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四型”分述之聰慧型

“四型”分述之聰慧型

二、聰慧型——想象世界的探索專家

聰慧型用直覺思維感知事物,在想象世界裏翻飛騰挪。

人類因它而偉大,想象的翅膀讓人類對世界的認知不斷推向高潮。直覺思維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思維模式,是幾千年文明發展的承續。雖然它來自古老的洪荒年代,但在當今人類思維中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如此,即便是人類生活的幸福指數,也少不了它作為重要基石。

《榮格自傳》中有壹段話描寫榮格七八歲時候的壹件事:“在這堵墻的前面有壹道斜坡,斜坡裏埋著壹塊突出的石頭,這是我的石頭。當我壹個人的時候,常常坐在上面,胡思亂想:‘我現在坐在石頭上,石頭在我下面。’但石頭也能說‘我’,也能想:‘我躺在這道斜坡上,他正坐在我上面。’於是問題就來了:‘我是那個坐在石頭上的我呢,還是上面坐著他的石頭呢?’這個問題總使我感到茫然,我總是站起來,弄不清誰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壹直沒有弄清,壹種奇特的、怪有意思的黑暗感伴隨著我的疑惑。但有壹點是無可懷疑的,這塊石頭和我有某種神秘的關系,我可以在上面壹坐好幾個小時,被它提出的謎壹樣的問題逗引。”

壹塊石頭就能遐想萬千,聰慧型就專幹這事。

聰慧型特質

1 、想象力豐富 VS 想多做少

從小就富有想象力,喜歡讓思緒靜靜飛揚。玩耍時極易進入泛靈狀態,壹石壹木皆成玩伴,很容易就進入奇幻世界隨意揮灑。跳躍的思維,往往讓他們的話語不著邊際難以被他人理解。墻面上的水漬、湖面上的波紋、陽光照耀下的斑駁亮點,都是他們最美妙的想象素材。

用幻想彌補生活不足是他們的長項:想買的小汽車沒有得到,想象已經擁有,用兩個手指頭代替,照樣玩出壹番汽車大戰;別人有漂亮衣裙自己沒有,會告訴對方爸爸已經給我買了,邊說邊想象自己就是穿著美麗衣裙的公主。

上學後容易坐在課堂裏發呆,人不動神已飛是他們的常態。當然,若老師談吐幽默有趣,他們也會被牢牢吸引並非常投入地參與學習。做題時喜歡有自己獨特思路,因為他們總會從旁人沒有顧及的角度切入。若是喜歡寫作,文章就能神采飛揚,他們的遣詞造句以及文章的奇巧構思有時會讓老師大跌眼鏡。他們自己也會感覺不可思議,好像有只魔術手不知從自己頭腦哪個地方掏出來這些美詞妙句。但跑題也是他們的長項,總是感覺那些別扭的要求似是而非難以準確把握。

成年後的聰慧型繼續在想象世界裏發揮作用,寫作、表演、繪畫、各種文化藝術工作,創造發明等,這些工作崗位讓愛幻想特質如虎添翼;但若機遇不當,誤入無法展開想象翅膀的崗位,內心就會非常壓抑,即便外界看起來地位不錯收入頗豐,依然讓他們難以發自內心地開懷。他們頭腦中奇思妙想不斷,就如白日夢。夢醒時分,也就抖抖衣袖瀟灑離開那些從小就盤踞於他們頭腦的美妙夢想,無奈地面對現實。

有報道,稱有壹個中年男職工,經常對老婆說要去開個炸雞店,還非常細致地描述每壹個細節和步驟,但壹說三年卻未動壹步。後來又說自己去養雞,讓老婆和家人去做炸雞,這樣就可以形成壹個商業鏈條,盈利就能更多。說了幾年,卻依然站在原地未動。這就是典型的聰慧型性格特質,如果不理解,身邊人就會覺得這種人不可理喻。

如果工作時間不能讓他們放飛想象,只能業余時間彌補,書法、音樂、釣魚、下棋……這些都能讓豐富的想象力透個氣。

若連這些也沒有,就會迷戀電腦遊戲、抽煙喝酒等容易讓人上癮的事。上癮時大腦進入阿爾法波狀態猶如被催眠,輕松舒適、雲淡風輕。此時,若用四型人格理論解讀,就是進入了聰慧型狀態;若用佛洛依德人格結構理論解讀,就是進入了本我世界。想入非非,白日夢壹般,身心愉悅,也就消除了工作的勞累和生活的無奈。

2、創新能力強 VS 易無中生有

聰慧型孩子往往言語不多,甚至比壹般人說話要晚。愛因斯坦三歲多還不會講話,七八歲語言還不是很流暢。他們思考問題時腦內往往會有很多畫面,或者是豐富的感覺,此時位於左腦的語言中樞對大腦的刺激就會變弱,語言速度就會放慢。說得慢就跟不上人際交流中的節奏,長此以往,他們的話就會變少。輸出少但內在生產卻極其豐盛,它們存在大腦裏沒經過客觀事實驗證,最終自己也搞不清腦海中自動播放的“小電影”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所以,兒童的謊話大多數時候只是想像而已。

長大後的聰慧型思維依然跳躍,聽別人說話經常選擇性吸收,只聽自己認為的重點而難以明白他人認為的重點。

社會化過程中,聰慧型過於跳躍的思維常常不被他人理解甚至被否認。他們自身理性的增強也常常打壓自己的聰慧型特質,否認跳躍性思維。但“堵”的做法只能讓聰慧型更加跳躍,只是比童年更會選擇場合,什麽時候可以放松些讓思維飛,什麽場合必須將聰慧型跳躍思維看管好,集中精力理解他人述求。

若不從人格理論去理解,就會認為這種人愛說空話、假話,話語中水分多不可靠。

到了老年,由於自我“看管”能力減弱,說話的人也越來越少,很多這種性格特質的人就會像兒童壹樣,跟著腦海中出現的壹幅幅畫面,將虛假和真實混為壹談。以為是真實發生過的,其實只是想象的虛幻。

這種特質運用得好就是創新,思維跳躍才能出現非常規思路。如果壹個人的思維總是牢牢關註他人的重點而缺乏自己的重點,創新也就難以發生。互聯網時代大行其道的跨界思維就是聰慧型跳躍思維的具體體現。

3、高專註力 VS 易自戀

這裏的專註度不是壹般意義上的註意力集中,而是沈浸其間,達到忘我的境界,是聰慧型在思維上的壹種特質。

進入這種高專註度狀態時,很容易被外界突然的響聲所驚嚇,就像人在半睡眠狀態,壹個響聲就會把人驚得半天才能緩過神來。實在是因為入得太深,不由自主地將手頭事情與內在精神合融為壹體。

孩子生來就是滿滿聰慧型,其它幾型隨著年齡慢慢發展,所以他們更容易沈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中而表現出被驚嚇狀態。

聰慧型的任務就是跟自己內心最深處的那些東西打交道,所以必須要入得深才能進得去,好比是大房子的庭院深處。而現實型正好相反,是堅守在門口、時時警惕的壹種狀態,壹有風吹草動馬上就可以讓自己有所反應,所以不會被壹般的聲音所嚇到。

聰慧型兒童不管做什麽都很容易沈浸到自己感覺裏。看本書,不由自主就成為了其中壹員,***同演繹書中故事;洗臉刷牙這麽簡單的事,他們也能樂在其中,對著鏡子發呆,讓自己在鏡子世界裏神遊,抑或在臉盆不多的水中,發現趣味無窮的水晶宮;讀書後,面對難題也會很投入地去解,但前提必須是自己喜歡鉆研的知識……看起來,他們做事經常磨嘰磨嘰,總也不能幹脆利索,其實他們專註得很,只是早已忘了外面世界,浸入到由自己內心構成的溫暖而變化多端的白日夢鄉裏。雖然兒童階段這個特點都比較突出,但聰慧型性格孩子比壹般類型的更容易進入沈浸狀態,叫他都聽不到,好像耳朵掛肉店忘了贖回。

入得深入得時間長而且經常入進去,就容易自戀。其實自戀就是聰慧型對自我的評價,純粹從自我感覺出發的評價,習慣上是指不客觀的對自我的過高評價。

自卑、自信、自戀,這三者是處在同壹線上不同節點的自我評價結果。

自卑,是缺乏自信,感覺自己壹無是處,它低於客觀評價。自戀,過於自信,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它高於客觀評價。自信,則是自我評價和外界評價之間壹個平衡,它是接近客觀的。外界說我十分好,自己心裏明白也就七八分;外界評論八分壞,自己心裏明白也就三分欠缺,它是心理健康的壹個重要指標。

但是作為兒童,他的自戀卻是敢於接觸世界的壹個基石。任何人的成長,都是依循自戀到自信這麽個過程,因為人生下來就是自戀的。餓了就哭,壹哭就有人給餵食,世界都圍著他轉,最高境界的自戀就如此,認為自己能操控整個世界。

聰慧型性格強大的孩子,要說服他,很難用道理,可以用“忽悠”法,用“童言童語”法,用“繪畫法”、“遊戲法”等等有趣的形式(參見“溝通方法”壹章)。否則,孩子在指責、抱怨、批評面前,很容易把那顆自戀但又非常柔嫩、膽小、脆弱的心給縮回去,為日後與社會脫節埋下隱患。

成年後的聰慧型要成為社會壹份子必須要有壹定的自控能力,也就是性格中現實型比例壹定要足夠。到底多少才是個夠,這是很個性化問題,就如做菜到底放多少鹽,要根據個人口味還要根據菜品特點才能確定。否則就有可能碰到困難就逃避,縮回家裏不敢走入社會。

這種現象,物質匱乏年代不多見,如今物質富裕了倒是隨處可見。啃老成為壹族,不是沒有道理。

聰慧型比較強的成年人,壹有機會依然喜歡沈浸在壹個人的溫柔鄉裏,沒有危險、沒有磨難、沒有壓力,輕輕松松、舒舒爽爽。沈浸不僅為了逃避外在世界,有時也為自己得到樂趣。鉆研壹個學問,探索壹個思想,研究壹個性格……有時候,就是打打遊戲,看看書也能樂不思蜀、沈浸其間。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感覺就更加強烈,能達到忘我境地。

這種性格的人屬夜貓子喜歡晚上工作,萬籟俱寂,靈感綿綿流淌,如小精靈蘇醒活力四射。白天嘈雜聲四起,世俗幹擾了伊甸園,靈感也如晚霞過後黑暗綿延,沈浸也就很容易被打擾。

他們做事,要不懶散地不願動,要不就特別投入沈浸在當下毫無怨言。

聰慧型的自戀成年後壹般都轉入了內在,以避免被他人否認。平日裏不同意他人觀點,壹般不會當面爭辯,因為他內心有很高的自戀度,總覺得自己內心的道理是對的,不屑與他人爭。這和現實型喜歡爭辯的表達方式截然不同。

4、活在當下 VS 缺乏時間觀念

活在當下,意味著放下過去和將來的恩恩怨怨和各種擔憂,是現代人的追求,這樣就可以有更多幸福感。其實,這種生活態度就是每個人聰慧型性格的內在需求。

回避,是聰慧型對待煩心事的壹大法寶。碰到不開心不順心,能回避必然不面對,能順手將它們丟到壹邊,絕不拿到面前仔細瞧瞧。於是就看到他們時常活在當下的快活樣子。

剛剛被父母責罵,臉上還掛著淚珠,轉眼看到蝴蝶在金色陽光裏飛翔,思緒立馬就被帶到那美麗自由的仙境。

滴答滴答轉動的時間,對他們來講很陌生,怎麽也記不住時間老人各種約定。,“天上壹日地上壹年”,聰慧型世界裏,時間被拉長甚至停滯、凝固。就像有人極度疲倦酣睡不已,壹覺醒來大呼:哦,怎麽壹閉眼壹睜眼就到了第二天黃昏?專註於某件事情時,時間猶如白駒過隙眨眼就走了。

家長對這類孩子很頭痛,妳急他不急,妳發火他還覺得很奇怪。當然,此時的大喝壹聲,對他們很管用,從想象世界被棒喝壹頭,人間的時間也就隨之到來。但是,他們依然不明白,為什麽要棒喝我?世界是和平的、溫柔的,怎麽突然變得如此險惡?害怕、恐懼很多時候也借機附著在他們身上。

我接觸過壹個初中女生,從小就是體育健將,長得也是人高馬大,很有女漢子氣。但她自己卻說,很多時候心裏會很害怕,總覺得街道拐彎處有壹雙眼睛在盯著她。

跟她母親壹起回顧女生的成長,問題就是出在小時候過多的動用了打罵教育法,孩子性格中的聰慧型被嚇到了,很難和其它幾個性格合作參與生命的成長過程,生命能量就被削去了壹大塊。

對聰慧型孩子,不要指望他們能輕松學會管理時間,計劃時信誓旦旦,並非不想完成,但終歸時時沈浸於深深的自我不能自拔,壹扭頭才發現,時鐘早已跨越了他的計劃。

每個人只要到了聰慧型狀態,語速就會變慢,因為需要調動內在感覺。此時,時間就會失去了意義。

風風火火追求速度的媽,如果碰上沒有時間概念說話慢慢悠悠的娃,真會著急上火。於是就代替孩子說話,不是簡單對他們做指令,就是直接猜意思,以減少等待帶來的煩惱。

絕大多數聰慧型孩子,語言不是他們的強項,有人代替何樂不為?問題是,長久如此,孩子的語言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比壹般孩子會弱得多。孩子小,交友時語言不多,尤其是表達內心深處的語言不多。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生命需要離開父母與同齡人去發展關系,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

聰慧型較強的孩子現實型的媽若碰到聰慧型的娃,風風火火面對慢慢悠悠,有時真會讓人著急上火。

成年後的聰慧型相對於其它性格依然缺乏時間觀念,只要可能,就喜歡懶散活動漫無目的想象。有個妻子抱怨,說她讓在家休息的聰慧型丈夫洗碗,對方答應得很好,可妻子下班回家,碗筷照原樣攤在桌上而丈夫卻依然坐在電腦前。而丈夫卻覺得妻子煩,幹擾了好不容易在休息日才能得到的愉悅而舒適的沈浸狀態。

當然,壹個人若想有擔當,能被社會認可,要去追求目標理想,就需要經常從沈浸狀態中走出來,關註時間老人對人生的苛刻要求。

面對這些,他們只能將聰慧型關到了內心深處不許出來。如果內心和諧度較高,就會用幽默和適度的放松來照顧內心聰慧型需求,讓“活在當下”幸福自己的內心。反之,就會讓人間的厭煩纏住了思緒捆住了雙腳難以前行,時時向往著清空脫俗又沒有時間束縛的世外桃源。

5、鉆研有深度 VS 內在很執

聰慧型是用內在直覺探索世界,用自己的壹套內在理論(無需客觀世界驗證)來詮釋外界信息,所以會與社會常規思維出現差異,有時還會大相徑庭。他們主張我行我素、我的世界我做主、我心飛揚……對於壹個問題,會從常人所沒有的角度深入思考,經常稀奇古怪、別出心裁。聰慧型兒童很難理解成人用邏輯語言所表達的規則要求,即使頭腦聽懂也無法和內心自我探索的直覺思維相鏈接。所以,家長總也不明白,他們為什麽說說都懂但做起來卻大相徑庭。其實孩子也不明白,為什麽按妳的要求做了可妳還是不滿。兩個世界兩種思維兩種溝通模式,壹個說著東家理,壹個說著西家法,還以為遵循著同樣的道。對這種孩子,要想讓他們快速和成人理性思維鏈接,最好的辦法就是換種語言,用童話、象征的言語,用營造虛擬場景的辦法,將他們內在聰慧型的“理”勾出來再鏈接上去。比如,想讓他們走路快點就可以說:“我們現在坐上了噴氣式飛機,嗚嗚……越飛越快嘍!”。想讓他們刷牙快點,就可以說:“哦,我看到妳牙齒上的小精靈了,它們在說,快點刷呀,快點刷,壹二三四快快刷……”。貌似很幼稚,但正好符合聰慧型世界的理,永遠的兒童世界,永遠的內心小孩,永遠的快樂自由。

到了成年,他們依然內在很執。由於他們看問題角度很多時候與人不同,所以往往說出的話讓人難以理解,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少說多聽。不過聽也得入耳,不入耳就會從頭頂飛過。忽略父母嘮叨是聰慧型的拿手好戲,內在執拗外在又不希望與人爭執,只能經常用忽略手法來得到兩者的平衡。家庭當中,男人比女人更多表現這方面特質,女人當了媽媽現實型被逼了出來,那種內在的過度執,很多時候被孩子修理得差不多了。而男人沒有懷孕沒有生產沒有哺育,那份內在的執依然可以在家庭裏延續。很多妻子感覺跟老公講話就像拋到了棉花上,沒有任何回應,或者答應得很好實際卻依然如故。這會讓做妻子的很抓狂,而丈夫聰慧型特質卻對自己毫不覺知,總以為自己態度很好都聽了妻子的也不反駁,為何對方還要如此喋喋不休不依不饒?殊不知他們只是用自己的方法保持著內心那份執念和妻子做著周旋。

6、說話眼睛經常不看人 VS 不易被外界幹擾

聰慧型孩子絕大多數都不喜歡用眼睛盯著人看,和感情型看人的目光正好相反。他們的聽覺壹般都很靈敏,所以眼睛就可以自顧自地去遊歷,讓耳朵單獨完成聽記任務。

老師經常反應,這些孩子上課註意力不集中,眼睛東看西看很少看老師,但叫他們回答問題好像還可以,做題考試也沒太大問題。他們很容易被老師和父母誤認為是感覺統合不良或者多動癥兒童,事實上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確實比壹般兒童更容易出現運動障礙和神經系統這樣的問題。我曾跟幾個小學生玩過眼睛對視遊戲,幾個聰慧型很強的孩子,有的和我對視了壹會兒眼神就變得虛了,好像穿越過我的眼睛將註視點挪到了我的腦後;有的看了幾秒鐘馬上就調轉了腦袋,無法繼續。也許他們註視別人的眼睛會有飄忽不定虛無恐怖的感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的眼睛裏會帶出很多各種復雜心緒,這會讓與人相處時追求簡單的聰慧型感覺很不舒服。

成年後的聰慧型與人交際時為了禮貌,很多時候也會註視他人眼光,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的眼睛註視人的時候會不太自然顯得比較累,他們自己也感覺比較辛苦。他們的目光是躲閃的眼睛顯得比較小,因為聰慧型的直覺思維需要比較虛的目光,要半瞇著眼睛看人或物,那個時候內心是平和的安靜的。反之,如果圓睜著眼睛就很難讓自己放松,聰慧型世界大門就會自動關閉。

7、不愛與人爭執vs回避矛盾

別人有不同看法,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會靜靜聽著不予反駁,眼神也會進入沈思狀態。他們擅長的直覺思維會將大腦調整到阿爾法腦波,讓人變得十分安靜,這種狀態往往會迷惑對方,誤以為認真在聽並已接收認同自己的觀點。其實,他們只是將這些不同論述,送入大腦深處自己的理論體系中在壹壹比對,看看能否在哪裏找到比較好的鏈接點。由於維護內在思維體系的完整性是他們安全感重要基石,所以,他們很難分出精神來反駁對方。妳說妳的我想我的,對味的多聽聽,不對路的就會屏蔽,讓自己在想象世界裏飛。

面對這樣的兒童,家長經常很無奈,有時好像面對著空氣,不知道如何跟他們交流。直覺思維絕大多數是用圖片思考,不似邏輯思維大多數都是腦內語言。圖片變成語言就多了壹道翻譯程序,交流的時間和難度自然增加。再說圖片是全息信息,豐富多彩的信息變成線性的邏輯語言不僅有難度還會支離破碎殘缺不全。所以,他們很多時候寧肯不說話,也要保持自己對直覺感受的完整性。因為這樣理解事物,常常會讓他們有神聖和美好的感覺,而且結果,確實經常會有獨特的廣度和深度。

長大後的聰慧型為了保護自己,學會了用回避的防禦機制在人際關系中周旋。不舒服的感覺可以讓它倏的壹下就在心頭消失,自我感覺沒有什麽不舒服,實際是壓入內心深處再加上壹道鎖。他們是和平的代表,聽聽這個意見有道理,看看那個觀點有原因,不願意去反對任何壹個對立的派別。這種由衷的與人相處之道,會被別人誤認為是老奸巨猾的老好人,沒有自己明確的觀點。這倒是冤枉了他們,別看他們不發表意見,但其實是有自己觀點,他們只是憑著自己的感受在他人觀點中采擷著需要的內容,忽略了與自己觀點相悖部分。

因為在聰慧型世界裏,萬物皆有因,萬物皆可***處,就像大自然的包容壹切。當然,他們也會對指向自己的負面評價感覺不舒服,但選擇的對策往往是回避,不做當面的爭論。搞不懂那就離開,離開了眼不見心不煩也就沒事了。

8、善於獨處 VS 清高

壹個人的世界對他們而言有時更為有趣,靜靜地跟隨自己感覺不被外人打擾,在這紛亂世界裏他們會壹直契而不舍追隨,為了內心那份美好的寧靜。聰慧型會壹個人靜靜地玩耍,不需要玩伴也能玩上很長時間。他們中很多人都喜歡看書,獨自壹人在知識海洋遨遊。當然,那必須是他們有興趣的內容。有時對著壹朵花壹個小蟲壹塊石頭,他們能獨自呆上很長壹段時間;甚至對著天空,他們也能發上半天呆。因為人多的場合,他們無法深入到內心深處,無法體會那壹份只有內心最裏面才有的世俗社會中找不到的安全和愉悅。

長大後的聰慧型依然享受獨處的快樂,朋友們的到來雖然也能帶來欣喜,但獨處卻更能升華內在的感覺,讓身心進入更為愉悅的狀態。深入、深入、再深入,壹個問題,壹個思考,聰慧型都喜歡盡力到達極致。那種外在感覺與內在思考融為壹體的時刻,就是智慧噴湧的當下,與眾不同的思想火花迸濺,思緒如柳絮般紛飛,最終如春風化雨般匯聚,絲絲縷縷匯成壹體,於是升華出藝術的、思想的種種果實。

所以,要想在藝術、學術等領域有所作為,聰慧型樂於獨處的特質往往起了決定性作用。

童年的聰慧型表現出喜歡獨處,就會被別人認為不合群、孤僻。成年後如此,就往往會被認為清高。獨處時的深度思考內容,往往不是壹般工作生活的談資,而是比較抽象屬於精神範疇的。缺少***鳴,就包著藏看,這會讓周圍的人感覺到距離感,“清高”的印象也就形成了。

9、單純可愛VS 幼稚

與人相處時,他們總是顯得過於天真。安全感足的時候,就認為天下壹派太平,那些搶搶殺殺事件貌似都飄走成了古老傳說,眼前所有人都是天使;安全感不足時,就會覺得天地壹片昏暗,世界壹派猙獰,驚恐不安亂世追逐,人人都成了妖怪。因此,聰慧型孩子有時表現得天不怕地不怕,有時卻顯得非常膽小。他們的是非觀非常簡單,非黑即白、非好即壞,即便隨著年齡增長,情感依然維系在白雪公主那樣的童話世界裏,當然妖魔鬼怪也會伴隨其間。

長大後,與人相處成了他們壹輩子最難修的課題。那些與人相處之道太復雜,還是不學為妙,寧可這樣漂浮在人際海洋裏順波逐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保持著內心那份純潔走完人生,不願於“汙濁”融合。現實中很多這種性格的人,到了四十歲左右開始尋求解脫,追求靈修和佛門教導,這是聰慧型在尋求人生出路,也是聰慧型的單純可愛,尋找自己夢中的天堂永不放棄表現。

人情世故,最讓他們煩,所以不願學也學不好。看問題過於簡單,人際交往中容易受騙上當,就跟孩子壹樣,清純可愛與幼稚同集與壹身。

  • 上一篇:蘇菲的煉金工房2全成就指南成就解鎖方法
  • 下一篇:清明節的現代詩歌朗誦稿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