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媽媽,請給我留點面子。”

“媽媽,請給我留點面子。”

作者 | 打盹的下午茶

“別再喝了,小孩不能喝太多碳酸飲料!昨天妳就是喝可樂太多,才尿的床!”

上周末,和幾個朋友壹起相約出遊。

吃飯時,閨蜜6歲的兒子小瑞喝了壹杯可樂,還想多要壹杯,閨蜜皺起眉頭,冷不丁訓起了小瑞。

此話壹出,大家面面相覷。其中有兩個5、6歲左右的小朋友,捂著嘴“哧哧”而笑。

這讓小瑞瞬間尷尬無比,他低下頭,小臉通紅、眼眸低垂,局促不安地捏著筷子,卻壹口菜都沒夾。

他低下頭,小聲懇求媽媽: “媽媽別說了,我不喝了……”

雖然我後來安撫了小瑞,可是孩子心裏明顯有疙瘩了,遊玩時壹直不敢看人、悶悶不樂的,讓人心裏很不是滋味。

正如臺灣教育學者陳孜虹,曾在壹本書裏說過:

“大人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孩子還不具備羞恥心的認知能力,所以不會覺得沒面子。

但實際上,小孩跟大人壹樣,非常愛護自己的面子,當他覺得丟臉時,心中所感到的恥辱遠遠超過大人的想象力。”

鄭淵潔曾經說過:

想要摧毀壹個孩子,就當眾出他的醜,當著外人的面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

閨蜜小程曾跟我說過這樣壹件事。

她是某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班裏有個男生很淘氣,經常在班裏惡作劇、惹哭同學。

小程把家長喊來學校,想和家長商量如何教育孩子。

誰知,男孩父親壹聽就怒不可遏,當著很多老師、同學的面,啪啪扇了男孩兩耳光,還隨手拿起壹本字典就砸向男孩的頭!

那以後,男孩收斂了不少,可是他明顯變了個人。

整個人畏首畏尾、眼神呆滯,還常被其他同學起哄、嘲弄: “妳爸來了!快逃命!”

他的性情也越來越自卑,成績不見起色,看著讓人心疼。

在長春,壹個讀初中的女孩,因為“早戀”而被家長勒令跪在雪地“思過”。

冰天雪地,眾目睽睽,女孩壹跪就是好幾個小時,幾近凍僵。而比凍僵更為糟糕的,是被父母如此粗暴無情地罰跪,遭受眾人指指點點、讓她尊嚴掃地。

心理學家說, 孩子從5歲以後,就會考慮別人如何看待他們,並會盡可能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形象和尊嚴。

隨著年歲增長,孩子的自尊意識會越來越強,而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都是依賴於他人的評價,來構建自我的價值感。

被父母傷了自尊的孩子,會無比的羞慚、恥辱。

逐漸變得自卑敏感、抑郁懦弱,自我懷疑、自我貶低、甚至會自暴自棄。

不尊重孩子、不顧及孩子的自尊,毀掉的,不單單是孩子的心靈。

去年,因為疫情,老公大哥壹家四口都“滯留”住在我們家。

壹天我去買菜,老公看到大女兒在做作業時開小差、玩手機。壹氣之下,他不顧家裏有親戚在場,把女兒拉到客廳,用手狠狠戳了她後腦勺好幾下,吼道:

“不好好念書,就給我滾出去!”

哥嫂都趕緊來勸,但老公越說越激動,還指著大哥的兒子,跟女兒作對比:“妳看看人家,學習多認真!再看看妳,不知上進、成績又不好!”

那天,女兒哭到眼睛都腫了,壹天都不吃飯。

我不斷跟孩子溝通,也批評了老公: 教育孩子要分場合,她已經12、13歲,妳當眾戳腦瓜子又訓斥又比較的,她不要面子的嗎?!

那件事之後,女兒就變得不太愛說話,也沒從前活潑了,總刻意跟她爸”保持距離”,甚至寧願自己轉幾趟公交回校,都不願意像之前那樣,讓她爸開著車,有說有笑地送她返校。

後來,我和老公費了老大勁,花了很長壹段時間,才讓女兒漸漸解開心裏“疙瘩”,跟她爸和解,艱難地找回了自信和動力。

此前,有個新聞上了熱搜: 有位媽媽報警說,她女兒正手持剪刀,跟她爸“對峙”!

原來,她18歲的女兒讀大壹,因為疫情在家上網課。

那天要上課了,女兒卻還沒起床,父親很生氣,竟拿著手機拍下她“賴床”的視頻,發到家庭群。

父親居然不敲門進房間,直接掀開她被子,還發視頻——這徹底激怒了她,才有了拿剪刀對著爸爸的壹幕。

孩子行為不當,當然要教育,但是,不尊重孩子的隱私、未經孩子同意,不敲門進房、隨意掀被子。

拍下視頻發到家庭群裏,讓七姑八姨圍觀“批鬥”——這位爸爸是把女兒的自尊按在地上摩擦啊!

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多麽抵觸、甚至討厭父母,還會變得叛逆、不服管教等,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家庭失和,影響孩子的身心 健康 。

日本作家品川孝子說:

“孩子與家長的關系是孩子壹生轉變的關鍵,也是將來他們踏入 社會 ,基本接人待物的依據。關心妳的孩子,別忘了重視妳與孩子的關系。”

不懂得呵護孩子的自尊心,不但傷害孩子,更會損害親子關系,給孩子的人格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所以,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在人前給孩子留足“面子”:

關門教育。

著名學者、文學家胡適的母親,就是壹位高明的媽媽,她從來不會人前訓子。

幼年的胡適做錯事,她只會關起門來責罰,正如胡適在文中所述:“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壹句,打我壹下。”

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子女對自己的尊嚴就越看重,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如果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尊嚴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尊嚴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所以,不管孩子有沒犯錯,父母都要克制情緒,在人前維護孩子的“顏面”,等回到家裏,關了門,單獨教育孩子。

這樣壹來,孩子不用面對外人的目光和非議、保留了面子,會更容易聽得進家長的教導。

尊重隱私。

朋友小雯很早就明白這壹點。

她從不在別人面前提起女兒的缺點、拿“別人家孩子”來跟女兒做比較,只會私底下提醒、教導女兒。

比如把孩子的錯處寫在壹張小便簽上,溫柔而堅定地“提示”女兒改正,給孩子保留著壹份“體面”。

此外,她從不亂翻女兒的書包、抽屜,在進入女兒房間前,都是先敲門,要給女兒買什麽東西,會先問問孩子的意見。

女兒感受到媽媽的尊重和信任,對媽媽充滿了敬意和愛意,自然而然就改掉了壹些壞習慣,變得越來越懂事、乖巧。

被尊重和愛滋養著成長的孩子,會成為壹個自尊、自愛、自強的人,內心也會變得豐盈而強大。

願我們都能領悟這壹點,懂得克制情緒,用心跟孩子溝通,給孩子留壹份“體面”,留住孩子內心的潛能,留住孩子的自信,為孩子“留”出壹個明朗可期的未來。

—— End ——

作者:打盹的下午茶,愛茶愛花更愛娃,懷揣溫暖希冀,書寫五味生活。本文圖片及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求寫信的信封格式!
  • 下一篇:描寫書架的詞語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