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陶淵明簡介 著名詩人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陶淵明簡介 著名詩人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著名詩人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要是問起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壹般的回答是東晉,雖然他生存的年代是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陶淵明又叫做陶潛,他的字是元亮,他為自己取的號是“五柳先生”。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的早年生活比較貧苦,雖然父親還算有錢,但是在父親死後便家道中落,之後壹直在為了生計奔波。陶淵明在二十歲的時候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但是在他的官宦生涯中,陶淵明壹直走走停停,經常辭職回家壹段時間,再復出。這可能和他性格中的儒道兩家的思想有關。陶淵明自幼喜愛讀書,儒學經典與道家珍藏他都喜歡看,因此他的思想中也有著揮之不去的儒道兩家的痕跡。既想為官壹方,又想回家隱居,因此他的仕途也壹直是走走停停的。

直到在公元405年,陶淵明擔任了彭澤令的官職之後,終於將對官場的失望轉換到實際行動之中,僅僅接過官職八十多天,陶淵明便辭職不幹了,之後也再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所有末代的朝廷都是十分黑暗的,陶淵明便是看穿了這種黑暗,明白體制內的人們早已腐朽得不可救藥,他不願也像這些人壹樣隨波逐流,他不願為了五鬥米而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

在陶淵明的隱居期間,有許多人勸他出世做官,但都被他壹壹拒絕了,這個時候的陶淵明已經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於是做下的決定便再也不隨意更改。後人談起陶淵明,多是以高潔、隱逸之詞形容,這也是他自身所追求的境界。

陶淵明名句欣賞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詩人,也是我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後人都稱他為“靖節先生”,他給自己起的號是“五柳先生”,原因是在他隱居之所附近種著五棵柳樹。從陶淵明的自號中便能看出他是壹個怎樣隨性而又率真的人。陶淵明是壹名極其出色的文學家。辭賦家、詩人,流傳下來的陶淵明名句也有很多,讓我們壹起看看這些陶淵明名句吧。

陶淵明畫像

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陶淵明作品,非《桃花源記》莫屬,甚至還被選入了大多數學生課本中。《桃花源記》中有這麽壹句:“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講的是在桃花源中看到的村民們的生活狀態,無論是年紀很小的稚兒,還是年事已高的老人,都是壹副高高興興的樣子。從這句話中,能讀到的是陶淵明所向往的寧靜、怡然自得的生活,不為外物所擾,不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傷,人人心平氣和地生活著,這也是陶淵明自己十分向往的生活環境。

在《歸園田居》其三中,有這麽幾句詩:“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講的是陶淵明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盡管自己不擅長打理農事,搞出了“草盛豆苗稀”的滑稽事,但是仍然每天壹大早便去打理田地了,壹直到月亮升得老高才背著鋤頭回家。這既是對自己農耕生活的描述,也是對自己不再為了五鬥米折腰的自豪。整日的躬耕讓自己回到了最理想的狀態,沒有官場的浮名利祿,自己生活得十分安然自得。

可以說陶淵明的隱居生活,都描繪在了他的詩裏。

陶淵明的壹生是怎樣的

陶淵明(前365年—前427年),又名陶潛,字元亮,潯陽(位於今江西省九江西南)人。東晉偉大的詩人、散文家和辭賦家,中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亦是文學歷史上第壹位田園詩人,後世稱靖節先生。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出生在沒落的官宦家庭,父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四年後母親也離開人世。陶淵明和妹妹就寄住在外祖父家裏。外祖父是傑出的名士,對陶淵明的影響非同壹般。陶淵明自小就習得琴棋書畫,才華橫溢,頗有外祖父的風範。

陶淵明長到二十歲時,就開始了遊宦生涯。在這期間,曾擔任過江州祭酒、主簿、鎮軍將軍。彭澤令等職位。陶淵明在官宦與田園生活之間遊蕩了十多年,三番兩次出仕、辭官,又出仕。在這反復無常的日子裏,陶淵明壹心想施展抱負展示宏圖偉願,另壹方面又想念舒適的田園生活。經歷了內心糾結的鬥爭,最終放棄厭惡了官場的黑暗奸詐,選擇壹心向往追求安逸舒適的田園生活。

前405年,陶淵明最後壹次任命的職位是彭澤令。在程氏妹的去世後,陶淵明著作了《歸去來兮辭》,表明了他辭官歸隱田園生活的心願。寫完這首辭賦後,陶淵明就毅然辭官,回歸於農田生活,壹直到去世。在歸隱田間生活期間,陶淵明著作了五首《歸園田居》、十二首《雜詩》等詩歌。在病重清醒之際,還著作了《擬挽歌辭》。

陶淵明的壹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詩詞歌賦及散文。

陶淵明責子詩詞欣賞

《責子》是陶淵明在五十多歲左右著作的壹首詩,描寫的是他那五個不成氣候的孩子。陶淵明雖然放棄了仕途生涯,過著歸隱田園的生活,但是仍他掛慮和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有所作為。

陶淵明《責子》

《責子》原詩:“白發被兩鬢……且盡杯中物”。詩中敘述的大意如下。

《責子》詩中開篇,陶淵明感慨自己上了年紀,兩鬢斑白,皮膚失去了往日的豐滿開始變得松弛,恐怕命不久矣。自己命不久矣不要緊,他現在最擔憂的就是五個兒子的前程。可是這五個兒子都是不求上進、整日碌碌無為,讓陶淵明十分失望。

大兒子陶舒儼年方二十八歲,為人非常的懶散,好吃懶做,沒有求學的上進心,壹生碌碌無為。這“懶惰”被陶淵明用誇張手法描寫,說是世上無人能及,已經到達了壹種獨壹無二的境界。二兒子陶宣俟年將十五歲,是個致力於學習的年紀。可是他到了年齡也不認真學習,不喜歡寫文章,不學無術,對考試功名沒有任何興趣。

三四子陶雍份與陶端佚是雙生子。這兩個雙胞胎智力先天愚鈍,學習困難。到了十三歲還不認識 *** 十位數字,數字六加七之和也傻傻算不出。小兒子陶通佟已經九歲了,還是年幼無知、個頭蠢笨的樣子。整天只知道在外頭玩耍,爬樹摘果子,到頭來只會念“梨”、“栗”,壹點學習的熱情和心性都沒有。

面對這些不上進的孩子,陶淵明無可奈何,只能借酒澆愁。

陶淵明《責子》壹詩便是在如此心境下,借酒揮灑而出。

陶淵明桃花源記欣賞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散文的代表作之壹,歷來被大眾廣泛詠讀。《桃花源記》描寫的是壹個世外桃源的世界,這個世界也就是陶淵明的理想國。陶淵明把自己的理想虛構出來著以文章,以此來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及對美好世界的憧憬。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晉太元中……後遂無問津這”。此散文的大意是,晉太年間,武陵有個打魚的人,誤打誤撞進入了桃花林深處。他看到裏面的房屋整齊有序、樹木枝繁葉茂,雞鳴狗吠彼此起伏,壹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良田,青年男女辛勤耕種,老人少兒怡然自樂,穿著服飾與外面的人並無差別。

桃花源裏的人看到他非常驚訝,都圍上來詢問他。漁人把外面的事情都告訴了他們,他們還邀請漁人去家裏做客。漁人得知這些人是因躲避戰亂才來到此處,從此與世隔絕,不問世事。漁人在桃花源裏住了幾天便告辭回家,桃花源裏的人告誡他不得將此事說給外面的人聽。漁人返回時,在路上都做上了記號。回到縣城之後,就將此事告知太守,太守隨後派人前往尋找桃花源。可是怎麽找也找不到了。南陽有個人聽說了這個消息,也高興前往,結果還是壹樣沒有找到。之後,再也沒有人去尋找過統桃花源。

陶淵明通過描寫桃花源的安寧、自由的生活,給讀者描繪了壹幅沒有階級鬥爭、沒有戰爭侵擾,人們和平相處、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的社會圖景。這圖景實則是個不能實現的空想社會。

著名詩人陶淵明圖片

圖片為陶淵明所作的《歸去來兮辭》的壹部分,《歸去來兮辭》是壹篇抒情小賦,也是陶淵明離開官場歸隱田園的宣言。這篇文章創作於陶淵明剛剛辭官不久,講述了他在辭官隱退後的生活樂趣以及心情感受,表達了他對政治仕途的認識與對人生的思考,同時表現了他保持自身清白,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

《歸去來兮辭》

整篇文章主要是根據辭官、歸途、到家、室內生活、涉園、外出、縱情山水以及怎樣度過余生的打算這樣來敘事的,而全文抒情則是根據先自責自我安慰,然後自安自樂,最後樂天安命的線索來表現的。

《歸去來兮辭》的內容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壹部分主要表示了陶淵明辭官歸隱的決心,包含了兩層感情,壹層是自責,想到田園即將荒蕪,本應回家,但是卻身在官場不能自主,深感可悲,第二層則是自我安慰,陶淵明現已明白走上仕途實際上是個錯誤的決定,為如今歸隱的決定深感欣慰。

第二部分主要描寫的是陶淵明歸隱後的田園生活,也可以分成三個方面。壹方面表達了回家途中輕松愉快與想要到家的渴望,第二方面描寫了他回家後的日常生活,而第三個方面則寫了陶淵明在農村的出遊經歷。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抒發了陶淵明樂天安命的情懷。

整部作品陶淵明主要通過對景物與活動經歷的描寫,營造出壹種恬靜閑適、無憂無慮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 上一篇:五篇600字的短文,題目是珍惜。
  • 下一篇:<<藝術這層面紗如今已破爛不堪>>,幫我找壹下這篇文章,謝謝大家,拜托啦~~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