄,還有這些人對他所產生的影響,或潛移默化,或根植於心。正如卡內蒂所言:“我尊重每個人的記憶。我想完整地、如其本來面目地保存它們,正像它屬於每壹個自由的人那樣。”也許正是這份尊重與自由,塑造了其自傳中豐富的思想性與藝術力量,並通過這些人所構成的人物群像中得到升華。

卡內蒂的自傳三部曲分別名為《獲救之舌》、《耳中火炬》和《眼睛遊戲》。從幼時留下的獲救之“舌”到給予他深遠影響的“火炬”雜誌,再到隱於書報背後的那雙洞察壹切的“眼睛”,舌、耳、目,這不僅僅是卡內蒂向不同的人獲取信息最直接的途徑,同時也是卡內蒂內心活動由稚嫩向深刻發展最生動的體現。《獲救之舌》裏的卡內蒂作為家中的長子,從未曾上學開始就透露出對於讀書的渴望,對於父母、爺爺、外公的印象,也都處於壹種非黑即白的狀態,他小心翼翼地崇拜著這些距離自己最親近的人,同時也敏感地察覺到大人們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但隨著父親的意外去世、和母親“遠走高飛”、四處遊學的經歷,讀者可以明顯感知到他的思想在陡然擴張。如果說《獲救之舌》是卡內蒂給予讀者們的身份背景交代,那麽《耳中火炬》就是他成長過程中那些最鮮明的烙印,而如果說前兩部都是卡內蒂的“被灌輸”、“被影響”,那麽最後壹部的《眼睛遊戲》就是卡內蒂的“輸出”、“投射”。那些曾經在他印象裏或好或壞的大小人物,或是文壇巨擘托馬斯?曼,或是童年與他壹同上下學的同伴,終究在他的筆下以壹種全新的方式得到了不同的評價,而不再僅僅是他內心模糊而孤獨的印刻。而讀者置身其中,審視著人物群像的匆匆背影,猜測著他們帶給卡內蒂的影響,卻也是別有壹番風味在其中。

而在形形 *** 的人物群像中,有壹個女性形象卻至始至終不曾離開過卡內蒂的自傳視野。毫無疑問,正是他的母親。自傳三部曲從他的母親開始寫起,也在母親的葬禮處結束。《獲救之舌》裏的卡內蒂幼年喪父,從故鄉搬至陌生的普魯斯特,這些突變的人生讓他對母親產生了無法抗拒的依賴與乖順,雖然不曾達到普魯斯特對於母親那近乎變態的“掌控”與“擁有”,卻也以壹種“小獸”的警覺姿態,提防著每壹位與母親交往過密的陌生男性,在孩子的眼中,這似乎等於背叛,等於失去,等於離開。而正是這樣的“封閉”,也導致了卡內蒂在語言文化上的教育受到了母親巨大的影響:母親嚴苛地逼迫他快速學會德語,並使德語成為了他壹生最重要的語言;母親曾壹度與他在壹起晚間讀書,互相分享對莎士比亞等文學名著中的思考。母親對於文學藝術的熱愛就像壹團火,也燃燒到了他的身上,他從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在《耳中火炬》裏漸漸學會思考,少年敏銳而叛逆的眼光終是將乖順變成了分歧:他向往自由平等,無論受到過怎樣的教育,而母親則註重自己的家族與出身;他走向了滾滾的人群之中,接受更多廣博的知識與道理,而母親卻在慢慢變老的過程中遊向孤獨的彼岸。卡內蒂與母親友好而緊張的關系,直到《眼睛遊戲》裏他完成了經典之作《迷惘》,直到母親的溘然而逝。

埃利亞斯?卡內蒂說過:“壹個人的價值,蘊含在他自己已經經歷和即將經歷的壹切之中。”也許只有當這些不相連的經歷變成了瑣碎的回憶,深厚的情感與深邃的思想纏繞在壹起,它才擁有最真實的價值。

《獲救之舌》讀後感(四):怎麽是東歐

首先這是回憶錄,不是小說,更像散文。

其次這書關於東歐文化?別逗我了,您有沒有看書啊。

從第壹章魯斯丘克是保加利亞。後面幾章分別是英國,維也納,蘇黎世。還有東歐出現嗎。

唉,很少寫非自己可見的書評。只是因為我是卡內蒂的腦殘粉。對,我就是卡內蒂的腦殘粉。

像這本風格的書還有辛格的《在父親的法庭上》(拿去看看,那才是東歐的小說好吧)。不過裏面是介紹文化的,是描述人性的。唉因為這個給人兩分,妳要是路人就別給人評分好吧。

壹部挺歡樂也挺悲傷的小說,猶太人寫散文的壹個風格吧。相對於德國人的散文得厚重,更愛這種小說。總是感覺淡淡的憂傷。辛格,卡內蒂是,奧茲也是。

《獲救之舌》讀後感(五):卡內蒂:用回憶打撈那時光不再

傳記分多種,別傳、自傳、正傳、外傳等等,它們區別顯著,寫作範式因而不甚相同。自傳,這壹獨特的文學體裁,在某種程度上最受到文學研究者的重視。西方有著長期的理性傳統,作家很少披露個人生活經歷和情感狀況,如古希臘的哲人多半述而不作。19世紀浪漫主義運動興起,作家更多地披露個人,展現真實自然的經歷和感情,盧梭以撰寫《懺悔錄》的方式給予自己救贖,拜倫則以情詩感人肺腑。

埃利亞斯·卡內蒂,這壹文學史上“難以歸屬”的作家,在古稀之後出版了自傳三部曲(《獲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遊戲》),在過往中尋找來時的身影,用回憶打撈那時光不再。卡內蒂出生於保加利亞的魯絲丘克,六歲時跟隨父母親前往英倫定居,次年喪父,爾後跟隨母親奔赴維爾納,這壹藝術和思想之都。卡內蒂先後在瑞士的蘇黎世、德國的法蘭克福上學,青年時期在維也納大學深造,雖主修化學,卻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卡內蒂壹生四處漂泊,顛沛流離,最終在德語中找尋到個人的皈依,恰如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中所說,這位作家“有自己的故鄉,這就是德語”。

《獲救之舌》:童年,作家心性的小心養成

有人說,壹個作家的童年是他(或她)壹生寫作的源泉。這話雖然有些絕對,卻深刻達觀。童年,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心性的養成和情致的修持,是真正成為社會人的準備。英文有諺,“A childhood shows a man as a morning shows a day.”(童年之中顯成年,早晨裏面含壹天)。很多作家在談及個人創作時,也多半歸功或歸咎於童年生活,執著地認為成年中的幸福磨難與之相關。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看,確實如此,童年時期遭受的創傷或陰影可能伴隨人壹生。擁有壹個幸福的童年不是成為作家的必要條件,但如果能夠獲得幸福,本身已是壹種幸運。

對卡內蒂而言,童年五味雜陳,它既有著壹般意義上的家庭幸福,卻又有著某種內在不協調。卡內蒂出生於壹個魯絲丘克的猶太人家庭,生活富足。彼時,魯絲丘克城裏生活著多個民族,有巴爾幹斯拉夫人,有吉蔔賽人,還有為數不少的猶太人。他穿梭於多民族的神話傳說中,或為狼形人妖而膽戰心驚,或為吸血鬼而哆嗦唏噓,富於浪漫的想象。然而,他與母親關系復雜,他既依賴母親,喜歡閱讀時候的慈母,卻又時刻希冀從母親身邊逃離,疏遠她的冷漠。

童年生活中,卡內蒂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起對語言和文學的熱愛。不管是小夥伴遊戲時的戲謔稱號,還是家族嚴肅的宗教儀式中的祝福語,他都細心銘記,在心中品味那語言之美。伴隨著卡內蒂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他的內心世界也在慢慢建立。他重視感情,鄙夷虛偽做作,與人結交不基於現實利益,而在於誌趣相通,彼此信任,不帶功利。他有時顯得大大咧咧,有時則敏感細膩,在個人的小天地中小心養成壹個作家的心性。

《耳中火炬》:追求文學,也面對真實的人生

《耳中火炬》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承接第壹部《獲救之舌》中卡內蒂被母親強行從蘇黎世——這壹求知人士的天堂——帶走,帶回“人間”的不幸經歷。他坦言,“這是壹次暴力的撕裂”,盡管個人想盡壹切辦法,最終仍被迫屈從於母親的意誌,個人變得“可笑而怯懦”。離開之後,卡內蒂隨母親奔赴德國的法蘭克福,卻不料遭遇通貨膨脹,生活壹下子陷入困頓。

雖然心中對母親當初的執著深感厭惡,但長子的身份還是提醒著卡內蒂他身上的責任與重負。在法蘭克福,在壹日三餐的凡俗生活中,他還是選擇“面對真實的人生”,重新接納母親,母親“終於又回到原先那個令人敬佩的自我”。然而,中學畢業之後,卡內蒂在進入維也納大學深造時違心選擇了化學專業,為著畢業之後的家庭生計。他的大學生活不很愉快,壹面要“對付”各式的無趣課程,壹面還要在文學之中吸取繼續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他在撕裂,撕裂成兩個自我,相互打鬥,彼此攻殲。

在這段日子裏,卡內蒂結交了不少文壇和藝術界名流,交換個人對文學的看法和理念。不過,最值得提及的就是卡內蒂遇見了心中所愛、後來成為他妻子的薇莎。卡內蒂與母親時常鬥爭,薇莎無形中是他的避難所。他“任何時候都可以去那裏,絕不會不合時宜”。薇莎熱愛文學,活潑樂觀,機智聰穎,給卡內蒂以精神安慰。她很愛笑,卡內蒂認為,“薇莎的秘密隱藏在她的微笑中”。正是薇莎的微笑,撫平了卡內蒂心中的創傷與疼痛。

《眼睛遊戲》:中年,初登文壇的非凡之作

對作家而言,成名作重要,同時又不重要。作家之中,有人少年之時便博得文壇喝彩,其後更是青雲直上,佳作連連,中國的張愛玲便是壹例;也有人大器晚成,不惑之年方才動筆,卻也筆力非凡,老練深沈,如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托妮·莫裏森。作家不是職業,而是事業,是用文字在對抗衰朽,用短暫來刻錄永恒。

未及而立之年,卡內蒂的代表作《迷惘》已經出版,卡內蒂視之為“壹個瘋子的人間喜劇”,雖名之為“瘋子”,但卻道出了現實世界的虛偽、殘酷和冷漠,以及存在著的可燃性風險。然而,這部作品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少有評論家真正觸及這部小說的內涵秘旨。卡內蒂心中不平,但還是認真讀書寫作,不過分理會文壇外在的浮華聲譽。

《眼睛遊戲》的時間跨度為壹九三壹年至壹九三七年,這段時期,卡內蒂迎來了妻子薇莎,卻不得不目送母親慢慢逝去。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壹個挽住他的手,壹個將其松開,像壹個宗教儀禮,將責任與真愛托付;又像壹支序曲,有人已停奏,有人才剛剛開始試音。母親的離去給這段回憶畫上了終點,卡內蒂壹再試圖“用聲音喚回她,而她也不能離開他”。

縱觀回憶錄三部曲,可以看出,卡內蒂將個人的心路歷程、家族歷史和百態的社會風情融合在壹起,書寫出別樣的生活史。三部曲時間跨度長達三十二年,人物數量超過百個,層次卻分明,條理也清晰,詳略得當。從幼年時期的敏感多智,再到青年時期的浪漫達觀,再到中年時候的理性克制,卡內蒂在敘述個人史,也反映了壹代人的思想之旅。個人總是很渺小,時代的音調卻似壹曲多聲部合唱,卡內蒂之音卻聲調激昂,鏗鏘作響。放之世界文學史上,像卡內蒂這樣的作家,敢問世間能有幾個?

如要轉載,豆郵聯系。

  • 上一篇:素描和插畫——如何畫壹個二維的女生素描
  • 下一篇:愛國素材點評的文章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