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綜合中醫科怎麽經營

綜合中醫科怎麽經營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對於綜合醫院中醫技術的管理壹直采用的是將中醫人員集中管理的辦法。即:中醫科模式。然而,中醫技術在其環境中的發展並不順利,並突出表現為醫院不支持、業務萎縮和經營困難。之所以如此,原因雖然很多,但核心卻是管理方法使然。現就個人所見陳述如下:

壹、問題探析

1、中醫科的管理模式導致中醫技術無法獲得綜合醫院支持

功能或服務人群的差異性是任何醫療機構或部門設置其業務單元的重要基礎,否則就會出現資源配置低效和管理混亂。因此,綜合醫院多以患者重復率較低的人體組織系統、解剖部位,甚或某個病種為基礎進行臨床分科,以利更好的專業化發展。誠然,也有依技術而設置的其它科室,但大多數屬於已有科室暫時無法滿足其使用率或效益需要,而壹旦時機成熟或者患者資源能夠支持,這些方法仍然要並入其臨床各個專業。例如:導管介入、腔鏡等。而作為各科均可常規使用的壹般技術如:打針、輸液等,則不會被單獨設科或做為臨床科室。只有中醫科是個例外。

這是因為,雖然中醫技術具有獨立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但就方法而言,卻只是目前眾多可以采用的技術之壹,且所針對的疾病或病種包含了目前現代醫學的各個臨床專業。換言之,與綜合醫院其它臨床科室設置有所不同,中醫科是以壹類臨床各科均可使用的常規技術而設立的特色科室。效果就如同將打針、輸液等也設立成為臨床科室壹樣,出現患者的競爭或管理混亂只是時間問題。因此,盡管有國家政策要求,但綜合醫院就是不予支持。

例如:幾乎所有綜合醫院均不會允許其中醫科如同其現代醫學方法壹樣進行規範的臨床分科。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綜合醫院中醫科的病房、門診等設施也是全院最差的。盡管如此,多數仍然達不到國家所規定的最低規模標準。例如:統計上海8所達到示範中醫科標準的三級綜合醫院,其中醫病床也僅僅平均36.125張,而另外6所只有9.333張〔1〕。總體與國家5%的最低標準相差甚遠。

2、兄弟科室的專業化發展完全屏蔽了中醫科技術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盡管中西醫技術有所不同,但均需要集中疾病素材進行系統觀察和研究。因此,醫院需要臨床分科或分專業進行發展,患者的就醫取向或流動也多數隨其設置而變化。即所謂專業化研究和服務。然而,作為壹種雖然有壹定局部優勢或方法學特色,但同時也有重要局限性的臨床技術手段,中醫卻是被另外安置的。而這種安置看似自成體系,實則由於規模限制根本無法分科,且功能與早已詳盡分科,並且仍然在不斷細化的全院各兄弟專業科室完全重復。原本可以***享的患者資源,轉而變成了中醫與全院各科室的競爭。結果不言而喻。

例如:由於沒有專業入口,目前已極少有需要住院的患者到中醫科門診首診。換句話說,在兄弟科室已經詳細分科,沒有專業劃分的中醫科已很難從其門診收治到足夠幫助其技術發展和生存需要的住院患者。不僅如此,任何時候,壹旦強調按專業收治病人,中醫科首先受到打壓。這給其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效益不佳、不出成績,繼而人才流失、梯隊渙散、生存維艱等紛至沓來。技術研發非常困難。〔2〕

誠然,並非所有綜合醫院都是如此。壹些醫院還是籍由人才、努力和機遇等在壹個或多個方面取得了突破。但能夠持續存在並健康發展者,多數已經取代了該醫院相應專業的綜合發展權,或其技術已經融入到了醫院按專業整合的資源系統之中。盡管如此,其內容往往也只有中醫技術的極少部分,與其固有的容量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3、中醫科室漸失特色與生存基礎

前已闡述,綜合醫院中醫科是以傳統中醫技術為特色而設置的科室。然而,客觀的情況卻是在目前的科技和人文環境條件下,單純使用其已不能滿足臨床及其最為基本的住院患者管理、病歷書寫、診斷,甚至與患者交流與溝通的需要。因此,其執業者不得不在更多的時候使用現代醫學並作為科室的安全保障。與此同時,由於現代醫學仍然有許多問題不能解決,且由於中醫方法早已在我國深入人心。出於需要或患者要求,其現代醫學的同行也在或多或少的使用中醫方法,其中尤其是中成藥。因此,盡管中醫在使用現代醫學方法時難免存在不規範,而其西醫在使用中醫技術時,合理程度也值得商榷,但無疑它們在接近。例如:統計我院近年中藥處方,其中由中醫人員開具者僅占22%-26%。而其余75%左右,包括20%左右的草藥處方,幾乎覆蓋了現代醫學所有臨床專業。

問題是:已無特色可言的中醫科,在專業分科、設施條件、規模等競爭要件方面,與患者資源和服務功能完全重復的醫院各兄弟科室存在嚴重的不對等,經營的困難使得其處於壹個非常尷尬位置。因此,只要有機會,中醫人員便紛紛棄醫從政,甚至在相當壹部分綜合醫院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機關幹部隊伍並成為了人們調侃的話題。而留下的人員中,雖然還是有埋頭苦幹者,但梯隊已不存在,同時新人不願意進入,流失仍在繼續。

4、中醫技術在綜合醫院呈畸形表現

由於掌握中醫技術的主體人群在綜合醫院很難獲得其技術發展所必需的患者資源或疾病素材。因此,雖然籍由各個醫院的不同情況而生存和技術發展狀態各異,但總體沒有更多展示機會。誠然,理論上中醫也可以通過會診、合作等進行技術發展。但由於中醫科的管理模式,不僅導致了中醫與其兄弟科室之間的競爭,業務運行的自成體系也在客觀上阻止和封閉著中西醫技術的雙向傳遞與提高。從而使得本來就由於文化背景、研究方法、治病工具和表述不同而交流困難的兩種技術,更加難以科學的結合與溝通。

例如:中醫會診往往只在兄弟科室治療出現困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所以,最好的情況也難體現適時而用。而更多的實際情況卻是,會診只為平息患者的要求與情緒,不等過場走完,患者已被通知出院。

因此,盡管目前患者在綜合醫院得到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並不困難,但總體水平卻非常有限,甚至呈現嚴重的扭曲與負面狀態。從而,不僅大大降低了其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技術應用的價值,同時對於患者的權益也是壹種侵害。

二、對策探討

1、正確認識中醫技術及其在現代綜合醫院存在的價值

眾所周知,中醫技術是目前世界已知理論和方法學體系最為完整的民族或地域醫學。雖然由於歷史的限制而與現代醫學不同,但同樣是人類認識和駕馭自然的工具。其中,尤其是其動植物等天然藥物的應用,與目前現代醫學全然不同且療效仍不可替代,因此仍然具有進壹步研究和開發的價值與必要。不僅如此,其對於生命現象的大量記載、研究和處置經驗,對於現代醫學也有非常重要的參考與借鑒價值。例如:現代醫學引以自豪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循證醫學等最新醫學理論,在中醫就是壹種常態和再普通不過的思維方式,區別只在於表述不同。與此同時,盡管其技術目前仍然以傳統理論為基石,但研究方法和手段卻在不斷現代化,其中特別是近年來在中藥及其制劑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與進展,已經大大拓展了傳統中醫所應用的範圍,甚至表述方法也在逐漸趨於白箱並與現代科技建立了對應的聯系。而大量的中西醫臨床交互與聯用,更在實踐中顯示出相互補充與增效的效應。所以,即便是那些現代醫學已高度發達的國家,目前也在開始重視並引進中醫藥〔3〕。

因此,無論從滿足到綜合醫院就醫患者的需要、提高和豐富其臨床技術及手段,甚至在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增進其號召性與凝聚力等各種角度進行分析,發展中醫技術對於綜合醫院均有百利而無壹害。

更為重要的是,綜合醫院良好的現代醫學環境,對於中醫與現代醫學結合,以及推進中醫技術、理論等不斷現代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驗、發展和技術應用平臺。同時,對於將我國各種獨有醫療資源進行整合,從而打造具有我國特色的現代醫學臨床體系等,也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2、創新管理模式,保障中醫技術在綜合醫院能夠健康發展

前已闡述,中醫目前之所以在綜合醫院發展困難,原因並不在於其技術本身有什麽問題,而是將其人員集中管理的方法,看似自成體系,實則違背醫療資源管理規律,難以保證中醫技術進入其綜合醫院以臨床專業為核心的患者就醫流程與技術發展平臺。因此,只要改變目前的管理模式。例如:允許綜合醫院根其據臨床分科吸納中醫人員進行中西醫結合科室改造、或以其各臨床科室中醫技術人員所占比例計算其中醫技術規模等,就可能改善其中醫技術處境並為其技術展示和發展提供必要的舞臺和契機。

當然,其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中醫技術人員素質的提高,以及綜合醫院管理者等改變長期以來中西醫分治所形成的心理定勢與局限。例如:雖然中西醫因文化、研究工具等背景不同而方法、表述各異,但卻同屬於我們今天可用於疾病防治或人體功能幹預的技術手段。而不同的技術方法或手段,既可能擁有獨特的優勢,但也往往存在不同的缺陷或局限。因此,臨床過程中往往需要綜合應用、相互彌補,並不斷發現和應用新的技術。所以,無論中西醫其都是壹類具有不同功能或療效學特點的技術資訊,而這些資訊的缺失無疑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醫者的技術應用合理性。因以,盡管目前的醫生因教育模式不同而有中西之分,但並不是其各自的工作不需要對方的技術,且這些技術也並不是不可以通過相互的學習而獲得。所以,其既應該是每壹個臨床醫生必備的基本醫學素養,同時也可以通過考試等方式認定其相應的資質。

因此,中醫人員的素質和資質並不是綜合醫院改變其管理方式的問題和障礙。反而是其中醫應用西醫、西醫應用中醫方法的不規範和混亂等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和迫在眉睫的程度。

3、改變資質認證策略,加強醫療資質管理,保障患者就醫權益

毫無疑問,由於中西醫文化背景、研究方法、治病工具和表述等各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而需要分別學習、培訓和資質認證才能具備相應的能力。否則就會不自覺侵害患者的權益並不能保障醫療質量。然而,目前的醫療資質管理辦法並不禁止其方法之間的互用,且不允許已經取得其中壹種資質的人員通過再學習而考試取得另壹種資質。這既給醫療執法帶來了困難,同時也不能保證中西醫技術間結合或交互的科學與合理性。更為重要的是,其無意中也在為各種無資質醫療行為或不規範醫療技術應用等打開著方便之門,患者的權益無形中遭受著到侵害。所以,必須加強資質管理及其改革。

也許有人擔心,生存環境本來就已不佳的中醫技術人員會不會因此而更加艱難?客觀的說,對於那些已無能力再考取現代醫學資質的中醫人員會有壹些執業地點的影響。例如:不得不經常使用現代醫學方法的病房管理等崗位。但對於其門診卻不會形成太大沖擊,反而會因為更多的現代醫學同行不能再隨便的使用中藥而得益。而對於相當部分經正規教育或院校畢業的現職中醫來說,由於生存需要,其現代醫學知識及能力早已得到長期的運用與加強。盡管總體水平不高,但還是有相當部分甚至並不比其現代醫學同行有絲毫的遜色。因此,只要給予其足夠的時間或稍加培訓,完全可以很快達到要求並通過認證。反而是不允許其同時考取現代醫學資質的管理規定,使得其已經具備的能力長期無法獲得認可並得到釋放。

例如:由於中醫科長期經濟效益不佳,實際上所在綜合醫院早已無法容忍。因此,盡管目前國家政策並不允許其在中醫科之外的其它任何綜合醫院醫療崗位執業,但各個醫院或多或少都在抽調其到其它科室進行工作。然而,由於其能力因資質不符而不被承認,所以只能委曲求全或為了規避醫療執法而長期“隱姓埋名”。因此,只要政策允許,這批人很快就會獲得認證,甚至成為該專業的主力。而其他的人,由於規模限制和長期以來持續不斷的流失,實際上早已所剩無幾。盡管如此,其在門診還是能夠勝任。因此,並不會對於其生存構成太大威脅。反倒是西醫的執業者,預計影響相對要大。但由於其占有專業之利,因此生存也不會成為問題。因此,加強管理並不會對於目前醫療體系的運行及其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當然,為了穩妥並顧及小型醫療機構的運轉,也可以根據情況分步實施。例如:可根據不同年資或不同醫療機構可能對於其能力的影響而分別對待。但完全可以立即開放已獲取壹種資質的中西醫人員考取第二資質,從而保證已具備能力者及時獲得認證並進入相應崗位。從而以管理促進中西醫之間相互學習及復合型人才的快速成長,並最大限度的促進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技術的健康發展,同時保障人民群眾合法的就醫權益與安全。

  • 上一篇:快節奏的歌曲朋友圈分享文案 (集錦60句)
  • 下一篇:ppt模板設計-PPT如何設計模板啊?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