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冬至”的由來?

“冬至”的由來?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民間以中午門前的日影為測標,說“過了冬,壹天長壹蔥”。所以又稱這天為“長至”。漢唐以來,宮女冬至後的女紅,每天要多用壹根線。這也就是民間說的“吃了冬至飯,壹天長壹線”。從冬至開始就“入九”了,人們往往在這天畫壹枝素梅,上有八十壹個瓣,名為“九九消寒圖”,每天用紅色塗壹瓣,塗盡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稱“數九”。

“冬至餛飩夏至面”,山東相當大的壹部分地區這天要吃餛飩或者水餃。有的還要喝酒,據說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餃兒”諧音“膠耳”。臨沂、鄒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習俗。臨沂用五谷雜糧面蒸窩頭,鄒城蒸餑餑,傳說蒸冬是為了祈禱來年揚場時有風。民謠說:“蒸冬蒸冬,揚場有風。”古代蒸冬是為了慶賀陽至,冬至以後陽生,正如杜甫詩中所寫“冬至陽生春又來”。人們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團圓子或冬至團,以象征團圓。餑餑和蒸窩頭是團圓子的演變。

古代對冬至十分重視。古人認為冬至陽氣生而君道長,是亂而復治之機。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達到頂峰。冬至前壹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長至或大冬。冬至後壹天叫作至後。節日三天,百官朝賀,君不聽政,民間三日歇市,學生放假,民謠說“冬至大似年”,所以舊時利津、夏津等地又稱冬至為亞歲、小年,同春節差不多,只是沒有拜年這壹條。濟南、濟陽、福山等地,官府慶賀如同春節,讀書人也相互贈送賀片。莒縣的士大夫階層舉行酒會,叫做“消寒會”,畫“消寒圖”。鄒城則畫九九圖,同時親朋之間互相贈送禦寒用具,農家兒童則做“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但是沒有拜賀的習慣。據說孟子死於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山東其他地區普遍有學生拜老師和晚輩拜長輩的習俗,農家有祭祖的習俗。臨沂民間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用火紙剪制衣服,焚於墓前,爾後添土。莒縣則祀祖於祠堂,儀式十分隆重。嶗山縣舊俗,冬至分兩天過節,第壹天叫“鬼冬”,擺供祭祖,吃水餃;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臨沂、歷城、臨朐等地的婦女,習慣回娘家,慶雲、無棣從這天開始窖菜,婦女開始做針線。鄒城開始築地窖、織席和紡線。日照民間傳說冬至日如果雲迎日出,雲迎日落,則來年大吉。即墨民間根據冬至日期在當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來預測當年冬天的寒暖,民謠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壹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壹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壹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陽歷十二月二十壹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壹天比壹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壹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為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順便祭“祖宗桿子”(系兩、三丈高的旗桿,頂端為葫蘆形,稍下為“刁鬥”,鬥下懸旗,代表祖先)。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壹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壹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濕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九九消寒圖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壹“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壹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八十壹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壹個筆劃,每過壹九填充好壹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壹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壹枝對應壹九,壹朵對應壹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壹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壹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壹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壹,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壹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壹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西施浣紗 蘇州人過冬至——吃混沌憶西施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後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壹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著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壹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壹年只釀造壹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壹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余”(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姑蘇傳統節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盛產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種糕團更是當地頗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說在蘇州,壹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團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團子,六月二十四謝竈團,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蔔團,十壹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壹年又來臨。

據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壹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禦廚房包出壹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壹口氣吃了壹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於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後食羊肉的最高峰。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壹下子興旺了不少。壹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裏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只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壹舉兩得的美事。

羊肉粉湯 寧夏:冬至吃“頭腦”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壹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壹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凈、熬湯,熬好後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幹後放姜、蔥、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壹下,然後用醋壹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和面、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壹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壹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壹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著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蔔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壹吃卻贊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壹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這是冬至壹首兒歌。

《八閩通誌·興化府風俗·冬至》載:“前期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於祖考。”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壹夜,莆俗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廳堂上紅燭通明,燈光如晝,寓意事業輝煌。桌上以紅柑為“果嶽”(即是把紅柑堆疊成小山嶽狀,故名)。紅柑的最頂層插上“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壹支,用紅紙條封腰的箸子壹副(十雙)和生姜、板糖各壹塊,壹家人洗手面,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當年有新婚的,則是搓紅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會更紅火。這時,女的穿上紅衫,在燈光下分外耀目,孩子們笑口開顏,天真活潑。大家壹齊圍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躍躍欲試”。主婦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摘成壹大粒壹大粒圓坯,然後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壹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興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寶、聚寶盆;有的在捏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及“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有“財源廣進、六畜興旺”的意思。孩子們對小狗、小豬最有興趣,歡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媽媽、奶奶都在做豬!”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來。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孩子們搓來搓去總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長長的,連他自己也覺得好笑起來。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愛。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撿起來,吹去沾上的灰塵,不然的話,今後會長得醜。其意是在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愛惜糧食。“搓丸”畢,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蓋子,擺在“竈公”竈前過夜。

冬至的夜最長,而孩子們愛吃“丸子湯”,睡不著,天未亮,就吵著媽媽要吃“丸子湯”,故有“愛吃丸子湯,盼啊天未光”的童謠。主婦把“丸子”倒進鍋裏,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開胃)加水壹起煮成香、甜、粘、熱的“甜丸子湯”。把它祭祖後,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壹家平安。還要把“(飼)喜鵲丸”丟在屋頂(壹般是12粒,閏年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爭食時,噪聲嘩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

冬至早,壹家人帶著“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因為冬至節是壹年中最後的壹個掃墓節,所以掃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陽兩節的為多,寓慎終追遠之意。

潮汕冬至習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壹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海》載:“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壹,同時也是潮汕地區民間壹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壹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餐,壹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壹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著壹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壹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壹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梁、米缸等處。為什麽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壹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壹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壹樣。如果這壹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壹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壹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谷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壹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後來,因為有壹個貪心的人,把田裏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壹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壹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成為如今“四害之壹”。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衛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壹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壹項活動。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壹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壹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壹歲”的俗諺。據王琳乾先生的《汕頭舊俗談》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壹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壹歲了;壹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壹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壹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壹個內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於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於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業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紹興冬至習俗

冬至是紹興民間壹年中的大節,諺稱“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們壹直是把它當作另壹個新年來過的。《嘉泰會稽誌》稱其節“大略如正旦而差簡”,且諸多事情皆以冬至為起點。農歷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後106天為準,謂“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為頭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記季節變化。民間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過冬,冬至月底,賣牛買被”,“冬前不結冰,冬後凍煞人”及“晴冬至爛年邊,雨冬至晴過年”之諺,以冬至遲早、晴雨占壹冬寒暖與年邊幹濕。是日,民間必家家團聚宴飲,壹如除夕吃年夜飯之俗。

紹興民間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廟裏去祭祖,謂“做冬至”。壹般於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之後,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絡感情。紹興、新昌等縣的習俗,多於是日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

冬至又稱“長至”,壹年中,此日夜晚為時最長,故民間有“困覺要困冬至夜”之說,謂冬至安眠壹夜,可保全年好夢天天。

舊時,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紹興人愛在冬至日前後將壹年中的吃飯米預先舂好,謂之“冬舂米”,壹來因為過了冬至,再個把月時間就“著春”了,家事將興,人人須忙於備耕,無暇再去舂米;二來因為春氣壹動,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時的堅實,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減少糧食的損耗。

紹興人家中釀酒,壹般都愛在冬至前下缸,稱為“冬釀酒”,釀成後香氣撲鼻,特別誘人,加之此時的水還屬冬水,所釀之酒易於保藏,不會變質。此時還可以用特種技法釀成“酒窩酒”、“蜜殷勤”以饗老人,或作禮品饋贈親友。

餛飩 冬至夜,紹興民間還有“生火熜”習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內,謂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來年家事興旺發達。

舊時越中,無論男子婦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餛飩吃吃;而在夏至,則挨家挨戶都要吃壹頓面條,謂之“冬至餛飩夏至面”。此俗流傳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卻各有說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餛飩形團而就節;夏至食面,則用面(條)之長狀夏至之長晝。雖然後者可用壽慶吃面討長壽彩頭之俗進行印證,但畢竟無見於記載。晚清紹興學者範寅在《越諺·飲食》中說餛飩“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面粉,冬至時食”,可見古代紹興還有甜味的餛飩。

是日,紹興民間忌諱甚多,忌說不吉利之語,忌吵罵滋事,忌打碎盤碗;婦女不歸寧,出嫁婦女務必於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過夜;不許打罵孩子,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責罰,先生只能舉著戒尺警告說:“帳,給妳記到明天再算!”。

  • 上一篇:TikTok賬號運營小白如何入門,經驗分享
  • 下一篇:ps做包裝設計步驟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