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有關慎獨的寫作素材

有關慎獨的寫作素材

《楊震暮夜卻金》: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征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裏,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妳,妳不了解我,為什麽呢?”王密說:“夜裏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妳知道。怎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

《楊震暮夜卻金》講述了楊震“暮夜”拒賄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靜之時,在沒有第三者知道的情況下,楊震作為王密的上司,同時又是他的恩師,堅決拒收重金,並且錚錚鐵言,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獨”的精神可嘉,堪稱歷代師表。故事雖小,其教育意義卻不小。壹個人,從小到大,為民為官,白天黑夜,由人無人,都能嚴以律己,不貪不占,拒禮拒賄,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規範,有口皆碑,這是壹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感悟楊震的話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學習做壹個高尚的人。

慎獨這個詞,現在不怎麽常見了,但在傳統文化裏,特別是在講傳統倫理道德時,這是壹個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壹個詞語。

這個詞最早出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個人獨處的情況下,也要謹慎小心,自覺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為別人不在場或不註意的時候而幹壞事。這是儒家所倡導的壹種道德修養境界或方法,稱之為“慎獨為入德之方”。南宋學者朱熹對這個詞作過這樣的說明:

“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處如此,大處亦如此;明顯處如此,隱微處亦如此,表裏內外,粗精隱顯,無不慎之,方謂‘誠其意’。”

(《朱子語類》)

歷史上也出現過壹些以“慎獨”出名的人物,名聲最大的是東漢安帝時的荊州刺使楊震。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謁”著稱,留下了個“清廉誡四知”的典故。《後漢書·楊震傳》有這樣的記載:楊震去荊州赴任,道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當年舉薦上來的,王密為了表示對楊震當年提挈之恩的感謝,“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楊震拒絕接受,說“我舉薦妳是因為我了解妳,妳這樣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了楊震的壹番話,“羞愧而出”。後人就把這件事當成“慎獨”的典型,流傳下

來。

大凡真正代表人類美好精神的東西,總是能跨越時代、跨越國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獨,這種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這樣。在法國人寫的壹本書上,看到這樣壹則故事,與前面說的楊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說:

“我的朋友到泰國旅行,在貨攤看見十分可愛的小紀念品,他選中了三個後就問價,女攤販回答是每個壹百銖。他還價六十銖。說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後她說:‘我每賣出壹百銖,老板才能給我十銖報酬。若六十銖賣了,我就什麽也賺不到。’我這位朋友聽了心生壹計,說:‘這樣吧,妳賣給我六十銖壹個,我額外給妳二十銖報酬,這樣,比老板給妳的還多,而我也少花些錢。雙方都有好處。’他滿以為她會立刻答應的,卻見她搖搖頭。他便補充上壹句:‘妳的老板不會知道的,別擔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堅決地搖搖頭說:‘佛會知道。’”

楊震說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還有這位泰國女攤販說的“佛會知道”,去掉裏面的神秘成分,其實說到底了,如果是兩個人辦的事,那是“妳知、我知”,如果是壹個人辦的事,那是“我知”,說“無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謂“慎獨”,就是要捅破“無人知道”這層窗戶紙。宋代學人陸九淵就明明白白地說過:“慎獨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說,慎獨即“處世當無愧於心”。這樣,把慎獨與誠實、不自欺欺人、無愧於心相聯系,就達到了壹種相當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對遵守道德規範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覺。

表面上的君子好當,表裏如壹、人前人後都壹樣的君子難做。“人生而有欲”,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當世,在物欲橫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監督和制衡的權利場上,人人都面臨著“制欲”的考驗。多少人在這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落個“壹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場,這樣的事例舉目皆是,用不著在這裏羅列了吧。如何將“欲”自覺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規範和法度要求允許的範圍之內,並且能“省察於莫見莫顯”之間,連不被人註意的細枝末節也不放過,當個“表裏如壹,人前人後都壹樣”的真君子,這

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養,過好“慎獨”關。

  • 上一篇:迷戀作文素材高中
  • 下一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追加20分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