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經典常談每壹章思維導圖

經典常談每壹章思維導圖

《經典常談》內容速讀

1

《〈說文解字〉第壹》

秦以前:戰國末期,由於文字統壹的需要,進而出現了倉頡造字的傳說。秦以後:始皇時,文字統壹為小篆,又形成隸書;漢末時,隸書由橢圓變為扁方,稱作“漢隸”;魏晉之際,隸書變為“正書”;晉至唐朝,又稱為“隸書”,稱“漢隸”為“八分書”;晉代正書簡化形成“行書”,晉代也稱為“楷書”,宋代又改稱為“真書”。

2

《〈周易〉第二 》

戰國末期道家、陰陽學說盛行,儒家借卦爻辭發揚儒家哲學,留存下來的便是《易傳》;此外還有《文言》《系辭》兩傳;到了漢代,又新發現了《說卦》《序卦》《雜卦》三種傳,後稱為《逸易》。

3

《〈尚書〉第三》

《尚書》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話。也有記事的,大都是戰國末年人制作。

4

《〈詩經〉第四 》

春秋時通行賦詩;孔子時代,用《詩》討論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後,“《詩》三百”成為儒家的“六經”之壹。

5

《三禮第五》

漢代學者所傳習的有三種經和無數的“記”,三種經是《儀禮》《禮古經》《周禮》;“記”是儒家雜述禮制、禮制變遷的歷史,或禮述之作。漢代的“記”很多,流傳到現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記》和四十九篇《小戴記》。

6

《〈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

三傳為《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三傳特別註重《春秋》的勸懲作用。三傳解釋經文時,常常不顧上下文穿鑿附會起來;三傳之中,公羊谷梁均以解經為主,左氏卻以敘事為主,參考群籍,詳述史事。

7

《四書第七》

《四書》按照普通的順序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易》《書》《詩》《禮》《春秋》。《禮記》裏的《大學》,本是壹篇東西,朱子給分成經壹章,傳十章,傳是解釋經的。《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書,是子思記下來傳給孟子的。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長。《論語》是孔子弟子們記的,能夠讓讀者學習許多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時習”“闕疑”“好古”“隅反”“擇善”“困學”等,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孟子》據說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孫醜、萬章等***同編定的。

8

《〈戰國策〉第八》

戰國時期諸國關系緊張,戰爭隨時可起,擔負外交的策士開始受到重用。當時各國所重的是威勢,策士所說原不外戰爭和詐謀;但要因人因地進言,廣博的知識和微妙的機智都是不可少的。漢代劉向在漢初著名說客蒯通整理和潤飾的基礎上,把這些策士的說辭,編成了《戰國策》。

  • 上一篇:文案段子
  • 下一篇:小野原創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