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基本觀點是什麽?

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基本觀點是什麽?

蘇聯蒙太奇學派

1.愛森斯坦(1898——1948)。

愛森斯坦理論體系發展的四個時期

(1).“雜耍蒙太奇”時期(1920——1923):愛森斯坦在參加電影工作以前就發表了

《雜耍蒙太奇》壹文。提出的核心觀點即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雜耍蒙太奇”觀念的來源:

1.辨證法:黑格爾的三段論辨證法。兩個不同性質的鏡頭即相當於正題和反題,他們之

間產生沖突,便建立了壹個新的概念,相當於合題。

2.先鋒藝術派中的構成主義和未來主義:要求打碎線性的戲劇模式,強調以多樣化視點

改造戲劇,利用空間的***時性切斷戲劇時間的連續性。

3.日本的象形文字。

名詞解釋: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於20年代初在戲劇和電影創作實踐中采用並在理論上提出的壹種結構演出的方

法。即選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適當的組合,以影響觀眾的情緒,使觀眾接受作

者的思想結論。“雜耍是戲劇中每壹個特別刺激人的瞬間,即戲劇中能夠促進觀眾足以

影響其感官上或心理上的感受的那些因素,也就是能夠保證和精確的預計到如果安排在

整體的恰當次序中就會引起某種感情上震動的每壹個因素,它們是能夠用來使最終的思

想結論顯示出來的唯壹手段。” 雜耍蒙太奇不是靜止的反映壹個事件,不是使活動的壹

切可能性處於這壹事件的合乎邏輯的表現的限度以內,而是躍到壹個新的階段:把任意

選擇的那些獨立的雜耍表演自由的組成蒙太奇——從主題效果的立場來合成。

(2). 理性電影時期(1924——1929):此期拍攝的作品包括《罷工》、《戰艦波將金

號》、《十月》、《總路線》。提出的核心觀點即理性電影。

名詞解釋:理性電影(理性蒙太奇)

該理論強調通過畫面內部的造型安排,使觀眾將壹定的視覺形象變成壹種理性認識。該

理論認為,兩個鏡頭之和會產生壹種新的概念,因為兩個鏡頭對列及其內在沖突會產生

對所描繪事物進行思想評價的契機。該理論主張以鏡頭蒙太奇對列以表現某種抽象概念

,代替藝術形象。

“敖德薩階梯”經典段落的蒙太奇運用:

1. 以視覺節奏的造型因素突出影片的主題,創造影片的情緒,形成影片視覺感官的沖

擊力。

2. 以蒙太奇視覺結構的形式強化影片的視覺形象,擴大影片的空間效果。

3. 以多鏡頭反復重復的延續動作使得影片的時間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時表現。

(3). 建立蒙太奇類型學——多聲部蒙太奇體系的時期(1929——1939):此期拍攝的

作品包括《墨西哥萬歲》、《白靜草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相繼提出了節奏

蒙太奇、復調蒙太奇、聲畫蒙太奇、鏡頭內部蒙太奇等問題,在理論上大大修正補充了

早期的蒙太奇思想,最著名的代表作為《蒙太奇1938》。創作中實踐了“情緒劇本”理

論。

*名詞解釋:“情緒劇本”理論

20世紀30年代由愛森斯坦提出並由部分劇作家附諸實踐的壹種電影劇作理論。該理論認

為不需要戲劇沖突和戲劇結構,只要提供壹連串誘發導演情緒的刺激物。因此,這種劇

本雖然也有壹些簡單的情節,但壹般是用壹種浮誇的詞句描寫壹些互不連貫的場景。代

表作家是蘇聯的拉熱謝夫斯基,他的代表作品有《普通事件》(普多夫金導演)、《白

靜草原》(愛森斯坦導演)等。蘇聯評論界認為這些影片都是失敗之作。但“情緒劇本

”作為探索新的形象性以及向文學靠攏的壹種傾向,在電影劇作發展史上占有壹定的位

置。

愛森斯坦對於電影聲音的美學觀念及其演變。

1928年,愛森斯坦、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洛夫聯合發表了《有聲電影聲明》,提出“聲

畫對位”的主張,並將“聲畫對位”看成壹種普遍原則,否定聲畫同步,使聲音依舊服

從於畫面和默片時期的蒙太奇觀念,只是配合蒙太奇使用。在愛森斯坦建立蒙太奇類型

學、即多聲部蒙太奇體系的時期,他同樣大大修正補充了這種思想,將重點轉到聲畫同

步和聲畫不同步想結合的問題上來。

(4). 提出作為電影總體的影片結構的理論,提出電影創作方法論的時期(1938——19

48):此期拍攝的作品包括《伊凡雷帝》(壹、二、三集)。

*愛森斯坦完整的蒙太奇體系中的4個最重要的觀點:

1. 任何種類的兩段影片放在壹起,就會從那兩種並列的狀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壹種新

的概念,壹種新的性質。

2. 蒙太奇就是鏡頭內部沖突,是由兩個並列的鏡頭沖突所產生的某壹概念從而造成有

目的的主題效果。

3. 蒙太奇不僅是產生效果的手段,而且首先是闡明思想的手段,即通過某種電影語言

及其表現形式闡明思想的手段。

4. 蒙太奇的思維是與整個思維的壹般思想基礎分不開的。

2.蘇聯蒙太奇學派。

(1)蘇聯蒙太奇學派

名詞解釋:蘇聯蒙太奇學派

20世紀20年代,以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維爾托夫、庫裏肖夫等為代表的壹批人,受到

革命鬥爭現實的鼓舞,力求探索新的電影表現手段來表現新的革命內容,他們將實驗的

重點放在蒙太奇的運用上。庫裏肖夫和愛森斯坦強調兩個不同鏡頭的對立或撞擊會產生

新的質、新的思想涵義,這是他們對蒙太奇理論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們代表性的理論分

別是“庫裏肖夫效應”和“雜耍蒙太奇”;其他人諸如普多夫金發展了敘事蒙太奇、維

爾托夫創建了“電影眼睛派”,這批人是20年代蘇聯先鋒主義電影美學探索的中間力量

,在蒙太奇理論的創建和運用上貢獻卓著,因此被稱為蘇聯蒙太奇學派,他們的理論研

究和拍片實踐構成了蘇聯電影學派的第壹個階段。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於愛森斯坦等

人的極端的蒙太奇探索受到批判,蘇聯蒙太奇學派開始轉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

(2)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其他代表人物

a . 庫裏肖夫

庫裏肖夫在十月革命前就開始了電影工作,建立了“實驗工作室”,他是壹個構成主義

者,代表作品有《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裏的奇遇》、《遵守法律》等;代表理論

有“庫裏肖夫效應”和“電影模特兒”。

名詞解釋:“庫裏肖夫效應”

蘇聯電影導演列夫·庫裏肖夫通過鏡頭剪接所作的壹項實驗,該實驗實際上是由普多夫

金具體操作的。庫裏肖夫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並列作用,給俄國著名演員莫茲尤辛拍了

壹個毫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剪為三段,分別接在壹碗湯、壹個正在做遊戲的孩子和壹具

老婦人的屍體的鏡頭之前,結果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卻似乎發現了莫茲尤辛的情緒變化—

—分別對應著饑餓、喜悅和憂傷。庫裏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構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

心理基礎,並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等理論。他得出的結論是,造成電影情緒反應的並

不是單個鏡頭的內容,而是幾個畫面之間的並列;單個鏡頭只不過是素材,只有蒙太奇

的創作才成為電影藝術。他提出了積極的創作綱領:影片的結構基礎不是來自現實素材

,而是來自空間結構和蒙太奇。

b . 維爾托夫(1896——1954)

齊加·維爾托夫原是壹位未來主義音樂家,1916年創立了“聽覺實驗室”,1918年開始

轉向電影創作。1923年,維爾托夫發表了《電影眼睛人:壹場革命》壹文,提出了“電

影眼睛”理論。代表作品有《帶攝影機的人》、《前進吧,蘇維埃》、《在世界六分之

壹的土地上》、《關於列寧的三支歌》等以及24期《電影真理報》(《電影周報》)。

維爾托夫也是蘇聯電影界最早使用聲音的人。60年代法國新浪潮運動中的“真理電影”

就受到維爾托夫“電影眼睛”理論的影響。

名詞解釋:“電影眼睛”

蘇聯紀錄電影導演齊加·維爾托夫於20世紀20年代初提出並在創作中付諸實踐的理論。

他把攝影機比作人的眼睛,主張電影工作者手持攝影機出其不意的捕捉生活,實景拍攝

甚至偷拍、強拍,反對場面調度、劇本、演員和攝影棚,也就是反對故事片。雖然維爾

托夫的“電影眼睛”理論強調對現實的即興觀察,但並不是單純的攝錄現實。他強調將

電影觀察的素材加以組織,從而引導觀眾達到明確的思想結論。他對“電影眼睛”的解

釋是“用紀錄手段對可見的世界作出解釋”。維爾托夫並不反對蒙太奇,他將電影眼睛

稱為蒙太奇的“我看”,他認為影片組織的基本手7段就是蒙太奇。他將蒙太奇的功能確

定如下:選擇電影觀察的最重要的瞬間,將這些觀察按照聯想的原則加以聯接,有節奏

的組織素材以加強其情緒感染力,並通過鏡頭畫面與字幕(政治口號)的結合來解釋拍

攝在膠片上的事件的政治意義。維爾托夫在自己周圍團結了壹批紀錄電影工作者,組成

了所謂的“電影眼睛派”,按照自己的理論拍攝了壹些成功的影片,如《電影真理報》

、《帶攝影機的人》、對謔瀾緦?種?壞耐戀厴稀貳ⅰ豆賾諏心?娜?Ц琛返取?BR>

c . 普多夫金

普多夫金電影理論代表作有《電影導演和電影素材》、《電影劇本》、《論電影編劇、

導演和演員》;導演的影片代表作品有《母親》、《聖彼得堡的末日》、《成吉思汗的

後代》。他後期導演的作品有《普通事件》、《逃兵》、《蘇沃洛夫大元帥》、《海軍

上將納希莫夫》等。

普多夫金強調劇本和演員的重要性,他同樣把蒙太奇視為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他從壹

般意義上為蒙太奇所下的定義是: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現實生活中的內在聯系,是壹種

辨證思維的過程。它是為表達壹定的思想意圖而組織電影動作的手段之壹。蒙太奇的運

用則顯示出導演觀察生活、分析觀察結果並對之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基於這種思考,

普多夫金創立了“聯想蒙太奇”,具有很濃的詩意和抒情因素。“聯想蒙太奇”把沒有

物質聯系但卻具有十分密切主題聯系的視象並列起來。這種手法壹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

使用,而不能用它來統壹全部鏡頭。普多夫金的理論強調了電影的敘事性,即通過分鏡

頭突出細節的重要性,通過對情節和事件的分解組合,再現情節和事件,使蒙太奇成為

劇情片段的連續 ,從而加強電影的敘事力量;這些理論在壹定程度上支持了30、40年代

的蘇聯和美國的情節劇模式,因此被20年代先鋒主義藝術家們看作是格裏菲斯電影敘事

結構的繼續,甚至被愛森斯坦認為是把蒙太奇這壹新的電影造型手段納入到傳統的再現

美學範疇,是現代主義美學道路上的倒退。

*d . 柯靜采夫、塔拉烏別爾格等人的“奇異演員養成所”

這是壹個純形式主義的學派,突出壹種“奇異化”的電影觀念。

名詞解釋:蒙太奇理論

主要指早期電影中以維爾托夫、庫裏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為代表的蒙太奇理

論。通稱的蒙太奇理論並不能囊括所有對蒙太奇問題的看法。西方的格裏菲斯、卓別林

、雷納·克萊爾、費裏尼、愛因漢姆、米特裏等,蘇聯的杜甫仁科、瓦西裏耶夫兄弟、

柯靜采夫、尤特凱維奇、羅姆、格拉西莫夫等,都曾對蒙太奇的問題作出各自的解釋。

但蘇聯學派對蒙太奇的看法有壹定的繼承性,即便早期階段也經歷了壹定的發展過程。

(以下分別簡介維爾托夫、庫裏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的主要觀點。略。)

蘇聯電影理論界比較普遍的看法是:蒙太奇不僅是將各個拍攝下來的片段加以聯接使觀

眾對連續發展著的動作獲得完整的印象的表現手段,而且是將各種現象的隱蔽的內在聯

系變成明顯可見、不言自明的最重要的藝術方法。

  • 上一篇:夢想主題作文素材
  • 下一篇:辦板報請提供這方面的素材(100分)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