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高中古詩文默寫篇目的文字資料

高中古詩文默寫篇目的文字資料

《次①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③壹帆懸。

海日④生殘夜⑤,江春入舊年⑥。 鄉書⑦何處達?歸雁⑧洛陽邊。

〔作者簡介〕

王灣是洛陽人,壹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壹帶去。詩人壹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壹千古名篇。

〔註釋〕

①次:停歇,這裏指停船。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三面臨水,倚長江而立;② 客路:遠行的路;③風正:指順風;④海日:太陽從海上升起。⑤殘夜:夜將盡為盡的時候。⑥舊年:過去的壹年。指舊年未盡,春之氣息已到,點明節候已到初春。

⑦鄉書:家信。

⑧歸雁:古時傳說雁能傳信。這句是說,希望雁能把我的信捎到故鄉洛陽去。

〔譯文

遊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碧綠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漲兩岸江面顯得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風拂面。家書要傳到哪裏呢?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賞析〕

此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描摹長江下遊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春景和鄉思和諧交融。

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於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嶽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據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①,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②,山島竦峙③。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④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註釋〕

①碣石:山名。碣石山有二,這時指的大碣石山。壹說即指今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②淡淡:水波搖蕩貌;③竦峙:聳立;④星漢:銀河。

〔譯文〕

海水多麽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賞析〕

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主要描寫登山觀海所見到雄渾的景象,從而表現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壹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值得指出的是:客觀自然景物反映到詩人頭腦中,必然經過詩人主觀的過濾--理解、融會、取舍、強調,然後形成藝術的產品。這種產品,既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也是詩人主觀精神的凝結。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壹洗悲秋的感傷情調,寫得沈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因此,即使是純屬寫景之作。

《錢塘湖①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②,水面初乎雲腳低③。

幾處早鶯爭暖樹④,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⑤,綠楊陰裏白沙堤⑥。

〔註釋〕

①錢塘湖:即西湖,在今杭州市西,是著名遊覽勝地;②孤山寺:南朝陳時所建,在裏外湖中間的孤山上。賈亭:賈全在貞元年間任杭州刺史時所造,又名賈公亭;③雲腳:下雨前後接近地面的雲氣,又名“雨腳”;④暖樹:背風向陽的樹;⑤不足:不夠、不厭;⑥白沙堤,即白堤,又名斷橋堤。後人誤為白氏所築,稱白公堤,非是。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壹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賞析〕

這是壹首西湖寫景的名篇。

春天是美麗的。春天,萬物復蘇,氣象更新,燕舞鶯歌,百花吐馥。歷代詩人騷客留下了數以萬計歌詠春天的作品。而白氏這首《錢塘湖春行》,以遊覽勝地西湖的春天為背景,攝取雲雨、湖水、動植物等幾個富有典型特征的細節,生動傳神地將西湖初春勝景展示在讀者面前,成為歷代同題詠作中的佼佼者。

《泊秦淮①》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③。

〔註釋〕

①.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蘇溧水縣東北,流經南京地區,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準河;②.籠:籠罩。 ③.商女:壹說商女即歌女,在酒樓或船舫中以賣唱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說唐詩》雲:"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

〔譯文〕

迷蒙的煙霧籠罩著寒江,小洲白沙上映著銀色的月光, 夜晚我停船在秦淮河岸,正臨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商女不知什麽是亡國恨事, 隔江還在把《後庭花》聲聲歌唱。

〔賞析〕

此詩寫秦淮月夜,樸朔迷離,酒家夜市繁榮,弦歌處處,而世風日下,花天酒地歌舞沈迷已成風氣,商女只知清謳娛客,豈知前朝亡國之鑒?詩之警策之處在"不知"與"猶唱"的對比。詩人以冷眼看時事,以醒目觀醉者,以歷史諷現實:多少王朝的衰敗,就是這樣在人們醉生夢死、無憂無慮的享樂聲中不知不覺地釀成的。人們腳下的金陵古城,就曾見證過多少這樣的亡國故事啊! 這是壹首即景生情之作,通過寫夜泊秦淮所見所聞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統治者沈溺聲色,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兩岸是六朝時的繁華之地,是權貴富豪、墨客騷人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場所。詩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煙水中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不禁觸景生情,頓生家國亡思,將對歷史的詠嘆與對現實的思考緊密結合,從陳的荒淫之國聯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運。全詩寓情於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沈含蓄,語言精當錘煉,沈德潛稱之為“絕唱”。 這首詩選自《樊川文集》。秦淮指秦淮河,發源於江蘇省溧水縣東北,西流經南京市入長江。河道是秦時所開,鑿鐘山以疏淮水,故名秦淮。秦淮河流經南京壹段,在六朝時期兩岸酒家林立,至唐代繁華不減當年。《泊秦淮》寫客中偶感,表現了作者對國事的隱憂。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壹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賞析〕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壹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壹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壹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裏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壹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壹幅秋風蕭瑟蒼涼淒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壹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壹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壹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壹匹瘦馬,迎著淒苦的秋風,信步滿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聞王昌齡①左遷②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③落盡子規④啼,聞道龍標⑤過五溪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⑦直到夜郎⑧西。

〔註意〕“隨君直到夜郎西”,有的地區將“君”寫為“風”,“及隨風直到夜郎西”。

〔註釋〕

①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黔陽縣,唐時這裏還是非常荒遠的地方;②左遷:古尊右卑左,左遷即貶官;③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啼聲哀婉淒切;④子規:即杜鵑鳥;⑤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壹個人;⑥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條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⑦隨風:壹作“隨君”;⑧夜郎: 漢代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裏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楊花落盡杜鵑聲聲哀啼,得知妳被貶龍標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給明月, 壹同伴隨妳奔赴夜郎之西!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賞析〕

王昌齡左遷龍標,其實他並無舛誤,以故在《芙蓉樓送辛漸》詩中表明自己的清白:“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後遙寄此詩,深表同情與安撫。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壹,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壹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於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於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後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裏可***,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兩句詩所表現的意味,有三層意思,壹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詩人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誌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壹和優點之壹。

想像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充分地顯示出李白的藝術個性,這也是《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之所以有長久的藝術魅力的真正原因。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①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②,卻話③巴山夜雨時。

〔註釋〕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

②***剪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剪燭蕊。

③卻話:重頭談起。

〔譯文〕

妳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 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何時妳我重新聚首,***剪西窗燭花; 再告訴妳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作者簡介〕

(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登進士第。陷入牛李黨爭,仕途坎坷。擅駢文,尤工詩,為晚唐大家。詩與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又與溫庭筠並稱“溫李”。

〔賞析〕

這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壹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壹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歸期未蔔的羈旅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裏,與妻子***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往復對照,又體現時間的回環跳躍。“何當”為設想之詞,設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為設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為“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詩句。

  • 上一篇:《夢華錄》:35歲的劉亦菲飾演24歲的女主角,很贊
  • 下一篇:請問網絡推廣是什麽意思啊?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