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三國演義每回寫了哪些人物?(可重復)

三國演義每回寫了哪些人物?(可重復)

《三國演義》的創作特色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人物塑造上有著驚人的成就。這部小說寫了大約四百多個人物,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孫權、周瑜等等,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羅貫中在塑造這些形象時,遵循壹個原則,就是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突出某壹個方面,加以誇大,用對比方法,使得人物個性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比如曹操奸詐,可以說是把民間有關曹操奸詐的傳說,全都集中起來了,壹舉壹動都露出壹副奸詐相;張飛莽撞,選擇了張飛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來的壹些魯莽舉動,讓這個人物的坐臥起居,無不塗上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的智慧,則是把這個人物經常置身於鬥爭的前線,讓他憑借驚人的預見性、準確的把握性與周密的安排布置,挫敗敵人,時時處處顯示出他過人的智謀。

其次是在戰爭描繪上有著宏偉的構思。這部小說寫了壹系列大大小小的戰爭,展開了壹幕又壹幕驚心動魄的場面。這些戰爭在作者筆下千變萬化,不重復,不呆板,各具特點,表現出了戰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對每壹次較大戰爭的描繪,作者都要選擇不同的角度,將主將的性格、兵力部署情況、雙方力量的對比、戰略戰術的運用、最終的結果等等,交代得清清楚楚。雖然戰爭總是在緊張、驚險、激烈的氣氛中進行,但有時富於英雄史詩般的激昂格調,比如周瑜火燒曹操大軍、諸葛亮七擒孟獲;有時則顯出從容不迫的安詳,比如空城計中諸葛亮專心彈琴、赤壁之戰中龐士元挑燈夜讀,動中有靜,余味無窮,構思精巧。赤壁之戰,是全書描寫戰爭最突出的。這場戰爭場面宏大,水上、陸地,前線、後方,正面交戰、暗中鬥智,無不體現出來;人物眾多,幾乎小說中所有重要角色都露了面;思想明確,就是要表現以少勝多、以智謀勝驕滿、以聯合勝孤獨的軍事戰略。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可以說是把歷史演義小說推到了最高峰,對後世歷史小說的創作,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也給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數百年來,壹直對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產生著作用。明代文人蔣大器在《三國誌演義·序》中說,羅貫中這部書編寫成後,立即就有人“爭相謄錄,以便觀覽。”由於這部小說在社會上廣泛流行,對文藝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少文人模仿《三國演義》的語言文字風格,使用半白半文的淺近文字寫作,歷史演義小說也大批出現。如此,讓許多初通文字的人們也能讀歷史演義小說,擴大了讀者範圍。正像清代文人魏裔介在《三國問答序》壹書中所說:“世人鮮有讀三國史者,惟於羅貫中演義得其梗概耳。”應當說,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成功,壹方面有說服力地證明新的描寫手法的優越性,另壹方面也給予其他文人以極大的鼓舞和信心。

在中國文學史上,元代以前長篇巨著是很少的,壹般都是篇幅短小的作品。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現象。這中間除了羅貫中個人具備了創作長篇小說的能力之外,社會的發展和讀者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促進因素。人類社會進化到了明代,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積累到了較高的水平,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豐富起來。要想比較廣泛地、全景地反映出社會各階層人們活動的場面,篇幅短小的作品顯然是難以勝任的,讀者也是不滿足的。《三國演義》以近八十萬字的篇幅,引人入勝地、大規模地描寫了三國時代錯綜復雜的矛盾和鬥爭,讓讀者耳目壹新,興趣大增。於是,中國文學也因此而進入了長篇小說興盛的時代。

《三國演義》不光在文學自身有著開拓性價值,其中的許多故事和人物,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劉備、關羽、張飛結義的行為,讓很多人模仿,不管是上層人士,還是普通百姓,都有類似的做法。至於諸葛亮、張飛、關羽、趙雲、黃忠、周瑜、黃蓋等形象,在某些方面,成了人民群眾生活中的榜樣;而曹操,則成民陰險毒辣形象的代表;劉備,卻是仁義的化身。另外,壹些故事情節,也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三英戰呂布、長阪坡張飛吼退曹軍、草船借箭、諸葛亮吊孝、關公大意失荊州、白帝城托孤、馬謖丟街亭等等。還有許多家喻戶曉的大眾化民諺至今常常被人們引用,比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既生亮,何生瑜;三請諸葛亮;說到曹操,曹操就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陪了夫人又折兵;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扶不起來的阿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等。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壹、描寫戰爭: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結構藝術;四、語言特色。

描寫戰爭

第壹點是戰爭的多樣化。書中描述了上百次戰爭,可以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例如水淹七軍;又可分為攻戰、守戰;或分伏擊戰、偷襲戰;或分陣地戰,遊擊戰;或主將比試,或兩軍混戰,形式多樣化。

第二點是軍事行動與政治策略相結合。如曹操南侵並非毫無目的,是為了完成統壹大業,劉備聯吳抗曹是為了有立足之地,然後振興劉氏的漢室基業。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糾紛,穩定後方,以便全力對付勢力強大的曹魏。

第三點,戰爭的勝負系於智謀。關鍵在於運籌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納部下的善計良策,能不能正確判斷敵情,能不能客觀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靜處事。大小戰爭的勝負無不與鬥智用計拉上了關系。《漫稿》舉了許多例子,建議翻閱原書。

第四點,著重寫人,不著重寫戰爭過程。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而詳寫謀略,略寫戰鬥過程;詳寫占得上風者,略寫位處下風者;詳寫將勝者,略寫將敗者。通過幾場交鋒,逐步將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來。

塑造人物形象

由於魯迅在《史略》批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過去的評論家多受影響,不敢推翻其說,幾成定論。其實魯迅的看法是有偏頗的,《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但並非黑白分明壹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並非永無錯誤,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無優點。關羽忠義勇俱全,然而驕傲自用,不顧大局,屢屢如此。例如:要與馬超比試武功;謾罵孫權,拒不聯婚;恥與黃忠並列,不受五虎將印;四是輕視陸遜,因而招致失敗。

結構藝術

三國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吳三國興亡為縱線,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為材料。九十多年的興亡史大約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壹階段;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為第二階段:此後至晉統壹天下為第三階段。其間穿插以魏、蜀、吳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紛爭,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壹帶出,最後形成壹個完整的大故事。由於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回合之間前後呼應,在緊隨主線發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壹貫,形成壹個統壹的小說系統。

但是,在處理長達九十七年的歷史事件中,由開始至諸葛亮病逝***五十壹年用了壹百零四回,而後面的四十六年,時間長度其實幾近壹半,卻只用了十六回來概括歷史演變,其分量安排明顯並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前五十年正是蜀漢由無至有,由弱至強,遂能聯吳抗曹,三分天下這些光輝事跡自然值得大書特書,但諸葛亮壹死,形勢急轉直下,蜀漢開始面臨潰亡,時日無多,因而篇幅大為縮小。可見作者在結構方面,處理時間這壹因素是有輕重之分的。

對魏、蜀、吳三國的描寫,蜀、魏之間有戰無和,蜀吳之間和多於戰,吳魏之間則戰多於和。然而重點始終放在蜀、魏這邊,對吳國描寫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研究三國人物者也有意無意間偏重於蜀、 魏 君臣方面。換句話說,作者在確定主次方面,也是頗用心思的。

由於《三國演義》是戰爭小說,描寫戰爭題材,從圍繞大小戰爭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節去觀察,也可以理出壹個結構脈絡。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欣賞》就嘗試這樣去分析其結構,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彜陵之戰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夾雜壹些較次要的輔助性戰役,貫串了全書,形成壹個戰爭系統(1992,246-273頁)。冒忻和葉胥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以赤壁之戰為例:從起因到結束,***計八回,其間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群儒,蔣幹中計,黃蓋用苦肉計,孔明借箭,借東風,華容道釋曹操等壹系列小故事,各小重點組成了大重點,成為組織嚴謹的結構。

語言特色

《三國演義》是用淺白的文言寫成的,言簡意賅,語氣明快。這在封建時代壹般稍能識字者,大約均可欣賞,有利於傳播。

《三國演義》壹書,特別是毛評本,移用了古代文學家很多詩詞,與白話文比較,使用淺白文言文,更能夠使之與這些詩詞在語言風格上較為統壹和諧。

《三國演義》壹書創造了很多成語,引用或自造許多諺語,生動活潑,豐富了中華民族的語言。

  • 上一篇:衡量中國畫作品是否具有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條件
  • 下一篇:(娃娃。上)春夢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